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这个三国很核理 > 第三百七十四章 林朝:吾擅千里谋人

第三百七十四章 林朝:吾擅千里谋人

眼看黄忠喝高了,林朝马上掏出了询问志向这一祖传绝技。

这是一个英雄史观的时代,所以谈论志向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

特别是对读过书,明事理的人来说,从小家中长辈就会耳提面命,灌输一些自己家祖上是如何风光,如何伟岸之类的云云……

若祖上没什么可说的,那就列举当今名士,令子孙见贤思齐。

做个类比,就像是后世家长对孩子说,你看谁家内小谁,今年又考了多少分,上了什么大学,挣了多少钱……

所以这个时代但凡家境殷实的男子,往往都会有志向。不过他们的志向,可不想后世那些普通人,只想着老婆孩子热炕头。

这个时代男子的志向,那是真正的大志向。雄武过人的,动辄便是马革裹尸,征战疆场,建功立业,列鼎而食。

自诩文采者,往往是匡世济民,自我实现之类的追求。

一言以蔽之,这个时代是一个男儿热血的时代,是一个英雄豪杰的时代,而非默默温润的世间。

当然,林朝问黄忠的志向,还有别的意图。

发问的时间很重要,契机也很难得。

若没有之前看似巧合,实则是林朝精心安排的一系列事件,那林朝贸然问询,既不合适,也显得有些唐突。

可林朝之前对黄叙出手相救,今日又巧合偶遇,随后盛情相邀,这些举动在黄忠心中,足足证明了三件事情。

其一,是道德方面。林朝古道热肠,仁心仁术,足可称得上,有古君子之风。

其二,是地位方面。林朝出身高贵,甚至有可能位高权重,并非凡夫俗子。

其三,是品性方面。林朝盛情相邀,足可见其为人洒脱,不拘小节。

此外,再加上几杯酒下肚,在林朝的刻意施为下,二人的距离越拉越近,也没有交浅言深的忌讳。

综合起来就一句话,恩公问这句话,是看得起俺老黄啊!

所以面对林朝面带笑容的问询,黄忠回答得很正式,甚至有些学生面对老师时候的恭谨。

只见他站起来,拱手道:“恩公,在下虽不才,又年老体衰,但仍有满腔报国之志,也想建功立业,即便是马革裹尸,也在所不辞!”

林朝:“……”

这又是一个要马革裹尸的……

看来马援的事迹很成功,不知感动了多少后世人心。

当然,不同的人说同样的话,结果也是不同的。

林夕说的时候,林朝恨不得一巴掌拍死他。

关平说的时候,林朝只觉得好笑。

而黄忠说马革裹尸,林朝却满脸激动,甚至脸上的笑容盛开得跟一朵菊花一样。

马革裹尸好啊!

马革裹尸妙啊!

我林子初就喜欢你这种有大志的汉子!

想着,林朝便开口笑道:“以黄兄的武艺,若是参军入伍,必为一方大将!”

“恩公过誉了,在下那两手,不过是些庄稼汉把式,上不得台面。”

黄忠摆手笑道,言语虽然极为谦虚,但脸上的自得之色,却证明他还是很自信的,只是没有机会施展罢了。

“黄兄切莫过谦,此乃某肺腑之言。”林朝正色道,“黄兄既有如此武艺,又有这般志向,为何没有参军入伍?”

说到这里,黄忠的脸色马上垮了下去,神情也暗淡了许多。

“唉!”

黄忠叹息道:“犬子自幼体弱多病,而我黄氏又只有这一根独苗,在下唯恐香火断绝,死后无颜面对祖先,因此一直悉心照料,不忍父子相离。”

闻言,林朝点了点头。

华夏自古以来便是农耕文明,礼乐文明。基于这点,家族的观念根深蒂固,所以无论任何时候,华夏子民都对传承都看得比性命还要重要。

自己身死,也不过是死一人而已。若无后,那就代表整个家族都断绝了,这是不能接受的事情。

古之圣主,不绝人嗣!

传承这玩意,自古以来便分为两部分,其一是肉身,其二是精神。

子孙继承肉身,徒弟继承精神。

可在这个普遍注重家学的年代,二者往往合而为一,子孙后代就是一切的延续,所以才会被如此看重。

黄忠的心情,林朝能够理解,于是他开口道:“黄兄,某有一言,不知当不当讲。”

“恩公有何赐教,在下洗耳恭听!”

听到林朝开口,黄忠从落寞的心情中醒过来,赶紧抱拳道。

“某虽不通医道,但也能看得出来。令郎之疾,乃与生俱来,药石无用。”

黄叙应该是先天性哮喘,这玩意几乎没有治愈的可能,所以林朝说无药可治,也不算错。

闻言,黄忠的脸色更加昏暗,转头看了儿子一眼,目光中满是悲哀与痛苦。

林朝所说,他又如何不知。就算妙手如张机,也给出了类似的结论,并且劝黄忠早日再生一子,以承宗嗣。

说白了就是,黄叙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没了。

“恩公慧眼……”黄忠抱拳苦笑道。

林朝却摆了摆手,解释道:“不,某要说的不是这个。令郎的病虽无药可救,但有道是天无绝人之路,大道者,阴阳相合也,黄兄可明白?”

黄忠当然不明白,一脸不知所措地望着林朝。

莫说黄忠,就算是这世间所有的医学大家,能理解者也少之又少,因为这不是医学概念,而是一种哲学概念,甚至已经上升到了玄学的程度。

林朝认为,凡是足以短时间内致命的急病,都是有药可医的。而那些根本无法治愈的病,基本上都不致命,是可以缓解的。

就像黄叙的哮喘,若是调理得当,再辅以饮食,运动方面的修养,基本不会影响健康,活到寿终不成问题,最次也能活个五六十岁。

这就是有些过犹不及,中庸之道的意味了。

林朝的这个观点放在医学的角度,自然是荒谬至极,但放在黄叙身上,却非常合乎时宜。

他把这套似是而非的观点对黄忠说了一遍,马上引得黄忠惊呼连连,甚至是满脸兴奋。

“恩公的意思是说,犬子的病虽无药可救,但只要调理得当,却不会致命。就算犯病,也能像那日恩公施救时一样,迅速好起来?”

望着像是溺水之人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的黄忠,林朝微笑着点了点头,肯定了他的说法。

“这是自然。”

放心吧,老黄,某读得书多,不会骗你。

林朝笑道:“至于那急救之法,黄兄可命一家仆前来,某传授其人,再令其整日相伴令郎左右,自然可保无虞。”

“多谢恩公!”

眼见儿子的病有救了,黄忠赶紧纳头便拜,感谢林朝的救命之恩。

解决了黄叙的问题,林朝亲手扶起了黄忠,再次开口笑道:“黄兄,令郎的病虽有了缓解之法,但这南阳郡,却并非久留之地,也不利于令郎修养。”

“恩公何出此言?”

黄忠又疑惑了,甚至有些摸不着头脑。

“因为南阳不久便会陷入战火之中,虽然黄兄武艺高强,也恐难以独善其身,又如何保令郎周全?”

战争是大事,是死生之地。纵然黄忠猜测林朝有官职在身,但对他随口说出的这句话,还是有些不以为然。

这并非是他轻蔑林朝,而是出于对自己武力的自信。

南阳向来富硕,黄氏扎根乡里也有百年,更有数百名部曲,黄忠自然有安身立命的本钱。就算有大规模的战争,那些诸侯招揽还来不及呢,又凭什么加害黄忠父子。

所以,黄忠很自信地抱拳笑道:“多谢恩公提醒,不过在下也有些手段,些许战乱,不足为虑。”

闻言,林朝点了点头,并没有过多表示。

可一旁的太史慈不干了,只见他冷笑一声道:“冥顽不灵,难道我家监军会骗你不成!”

“这……”

听了太史慈的话,黄忠脸色微红,有些下不来台。可对方是林朝的人,他也不能发作。

好在林朝见手下如此失礼,立即冷下了脸,呵斥道:“子义,不可无礼!”

说罢,又向黄忠拱手笑道:“手下人无礼,还请黄兄莫要见怪。”

“无碍,无碍……”

黄忠陪着笑脸道,心中却有些犯嘀咕。

监军这两个字,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敢用的,恩公到底是什么身份?

可太史慈却有些不依不饶,继续叫道:“监军,某哪里说错了。您一片好意,为此不惜泄露我军机密事项,可此人却不识好歹,真是不可理喻。有道是好言难劝该死的鬼,监军您是何等身份,又何必理会这等冥顽不灵之徒。依末将看来,直接命人叉出去便是!”

这番话说得声色俱厉,就连十一岁的小黄叙,也感受到了太史慈的蔑视,脸上有些挂不住。

林朝怒斥道:“子义,黄兄乃是某的贵客,你怎可这般无礼!”

黄忠自然也是愤怒的,可愤怒之余,心中却有些埋怨。

恩公这人事事都好,可唯独有一点,那就是太仁慈了,甚至到了御下不严的程度,所以才会发生刚才的……

不对,

刚才这厮自称什么?

末将?

他又称恩公为监军……

猛然间,黄忠脑中闪过一丝亮光,心中对林朝的身份有了一些猜测。

“敢问恩公,高姓大名?”

黄忠再度抱拳道。

和上两次一样,林朝又是一挥手道:“区区薄名,何足挂……”

话还没说完,倒是旁边的太史慈气不过,替林朝大声回答道:“姓黄的,你记清楚了,你眼前的,乃是当今天子亲封的安喜亭侯,琅琊太守,徐州长史,监军,曾一战诛杀反贼张纯,现任三十万联军军师的林子初!”

林朝的名声,早已传遍大江南北。若是许劭重开月旦评,品评天下名士,以林朝现在的名望地位,绝对有一席之地,而且还是名列前茅的那批。

到时候,林朝也能拥有一个诸如卧龙、凤雏、三君、八骏之类的雅号。

虽然没能在月旦评上显名,但现如今的大汉士族门阀,谁人不知道林子初的大名?

尽管大家还都不怎么了解林朝的手段,但能被刘备任命长史,并且手握大权,又被袁术拜为联军军师的人物,绝对不简单。

黄忠自然也知道,所以当他听到太史慈报出名号的那一瞬间,反应比张机还要强烈。

张机虽是县丞,但毕竟心向医道,对于仕途并不热忱。可黄忠不同,他可是有着征战疆场的大志向,面对林朝这个已经在疆场上建功立业的先行者,心中的激动自然不能张机能比的。

再联想到以林朝的身份,和他之前对自己这个平头百姓的礼遇,黄忠顿觉心中五味杂陈,有窃喜、惶恐、敬佩、仰慕……

当然,最多的还是……感动!

恩公以列侯之尊,却在对待我黄忠的时候,没有一丝架子,如此的平易近人,真如高天之月一般,只能令人仰望。

所以,黄忠极为郑重的躬身下拜,心悦诚服。

“原来是林侯当面,在下失礼,失礼!”

望着对自己行大礼的黄忠,林朝笑了,笑得很开心。

之前的一系列安排,不就是为了这一刻吗!

现在看来,自己的手段还是很成功的。

身份这种东西,什么时候亮出来,怎么亮出来,自己亮出来还是别人帮你亮出来,都要有讲究。

如此,才能起到最大的效果。

若相遇之初,林朝便把身份说明,后来就算救了黄叙,黄忠心中对自己也会有感激,但绝对达不到这种程度。

现在不一样了,林朝先后以平常人的身份与黄忠初遇,偶遇,再遇,甚至一同吃席,双方建立了一定的友谊之后,在林朝百般推拒中,一腔正义的太史慈实在看不下去,这才帮林监军亮明了身份……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林监军看得起你黄忠,林监军之所以不愿意亮出身份,就是怕你黄汉升不自在,这是把你当成这真朋友,而且也侧面再次印证了林监军的仁义之心!

就如同后世的一部名叫康熙下乡装逼记的电视剧一样,康熙亮出身份的那一刻,群众欢呼,反派跪服,女神侧目。

可若没有之前那被压得跟狗一样惨的剧情,哪来的这般爽快?

与剧中康熙不同的是,林朝之前的手段不是为了压服黄忠,而是为了感动黄忠。

所以,黄忠也跪了,而且跪得很彻底,从身体和心灵两个层面都跪下了,对林监军心服口服。

太史慈虽然当了一回恶人,却也大开眼界,心中不停感叹着林监军的手段。

监军就是监军,不愧是能被主公引为左膀右臂的大才,境界就是高!

想收服一个人,居然还能这么玩!

可太史慈不知道的是,这只是林朝众多谋人之术的其中一招而已,甚至只是其中平平无奇的一招。

关于这点,徐州现任官员中的大部分人,都可以证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