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这个三国很核理 > 第四百九十六章 玄德公之勇,世人皆知

第四百九十六章 玄德公之勇,世人皆知

这个三国很核理

被蔡琰戏耍一番又来了一记暴击后,林朝在众目睽睽之下颜面大失,再也没了审问曹仁等俘虏的心思,而是气呼呼的回到了家中。

至于蔡琰,林朝虽然恼怒,却并没有对她做出处置。于是她被貂蝉姐妹押着返回驿站,名为禁足,实则压根没有惩罚。

刚踏进家门,福叔就迎了上来。

“家主,刘太尉驾临,老奴正要去寻您呢!”

闻言,林朝有些诧异道:“玄德公来了,速速带某去见!”

这时后面厅堂中传来刘备那爽朗的笑声:“子初,你去哪里快活了,让某一顿好等。”

林朝拱手笑道:“玄德公恕罪,季珪师兄携此次泰山之战俘虏归来,朝前去城门口迎了一番,因此来迟了。”

闻言,刘备脸上的笑容消失不见,神色一阵黯然。

崔琰回来的消息,和此次的俘虏三人组,刘备早就知道。不过一想起曹操,刘备还是忍不住摇头叹息。

林朝见状,拱手劝解道:“玄德公,自古大道之行,道阻且长,然有志之士,终不改初心。玄德公既已立志匡扶汉室,再造乾坤,又岂能不与这时间乱臣贼子为敌?”

无论王道还是霸道,只要你想改变这世道的现状,就会成为大部分人的敌人。

此,无可避免!

刘备摆手笑道:“子初之言,某又何尝不知,只是终究心有凄然,想他曹孟德也曾是……也罢,先不提此事了。”

生而为人,终有其局限性。

在刘备看来,自己是匡扶汉室,曹操与袁绍勾结,这就是大逆不道,所以他才为曹操感到惋惜。

可是在曹操看来,刘备通过林朝所做的一系列行为,又何尝不是僭越之举。他曹孟德自认是汉室忠臣,却不一定是你刘玄德的忠臣。

屁股下的立场不同,这才是无法调节的矛盾,也是双方终有一战的真正原因。

既然终有一战,那这种争论不出结果的谁对谁错也就不是那么重要了,不如让结果来证明!

林朝入内之后,才发现堂屋中除了刘备之外还有两人,正是关羽和吕虔。

刘备倒是不客气,直接一屁股坐在了主位。关羽对林朝点了点头,吕虔则是赶紧抱拳行了一礼。

“子初,说说吧,这一仗该如何打。”

其实刘备今日到访,说起来还是林朝邀请的。本来林朝打算自己去刘备府中谈论此事,却不料刘备更是果断,直接带着关羽和吕虔上门蹭饭来了。

林朝走到中间,拿起早已准备好的炭笔,指着青石板上铺着的地图说道:“玄德公明鉴,此战曹袁必呼朋唤友,联络众诸侯一同出兵。以兵力而言,我徐州处于绝对劣势。若想赢这一仗,必须得使些手段。”

“计将安出?”刘备笑道。

“得看此战目的为何。”林朝也笑了,“战端一开,劳民伤财,耗费甚大,若无益处,倒不如不打。文若说得在理,若我徐州据城而守,等曹袁粮尽而退,此所谓上策也。只是不能满足此战之目的而已。”

林朝这番话虽然露骨,却也指出了战争的本来面目——要获得好处,不管是土地还是人口,或者是声望。

总之一句话,没好处的战争就是赔本的买卖,不能做。

闻言,刘备眼中闪过一丝明悟,继续开口问道:“子初之言,最是鞭辟入里。此处也无外人,子初不妨直言。”

林朝点了点头,将青石板上的地图掀起,然后开始在上面书写起来。

嗯,字还是一如既往的丑。

片刻后,林朝书写完毕,将炭笔放下,指着青石板说道:“玄德公请看,此乃朝总结出的此战三个要紧之处。”

刘备抬眼望去时,只见上面有三个词语——财富、声望、有生力量。

嗯,这就涉及到刘备的知识盲区了。

扭头看向关羽和吕虔时,发现二人也是一脸懵逼,比自己好不到哪去。

这下刘备放心了,于是开口笑道:“子初,你就不要故弄玄虚了,直接说吧。”

“好,待朝一一分说。”

林朝先是指着财富二字笑道:“玄德公,朝以为这天下自古以来并无义战。不管战争初衷为何,打仗总是要流血死人的。既然打仗是为了更好的长治久安,那就不能漫无目的的用兵。诸如此前泰山之战,咱们虽然粉碎了曹孟德的阴谋,但版图消长之间,并无任何益处。若非曹孟德先心怀不轨,这一仗是绝对不能打的。

所以,朝以为战争的结果,必然要对我徐州有益,或是对天下有益。朝所指之财富,便是人口、土地、城池。这三样东西,若是一样都不能得,此战不打也罢。”

这个说法虽然有些**裸,但在场都是明白人,自然不会指责林朝不仁,当即都点了点头。

“至于声望,那就更好理解了。”林朝继续解释道,“声望既可以看做是人心所向,也可以看做是人心所惧。正如此次子煦率先进攻泰山,虽不能获得实质好处,可若是大胜,足可使曹袁麾下诸侯畏首畏尾,无形中削弱了此次战争的难度。”

“至于第三点有生力量,则是重中之重。”林朝说到这里时,目光中满是凝重之色,“这世上诸多事物,都需要时间的。粮食成熟需要时间,人口增长需要时间,这些便是所谓的有生力量,也是天下的根本。

朝以为,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因此不必在乎一城一地之得失,更何况眼下敌军势大,咱们更应相机行事,必要时可示敌以弱。只需关键处胜一场即可,之前诸多损失便能弥补回来。”

话说到这个份上,刘备也不是不知兵之人,当即点了点头,开口道:“子初你的意思是说,此战咱们不需要在乎一时成败,哪怕多丢几座城池也无妨,只需存续力量,最后一战取胜即可?”

“不错,昔年高祖数战皆败于项籍,而垓下一战功成,霸王乌江自刎,高祖坐拥天下!”

林朝握掌成拳,满脸正色道:“今次玄德公不妨以史为鉴,如此,此战可胜矣!”

这一战的原则很简单,示敌以弱的同时,保存己方财富以稳固实力,消灭敌军有生力量作为手段,最后可一战而胜。

谷塱

至于过程中损失一些声望威名,也是在所难免之事,反正最后赢了这些东西都会回来。

听完林朝的计划部署,刘备思虑半晌后,最终站起来一拍桌案道:

“好,就依子初所言行事!”

闻言,林朝、关羽和吕虔都站了起来,拱手齐声道:“谨遵主公钧命!”

既然已经定下了大略方向,那就没什么好犹豫的了。

第二日,刘备召集内府和徐州所有核心成员,然后在众目睽睽之下,取出了天子赐予的黄钺,交到了林朝手中,以示下放兵权,将此战的指挥大权全都交到了林朝手中。

其实仅凭刘备钧命和林朝在徐州的威望,也已经足够调度大军了。

只是眼下徐州一切都步入正轨,就算刘备身为主公,行事也不能像之前那般随意,不然便等若无视法度,不以利统治。

眼看林朝接过黄钺,刘备对群臣大声道:“去岁董贼造逆,吾兴义兵而伐之,功成而身退之时,天子赐下黄钺,令吾有匡朝辅国,征讨不臣之责。

今曹操袁绍沆瀣一气,意图造反,天子闻之,即命吾兴兵伐之。吾既食朝廷俸禄,自该舍命相报,今兴兵十万,以讨逆贼而匡社稷,上承天意,下安民心!

天子诏令在此,尔等皆当奋勇杀敌,建功立业以求封妻荫子!

吾府中有长史林子初,惊才绝艳,虽张良、萧何不能及也。吾欲以讨贼大事相托,故此以天子所赐之黄钺暂借。

凡战事其间,尔等宜谨遵长史之令,见黄钺如同见吾。若有不遵者,吾必严惩不贷!”

言毕,刘备依照拜将之旧例,向林朝拱了拱手。

林朝躬身还礼,将黄钺捧在怀中,总算是完成了一套礼仪流程。

群臣见此,纷纷躬身行礼道:“谨遵主公钧命!”

这一场会议,堪称是汉末时代的誓师大会,林朝虽早有布置,却没有当场颁布接下来该如何行动。

群臣散去后,刘备忽然拉住了林朝,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子初,某早已说过,此战某欲亲征,与他袁本初一决雌雄。而你眼下已经有了黄钺在手,所以……能不能将某的佩剑先还回来,他日疆场厮杀,可少不得此物。”

林朝:“……”

刘大耳,你冷静点。

就如今你这身份,还想着亲自上阵杀敌,这就有些过分了啊!

林朝笑道:“自是应该的,不过玄德公之佩剑,此刻却不在朝手中。”

“额……”刘备有些诧异道,“不在你手中?”

子初你过分了啊,你还能将我的佩剑给送人了不成!

林朝解释道:“玄德公容禀,朝此次离开泰山时,未有玄德公钧命,想让子煦率兵屯驻泰山郡,只得留下佩剑与他。玄德公您也知道,子煦这小子的性格就是如此,即便某身为长兄,也不能以私令使唤他。”

一想到林夕的行事风格,刘备不禁点了点头道:“这倒也是。”

不过也正因如此,刘备才会如此偏爱他,导致他年不满二十,便独掌一军。

见刘备认同自己的说法,林朝立即微微一笑,开始蛊惑道:“此战第一战必然发生在泰山郡与兖州之间,玄德公若想亲临疆场,不妨这几日便率军西进,与子煦合兵一处,亲自指挥这第一战。”

闻言,刘备大喜!

“哈哈哈哈,好,子初此言,甚得我心!”

刘备使劲拍了拍林朝的肩膀,以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随即又问道:

“子初,某此行可带多少兵马?”

毕竟铁公鸡田丰说过,此次出兵额度只有五万,又得分兵作战,所以刘备还是想问清楚。

只见林朝笑着缓缓伸出了一只手。

刘备顿时皱眉道:“不妥不妥,若是五万人某全部带走了,其他战场你如何施为。”

闻言,林朝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想什么呢。

“玄德公,不是五万,是五千。”

刘备:“……”

“子初,五千人会不会少了点?”

“玄德公之勇,世人皆知,想来五千人足矣!”

得到如此鼓励,刘备便一咬牙道:“好,五千就五千,反正子煦手下还有一万人,对付他曹孟德,应当绰绰有余了。某过两日便出发,届时徐州政务,全交由内府裁决。”

“遵命!”

林朝拱手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