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这个三国很核理 > 第三百九十五章 颠倒黑白荀友若

第三百九十五章 颠倒黑白荀友若

孙坚虽然愤怒,但终究还是很克制的没有对林朝出手,只是负气离去。

此处距离大营只二三里,且有太史慈在旁守护,孙坚心中虽怒,却不会贸然出手。再者,林朝毕竟是盟军军师,徐州牧刘备的心腹之人,地位举足轻重,孙坚不敢擅动。

只是临走前,其子孙策狠狠瞪了林朝一眼,一副日后要你好看的模样。

林朝留在原地,望着孙氏父子离去的背影,收敛了嘴角的笑容,同时发出一声叹息。

这头江东猛虎,终究是无法收归己用了,着实可惜……

身后,太史慈抱拳道:“监军,末将有一事不明。”

“何事不明,可是某为何要与他孙文台把话挑明?”

林朝转身看着太史慈,开口笑道。

太史慈点了点头道:“不错。监军把传国玺之事挑明,等于让孙文台有了防备,如此监军所谋算之事,便平添了诸多变数。末将愚钝,实在不知监军之用意。”

所谓的离间计,本质就是阴谋诡计,一旦挑开了,也就无甚出奇之处可言。

但林朝却当着孙坚的面大声密谋,这在太史慈看来,殊为不智。

“子义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林朝笑道,“这江东猛虎,乃当世不可多得的将才,某自然想将其招入徐州,为玄德公效力。”

太史慈摇头笑道:“监军爱才之心,末将又岂能不知。只是孙文台早年成名,讨董之前便已经获封县侯之爵,又是一方诸侯,归于袁氏门下,转投主公一事在末将看来,几无可能。”

“不错,所以某才更要把话挑明。”林朝笑道,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孙文台愿意归顺,某要把话挑明。孙文台不愿归顺,某更要把话挑明,子义可知为何?”

太史慈摇了摇头道:“末将愚钝,不明白监军之深意。”

林朝望着太史慈,这个武艺、射术、统率皆当世一流的将才,又见他有如此的求知欲,心中更为欢喜。

太史慈这家伙,若是好生培养一番,以后的成就必不下于张飞与徐晃。

想着,林朝便开口道:“子义,某且问你,我为何要算计孙文台?”

这次,太史慈想也没想,便随口答道:“自然是为了断袁公路一臂!”

林朝赞许地点了点头,继续说道:“世人皆知,离间乃阴谋诡计,不可见光。但某此次,却是要把离间之策,做成阳谋。玉玺在他孙坚手中,他便永远也说不清楚。而某之前把话挑明,不为别的,只是为了给孙文台一个错觉,那就是此事已成定局,无可更改。”

假话重复十遍百变,便成了真。

以现在的形势,若孙坚聪明些,找袁术声泪俱下地哭诉一番,再将玉玺双手奉上,以袁术那耳根子软,又满腔任侠之气的性格,说不准真能与孙坚重归于好。

到时候林朝可就真成了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仅离间计没能奏效,反而赔掉了玉玺。

这种赔本的买卖,可不符合林子初的性格。

所以他故意在孙坚面前说,看清楚,你若不从了我,我就要开始算计你了。

而且我一旦出手,你可就没有回头路了……

如此,接下来无论发生什么事,孙坚都认为可能是林朝在算计自己,势必小心翼翼地应对。

先把话说出来,事才能办得更轻松。

深谙Pua之术的林朝,刚才就是给孙坚加一个BuFF。

听完林朝的讲解,太史慈这才恍然大悟,脸上满是佩服的神色。

他万万没想到,一个小小的离间之计,其间还有这么多的讲究。

同时也明白了为什么林朝每次出手,都给人一种算无遗策的感觉。

“监军不愧为当世大才,末将佩服!”太史慈抱拳道。

林朝挥袖笑道:“不过些许谋算人心,卑鄙下流的手段,上不得台面,终究难登大雅之堂,子义过誉了。”

只是这江东猛虎英雄一世,却要死于这等诡计之手,纵然身为始作俑者,林朝也感觉有些可惜。

……

袁术大营中。

荀谌带着徐晃鱼贯而入,随后便拱手行礼道:“见过大将军!”

虽说袁术现今仍是关东诸侯的盟主,但盟主只是大家公议的尊号,显然没有刚刚获封的大将军之位尊隆,因此荀谌便改了称呼。

此时,刘袁两家已隐隐有些嫌隙,但终究没有撕破脸皮,双方名义是仍是守望相助的盟友。

因此,面对出身名门的荀谌,袁术还是保持了极大的风度,并且让士卒将自己刚才摔烂的物件清扫了出去,这才开门迎客。

“友若免礼!”

袁术笑道,同时手一挥,示意荀谌入座。

但荀谌此时却面色严肃,举手投足间显得无比急促,甚至来不及客套,便拱手道:“大将军,在下此行,乃是有要事禀报。”

“哦,友若有何事,不妨直言。”

袁术脸上的疑惑并非作伪,实在是在这个刚刚分完蛋糕的时候,刘备能有什么大事找自己。

只见荀谌再度拱手一礼,深吸了一口气,这才开口道:“大将军,在下此行,乃是为了传国玺而来!”

“哦,原来是为了传国玺……”

袁术随口笑道,脸上满是敷衍的神色。可话说到一半,他自己就察觉出不对味了,猛然反应过来,目光盯着荀谌,口中惊呼道:

“传国玺?”

倒不怪袁术没有第一时间反应过来,只是传国玉玺这东西,实在太过重要。于情于理,刘备应该不会派人与自己商议此事。

“不错,正是传国玺!”

荀谌点头,肯定了袁术的说法。

袁术先是震惊,随即神情又放松了下来,哂笑道:“玄德贤弟可是听闻近日有些流言,孙文台得了传国玺……特来质问某?友若啊,某以为些许流言,不足为信。某未敢轻信,还望玄德贤弟也莫要轻信。”

刘大耳,这些谣言当个笑话听听就算了,还是别当真。

你要当真,那我可就要笑话你了。

哪知,荀谌听完袁术的讥讽后,却依旧面不改色道:“非也,大将军可知,那孙文台真的得到了传国玺!”

见荀谌还是嘴硬,袁术冷笑一声,开口道:“友若你言之凿凿,但未知有何凭证?”

荀谌正色道:“自然有凭证,因为这传国玺,便是孙文台从我主手中抢走的,在下又岂能不知!”

“什么,孙文台从刘玄德手中抢夺传国玺!”

荀谌的话实在太过骇人,导致袁术听完差点从地上蹦了起来,甚至连‘玄德贤弟’四个字都忘了喊,直呼刘备字号。

一时间,万千思绪在袁术脑中来回旋转,让他实在难以理解。

他万没想到,这传国玉玺居然先是在刘备手中,然后才被孙坚抢走。

这……

这剧情反转,简直比董卓弑君还要魔幻!

袁术必须承认,自己的腰着实被闪到了。

“不错,正是孙文台率军从我军手中抢夺了传国玺!”荀谌开口解释道,“回大将军,先帝忌日时,我主曾只身入雒阳,前往宗庙祭拜先帝……”

接下来,荀谌给袁术讲了个故事。

故事的大概内容是,当今太尉,领徐州牧,陆城侯刘玄德,乃仁义君子,更是至孝之人。恰逢前段时间是灵帝刘宏的忌日,刘备身为宗室,又岂能不前往城内祭拜。

大概是刘备的仁心孝心感动了上苍,祭拜的过程相当顺利。结束后,灵帝刘宏忽然显灵,指引刘备找到了传国玉玺之所在。

这一段听得袁术一愣一愣的,有种刘备乃天命所归的感觉。

虽然天命所归,也得到了先帝的认同,但刘备终究还是忠臣一枚,并不敢私吞这本该属于他的玉玺。毕竟传国玺乃神物,更象征着天子的神圣,刘备不敢怠慢,立即着人带着玉玺前往长安,送还天子。

然后,关键的地方来了!

孙坚这个乱臣贼子,不知从何处得到了消息,看护送玉玺的士卒人数甚少,居然悍然出手袭击,从徐州士卒手中抢走了玉玺!

“孙文台此举,实在大逆不道,还请大将军治罪!”

荀谌拱手喝道,满脸的义正严词,眼中流露出对乱臣贼子的不屑与愤恨。

这句话名义上是要求袁术治罪孙坚,其实也是在问,孙坚行事背后有没有你袁公路的指使。

作为祖安猛男,大汉第一等喷子,倒打一耙这种事儿,荀谌玩得那叫一个溜!

你要是治罪孙坚,那你就是大义灭亲,你就还是朝廷的忠臣,当朝大将军。

若你不肯治罪孙坚,那你就是背后的主谋,玉玺被劫一事,乃是你袁公路指使无疑!

话虽如此,可袁术仍旧感觉此事有些魔幻。

也不知是世界变化太快,还是自己太迟钝。

堂堂传国玺,就这般儿戏的得到了?

又这般儿戏的丢了?

刘玄德,还真是……

荀友若肯定没说实话,他刘备派人护送玉玺去长安归还天子?

这种话只能骗骗三岁小儿!

估计是着人护送玉玺返回徐州才是真!

但无论如何,有一点事情可以基本肯定,那就是玉玺真的在孙坚手中!

原以为军中的流言只是流言,谁曾想居然是真的!

一念及此,袁术的心思便活络开来。

孙文台,你狼子野心,得了玉玺便要弃我而去,今次可万万不能让你得逞。这玉玺争夺到最后,花落谁家还尚未可知!

袁术心中狂喜,嘴上却迟疑道:“友若,非是某不信你,只是传国玺兹事体大,而孙文台又是有功之臣,某不好轻易……”

可他的话还没说完,徐晃便站了出来,怒吼道:“若大将军不信,可令孙文台出来与某对峙!到时真假自知!”

好,等得就是你这句话!

袁术心中继续狂喜,嘴上却问道:“友若,这位将军是何人?”

荀谌答道:“此乃我主帐下上将,徐公明。当日,便是徐将军护送玉玺前往长安,随后被孙文台袭夺。”

“原来如此。”

袁术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随后望着徐晃道:“徐将军,你方才说要与孙文台对峙真假?”

“正是如此,某所言句句属实,又岂惧人前对峙!”

“好!”袁术一挥手,下令道,“来人,去请文台将军!”

撕吧,最好刘玄德能跟孙文台撕破脸皮,大打出手,某才更有可乘之机。

传国玉玺,只能是我的!

不知不觉间,袁术已然把孙坚当成了外人,甚至是敌人。

……

曹操大营前。

林朝负手而立,望着不远处的营门。

旁边,依旧是太史慈带着数名士卒随行。

不多时,按照原定的计划,林夕纵马赶到,下马之后,便对林朝行了一礼。

林朝没有回头,目光依旧望着眼前的营垒,却淡淡开口道:“友若那边,成了?”

“兄长英明,袁公路已然下令让孙文台与荀先生对峙。”林夕点头道,“如此一来,孙文台必百口莫辩,袁孙联盟,顷刻间便可破裂。”

林朝这才点了点头,一指前面的营垒道:“好,所幸没出什么纰漏。子义,叩营!”

“唯!”

太史慈抱拳领命,只身纵马向前。

身后,林夕开口问道:“兄长,孙文台麾下不过三万余人,我军与袁公路联手,必可剿灭,为何还要通知他袁本初?”

林朝这才扭过头来,看着自己弟弟,淡笑道:“联手?谁说咱们要跟他袁公路联手?”

“这……”林夕迟疑道,“若不联手,单单袁公路麾下的马腾与吕布,未必是孙坚的对手。”

对于孙坚,你永远可以相信他的统率能力!

林朝笑道:“所以,某才来找袁本初啊!传国玺乃是神物,用这等神物做饵,若是只算计孙坚一人,未免太过可惜。”

闻言,林夕顿时恍然大悟,笑道:“兄长的意思是,要让他们三路人马自相残杀,咱们坐收渔渔翁之利?”

“那是当然,先让他们耍耍。”林朝笑道,“至于咱们,只要在最关键的时候出手就足矣。此事某早有计较,你不必担心。”

但林夕还是有些不解,继续问道:“可是招来的人越多,就越混乱。兄长此计,固然是二桃杀三士,但到时咱们想收回传国玺,难度也大了不少。”

“为何要收回?”林朝诧异道,“所谓传国玉玺,要在于你怎么看待。”

见弟弟还是不明白,林朝开口解释道:“子煦,你记住。是否天命所归,从来不是由一块玉玺而定,而是看如何治理民众,发展民生,拓展军力。

民心在何处,天命就在何处!

至于玉玺,不过是一件精美的把玩之物而已。”

这个理论实在太过超前,也与当代的意识形态截然相反,导致林夕一下子不能反应过来,更是难以体会其深意。

不过他还是拱手应道:“兄长,夕明白了。”

林朝笑了:“不,你不明白。不过也不要紧,你眼下不明白,但你总有明白的一天。现在你只需牢牢记住这句话,等以后用到的时候,自会恍然大悟。”

后世上中小学时,语文课本上常有论语数则,要求背诵。

因古今言语差异,学生自然不能理解,却仍要死记硬背,痛苦难当。

真可谓,天下学子苦论语久矣!

但圣人的微言大义,于做人道德方面,乃是有极大的益处。读懂了这些道理,日后行事便不再迷茫。

可你不能指望中小学生现在就能读懂,所以先要他们牢牢记住,等日后他们长大成人,自然就会明白,会豁然开朗,会少走不少弯路。

古往今来,所有做人的道理,皆是如此传承。

林朝这边刚说完,那边太史慈已经成功叩门,并且从内走出了一个五短身材的胖子,正是曹操。

不知为何,一见到曹操那堪比武大郎的个头,以及他胸前那把大胡子,林朝就感觉喜感十足,心情发自肺腑的舒畅。

就老曹这尺寸,日后遇到胸大腿长的人妻,也不知够不够得着。

营前,林朝下马,看着刚刚走出帐外,还一脸疑惑的曹操,发出了真诚的嘲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