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这个三国很核理 > 第四百零九章 一个时代的落幕

这个三国很核理 第四百零九章 一个时代的落幕

作者:于秋陨S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3:35

第四百零九章 一个时代的落幕

按汉代伦理,人死为大的情绪远比后世强烈得多。

更何况死的是荀爽,一代硕儒,还是林朝的丈人,也是荀谌与荀彧的叔父,荀攸的叔祖父。是以,此次应对不可不慎重。

所幸大军现在才行至陈留,距离颖阴县不过两三百里而已,若星夜兼程,两三日便能赶到。

林朝收到消息后,不敢多做停留,即刻纵马前行,赶去中军与刘备相见。

此时,刘备正坐在马车中,与荀谌、荀攸、田丰、简雍等人一起……

吃席!

自从火锅被林朝发明出来之后,刘备就爱上了这玩意。反正班师路上也是百无聊赖,刘备索性让军中匠人改造出了一个加大号的马车。

如此一来,行进的速度虽然慢了些,但胜在能载得人多。

见到自己攀科技树的成果,刘备立马爱不释手,时常以议事为名,邀请众人在车中吃吃喝喝,好不快活。

车外寒风凌冽,车内却春意盎然,刘备与众人喝酒吃肉,热气熏得脸通红。兴之所至,甚至袒胸露背,满车都洋溢着过剩的雄性荷尔蒙!

当身边亲兵叩开车门时,刘备只探出了个头,见是林朝来了,当即笑道:“子初,快上车,且来共饮一杯。”

林朝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随后登上了马车。

车内空间拥挤,几人见是林朝来到,便想拱手见礼,可实在是施展不开,便只好做罢。

刘备见林朝面色不好看,便开口道:“子初为何如此模样,难不成是被外面的风雪冻僵了脸?”

众人见刘备出言打趣林朝,便都乐得大笑起来。

林朝却轻叹一声,将荀爽辞世的消息说了出来。

啪!

闻言,旁边荀谌手中的筷子马上掉落在地。

“叔父!”

二荀失声痛哭,声音中充满了悲切。

……

颍川。

林朝一行人紧赶慢赶,终于在腊月初四赶到了颖阴县。

此行除了荀谌、荀攸外,郭嘉和林夕也跟着来了。

用郭嘉自己的话说,自己少年时因行事轻佻而在族中受排挤,每每来荀彧处客居时,慈明公对其视若子侄一般。

今慈明公辞世,自己理当前往吊丧。

值得一提的是,刘备本来也想前来吊丧,不过被林朝婉拒。

刘备当然与荀爽没什么交情,不过麾下重臣从他视为手足的林朝,以及佐臣三荀,都是荀爽的晚辈,所以刘备看在四人的面子上,才打算走这一遭。

对此,二荀不敢也没有拒绝的理由,唯独林朝站了出来,表示玄德公日理万机,岂可因一人而荒废军政,纵然那人是荀爽也不行。

当然,还有一些深层次的意涵,林朝没有明说。

昔日林朝与荀采成婚之后,曾劝荀爽将荀氏搬迁至徐州避祸,结果被荀爽拒绝。

由此可见,荀爽并不想将荀氏绑在刘备身上,或者说,他不想将家族绑在任何一路诸侯身上。如今他故去,刘备前去吊丧,放在天下人眼中,难免有荀氏尽归刘备之嫌。

荀氏家大业大,能人无数,林朝自然想将其纳入徐州,成为刘备大业里的一块拼图。可荀爽不愿,林朝也不想强求。

对于林朝来说,士族高门就是一把双刃剑。

如今用着锋利,将来却免不了有折剑之时。

而荀氏已经与自己联姻,将来不好翻脸。与其如此,倒不如弃之不用。不欠情分,将来下手的时候,自然也就不用顾忌太多。

刘备自然听出了林朝的话外之音,便采纳了林朝的谏言,准备派典韦带三千人,护送林朝等人前往颍川。当然,不出意外的也被林朝拒绝。

林朝身为荀氏女婿,进入颖阴县之后,荀氏理当派出孝子出来迎接。

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荀彧居然亲自来了。

近一年的时间没见,林朝看荀彧倒是清瘦了许多。下了马后,便拱手道:“文若,节哀顺变。”

荀彧面色平淡地冲林朝拱了拱手,并没有说什么,只是领着林朝等人回到了荀家。

入门之后,便是荀爽的灵堂,此时停灵已有七八日,幸好是寒冬腊月,尸体倒也不至于发出什么气味。

林朝与荀谌等人换上丧服,一番祭拜之后,才在后院见到了自己的发妻荀采。

此时的荀采,看上去眼睛红红的,整个人都呈现出疲惫的模样,一张俏脸,也因悲伤过度,心力憔悴而变得无比苍白。

“子初,父亲他……”

昔日如高天之月一般的清冷女神,如今遭遇丧父之巨痛,也如寻常女子一般柔弱,看得林朝心中一痛。继而走了上去,将荀采拥入怀中。

本来见面之前,林朝脑中就一直合计着如何安慰荀采。

荀爽之死,本就是天寿已终,虽令人心情低沉,但林朝并没有感觉有多少悲伤。

古来圣君明主,王侯将相,又有谁能免得了一死?

任你风华绝代,到头来,还不是黄土一抔棺中埋!

林朝想出了很多能安慰荀采的大道理,可真见到了垂泪不止的荀采,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有些伤痛,终究只能靠时间来抚平。

佳人在怀,林朝轻抚着荀采的秀发,口中喃喃道:“岳丈若在天有灵,也定不希望见你这般模样……女荀,莫要伤了身子……”

……

同样的场景,也在泰山郡南城上演着。

对于老友羊续的病故,蔡邕其实颇为悲伤。

自董卓死后,蔡邕因功被朝廷拜为司徒,也算位列三公了。

然后……然后就没然后了。

林朝利用了蔡邕,同时也给了蔡邕足够大的名望和地位,可以说互利双赢。

林监军表示,蔡公您如今荣盛司徒之位,位列三公,但是嘛……

接下来还要打仗,所以您爱干嘛干嘛去吧。

长安现在是个什么模样,蔡邕当然心知肚明,他自然不想去。但留在雒阳,周围大军环伺,也得不到安全。

蔡邕见时局动荡,本想辞官不做,回归故里安心著书立传,开门授徒,一心钻研学问了此余生。

可是以现在的乱世,故里也非安身立命之所。

左思右想,蔡邕想起了自己的女儿蔡贞姬,想起了自己女婿羊衜,同时也想起了自己的老友羊续。

也罢,泰山郡如今在他刘玄德治下,倒也算安稳之所在,不如先去探望一番女儿和老友,回头再做打算。

于是,蔡邕毫不犹豫的上表辞官,随后悬节而去。

可还没等到走到泰山,林朝便派人来追上来了。

当然不是想对蔡邕不利,而是有一件事情要拜托蔡邕,还有一件事情要与蔡邕商议。

第一件事情,就是想请蔡邕北上幽州一趟,请出刘备的老师卢植,出山担任兖州刺史。

刘岱兵败被擒后,林朝就思索过下一任兖州刺史的人选。兖州与徐州相连,占据着主动进攻的战机,自然要选一个自己人镇守。

林朝能想到的合适人选,就只是卢植。

蔡邕与卢植曾同朝为官,又一起修过《东观汉记》,关系亲厚自不必说,由他亲自劝说卢植重新出仕,成功的几率自然会大一些。

若卢植实在不愿再度为官,那就只好启用二号方案,让刘备举荐蔡邕出任兖州刺史。

当然,林朝会给他安排一个长史,最佳的人选就是沮授,借此再玩一场远程微操!

至于那一件需要与蔡邕商议的事情嘛……

蔡公,您看你的长女蔡昭姬年纪也不小了,是不是该找个好人嫁了?

令爱曾经手刃董卓,命格贵不可言,自然不是普通人能承受的!

巧了,我主刘玄德乃帝室之胄,又胸怀大志,与令爱刚好般配,您看如何?

没错,蔡琰就是林朝给刘备准备的正室夫人!

这次去追蔡邕的队伍,足有千人之多,由当年在常山时,投降的黑山贼首刘石率领,也有保护蔡邕安全的意思。

看到这两封信,蔡邕顿时哭笑不得。

第一件事情好办,自己走一趟幽州就是。自己与卢植也多年未见,正好借此机会去探望一番。

至于这第二件事情嘛……蔡昭姬能嫁给刘备,倒也不差。

蔡琰早在年初时,就被林夕挟持送回了徐州,以作为要挟蔡邕的筹码。到了徐州后,荀彧得知此事,也好吃好喝款带她。

及董卓死后,蔡琰便恢复了自由身。

一个人在徐州呆着无趣,便向荀彧请求去泰山探亲。荀彧同意,命人护送蔡琰前往泰山与妹妹作伴。

于是,蔡邕在刘石的护送下,一路直奔泰山而来。

反正无论是去幽州请卢植出山,还是与女儿商议亲事,都要路过泰山。

可刚到泰山,就从女儿口中收到了老友羊续的死讯。

蔡邕心中悲伤,又偶感风寒,竟然生了一场大病,导致北上幽州的计划暂时搁置。

……

徐州,郯县。

重病的诸葛珪,终究还是没能撑过这个冬天。

临终之前,诸葛珪将诸葛瑾三兄弟叫到床前,嘱咐了一番之后,又留下了一条遗嘱。

那就是诸葛静与诸葛茜二女,不必为自己守孝,等年后便与郭嘉和关平完婚。

诸葛珪一直拖着不死,就是想看着两个女儿成家,让自己的子女与刘备深度绑定在一起。

如此,他死也瞑目了。

可天公不作美,董卓之乱突然爆发,刘备率军征伐,郭嘉自然也随军而去,成亲之事只能搁置。

诸葛珪等啊等啊,等了差不多一年,也没等到刘备班师回徐州,终于还是撑不住了。

诸葛瑾自然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但这毕竟不合礼法,担心两位妹妹会被世人指责不孝,因此不敢答应。

但下一刻,回光返照的诸葛珪却大骂诸葛瑾迂腐。

“世人大多凡夫俗子,何用理会!

尔若这般迂腐,诸葛氏何以在乱世中立足?”

无奈,诸葛瑾只能叩首称是。

当晚,诸葛珪含笑而逝!

初平元年的冬天,死了很多人。

似荀爽、羊续、诸葛珪这等饱读诗书的气节巨儒,也终究没能扛过去。

一个时代的陨落,似乎也在预示着……

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