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这个三国很核理 > 第三百八十五章 郭嘉的上中下三策

第三百八十五章 郭嘉的上中下三策

面对郭嘉的提议,刘备没说可行,也没有严词拒绝,而是完全当成一个笑话来听,甚至都没有认真思量成败,就劝郭嘉慎言。

见刘备如此态度,郭嘉顿时明白,用借瘟疫灭杀诸侯这招是行不通了。

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郭嘉再次拱手道:“主公,诸侯可以先搁置不议,但有一人,现在却不得不除。”

“何人?”刘备有些好奇道。

郭嘉笑了,口中说出了一个名字:“刘岱,刘公山。”

“为何?”刘备不解道,“刘公山身为宗室,与某同宗同源,更是当今兖州刺史,无有天子诏令,谁敢轻言除之?奉孝可莫要胡言乱语。”

对于刘岱墙头草一般的表现,刘备也很不满意,但最多以后不与其来往便是,万没有要除掉其人的心思。

郭嘉解释道:“主公容禀,观此次讨董,他刘公山身为宗室,又是兖州刺史,却态度暧昧,出兵不出力,反倒有拥兵自重之嫌。不思报国讨贼,是为不忠!

年初时,主公曾赠与他兵马数千,使他稳坐刺史之位,后又助他征讨泰山贼寇。可其人却在会盟时摇摆不定,是为不义。

更何况军中有流言传出,他刘公山早就暗中勾结了董贼,欲出联军其后,意图不轨。只是董贼伏诛,刘公山还没来得及行动而已。”

可怜的董先生,就算死了,还又被郭嘉拉出来当靶子,狠狠鞭尸了一回。

听完郭嘉的话,刘备的脸色顿时变了。

前两条还无所谓,最多证明刘岱其人品性拙劣,不足相交而已。

眼下天下局势错综复杂,人人自顾不暇。刘备虽忠心汉室,却不会用这般严格的底线去要求别人,哪怕出身宗室的刘岱也一样。

在刘备看来,只要你不明着扯旗造反,图谋不轨,哪怕是对天子诏令阳奉阴违,刘备都忍了,毕竟时局如此。在他的预想中,等自己扫平天下,匡正汉室后,那些摇摆不定者,自然会重新俯首,再为大汉忠臣。

论迹不论心,真要论心,这天下恐怕没几个真正的汉室忠臣。

但最后一条可不一样,勾结董卓,这完全就是大逆不道的行为,已经超出了底线。董卓是国贼,那与董卓勾结者,自然也是国贼。

所以刘备面色严肃道:“奉孝,这话可不能乱说,你可有证据?”

郭嘉赶紧摇了摇头道:“没有。”

“没有?那此事便不必再说。”

郭嘉又开口道:“主公,嘉并无证据,但子初处,却有确凿证据。”

大概是被林朝卖得次数多了些,此刻把锅背到林朝身上,郭嘉脸不红,心不跳,说得那叫一个流畅。

至于刘备找林朝对峙?

那就更好了,因为除掉刘岱便是林朝的意思,只是郭嘉代为表达而已。

“此言当真?”

刘备顿时瞪大了眼睛,开口问道。

子初有证据,却为何从没有与某说过?

“不敢欺瞒主公,子初手中确实有证据。”郭嘉笑道,“数月之前,子初入雒,诛杀董贼,曾从董贼处搜出书信一封,正是刘公山写给董贼的。其间极尽谄媚之词,令人观之作呕,所以不便与主公复述。”

刘备的第一反应是不相信,毕竟刘岱身为宗室,这个出身使得他是天生的汉室支持者。

与董卓合谋推翻姓刘的,他刘岱能有什么好处?

这不符合逻辑!

可小说才需要逻辑,现实只讲效率。

在原本历史上,刘晔本为汉室宗亲,却是曹魏系坚定的支持者,这上哪说理去?

见郭嘉言之凿凿,又拉出了林朝作证,刘备便有些犹豫了。

难道刘公山真的……暗中勾结董卓?

一旦心中冒出这个念头后,就又想到刘岱一直以来的所作所为,便更加相信了郭嘉的话。

刘备的神色变化,被郭嘉尽收眼底,眼看有了松动的迹象,便趁热打铁道:“主公,还有一点尤为关键。”

说罢,在刘备疑惑的目光中,郭嘉打开了从林朝那蹭来的地图,指着地图上青州的位置。

“主公请看,泰山郡现已在我军掌控之中。”郭嘉开口道,“依照子初制定的计划,此次回徐州休养生息一番后,便是兵伐青州之时。”

闻言,刘备微微点了点头。林朝的战略,他也是很赞同的。

青州这块地方,三面环海,在大汉十三州中,虽然算不上富硕,但自有其独到之处。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最适合作为后方大本营来经营。

青州境内的北海郡连接琅琊郡这块地方,皆是平原沃土,境内河流资源又颇为丰富,无旱灾之忧,足可养兵数十万。

西有泰山郡作为屏障,只要在此重兵布防,这块大后方便固若金汤。

可惜自黄巾起义以来,青州因地缘因素,导致至今境内黄巾贼愈发猖獗,多少世家大族都不堪其扰,纷纷搬迁至徐州境内。

郭嘉继续开口道:“主公,黄巾之乱以来,青州为贼寇所袭扰,眼下境内皆盗匪流寇。若要征伐,非得一城一地攻打不可。纵然倾整个徐州之力,没有一年半载,也难以攻下。兵势一交,不可卒解,届时后方空虚,似刘公山这等反复无常之小人,主公敢留他在兖州否?”

郭嘉这番话说到最后,直把刘备惊出一身冷汗。

不错,奉孝此言不错!

自古上兵伐谋,庙算为先,未虑成,便要先虑败!

倾徐州之力兵伐青州,自然能赢,但难处不在战场,而在后方。

这边正打着青州呢,后面兖州,豫州的大军趁势以出人后,徐州纵然有极大的兵力优势,也不能以一敌三。

因此,出征前便要解决后顾之忧,确保周边的诸侯不会趁势进攻。而刘岱这种反复小人,就和一条狗一样,只要有好处,马上就扑上去了,实在不能让刘备放心。

此等情况下,除掉或者换掉此人,便势在必行。

而眼下诸侯聚于雒阳,便是最好的机会,若是错过,等大家各回各家了,再想除掉刘岱,便要发兵征讨,又平添了许多变数。

一念及此,刘备也回过味来了,笑吟吟地看着郭嘉,开口道:“奉孝,刘公山为人虽不堪,但还不至于勾结董贼吧。你方才所说的书信,到底是真是假?”

郭嘉赶紧正色回道:“自然是真的,嘉敢以林子初的性命起誓,若有半句虚言,就让他林子初不得好死!”

刘备:“……”

你们俩到底多大仇?

苦笑一声,刘备再次开口问道:“既如此,奉孝可有成策?”

主公这是同意了!

闻言,郭嘉大喜,马上开口道:“主公,嘉有上中下三策,听凭主公选用。”

刘备一愣,心道奉孝你跟着子初这么久,别的没学会,这装腔作势却学得十足。

更令刘备没想到的是,想搞一个人,居然也有好几种办法。

正常人的认知中,杀人不过头点地,左右也就一刀的事。

但是郭嘉表示,某有九种方法弄死他刘公山!

刘备看着郭嘉,憋了很久才开口道:“如此,奉孝不妨说来听听。”

说到献策,郭嘉整个人都激动起来了,甚至马上站起来正了正衣冠,一副仪式感十足的模样,朗声道:“主公,嘉之上策,便是使云长、子龙率军袭杀刘公山。刘公山一旦身死,主公便可收拢起麾下部族,此乃一举两得也!”

这一策听得刘备只翻白眼,大摇其头。

此策狠是狠了些,效果也是立竿见影,但刘备敢这么做,等若自绝于关东诸侯。此时的关东联盟虽已名存实亡,但这种窝里斗且不讲武德的玩法,还是没到流行的时候。

见刘备不满意,郭嘉丝毫不气馁,继续道:“主公,嘉之中策,便是故技重施,使刘公山与旁人交恶,届时使云长、子龙率军袭杀刘公山,再嫁祸于人。主公则趁势出面调停,如此可名利双收。”

刘备:“……”

又是袭杀,就没点新意吗?

郭嘉见刘备还是不满意,便一摊手说道:“主公,嘉之下策,便是将他刘公山勾结董贼之事宣之于众,并且趁众人还没反应过来之时,使云长、子龙率军袭杀刘公山,如此快刀斩乱满,也算名正言顺。”

刘备听完,沉默了良久,才用一种很怪异的目光看着郭嘉,幽幽开口道:“奉孝,有没有一种不用暗中偷袭,又能名正言顺撤除刘公山兖州刺史之位的妙计?”

刘岱死不死,刘备不是很在意,只是不能再让他继续当兖州刺史了。

“这……”

郭嘉思虑良久,才终于开口道,“主公若真要如此,恐怕得先上奏天子,撤除刘公山的刺史一职。若其不从,再使云长、子龙率军袭杀之。只是如此以来,难免夜长梦多,多生……”

“好,就这么定了!”

郭嘉那边还在喋喋不休,刘备却一拍桌子,开口道:“待某书信一封,上表天子,言刘公山之过失,请天子圣裁。若刘公山不遵诏令,再使人将其拿下。”

所谓的请天子圣裁,就是刘备打算在天子面前告刘岱一状。

当然,林朝虽未明说,但刘备也明白,长安城中现存的西凉军统领张济,应该是自己人。

所以自己的奏表,应该会有用的。

……

林朝营帐中。

郭嘉从刘备大营中离开后,便直奔林朝营帐而来,却正好见到林朝正与太史慈闲聊。

见郭嘉来到,林朝笑道:“如何,玄德公同意了?”

郭嘉大笑道:“那是自然,主公乃圣明之主,某陈明利害后,主公立刻便有了决断!”

相比于激动的郭嘉,林朝神色却极为平静,只是淡淡道:“让某猜猜,玄德公是否要先禀明天子,然后再堂堂正正行事?”

“果然瞒不过你林子初,确实如此。”

郭嘉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钦佩之色,开口道。

林朝笑了:“那就先行动,天子诏书随后就到。”

有李儒在长安,自己想要多少份诏书,上面想写什么内容,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某也是这个意思。”郭嘉点头道。

林朝没有再回话,而是看向太史慈,开口问道:“子义,你做某之护卫,也有数月时间了。以你之才,当一个护卫,确实有些屈才,不知心中可有怨言?”

“监军此言,末将不敢苟同!”太史慈赶紧站了起来,抱拳躬身道,“能伺候监军左右,聆听教诲,是末将三生有幸,又谈何怨言!莫非在监军眼中,末将竟是如此小人?”

见太史慈有些激动,林朝赶紧安抚道:“好,好,是某说错了。某之意,若子义有意,便去军中当个副将,如何?”

当谁的副将?

自然是林夕。

太史慈有勇有谋,更是大将之才,用来辅佐现在的林夕再合适不过。

且又在自己身边当了几个月的护卫,这等于是林朝用自己在军中的威信帮他铺平了路,不至于出现士众不服的情况。

而新一任的护卫,现在也有了替补,便从黄忠、张绣二人中选一个便可。

林朝自然是一番苦心,但他却没想到,林夕早已为自己选好了副将,其人便是徐晃。

更令他没想到的时,面对这个别人梦寐以求的机会,太史慈却很坚决地摇了摇头。

“监军,恕末将斗胆,末将不想去!”

林朝不解道:“为何?可是子义嫌副将之职有些小了,不能让施展一身技艺?”

闻言,太史慈先是点了点头,继而又摇了摇头,开口道:“说来不怕监军笑话,末将自幼便立有大志,有生之年定要建一番不世之功。但末将深知以末将现如今的能力,不足以担当大任,还请监军准许末将继续侍候您鞍前马后,只求习得万人敌之法!”

我有大志,有野心,但我毫不掩饰!

短暂的隐忍,只为以后飞得更高,更远!

太史慈深知林朝护卫之职,在徐州文武心中的重要性。若自己现在离开了林朝,以后便按部就班地杀敌立功,此生成就终究有限。

若继续留在林朝身边,时长受监军提点,纵然自己资质愚钝,也必大有所益。而且在资历方面,所有人也不敢轻视自己。

旁边郭嘉深深看了太史慈一眼,眼中满是欣赏的神色。

瞧这话说的,这格局,完全打开了啊!

此人,倒是个聪明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