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新顺1730 > 第七五六章 堂下何人状告本官(四)

第七五六章 堂下何人状告本官(四)

“你不是要仁义吗?要制民恒产,要不与民争利,要维护传统盐法吗?”

“好,我比你更仁义、更复古、更保护小民、更制民恒产、更加一道更紧的锁链。”

“林大人需得明白,现在这些反对的盐户场商,他们可是一点都不想真的制民恒产、不得脱籍、严加管控的。”

“他们反对的,是圈那些无主地。”

“但林大人可以扛着仁义大旗,要把那些无主地,都招募灶丁,全部分掉,不得私占。”

“所有灶民,编籍在册。若要脱籍,收回草荡;所有商贾,全部按照盐法来,不得占有草荡,勒令退回或者抄没;朝廷全面接管盐业,复前明开国时候的制度,加强人身控制;清查草荡,朝廷编号升荡,招募小民补位,不准他人割草……”

“你猜,到这一步,这些盐户会不会直接弄死那些之前替他们说话的人?会不会烧了他们的房子、打死那些高喊仁义的人?”

“原本是谁和谁的矛盾?搞到这一步又变成谁和谁的矛盾了?原本是盐户伸冤儒生呐喊,二者合力,现在呢?”

说罢,刘钰大笑道:“我负责不仁不义,林大人负责大仁大义。你要知道,保守派,既仇视进步派,也仇视反动派。反动,也是改革嘛,也要改变现状。他们才不管往前走还是往后走的,只要动弹一下,他们就会反对。”

“只是他们明明是保守派,却高举反动派的大旗。既然如此,林大人何不把反动的大旗扛起来?”

林敏琢磨了一下这些词,奇道:“那,谁是真正的反动派?”

刘钰笑道:“那些真的准备复井田、重身份、定匠籍的那些人啊,那才是真正的反动派。他们是真准备这么干的,可那些口头上拿儒家仁义压人的,可只是嘴上的反动派、实际的保守派。”

“所以,必要的时候,我可以给程廷祚写封信,让他召集颜李学派的激进弟子,大有一副要在江苏‘能井则井、不能井则均’的态势。这才叫真的制民恒产、仁义礼法嘛。”

林敏回味儿了一阵,觉得这个主意真的是过于恶毒。

再想了一阵,恍然道:“按国公这个反动、保守、进步的分法,其实我是保守派?”

刘钰大笑道:“你以为呢?你的盐政改革那一套,一没有让产盐量上升、二没有调整产盐与场商之间的关系。”

“你那一套改引为票,我不早说了吗?就是均田、兼并再均田。修修补补这一套,只不过换批人赚这笔钱就是了,按你这么改,十年后的票贩子,就是昨日的囤引商。由此可见,你不是进步派。”

“那么,你支持全面反动,复井田、复士商之别、复周礼吗?显然,你也不支持嘛。”

“所以很显然,你就一保守派。”

这时候,这些词还没有特殊含义,保守派反而是个非常好的词。

因为,进步派没良心;反动派没脑子。

这几乎是朝廷内部公认的评价。

虽然没有具体的词汇,但朝中肯定明白刘钰和复古儒的区别。

得有现实和保守,才能判断哪个是反着动、哪个是往前走,这个反动和进步的定位,也伴随着时代现实而变化。

林敏对刘钰给自己扣的这个保守派的帽子,非常满意,心道你要是把我划到和你一样的所谓进步派,我还不乐意呢,丢不起那人,也对不起自己良心。

不过根据刘钰说的逆练法门的推理,林敏倒也认为,这么办,似乎还真是个能把风波闹到最小、闹到最后闹成不杀人只诛心的局面。

具体细节,两人又议论一阵,有了个大概的章程,便联名给皇帝写了一封秘密奏疏。

也算是刘钰让林敏签字画押,不要搞到一半跳反。

…………

几日后,本地县城,出现了一群奇怪的人。

他们都是老人,而且是那种一看就是干了一辈子苦活累活的老人,年纪约莫也就五十多岁,却已经被折磨的如同养尊处优之家七老八十的模样。

这四十多号老人,都穿着他们准备死时下葬时候穿的最体面的、最干净的衣衫。

也就是活着时候,就先把他们准备好的寿衣穿上了。

一进县城,就开始哭,高喊着冤枉。

人群里,还有四五个读书人跟着,为首的几个老者捧着状纸,朝着县衙而去。

城中的百姓,若是不忙的,都跟着来看热闹,呼啦啦地跟在后面,朝着县衙而去。

这四十多个老人一边走,一边哭,一边用本地方言诉说他们的冤屈。

县城里的人这才知道这些人的冤屈,一个个也都气满胸膛,再联想到平日里受到的欺压盘剥,顿觉这世道是要完了。

朗朗乾坤,竟有这等往死里逼人的事,于是纷纷鼓噪。

老者中的一个有功名的年轻人,咬牙切齿,浩气荡然,高声诉说着这些老人以及他们所代表的灶户所遭受的冤屈。

“垦荒公司拿着那些契,便说这些灶户唯一能谋深的草荡,就不是他们的了。”

“他们要把灶坑全都填平,还一分钱不给,霸占土地!”

“还说,限他们两个月内搬走,不但人要搬走、房子要拆,连祖坟都让他们迁走呐!”

别的倒是还好,听到连祖坟都要逼着人迁走这句话,所有跟过来的百姓全都怒了,火气直冲霄汉。

这句话的杀伤力,可是太大了。

大顺海军的第一次哗变,就是因为死了之后,到底是埋在船舱砂子里,还是直接扔海里所引发的。

而这里这句要逼人迁祖坟的话,顿时引爆了所有人的情绪。

至于这事是真是假……

刘钰制定的海军条令,要求必须海葬,那是因为远洋作战,弄些死尸往船舱里放,那是生怕现在将近10%的远航死亡率低了,准备提回50%。

垦荒公司的人不是啥好鸟,但至少他们还是大顺人。

动人祖坟的罪过和仇恨,垦荒公司的人又不是不明白。

这不是什么良心发现,而是垦荒公司是种地盈利的。真要逼人迁祖坟,棉花成熟的时候来一把火,又是规划的上千亩的大型农田,到时候哭都不知道上哪哭去。

本来矛盾就够大了,这时候没事找事给自己加点料?

不过,真假这种东西,意义不大。

重要的,是极端的谎言,最容易引爆众人的情绪。

县城里的人再看看这些劳累了一辈子、却连寿衣都这么差的老灶户,这些县城里的商贩市民,无不动容。

这些老灶户也直接放出话来。

如果要是县令老爷不秉公办理,不给他们的公道,他们就要撞死在县衙前。反正寿衣都已经穿好了。

反正,不是死在县衙前,也是被人圈占土地之后饿死,早晚都是死,不如死个惊天动地。

事实上,很多读书人已经提前准备写文章,称赞这些人的死了。很多人激发了灵感,觉得到时候雄文一出,必然誉满扬州。

县衙里,本地县令听闻这个消息后,没有丝毫的慌张。

因为,他就知道,早晚要出事,早就做好了充足的心理准备。

按说,盐户的事,一般来说找不到他,有专门的盐政来管。

但自从这边开始垦荒之后,县令就明白,这事儿肯定要闹到自己这边。

再说,之前已经出过一次事了,刘钰之前已经和他打过招呼了。

这一次虽然刘钰没打招呼,但节度使可也打过招呼了。该怎么办,他心里是有数的。

事情早晚要出,既是出了,那也倒好,省了一桩心事。

淡定升堂,淡定取过状纸,然后淡定地惊堂木一拍。

“朗朗乾坤,昭昭日月,竟有这等骇人听闻之事?”

“本官既知,岂能不管?你们放心,若此事为真,本官定还你们一个公道!”

“来人,去那垦荒公司,把垦荒公司的人带来。”

“三日后,就在城中,本官要公断此案!不管这垦荒公司背后是谁,本官只知律法、只知朝廷!”

说罢,顿时欢声雷动。

“青天大老爷!”

“青天大老爷!”

欢呼声中,县令当即派出了衙役,且去垦荒公司拿办涉案人员,号称定要给这些灶户一些交代。

百姓更是知道,这垦荒公司的背后,到底是谁。

原本以为本地县令只是个泛泛之辈,贪污受贿,多加摊派,没想到竟然是个铁骨铮铮之辈。

果然是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众人均想,若是真敢严办那罪大恶极、要挖人祖坟的垦荒公司,那县令大人也当得起青天大老爷这个称号。谁当官不贪呢,虽然平日里也不见得多清廉,可是真到事上,人家是真敢站出来为老百姓说话的,贪一点也不算什么了。换个别人,也一样。

几声青天大老爷,叫的真心实意。更多的人,则对三日后的审判,充满了期待。

只是,他们却并不知道。

这个县令之所以敢当这个青天大老爷,因为节度使告诉他,你可以当;刘钰也打过招呼,你可以当。

至于怎么当,县令并不担心。

既然已经告诉他可以当青天大老爷了,那么就正常当便是了。那边自会准备手段,让他既当的成这个青天大老爷,也办得成事。

至于说,什么叫青天大老爷,这其实也是有一套简明流程的,这倒不用节度使还来专门嘱咐说该怎么办。

大部分时候,不当青天大老爷的原因,要么是不想当、要么是不敢当,但从来没有说不会当的。

要当青天大老爷有个非常简单的途径,就是把握住“民与诸生讼,必要袒民;诸生与士绅讼,必袒诸生;士绅与公卿讼,必袒士绅”,这属于是近途,捷径。

青天大老爷在这个时代,再一个就是万万不可维护法律,不能依法办事。因为这是吃人的旧社会,依法办事,大部分时候等同于帮着吃人。

只不过,后者比前者要低一个优先级。

既然节度使和刘钰都打过招呼了,县令觉得自己赚大了。

白得一个敢于对抗权贵的官声,日后百姓必送万民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