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新顺1730 > 第二二六章 节度鲸海问朝鲜

新顺1730 第二二六章 节度鲸海问朝鲜

作者:望舒慕羲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6:55

第二二六章 节度鲸海问朝鲜

有能力的皇帝,可以把非常设机构改成可控的制度,以免日后出乱子。

现在看来,李淦是信心满满。

拍板了陆军军改,绕开了制度性的权力重分问题后,便又说回了海军。

“至于海军部的构想……还是先兴海军,待有成效,再论这些吧。”

“朝中懂海军以及西洋事的,也就鹰娑伯一人。既然海军部的事日后再议,这不可无名。正好,还有一事。”

刘钰现在急着要银子,海军部当然很重要,但不是当务之急。

听皇帝的意思是要先给银子,让他来督办,那海军部的事反而稳了。

很显然,将来海军兴建之后,海军部的人选肯定是要让别人来替代的。如果将来不设海军部,就不能让刘钰一个人去大权独揽地督办这事。

这种朝堂上的小计俩,刘钰已经知道了不少。

皇帝不谈海军部的事,刘钰明白肯定是要给自己那个“节度鲸海”的名头。

否则真就成前朝的内监了,实在不成体统。

“自数年前与罗刹一战,拓土三千里,皆地广人稀荒芜之处。自罗刹投效本朝的几个善于航海的人才,也找到了从威海到海参崴的海路,也算通畅。”

“新拓之地,正需要有人镇守、巡查。既如此,鹰娑伯可暂领兴办海军之事,节度鲸海,此事诸卿以为如何?”

皇帝这么说,就分明是又当选手、又当裁判。

所谓鲸海,就是朝鲜以东的大洋,后世所谓日本海,但此时称之为鲸海。实际上便是从朝鲜到北冰洋都可以算。

节度鲸海,管的范围真的很大,少说百万平方公里吧。但这百万平方公里,把当地的土著都算上,能不能赶得上一个文登州,这都难说。

松花江上的折冲府,肯定是不归刘钰管辖的。

刘钰要管的范围,就是从海参崴以北,乌苏里江以东,以及黑龙江沿岸,精奇里江等地。

这地方当真是地广人稀,没有什么油水。

以往到翰朵里卫城,不少人都要哭唧唧的以为流放。问问朝中大臣这海参崴到底在哪,也没几个关心的。

一毛钱的税都收不上来,也没有什么油水可榨,他们又不知道刘钰和骄劳布图搞的手工业品换毛皮再换银子的把戏,没人愿意去那种鬼地方。

朝中不少人是打算把刘钰扔到西域的。

因为朝中聪明人很多,知道西域必然会有持续不断的反叛,肯定是要出事的。只要出事,就好攻讦:为什么那些人反叛了呢?难道不是镇守的人有问题吗?

就算不是,西域远离朝廷,时间一久,君臣之间也可能会生出罅隙,信任这东西不是永恒的。

加之刘钰本身又能打,还会练兵,真要是放在西域,就算当时信任,时间一久也会生出问题。

现在皇帝不让刘钰镇守西域,反倒是让刘钰去节度鲸海,这就有些蛋疼了。

虽然这破地方一毛不值,没有油水……

可却是货真价实的节度使,朝廷的封疆大吏,这都是资历。

刘钰封爵了,论品级,节度一方是可以的。

但是年纪太小,好地方肯定不能让他节度,也怕他经验不足闹出乱子,毕竟不够沉稳。

之前在京城里闹过几次,刚刚还说过许多不信任士绅儒生的话,肯定不能让他节度内省各地。

可皇帝却绕开了内部诸省,直接把刘钰扔到了苦寒之地,这就是个很难破解的一招。

这地方不是西域,人口太少,和罗刹也完成了东线的勘界,根本没有反叛或者战乱的可能,想要搞刘钰都没处可搞。

若反对,这么大的地方,总得有人镇守。

打下来的土地,好几年了,连个节度镇守的大臣都没有,这算怎么回事?

反对让刘钰去,那就总得提供一个人选。

这破地方,让谁去,就是得罪谁。

能升任一省节度的,品级至少也得三品了,尤其是科举出身的文官,走到这一步就得四五十了。

推荐让谁去,那就是把谁往火坑里推,那是要被骂娘的。毕竟去个翰朵里卫都哭天抢地认为是流放,何况比之更北更东的苦寒处?

本来留在京城、或者节度内地省份,都有前途。安排到那种地方,分明就是排挤,尤其是不开眼的情况下反对皇帝预先选定的人选,可能去了就得一直干到死。

不反对,那刘钰年纪轻轻,已经节度一地。日后就有资历了。

虽然这地方苦寒,但在级别上和内地各省的节度使是平级的。而且年纪轻轻,完全熬得起,就算熬十年,也不过三十四五,正当年的时候。

让这么一条疯狗年纪轻轻就有了和一省节度一样的品级资历,日后皇帝要是真的信了他的话,让他入朝,主持改革,那还有好?

单纯的督办海军,还只是个军职。军职干的时间越长,就越没可能再出任地方。

这时候最好是有人站出来,自我牺牲,毛遂自荐,为了整个群体的利益主动请缨,牺牲小我成全大我。

可到了这时候,所有人都希望有人站出来,却没有人想着自己站出来去那种地方。

那种地方有功劳吗?什么功劳都没有。

可刘钰不同,皇帝这是让刘钰顶着节度鲸海的名,编练海军。

功劳出自编练海军,而不是节度鲸海。

换了别人去,那就是个流放地和死地。让刘钰去,就是皇帝在为刘钰的将来铺路。

任谁都没办法解开这个扣子,只好道:“陛下慧眼,鹰娑伯节度镇守鲸海,正合适。”

“一则当日他前往拓了永宁寺碑文,沿途风情有所了解,水文地理亦是熟悉。”

“二则当日拓碑时候,与当地土著歃血为盟,共卫边疆,当地各部也都服他。”

两个理由一说,即便反对,可没法反对,就不如捞一个知人的名声。

皇帝见有人这么开眼,笑道:“朕亦是这么想的。永宁寺碑文事,鹰娑伯远行万里,沿途都算是熟悉了。又参与了对罗刹勘界的事,也懂一些罗刹语言,交流也更容易。加上当地那些部落与他歃血。朕也实在找不出更合适的人。”

“此地苦寒,也该让年轻人去才是。”

“不过鲸海新复,人口稀少,自是要移民实边。鹰娑伯既节度一地,又要执掌移民事,可暂将文登归于鲸海治下。鹰娑伯可驻于文登,也好协调兴海军、移民等事。”

节度使掌管民政,刘钰不是兼任镇守正总权。海军不是驻军,这算是皇帝新开办的,不算兵权。

刘钰想着父亲说的“在威海驻一支陆军,则海军始终都是陛下的”这番话,知道皇帝将来肯定是要在这个鸟不拉屎的“鲸海省”,再设立一个镇守正总权。

这个正总权肯定不是他,也不会是青州军的熟人,正好有现成的军营、现成的粮仓,还有良好的海运粮米基础,这要是将来不驻军都见鬼了。

文登州这几年正在搞改革,刘钰的手也伸进去不少,皇帝也算是想要做个示范区,让刘钰在文登地区插手名正言顺。

一旦见了成效,白云航肯定是要被调走的,会安排其余人在文登做州牧。

刘钰估摸着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自己要办实学的事。如果文登不在他的治下,他要兴办实学肯定不成,还得去胶辽节度使那扯皮。

再加上军工厂、造船厂等都在威海,索性就更加名正言顺一点。

刘钰谢了恩,起身后问道:“陛下,臣既节度鲸海,有些事便不得不问清楚。凡事总要有些边界,若是做的过了界限,日后也不好说。”

“鲸海沿岸,除了本朝土地,还有宗藩朝鲜。朝鲜兵弱,向来不能守土,臣恐日后再有前朝万历年间事。是故,臣是否可以派人去勘察朝鲜的海岸,以防备将来朝鲜再有事,也好有所准备?”

“朝鲜国虽有地图,但其手段低微,所绘多有不准。日后一旦有事,也要有个准备。”

“再者,鲸海与朝鲜毗邻,朝鲜多有逃亡者,这又该怎么处置?是严禁越境?还是招纳之后就地屯垦?”

“最后,若要移民往鲸海,必要经朝鲜。沿途若遇风浪,则可以停靠朝鲜,就算不以上国之姿要求粮米,花钱购买也需陛下许可。”

“再一个,沿途总要停靠,是故臣希望若葡萄牙澳门事,租借朝鲜一块土地。给付年金,用以屯粮、停靠。”

“朝鲜国,制比亲王,臣不过一个伯爵,实在不能够做主。是以需要陛下定下大略。”

这话说的也算是无懈可击,怎么说也是一直以来的藩属,朝鲜王头顶上的爵位比刘钰高多了,亲王级别的。

说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宗藩毕竟不是内省,很多事要处置,就要走礼政府。

外交不是外交、内政不是内政,最是麻烦。

刘钰希望皇帝能给一个授权,最好是朝廷出面去一趟朝鲜,租借两块地。

原本没有鲸海省,和朝鲜也搭不上太多的关系。现在有了鲸海省,朝鲜问题就变的很重要了。

将来要打日本,肯定也得提前在朝鲜屯粮。这都需要提前准备好,但偏偏又不是刘钰能处置的。

要是朝廷不出面,那就希望皇帝授权,让他在一定范围之内,可以“干涉”朝鲜事务。

“嗯……卿所言,极是。这渡海有风浪之险,可是陆地迁民又太过遥远,这件事的确要商量。”

“朝鲜多有逃亡者,这个也可招纳垦荒,自不必提。朝鲜国海岸地图,也应绘制,有备而无患。”

“至于在朝鲜租借地之事……这个词用的便不当。葡萄牙人在澳门,那是天朝怜其海商遇险;天朝去朝鲜租借地,大不合适。可出面要地,赏赐一些便是。若是赏的少了,倒损了天朝颜面……”

说是损害了天朝颜面,实际上是担心朝鲜那边很不情愿,心生不满。多给点钱,堵上嘴,反正之前的计划中,是要让朝鲜用天朝的钱的,有两个口岸也算是正式打开了朝鲜的国门,加深了控制。

刘钰去肯定是不合适的,皇帝便道:“这样吧,你既节度鲸海,又通晓海事。这需要多大的地、又需要在哪里,你写一个章程出来。朕可予你特旨,许你巡航朝鲜,选择好地。过些日子,便让礼政府去一趟,商定此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