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这个三国很核理 > 第四百四十九章 论语新解

这个三国很核理 第四百四十九章 论语新解

作者:于秋陨S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3:35

第四百四十九章 论语新解

出了城,却发现城门口早有数百人在等候。

为首之人,正是关羽。

关羽身后半步处跟着典韦,而典韦身后跟着高顺,旁边却是许久未曾露面的陈登。

去年出征讨董前,林朝给陈登狠狠灌了一缸鸡汤。其目的嘛,自然是忽悠陈登。

身为徐州世家之首,陈登的态度很大程度上能代表徐州世家的态度。

其次,就算陈登想不明白,自己那番话也足以使他心有顾忌。

毕竟当时即将出征,林朝想保证后方稳固。

可令林朝没想到的是,鸡汤居然有这么大的威力。陈登回去闭门苦思三日后,终于大彻大悟,转而投入到建设徐州的怀抱中,发誓要为徐州的发展壮大而增砖添瓦。

所以,他现在是顺天府丞,贾诩的直属下属。

而在陈登身后,还跟着几个毛头小子,分别是刚跟着荀谌出使回来的杨修,关羽长子,郭嘉的连襟关平,陈氏的弟弟陈到,还有关羽打算收为义子的魏延。

当初林朝将魏延送到关羽身边时,关羽是极为不屑的。

这小娃娃武艺平平,智略平平,并无任何出奇之处,子初居然想让某收为义子,着实令人不解。

嗯,二爷眼中,世上尽是插标卖首之人。

魏延获得这个评价,自然也不奇怪。

直到关羽见到魏延眉间眼角那一抹傲然之色,简直和自己如出一辙后,顿时大喜。

陈登再次肯定了自己的说法。

好家伙,刚出来就要拿刘备的小舅子开刀吗!

想着,林朝冲一众二代笑道:“今日闲来无事,某且考一考你们。”

众二代不敢怠慢。

诸葛亮:“请老师示下!”

杨修:“请长史示下!”

魏延关平:“请叔父示下!”

陈到:“请兄长示下!”

关平:“???”

叔至,你故意找茬是吧!

在某面前充大辈,你很有快感吗!

不过林朝就在面前,关平也不好发作,只能恶狠狠瞪了陈到一眼,想着找个机会和魏延一道痛揍这厮一顿。

“子曰,朝闻道,夕可死矣。此言何解?”

这句孔子的名言,其实说不上晦涩,甚至很通俗。

对于真理的追求,从古至今未曾变过。孔子的这句话是说,若是能得知世间真理,哪怕朝生夕死都无憾了。

在场的二代们显然也明白,遂异口同声给出了答案。

可惜,林朝并没有夸奖他们,反而给了他们一个大大的白眼。

“错!”

众二代愕然,连陈登也有些惊讶。

难道不要这样的吗?

只见林长史微微一笑,开口道:“孔子此言,看似浅显,实则其内蕴含着天地至理,非寻常人可尽知也。古人言,大道至简,便是这个道理。

可笑尔等只流于表面,却不知其深意,竟不加思索便脱口而出,此乃妄言!尔等若不悔改,凡事不深思熟虑,即便以后主政一方,独掌一军,也只会害了麾下军民!”

林朝这番话说得声色俱厉,义正严词,把二代们说得面色羞愧,低头不语。

就连陈登这等饱学之士,也不禁陷入了沉思。

以长史之能,绝不至于虚言,难道孔子此言还有自己不知道的深意?

唉,学问之道,确实没有尽头啊!

一念及此,陈登便非常郑重一拱手,朗声道:“属下愚钝,不知圣人此言何意,还请长史赐教。”

林朝望着众人,面色略有缓和道:“尔等真想知道?”

众人如小鸡啄米一般点头。

“好,有此求知之心,何愁不能上进。”

林长史先是肯定了众人的向学之心,继而满脸高深莫测道:

“所谓朝闻道,夕可死矣……

意思是说,早晨知道了去仇人家的路,晚上就要去打死他!

正所谓君子报仇,从早到晚,便是此理!”

众人:“……”

这一刻,众人的脸色如便秘一般。

林朝却不管不顾,甚至为自己理解了孔子的微言大义而感到高兴,大笑两声道:

“走,出发朐县!”

……

济北郡治所名叫卢县,距离泰山郡治所奉高,也不过百余里的距离。

曹操受林朝所托,抵达卢县后,理所当然的收到了郡守鲍信的盛情款待。

鲍信其人,出身泰山平阳县,自幼志向远大,宽厚待人,遇事沉着而有深谋远虑。

别的不说,单就深谋远虑这点,倒是很符合事实。

原本历史上,袁绍当上了关东联军的盟主,天下景从之。但唯独鲍信不看好袁绍,他更看好曹操,甚至曾说出‘唯公可拨乱反正’之类的话。

能做出和荀彧一样的评价,他的眼光必然差不了。

当然,也可能他根本没什么眼光,只是单纯的仰慕曹操而已……

反正有鲍信在,曹操在济北的日子不要太舒坦。

本来袁绍袭杀韩馥的举动,就让鲍信颇为不快,但还不到翻脸的程度。可曹操来到后,把刘备出兵北上的消息告诉鲍信的同时,还劝鲍信两不相帮。

曹操一发话,鲍信马上表示孟德你说话,我照办。

至于袁绍……袁绍是谁?

正事谈完后,鲍信又邀请曹操在济北做客。对此,曹操也欣然接受。

虽然他现在仍是汉室忠臣,刘备也对他礼遇甚重,但曹操心中却有一种说不出的迷茫,让他夙夜难安。

胸怀大志,却无法得以施展。

刘备虽对他颇为赏识,但林子初显然不会重用自己。

那……自己的前路该在何方呢?

总不能这么浑浑噩噩的混日子,终老一生吧!

正当曹操心中苦闷时,有两个人来到了他的面前。

一个是陈宫,一个是程昱。

早在讨董之初,陈宫在东郡太守桥瑁麾下任事,还帮刘岱和桥瑁出过主意。如今桥瑁已死,刘岱也被押回了长安,陈宫一身才华却苦于得不到施展,便暂时投靠在鲍信麾下。

而程昱少为县吏,当初征讨黄巾时就有功,更是被刘岱多次征召,却因看不上刘岱而一直推辞。此番听闻曹操来到了兖州,便欣然而来。

曹操当初第一个率军讨董,虽然大败而归,但总归是积累了些声望。

桥瑁被刘备所杀,无论出于何种原因,陈宫都不可能去投徐州,而程昱更是欣赏曹操的忠勇,因此两人一拍即合,联袂来投。

二人通过鲍信做中间人,这才终于见到了曹操。

有名士来投,曹操自然大喜,可二人接下来的一番话,却让曹操彻底震惊了。

“自天子蒙难,董贼簒逆,将军首倡义兵以匡朝宁国。而至董贼伏诛,诸侯纷争又起,将军负有忠义之志,却无存身之地,此乃英雄不得其时也!”

陈宫不愧为名士,一番马屁一般的开场白,却切中了曹操的心思。

曹操有些无奈答道:“先生之言,某深以为然,奈何不得其时,又能如何?”

闻言,陈宫与程昱对视一眼,眼中都露出了一丝笑意。

行了,曹孟德的底线已经探查的差不多了。

我們欣然来投,不怕你曹孟德弱小,就怕你曹孟德没有争雄天下之心,所以陈宫才会出言试探。

而曹操在听到陈宫的话后,立即露出了苦恼的神色,这已经是最好的答案。

若你曹孟德真胸无大志,想在刘备手下干一辈子,又何必苦恼?

程昱捋了捋他那长长的胡须,开口笑道:“将军,眼下却有一地可以存身,不知将军可有兴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