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这个三国很核理 > 第四百二十九章 吃席达人狂喜

这个三国很核理 第四百二十九章 吃席达人狂喜

作者:于秋陨S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3:35

第四百二十九章 吃席达人狂喜

早在会议之前,林朝就总结过这次会议要做的事情——确定未来几年徐州对内的治理方案,以及对外的扩张方向。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高层人事变动。

刘备集团现阶段已经初具规模,麾下兵马战斗力不说当世第一,也能算得上是一流水平。要想再往上提升,那就只有一个方向,提高组织效能。

之前的徐州十二从事,虽然每一位都是大才,但分工并不明确,手中权力弹性也很大,除了荀彧被确定为后方大总管之外,其他几人都只是挂名虚职,颇有种哪里需要哪里搬的意味。

讨董之前,这种模式当然没问题,但讨董之后,以现在徐州的发展速度,再不明确职权可就不行了。

所以,林朝才会搞出一个内府来。

至于内府的性质,政出内府这四个字已经表述的很明确了。

也就是说,除了军事行动和其他四府的事物之外,刘备治下的所有政务,都要经过内府来公议裁断。

既然这个部门有如此大的权力,那入府的人选就要慎重斟酌。

按照林朝的构想,内府成员,最好是负责某一具体事务部门的首脑兼任。

田丰现在负责整个徐州的赋税,屯田,那他便以徐州从事和屯田都尉的身份入府。

荀谌即将出任中正府令,以后负责整个徐州士人的选拔升迁,也可以入府参政。

一言以蔽之,要用熟悉民生政务的人入府参政,如此制定出的政策,才不会偏离实际,才能创造一个四海清平的盛世。

从另一方面来说,内府的出现,几乎等于削弱了林朝手中的权力。

原本的徐州,除了刘备明确做出决断的事物外,林朝这个长史兼监军,完全是军政一把抓,手中权力大的没边。

草创时期,这种模式当然可以,但随着刘备集团步入正轨,林朝手中的权力就不能无限大了。

无限大且不被制约的权力,最终难免出现利令智昏的局面。

林朝深知自己不过是中人之姿,只是掌握一些超前的思想与见识而已,若一味揽权不放,一个疏忽就可能造成无法弥补的后果。

尽管手中的权力被内府分化,但以林朝目前在刘备集团的威望,就算内府创立,他还是能像之前一样大权独揽。

规矩这玩意,绝对有必要建立起来,不然以后的继任者没有自己一般的见识与格局,却要掌握和自己一样的权力,那可就不好了。

军政独断的局面,从林朝开始,也从林朝终结。往后的群臣里,再也不可能出现像林朝权力这么大的人了。

众人当然也明白内府意味着什么,所以当林朝准备决断入府参政人选的时候,众人全都屏息凝神,目光中隐隐含有期待。

在所有人期待的目光中,林朝也没有犹豫,直接转身在石板上写了几个名字。

荀彧、田丰、荀谌、崔琰。

荀彧掌一州政务,事无巨细,皆参决之,自然可以入府。

田丰掌一州钱粮赋税,另有屯田之责,也可以入府。

荀谌掌一州人事,大小官员的升迁都要靠他评量,也应该入府。

崔琰掌一州风纪,负有监察弹劾百官的职能,入府也是理所当然的。

至于郭嘉、荀攸、贾诩、沮授等人,林朝并没有安排他们入府。因为内府只负责政务,而不负责军事,等什么时候设立参谋部的时候,才是用到这几人的时候。

而且你看这几人,一个酒鬼,一个面瘫,一个老银币,还有一个摸鱼带师……

让这几只沙雕来处理政务,徐州百姓别说吃饱肚子,怕是连裤衩都穿不上!

好在这几人也没有在政务堂当牛马的觉悟,对林朝的安排也没什么异议。

林朝想了想,一阵犹豫后,又在石板上写下了一个人的名字——诸葛亮。

这一下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众人一片哗然!

纵然当初最看好诸葛亮的贾诩,也不禁摇了摇头。

诸葛亮聪明吗,当然聪明,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内府为徐州政务所,里面负责决断的都是机要事务。小孔明今年才九岁而已,入内府是不是有些太儿戏了。

贾诩认为,林朝的这种做法,反而会害了他。

荀谌看了诸葛亮一眼,赶紧站起来说道:“子初,以孔明之天分,入府参政是迟早的事。只是如今他年方九岁,就算再怎么聪慧,也……还只是孩子啊!”

荀谌知道为了培养诸葛亮,兄长荀彧耗费了多少心血,自然不想这颗好苗子长歪了。

林朝摆了摆手笑道:“友若所言,某又何尝不知。不过小孔明入府,某只是为了让他长长见识而已,友若放心,在他成年之前,只能旁听,并无决断之权。”

闻言,荀谌这才放心下来。

可饶是如此,众人也都一脸羡慕的看着诸葛亮,同时不住的摇头叹息。

他们这般年岁的时候,才刚刚启蒙不久而已。再看诸葛亮,林朝居然给了他自由出入内府的资格,如此大的魄力,如此下本钱的培养方式,诸葛亮将来的成就,只怕是不可限量!

接下来,林朝又设立了工商府,以甄尧和糜竺为府丞,林朝亲自担任府令。

谷釨其实这也是无奈之举,毕竟徐州重臣里面,懂经济的几乎没有。或者说这个时代,经济学完全是一门陌生的学问。在林朝找到合适人选之前,只能自己亲手来搞。

反正也不用建立太超前的经济体系,就让糜竺和甄尧大胆尝试,自己把控大略方向即可。

接下来,就是此次会议的最后一件事情,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林朝起身,再次在石板上写下了四个大字——军队换防。

林朝见众人不解,便开口解释道:“眼下我徐州可用之兵,约十万上下。某意,在郯县周边屯兵三万,以为拱卫治所之用。其中一万为常驻,另外两万大军,由驻守各地边军轮流换防。”

此言一出,众皆哗然。

要说用三万大军来拱卫治所,这倒是不稀奇,毕竟郯县里面有刘备和所有的徐州重臣,自然该重兵布防。

但是其中两万军队每一年换防一次,这就让众人无法理解了。

好家伙,两万大军在郯县屁股还没坐热,就得又准备启程前往边地,这图什么?

再者,以这个时代的交通条件,从边境调两万军队来郯县的同时,再把两万军队调往边境,一来一回所需的粮草,可不是什么小数目。

作为徐州的财政大臣,田丰认为这纯粹是扯淡,我坚决不可能让你林子初这么玩!

“长史,某以为此事万万不可!”

田丰急急忙忙站起来,这次甚至连拱手都免了,撸起袖子就要和林朝争辩。

“如此劳民伤财之举,必然天怒人怨,还请长史收回成命!”

管你收不收回成命,反正要钱没有。

有这些钱粮干点啥不好,非要这么撒着玩是吧!

田丰此言,深得众人赞成。在他们看来,这个所谓的换防,纯粹是闲着没事干,因为他们压根看不出这么做的必要性。

眼下除了刘备之外,大家的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你林子初瞎折腾军队干什么!

可令众人没想到的是,一向从善如流的林朝,在这件事情上,却异常坚决。

纵观整个汉末三国的历史,士卒只知有将军,而不知有君主的例子比比皆是。作为一军主将,只要愿意,随时都能带着麾下将士反叛,转投敌国。

就比如后来季汉的孟达,先是反叛刘备投降到曹魏那边,后来又想反叛曹魏,再投降回来,一手反复横跳玩得不要太溜。

而他麾下的士卒,也真的敢随他一起横跳。

林朝此举,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隐患。他可不想将来某个时候,自己正在前线跟敌军作战,忽然麾下将领被敌人策反,然后带着部下临阵倒戈,给自己来个一波流。

“此事某意已决,元皓不必多言!”

林朝摇了摇头说道,转而向主位上已经快要睡着的刘备一拱手,开口道:“玄德公……”

“额……”

刘备听到有人喊自己,迷迷糊糊一擦嘴角的口水,开口问道:“子初何事?”

林朝笑道:“等换防的军队在郯县驻扎下来,还请玄德公屈尊笼络一番。”

“这……”刘备这时候才清醒了一些,问道,“子初,某该如何笼络?”

林朝笑了,缓缓吐出两个字:“吃席。”

众人:“……”

“军中自屯长以上的将领,玄德公皆可设宴款待,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如此几轮下来,军中将帅无人不识玄德公,玄德公亦能记住这些将帅姓甚名谁。”

话说到这里,众人也都明白了林朝的意图,纷纷面带震惊之色望着林朝。

身为君主,若是能识得所有屯长以上级别的军队将领,那是多么恐怖的一件事情……

众人可以断言,刘备若能做到这点,麾下军队将永远没有反叛的可能!

不愧是最擅谋算人心的林子初,也只有他能想出这种办法了!

就算是最头铁的田丰,在明白了林朝的意图后,也只是张了张嘴,却没再继续反对。

为了刘备能完全控制麾下军队,些许钱粮的损失……我忍了还不行嘛!

而一向擅长接着奏乐接着舞的刘备,在听到这句话后,整个人酒意全消,瞬间清醒了过来。

啥,让我带着军中将士吃席?

这题我会啊!

子初你要是说这个,那我可就不困了!

)

请记住本书域名:.。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