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这个三国很核理 > 第五百二十一章 沮授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第五百二十一章 沮授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鲁县。

有了上次王匡惨败的经历后,袁绍决意亲率大军进攻泰山。

前车之鉴不远,曹袁联军这次并没有贪功冒进,而是步步为营。可饶是如此,依照东平郡与鲁县的距离,也仅仅四天时间,曹袁联军便已经进抵鲁县城下。

二十余万大军动地而来,声势浩大。再加上袁绍采纳了麾下谋士辛评的建议,采取攻心为上的计策,让军中多树旗帜,同时将大军在城外严阵以待,就是为了威慑城中的徐州军。

就算不能迫降城墙上的守军,打击城中军民士气还是没问题的。

当然,袁绍如果知道刘备在鲁县城中的话,他就不会这么想了。

而此刻的刘备在干什么呢?

答案当然是……吃席!

在渤海郡短暂与林朝会晤后,沮授第二日便动身往泰山郡赶,一路在朱灵的保护下,终于在昨日赶到了鲁县。

其实这次任务的分配情况,也颇有意思。

当时林朝指出了三处地方,分别是幽州公孙瓒,泰山臧霸,以及泰山郡这个东线正面主战场。

公孙瓒那边自不必提,毕竟是刘备的师兄,还有宗室刘虞身为一方诸侯,必须得林朝亲自走一趟才合适。而剩下的两个地方,林朝的本意是让贾诩来泰山,沮授去游说臧霸,却不料二人的选择却刚好相反。

当然,并不是说沮授比不上贾诩,只是临阵谋划这种事情,并非全看个人才能,有时候跟主将的关系,也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贾诩的资历够老,虽说一直在划水,从未执掌过徐州的核心权力。但徐州人人都知道,他长随林监军左右,甚至如林监军这般大才,也时常问计于他。

再看沮授,本来就是战败后被林朝迫降,虽说也干了些事情,但因为自己的出身问题,一直游离于徐州核心圈子的边缘,扮演着一个透明人的角色。

这种资历,在关键时刻,很难让刘备毫无保留的相信他。

刚开始林朝还对两人的选择赶到困惑,不过当他看到沮授眼中那炽热的光芒后,瞬间就明白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简而言之,沮授忍不住了!

昔日韩馥尚在,而他沮氏也是冀州豪门,他被迫投降虽然情有可原,但他心中始终迈不过那道坎,不肯专心为徐州出谋划策。

而今韩馥死在了袁绍手上,沮授再无束缚,再加上此行是为故主韩馥报仇,便显得更加名正言顺。

所以,当他选择泰山主战场的时候,整个人都散发着一种名为渴望的光芒。

渴望扬名立万,渴望建功立业,渴望临阵破敌!

见沮授难得如此斗志昂扬,林朝自然高兴,当即便手写了一封书信给他,到时候让他当面进献给刘备,也算帮他弥补了信任这一块的短板,让他沮公与得以尽情施展胸中所学。

其实信中就只有一句话:沮公与之才十倍于朝,玄德公可酌情用之。

翻译一下就是,沮授这個人是有两把刷子的,至于怎么用,给多大权力,就要你刘大耳自行斟酌了。

但林朝肯写这封信,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已经算是为沮授的忠心做了担保。

所以,刘备看完信后,当即笑着挥手道:“公与请起!”

“多谢主公!”

沮授起身入座。

接下来,自然就是美好的吃席时光。

刘备还是那句话,天塌下来也要穿衣吃饭,越是战事当前,越是要养精蓄锐,如此才更有可能击败来犯之敌。

当然,刘备一番大吃二喝,最后醉醺醺的模样,说是养精蓄锐,大概是没人会信的。

不过既然有林朝背书,刘备索性任命沮授为此战谋主,与林夕共掌军事。

在一番和谐的吃席流程过后,醉醺醺的刘备被林夕亲自搀扶回了住处,众将也都各自退场。

但从刘备住处出来后,林夕并没有回军营,反而来到了沮授所在的地方。敲了敲门后,里面便传来了沮授的声音。

此时沮授并没有休息,而是伏在案牍上闭目沉思。

见林夕进来,沮授指了指旁边自己旁边的位置,开口道:“子煦请入座。”

说起来,徐州诸将里面跟沮授最熟络的人,反而是林夕。去岁林朝派人潜入雒阳,施展美人计诛杀董卓,就是沮授与林夕配合行事。

当时的林夕还略显稚嫩,沮授曾多番指点开导,倒是让林夕颇为感激。

“多谢先生。”

林夕拱了拱手,随即便坐了下来。

一别经年,林夕再次见到沮授,心中倒是有些感慨。

去岁在雒阳时,自己与沮先生也是这般对坐商谈,如今再度重逢,倒是恍如隔世一般。

不过沮授却是仔细打量了一番林夕,口中笑道:“一载未见,如今子煦你已然为一军主将,倒是可喜可贺。”

林夕赶紧谦虚道:“先生谬赞,某本不堪大用,全赖主公提拔,方才苟得此位,倒是让先生见笑了。”

沮授摇了摇头,笑道:“非是某谬赞,只是前些日子鲁县一战,某观子煦用兵,已有大将风范。假以时日,比肩关张赵不成问题。”

嗯,这里的张,指得是张辽……

“先生说笑了,万不敢跟三位将军相提并论。”

自己有几斤几两,林夕还是很清楚的。真要论起统率能力,莫说关张赵,就算是自己的副将徐晃,自己都未必比得过。

两人又聊了一会之后,沮授这才开始进入了正题:“子煦,曹袁已然起兵,最多数日时间便会进抵鲁县,你胸中可有破敌之策?”

闻言,林夕摇了摇头道:“某此来,正是要请教先生。上次敌军大败,折损两万之众,如今敢卷土重来,必然是大举进攻,甚至可能是曹袁亲自统兵而来。但此刻鲁县城中,不过一万六千守军而已,某实在不知如何对敌,还请先生指点迷津。”

上次一战,林夕的示敌以弱大为成功。虽然生擒了王匡,但林夕却并没有放松警惕,甚至时不时的有些担忧。

眼下主战场明显在泰山,而校事府也早有消息传来,曹袁联盟在东平郡集结了不下于二十万大军。

兵锋所向,直指泰山!

按理说既然要打这一仗,州府方面也该往泰山增兵才是,可日子一天天过去,除了自己麾下一万兵马和主公刘备带来的数千兵马外,竟没有一路援军抵达。

这让林夕很是不解,若非刘备还在这,他甚至会以为自己已经被当成了弃子。

听完林夕的困惑,沮授笑了:“原来子煦竟不知你兄长之谋划?”

林夕木然地摇了摇头,表示自己对此一无所知。

“也罢,那某便说与你听。”

当下,沮授将林朝的计划说了一遍,听得林夕惊愕连连。

他知道自家兄长绝对在筹谋着什么,却没想到竟是声东击西之计。惊愕之余,也不禁有些失望。

本以为此战自己能独当一面,与敌军来一场血战,谁知道闹了半天,自己这边竟然是疑兵。

“依照先生的意思,咱们此次的任务是拖住曹袁主力,为冀州战局争取时间,从而合围曹袁。”林夕疑惑道,“可敌军足有二十万之众,咱们手中只有不到两万兵马,实力相差太过悬殊,如何拖住?”

沮授笑道:“此事倒也简单,只是……先得将泰山百姓迁往琅琊郡。”

闻言,林夕面色巨变,满脸不可置信道:“先生的意思是……让出泰山郡?”

“不错,唯有且战且退,才能以两万人马拖住二十万大军。”沮授点了点头道。

“这是先生的意思,还是兄长的意思?”

纵然林夕再怎么信任沮授,也不禁多问了一句。

泰山郡对于徐州的重要性,甚至还在治所东海郡之上。没了泰山这块屏障作为缓冲,徐州对于曹袁联军而言,便是一马平川,再无阻碍。

若是不幸败了一仗,不仅琅琊郡有陷落之险,就连东海也难以保全!

当年为了拿下泰山,徐州可谓是精锐尽出,甚至连刘备亲自带兵亲征,足足打了有两三个月的时间,才拿下了这块屏障。

如此战略要地,如今说让就让,林夕有些不能接受。

“自然是某的意思,不过你兄长也有一言,子煦可听听有无道理。”

说到这里,沮授冷哼一声,眼中闪过一丝冷芒。

“不丢点肉骨头出去,如何能吸引一群恶犬,不将这群恶犬引入家中,又如何关门打狗!为了最终的胜利,暂时牺牲点利益,也是无可厚非。

以泰山一郡之地,换取兖州、冀州收入囊中,子煦以为如何?”

望着沮授眼中自信的光芒,林夕沉默了,他当然知道沮授对自己说这些话的用意。

其一,是为了让自己配合他用兵。

其二,便是想让自己和他一起劝说主公刘备放弃泰山郡。

沉思半晌,林夕才终于下了决定,冲沮授一抱拳道:“此计虽说冒险了些,但眼下也只有如此了。先生放心,明日某会极力劝说主公。”

闻言,沮授大笑,同时对着林夕拱手道:“如此,便有劳子煦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