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这个三国很核理 > 第四百二十三章 阿亮,你瞎说什么大实话

第四百二十三章 阿亮,你瞎说什么大实话

初平二年,二月初二。

郯县府衙中,举行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会议。

会议规模之大,所有徐州治下秩千石以上的官员全都到齐。

而荀攸和荀谌二人,也在正月底的时候回到了徐州。只有荀彧作为荀氏新一任家主,还要在颍川待一段时间,处理家中事务。

大汉朝廷,每逢初一十五,便要举行一场大朝会。而今日的会议,堪称是徐州的大朝会。

而提前收到通知的徐州百官们,距离远的早在三五日之前便已经往郯县赶,就算是距离近的,也提前一两日到了郯县,在馆驿中下榻休息。

清晨,用完早饭之后,徐州百官便成群结队往府衙而来。

郯县作为一州治所,府衙的占地面积,其实并不算小。皆因以前的刺史,只有监察权和治所周围的治理权,并无资格召集一州全部官员议事。

因此府衙虽大,却不足以容纳所有徐州百官一起议事。为此,刘备命简雍在府衙周围临时搭建了许多馆舍,就是为了今日议事所用。

如今的刘备,经历了去年颁布的新政,又有征讨董卓的战绩,再加上荀彧去年一整年都在缝缝补补,努力融合当地世家阶层,导致刘备如今在徐州的统治度极高。

说句不客气的话,刘备现在就是徐州的土皇帝。

徐州之人,只知刘使君,而不知天子!

就在徐州百官聚集在府衙门前,等待着开门的时候,林朝却来到了诸葛氏家中。

见林长史来到,诸葛家的家仆不敢怠慢,急忙禀告家主诸葛瑾。林朝只在门前等候了片刻,就见到中门大开,诸葛瑾带着二弟诸葛亮,三弟诸葛均一同出门迎接。

“拜见长史!”

诸葛三兄弟立于门前,长身而揖,神情极为恭敬。

诸葛珪临终前曾有言,诸葛氏以后要与林朝多多亲善,再者诸葛亮毕竟是林朝的弟子,有这一层关系在,就算诸葛三兄弟不成才,也足以保诸葛氏一生平安。

“子瑜不必多礼!”

林朝笑着挥了挥手,示意三人免礼。

旋即又打量了诸葛亮一番,见小亮仔虽身着孝服,但整个人却比去年沉稳了一些,便满意地点了点头。

诸葛亮这个天才,交给荀彧来启蒙,果然效果还是不错的。

真要交给贾诩、郭嘉这种人,指不定会长歪成什么样。

一想到十六七岁的诸葛亮伸手抓肉吃,或是因与别家妇女偷情而被围殴的场面,林朝额头就冷汗直冒。

那画面也太美了吧……

诸葛瑾一面将林朝迎进门,同时开口道:“长史驾临,不知所谓何事?”

如今的诸葛瑾,当然是有官职在身的,不过因诸葛珪新丧,他只得辞官回家守孝。

林朝笑道:“某来看看阿亮。”

从去岁回到徐州以来,除了诸葛珪丧礼上林朝前来吊唁之外,竟没有专门抽出时间来看望这个徒弟。由此可见,自己这个老师,也是不怎么合格的。

诸葛亮过了年也才九岁,自然是少年人心性,听闻日理万机的老师专程来看望自己,小脸上也露出了几分喜色。

“老师不必屈尊前来,若非先父故去,弟子早该去拜见老师。”诸葛亮拱手道。

小家伙人虽然不大,但礼节方面,确实是无可挑剔。

林朝笑道:“阿亮,今日徐州大小官吏在府衙议事,你可愿随某一同前去旁观?”

此言一出,诸葛瑾的脸色顿时变了。

虽然在家中守孝,但诸葛瑾还不至于到闭目塞听的程度。而且刘备召集大小官吏议事的消息,早在几日前就传开了,诸葛瑾当然也明白这场会议的重要性。

本来他也应该出场,不过却因为要为诸葛珪守孝,导致他只能闭门不出。

但林朝突然到访,说要带自己弟弟一起去议事,的确让诸葛瑾十分吃惊。

去议事没什么,但是由林朝亲自带着去议事,而且还是这么个半大孩子,这足以吸引徐州所有官吏的目光。

从这件事上,也能看出林朝对这个徒弟的重视。

“长史,阿亮还太过年幼,此举……恐怕于礼不合。”

诸葛瑾当然想让弟弟去,但还是忍不住拱手劝了一句。

林朝摇了摇头,笑道:“某只是想让小孔明长长见识而已,还上升不到礼法的程度,子瑜不必担心。”

若是普通人,**岁的年纪接触这些东西,对成长并没有好处。但以诸葛亮之聪慧,还是可以多见识见识的,又有荀彧在侧教导,倒不至于出现长歪的情况。

“可徐州百官见此,怕是会有……”

诸葛瑾还是有些担心。

不过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林朝挥手打断。

“子瑜,谨慎是好事,但过分谨慎,可就是懦弱了。”林朝看着诸葛瑾,很认真地说道,“在徐州,某还是有些薄面的。”

门外郯县一条街,打听打听谁是爹!

亮仔是我林子初罩着的,谁敢说一个不字?

林朝的声音不大,但听在诸葛瑾耳中,却犹如平地惊雷一般,将他惊醒了过来。

眼前此人,在徐州这一亩三分地上,好像真的不用小心谨慎。

一念及此,诸葛瑾便彻底放心了,遂一拱手道:“长史教诲,在下记住了。”

“这就好,君贡公生前曾将你兄弟三人托付给了玄德公。但玄德公日理万机,可能无暇顾虑些许小事。以后若有难处,可随时来找某。”

诸葛瑾再次应道:“多谢长史!”

“好,今日还要议事,某也就不多做停留了。阿亮,走。”

林朝说罢,转身离去,诸葛亮看了一眼兄长,便跟在了林朝身后。

“恭送长史!”

后方,诸葛瑾带着幼弟诸葛均又是一礼到底,口中高呼道。

……

等林朝带着诸葛亮走到府衙门前时,却还未到开门的时辰,徐州的文臣武将,却早已在门外等候,甚至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诸葛亮跟在林朝身后,望着这一幕,眼中露出若有所思的目光。

林朝见状,顿时饶有兴致地问道:“阿亮,你在想什么?”

听到林朝问话,诸葛亮连忙拱手答道:“回老师,学生想起了《太史公书》里面的一句话。”

“什么话?”

诸葛亮望着府衙前的徐州百官,目光中闪过一抹明亮的色彩。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哈哈哈……”林朝仰天大笑道,“阿亮,你瞎说什么大实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