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这个三国很核理 > 第四百零七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第四百零七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泰山郡的日子,最近不大太平。

自年初时刘备率军解泰山之围,林朝趁机将泰山郡纳入徐州势力范围后,便开始了西进征讨董卓之路。

这一仗耗时日久,一打就是大半年的时间,直至寒冬腊月,方才班师返还。

在这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京师雒阳的局势发生了一系列兔起鹘落的变化,战局的转变,董卓的殒命,末了孙坚还被万箭穿心,都让人为之惊叹不已。

而泰山郡这边,也并非无事发生。

泰山郡地处兖州西北,北边与青州相连,东边与徐州的琅琊郡接壤,又因泰山郡地势险阻,周围尽是崇山峻岭,易守难攻,所以才会被林朝看上,作为保卫徐州北境的屏障。

但就是这么一块屏障,今年却一直饱受冲击。

年初时,刘备亲率大军救援泰山,以张辽为先锋,解了泰山之围,徐晃甚至亲手阵斩昌豨。刘备击破吴敦,后来孙观兄弟更是举军归降,但这不代表泰山郡真就稳若泰山了。

北边的臧霸并非短视之徒,自然不敢轻易捋刘备的虎须,但东边的青州黄巾可不管这么多。

中平元年初,太平道首领张角三兄弟率众起义。

旬日之间,天下响应!

可短短十个月后,张角三兄弟先后下线。华夏历史上第一场带有宗教色彩的起义,就此宣告失败,堪称旋起旋落!

张角虽兵败身死,但数以百万计的黄巾军,却不会在短时间内归于虚无。因此,大汉境内残留了多股黄巾残余势力,其中就以青州为甚。

再加之朝廷忙着内斗,十常侍忙着与世家门阀中门对狙,自然没功夫管这些黄巾残部。

虽屡次派出军队征讨,但大汉的基层治理已然失序,黄巾又岂能彻底平定!

可这些黄巾残部皆没有如张角一般的眼界格局,又不懂如何治理发展,因此沦为了流寇。四处袭扰百姓,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这些出身最底层的黄巾残部,面对同样最底层的百姓时,却没有丝毫的心慈手软。

但张角其人,不过是一个有着坚定信仰的大贤良师而已,又能有什么坏心眼呢?

他只是想给大汉送一口钟而已,又何错之有!

刘备率军出征后,四月,正是青黄不接的初夏,青州黄巾大渠帅管亥眼见军中缺粮,便引兵来攻泰山。

对于青州黄巾,林朝自然留了后手。

张辽和高顺一路,驻守徐州。

吕虔和徐盛一路,辅佐张辽震慑四方。

由身为林朝迷弟,又担任过林朝护卫的吕虔领兵,除了辅佐张辽之外,也隐隐有制衡张辽的意思。毕竟刘备等人倾巢而出后,张辽已经成为了徐州实际意义上的最高统帅。

得知黄巾来袭后,张辽当机立断,派吕虔与徐盛主动出击,继而在般阳大败敌军。可吕虔麾下终究只有数千人而已,也不敢追击有数十万之众的黄巾,无法继续扩大战果,最终追亡逐北数十里而还。

而张辽坐镇徐州,自然不敢轻易将麾下兵力投入战场。

是以,张辽坐镇徐州,吕虔镇守泰山,局势就这么干耗着。

般阳城下,管亥令数十万黄巾不分男女老幼,一律上前攻城,致使死伤数万,血流漂杵。

管亥也是无奈,毕竟军中已经没有了粮食,这些人就算不攻城,也会活活饿死!

与其坐以待毙,倒不如主动出击,万一能攻破城池,击败吕虔,就能长驱直入,拿下泰山重镇。届时,粮食就不再是问题。

活命而已,怎么打都不丢人!

管亥无奈,吕虔更无奈。

他身负镇守之责,虽不忍斩杀老幼妇孺,但也不能坐看城池陷落入贼手,所以不管冲上来的是女人还是小孩,全都下令射杀。

城门前,尸体一度高高堆起,甚至达到与城墙齐平的程度。

吕虔见状,生怕管亥命人踏着尸体攻入城内,只得下令士卒火烧尸体。

一时间,般阳城下火光冲天。

可作为燃料的,并非薪柴,而是数万底层百姓的尸骨!

对此,作为般阳令的羊衜心中不忍,却又无法指责吕虔的做法,最终只能望着冲天的火光喟然长叹,面色悲伤道:

“自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羊衜,出身泰山羊氏,和年初时被林朝诛杀的羊逾乃是同宗兄弟。

泰山羊氏乃世族名门,祖上也出过三公,世代为秩二千石的高官。

其父羊续曾任南阳太守,为人能力出众而品行高洁,为官又颇为清廉,因此留下‘悬鱼太守’之美名。

类似泰山羊氏这样的庞然大物,林朝其实是有心招揽的,之前诛杀羊逾,也只是杀鸡儆猴而已。事后也曾派人向羊氏说明情况,而地头蛇羊氏面对强梁林朝,也只能一笑泯恩仇。

般阳围城数月,管亥麾下死伤不尽其数,但终究没能攻破城池,只得悻悻退走。

可这一战极为惨烈,黄巾军死伤数万,吕虔麾下士卒也损伤数千,甚至连勇武的徐盛,都因冲锋在前而身受重伤。

战后,吕虔引部队在城中休整,而羊衜则开始处理战争留下的创伤,恢复民生事宜。

就在羊衜努力恢复秩序,鼓励百姓生产,忙得脚不沾地的时候,一个诡异的消息传了过来,一度让他十分怀疑人生。

董卓死了!

这当然是令人拍手称快的事情,羊衜也不例外。

董卓被杀没问题,可杀董卓的人有问题。

居然是蔡邕的女儿!

消息上写得很明确,蔡伯喈身为大汉忠臣,之前曲意阿附董卓只是假象,真正的目的正是铲除董贼,忠义报国。

为此,蔡侍中不惜将两个亲生嫡女以身饲虎,下嫁给董贼。

可蔡侍中二女却是巾帼不让须眉,在新婚之夜,洞房之时,一举将董贼正法!

现在坊间都在盛传,说蔡侍中二女,皆英武不让妇好,堪为女中豪杰。

这事本身还是没问题,但听在羊衜耳中,却有大大的问题。

因为,他现在的妻子正是蔡邕嫡女,蔡贞姬!

岳丈将女儿下嫁给了董卓?

那我娶的是谁!

难不成我娶了一个假的蔡氏女?

初时,羊衜曾迎娶孔融之女为妻,可孔氏体弱,不久病亡。

而蔡邕因党锢之祸流亡十数年,其间多受泰山羊氏的照顾,所以才将次女许配给了羊衜作为继妻。

可谁能想到,有朝一日自己家中那温柔娴熟的妻子,居然在名义上成为了董贼之妻!

不好,我成替身了!

对此,林监军偷偷点了个赞。

羊衜当然不会怀疑妻子的身份,但眼下天下人都知道,蔡侍中的女儿嫁给过国贼董卓……

这不是名声不名声的问题,真的是那种……那种很……

对于自己的妻子成了董卓妻子这件小事,羊衜表示,这个世界太过魔幻……

但很快,他就不用为这件事情而头疼了。

因为第三个坏消息紧接着便传了出来——他爹死了!

羊衜之父羊续,于十月中旬,病逝家中。

收到这个消息后,羊衜立即失声痛哭,随即将县中事物托付给了吕虔,自己返回故里为父亲羊续办丧事,同时为之守孝。

……

颍川。

荀彧望着病床上的叔父荀爽,眼中露出一丝悲切。

自入秋以来,荀爽的身子便一日不如一日,入冬之后,便已经卧床不起。

终于在十一月初旬,荀爽自感时日无多,便令长子荀棐召集荀氏子弟回乡,特别是身在徐州的荀彧,乃是荀爽期望的下一代家主人选,自然有些临终遗言要交代。

荀彧带着荀采紧赶慢赶,终于在十一月下旬抵达颍川。

“文若,友若与公达现正随刘使君征战,便不要唤他们回来了……”

荀爽此时已经到了弥留之际,望着自己最看重的侄子,缓缓开口说道。

闻言,荀彧点了点头道:“叔父,侄儿知道了。”

荀爽随后又开口说道:“文若,某即将不久于人世,以后我颍川荀氏,便由你当家做主了。”

荀彧身为王佐之才,面对生离死别时,并没有像寻常人家一般痛哭流涕,反而很认真的再次拱手道:“叔父,彧此生必光耀我荀氏,不负叔父所托!”

见荀彧答应认真,荀爽笑了,笑得无比坦然。

“文若,你天资聪颖,学识才华皆当世一流。荀氏交到你手中,某也极为放心。”荀爽笑道,“只是有一点,尔需谨记。”

见荀爽要托付后事,荀彧急忙跪倒在地,叩首道:“请叔父示下。”

荀爽收起了脸上的笑容,同时示意儿子扶自己做起来,然后正色道:

“我颍川荀氏,世受国恩,才有了今日之高位。文若切记,你万不可像他汝南袁氏一般,妄图簒逆天命。

如今朝廷式微,诸侯并起。乱世之中,人命如草芥。

正所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但越是身处乱世,尔更要持身守正!

刘使君身为宗室,又是雄武之主,尔与友若、公达当好生辅之。若有一日,刘使君能重塑山河,位登九五,尔亦能青史留名。”

闻言,荀彧满脸动容,叩首道:“叔父放心,颍川荀氏,终为汉臣!”

说完了这些正事,荀爽又笑道:“你那妹夫林子初,其人有留侯,韩信之才。虽有时手段下作了些,但终究心地仁善。他追随刘使君起于微末,深得其信重,你日后多多与其亲善,日后若有变故,也终能保全己身。”

前一句,是荀爽对荀彧的要求。荀氏犹如一条大船,等自己死后,便由荀彧来掌舵。

行使方向,一定不能错!

而后一句,则是荀爽在教侄子保全自身。

到了荀爽这个年纪,朝堂上的勾心斗角,他早已看得明白。

自己这个侄儿虽有大才,却不贪权。荀爽生怕他有朝一日为小人所攻讦,死于权术阴谋之中,这才让他紧紧抱着林朝的大腿,用以保全自身。

叔父的苦心,荀彧当然明白,当即又叩首道:“侄儿记下了!”

言罢,荀爽又召集在门外的所有荀氏子弟进来,对他们笑道:

“圣贤有言,年过五十,而不称夭。某如今已六十有余,自然无甚遗憾。身后之事,某已嘱托文若,今后他便是我荀氏一门之主。

时下正值乱世,某死之后,尔等需恪守本分,谨言慎行,切不可有狂妄之举,以免连累家族,尔等需谨记!”

闻言,在场的荀氏子弟皆跪倒在地,口中称是。

当夜子时,一代硕儒荀爽,于家中与世长辞。

享年,六十有二。

……

青州,昌国县。

管亥围攻般阳数月,终究未能攻克,遂带领军队北上返还昌国,并在此驻扎了下来。

但没粮食,总不是个事。三十万黄巾军一旦断粮,后果不堪设想。

果不其然,退守昌国半月之后,军中饿死者甚多,几乎有数万之众。在饥饿的折磨下,这些行将饿死的黄巾军,已然失去了理智,甚至是人性。

那饿死的数万人的尸体,竟被分食一空!

同类相食,有违天道人伦!

当然,还会催生两种东西……瘟疫和朊病毒!

于是,黄巾军中爆发了大规模的疫病。

疫病带来了恐慌,致使士卒争相逃命,连管亥也无力管制。这些身上带着病毒的黄巾士卒,一路逃出昌国县后,便四散开来。

很多人甚至刚出了城,便病死在了路上。

一时间,昌国内外尸横遍野,沦为地狱。

而就在此时,有两个人行走在昌国县外的官道上。

为首之人发须皆白,看上去像六七十岁的老者,但其容貌,却与三四十岁的中年男子无异,双目中隐隐有光华流转,看上去风姿俊朗。

鹤发童颜,说得便是这种人。

而在此人身后半步左右,有一名二十岁左右的男子亦步亦趋。

这一老一少看上去颇为柔弱,却步履生风,走路的姿态极为轻盈。

二人一路行来,望见官道上横陈的尸首,都面带伤感之色。

年轻人开口道:“老师,那林子初真能了结张角身后之事?”

老者摇了摇头,说道:“孝先啊,此事为师也不知。但为师夜观天象,又几经占卜,卦象天象都显示,能了结张角身后事者,就在徐州。除了他林子初,为师实在想不出还有何人了!”

说着,老者望了望地上的尸体,又叹道:“终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话音刚落,身后却传来一道声音。

“此言别人都可以说,唯独你左元放最没资格说!”

闻言,老者急忙扭过头来,只见来人四五十岁的模样,但面目却不似老者师徒这般神异,甚至还有些丑陋。

尤其嘴角下方还生有一颗痣,更为此人平添了几分邪异。

但老者却笑了,开口道:“于吉老儿,你来此作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