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新顺1730 > 第二一三章 西学东渐来不及了

新顺1730 第二一三章 西学东渐来不及了

作者:望舒慕羲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6:55

第二一三章 西学东渐来不及了

“公子这话我听明白了。这靖海宫官学,就是个池塘。一群瞎子要吃鱼,池塘里自然是有鱼的。等到哪天瞎子睁开眼了,要吃虾米、螃蟹、老鳖,这池塘里其实也有?”

刘钰抚掌大笑道:“知我者,仲贤也!就是这么个意思。”

“这实学与圣人之学的区别,就在于圣人之学在于怎么解读,没有圣人便没有圣人之学。而这实学,则是可以自己发展,逻辑演绎的。学了几何原本的前几卷,琢磨琢磨,天纵之才也一样可以琢磨出后几卷。所以,这实学不需要圣人这样的老师,需要的只是把怎么思考的方式学会。”

“学了全套力学和几何微分积分的海军军官,退役之后可以演算出更多的前所未有的学问。或许,咱们若设了科学院,这科学院的第一个本土院士,便是个退下来的海军军官。”

康不怠想着刘钰以前说过的话,问道:“陛下不是也曾说,有兴办科学院的想法吗?”

这话让刘钰忍不住笑了。

“话是没错。可欧拉来了,谁能听懂他在讲什么?国朝此时有几人能与之探讨三体问题、月球轨道?所以要兴办实学学堂,确保罗刹国宫廷内乱的时候,把这些人叫过来,有人可以听得懂。”

“只有先生,却无弟子,叫他来教代数算数,无甚意义。”

康不怠自然不懂什么叫三体问题,不过刘钰到底要干什么,他大约已经明白了。

借兴海军之名,实际上要兴的是实学。

想着刘钰担心要不到足够的钱,康不怠宽慰道:“公子大可放心。钱应该是能要到的。公子可知当年苏东坡评价卫青的话?卫青这样的奴才,也就适合给人舔痔。大人武德宫出身,在朝臣眼中,亦是卫青这样的幸臣、奴才,陛下非要维护,担骂名的也就是陛下而已。只要陛下有心,这事也不用公子出面,定是能做成的。”

听起来这像是侮辱,可实际上真的是宽慰。

刘钰心情略微放松,大笑道:“或许吧。只是当皇帝的,谁也不愿意担一个汉武帝这样的残暴的名声。谁都想做宋仁宗啊,无人愿当秦皇汉武。对了,之前我让法国人给我带来的书,带来了吗?”

几年前法国人交货军舰的时候,刘钰花了大价钱嘱托法国人带几本很重要的书籍。

康不怠不懂拉丁文,只能算是认识几个单词,却知道这几本书刘钰很看重,至少比操练青州军也看重。

“带来了。我一直仔细收着呢。”

回到房中,康不怠从一个锁着的柜子里面,翻出来了一本1725年,牛顿去世前两年出版的第三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厚厚的一本,约莫有个六七百页。

刘钰嘱托过康不怠,若是这些书到了,或可找人尝试着翻译一下。

徐光启说,欲要会通,必先翻译。

只是这几本书翻译起来实在太难。

“公子,我常听你说过这本书。也听你说过,这书里的内容,有不少已经教给了别人。譬如力、惯性之类的东西。公子已经囊括了梗概,现在还要把这本书都翻译完吗?”

掂了掂手里厚重的书本,随手翻开一页,看着里面的几何图形和各种延长线,刘钰心说恐怕自己也是第一次看这本书。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不是一回事。若是只要知其然,其实学学我写的那些梗概也就罢了。但要知其所以然,最好还是看看这个牛顿是怎么推理出来的。”

翻开扉页,第一页是哈雷为这本书做的序言。

“请看天空的布局、神圣物质的平衡。”

“请看朱庇特的计算,和造物主的规则。”

“他在创万物时制定了规则。”

“制定之后,连他也不会违反,这是他工作的基础。”

“太阳坐在宝座上命令万物,向他降落,但天体却不沿直线奔跑。”

“由此书我们终于知道,皎洁的月神以不等速的步子前进的原因;借由此书我们又知道,漫游的狄安娜以多大的力,推动海潮退去,倦了的海洋在身后留下海草和贝壳……”

试着将哈雷为牛顿所做的序言诗翻译了一下,康不怠听了一会,笑道:“让我猜猜,这个狄安娜,是不是就类似于咱们故事里的望舒?嫦娥?海潮是因为月亮,是吧。公子的意思,是让我润色一下?”

刘钰的翻译,既没有平仄,也没有格律,而且完全就是白话。这样的书印了之后,只怕文化人都不会去多看一眼。

但刘钰找康不怠帮忙的原因不是这个。

“润色是要润色的,但主要是把什么朱庇特啊、狄安娜啊什么的,都换成常人可以理解的神祗。还有像是‘他在创万物时制定了规则,制定之后,连他也不会违反,这是他工作的基础’这样的内容,用什么‘道’啊、‘理’啊之类的词汇变通一下。”

单就这句话看来,康不怠觉得这并不难。但既是要翻书,需得先定一个基调。

“公子要我润色倒是不难。难的是公子要的基调是什么?”

“呃,基调就是翻译一下序言,新做一个序。你就想办法往永嘉学派的‘物之所在、道则在焉’的方向上去靠。这本书,就是解释月亮为什么那么转、星星为什么不落下来、水为什么往下这样的道理。只是道理,没有什么水至善之类的感慨。”

康不怠听懂了,大概明白了刘钰的意思。

“公子,这本书这么重要吗?你肯定是没时间的,关键是这本书拿过来之后,我要找一些通晓一些学问,懂一些拉丁文的人,尝试翻译,然而……他们根本看不懂。”

“看不懂?”

刘钰有些愕然,他实际上也没看过这本书,只是多闻其名。

翻过扉页和前面的序言,翻到了第一章,看了一会,刘钰自己也懵了。

开篇第一章,就是几何概念上的极限、微分和曲线切线等内容。

因为写这本书的时候,微积分还未成型,但这里面的内容又必须用到极限、切线、几何、圆锥曲线等内容。

闷头读了一阵,刘钰揉揉脑袋,心道这书就算印出来,也不会引领什么风潮,因为他看第一篇第一章就头疼,可想而知这本书就算印出来那也跟天书似的。

这不是说神话牛顿超前于时代,而是因为他个人领先了时代,用的数学工具还是旧时代的,天才地用旧时代的学问解出了微积分的内容,这种晦涩真的是难以名状。

本以为这本书就是讲讲力学引力什么的,刚刚还在和康不怠在那说什么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等自己真正看到之后,想了一下,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书……现在翻译了,确实是卵用没有。

“得了,这书我看暂时也别翻译了。我想简单了。翻译了不是没用,而是有翻译这书的精力,远不如干点别的。回报率太低。”

“徐光启说,欲求会通,必先翻译。我看用在这时候,已经不合适了。欲求会通,另起炉灶吧。”

“自小就让他们学实学的内容,不需要知道所以然,只要知其然。不要跟着西洋人的脉络走。等以后谁学成了,再翻译吧。”

把这本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扔到了一旁,揉了揉看了一会就觉得有些头疼的脑袋,盘算了一下,觉得还是前世的义务教育课本的路线最适合现在的大顺。

不要讲什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只要先让更多的人知道地球是圆的、万有引力是常识。

不要讲什么深邃的思维方式,只要先让足够的人学会这些东西,里面自然会有学到高深的去探索更深邃的内容。

本想着要尝试着走一走“西学东渐”的路线,可翻了几页这本书之后,刘钰已经彻底放弃了这个想法。

技术可以西学东渐,能抄就抄,能翻译就翻译。

科学搞西学东渐,要渐到百年以后。

就算把这本书翻译完,扔到江南,也翻不起一丁点的水花。

常有人觉得,若是把这几本书翻译了,便可摆脱落后。可现在看来,实在是不太可能。

第一章就能劝退绝大多数的士大夫,因为想要看懂第一章,得补几何、圆锥曲线、极限这些东西,而学这些东西极耗时间,科举又不考,这书只怕也就能在小圈子里流传流传。

这也不怪,便是得了菲尔兹奖的丘成桐,也曾表示过,牛顿的这本书太难懂,读起来头疼。

几何原本是将近两千年前的东西,用这个西学东渐还行。

可渐的深了,科举又不考,也实无人能学这么深。

新的知识,还是不要搞什么西学东渐了,直接另起炉灶。

自小让一些人在封闭的环境内,接受崭新的世界观,比西学东渐让士大夫们自我转变,容易的多。

原本刘钰就有这样的想法,在看过牛顿的这本书之后,更是坚定下了决心。

思索片刻,自己提起笔,闷在房间里三四天,写了一些内容。

待写完之后,递给康不怠道:“仲贤兄,你之前应该没接触过这些知识。但就这几页纸,你看看,觉得能看懂吗?”

好奇地接过那几张纸,康不怠默读着上面的内容,的确是前所未有的学问。

“……万物是由原子组成的……一个大球是原子的核,外面的小球叫点子,就像是月亮绕着地球旋转一样……”

仔细读过之后,康不怠点点头道:“这个是能读懂的,大概也能明白。虽然不知道是真是假,但要是自小就这么学,那长大后便认为此为天理,不可更改。如果自小就学的话,学成之后,想来也没有别的说法能打动他们,让他们更改想法。”

“公子这是要学白乐天?每做新诗,必要给无知老妪先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