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新顺1730 > 第263章 中法京城密约

新顺1730 第263章 中法京城密约

作者:望舒慕羲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6:55

第263章 中法京城密约

“如果荷兰的盟友也向法兰西宣战了,那么贵国也会向荷兰的盟友宣战吗?”

面对这个令人心动的议题,莫尔帕伯爵问到了这个议题中最关键的一条。

这个同盟,是针对第三国的同盟?还是中法攻守同盟?

“暂时不会。但将来或许会。如果我们不能够击败荷兰,拿回明帝国巅峰时期的政治遗产,也就不能够离开东南亚。而东南亚,只有荷兰人。一百年前,荷兰人把英国人从东南亚赶走了。”

刘钰回答的很从容,也很有道理。

无法击败荷兰,也就无法走出马六甲海峡。走不出马六甲海峡,也就根本无从和英国作战。

荷兰人当年搞屠杀加恐吓,以及在日本那边使坏,逼走了英国,使得英国在东南亚没有什么势力。

至于荷兰其余的盟友,诸如哈布斯堡之类,奥地利有海军吗?

其实,东南亚还有一个欧洲国家,西班牙。

英国和西班牙的关系不好,塞维利亚条约之后,英国被禁止前往西班牙的殖民地进行贸易,但是走私贩子詹金斯跑去贸易,耳朵被割掉了。

这种狗屁倒灶的事引发了一场战争,实际上本质还是为了争夺海权和殖民地贸易权。这一次战争很出名,因为这场战争,英国海军完成了第一次海军舰队环球航行。

这次航行,水手因为坏血病死了六成,六艘船最后也只剩下一艘,而且带队的这个军官是个很敌视中国的人:这是个傻叉,鸡需要吃石子和砂子以消化食物他都不知道,然后在广东买鸡吃,说中国人狡猾给鸡喂砂子;说中国农民很无耻,用某种手段可以阻止猪上厕所,从而在卖猪之前狂给猪喝水。

此人算是开了在欧洲黑中国的先河,所以刘钰印象比较深刻。

因为这个深刻的印象,刘钰可以断定,英国现在在东南亚,集结不了多少军队。六成的航行死亡率,英国承受不起。

故而其实这时候和英国开战,刘钰心里是有底的。

英国要一直到美国独立之后,才有能力越洋运输超过两千人的队伍,才能够让战列舰航行于两洋之间,才完善了海洋补给体系。

在南洋的家门口打,这时候刘钰是一点不怵英国的,最多能来一两艘老式的三级舰,问题不大。真打起来,还有西班牙这个战时盟友。

只是没有必要。

和英国打,大顺毛好处都没有,还得断掉一大部分出口贸易。如果能让英国保持中立,这是最好的。

这一次之所以大张旗鼓地和法国谈判,也是为了刺激英国,让英国主动派使者来,签订一个暂时的中立合约。

如果英国给脸不要脸,哪怕放弃东印度公司的贸易,也要履行英荷同盟的义务,那就只能一并宣了。

反正又不去伦敦,在家门口打不用怕。

真要是打输了,还能刺激一下大顺朝廷,全力造舰下饺子,挤出来几千万两军费,砸钱就是。

不过这也只是最后逼不得已的选择,能刺激英国让英国主动中立是最好的。

与荷兰的矛盾才是最大的。

对日贸易,荷兰抢走了一部分贸易份额,还是拿大顺的生丝和糖去日本换金银铜保持公司的资金流水。

南洋贸易,荷兰是诸多西洋国家中逆差最少的,就是因为胡椒之类的东西可以直接交换茶叶。

马六甲和巴达维亚,更是大顺这个“西域都护府”的重要军镇,不控制马六甲,走私和逃税问题就大顺漫长的海岸线和开关政策,根本无法保证。

拿到马六甲,大顺才有了自我选择的条件,是继续开拓还是缩头圈地自萌建天朝。

否则,那就只能当个草履虫,外界刺激一下便应激一下,谈不上自主选择今后的道路。漫长的海岸线,被刺激的主动权始终握在欧洲人手里。

莫尔帕伯爵慎重地考虑了一下刘钰的话,认为刘钰说的也确实有道理。

大顺就算将来对英国宣战,也不可能把舰队开到大西洋。只要能拖住荷兰、攻击荷兰的东印度公司,这个盟友就是非常值得的。

法国现在在东南亚也没有什么胃口,在印度尚且站不稳脚跟,更何况更远的东南亚。

莫尔帕伯爵感觉到有些荒诞,自己一个海军和殖民大臣,谈了半天居然既没有谈成贸易合作,也没有谈成商业合作。

反倒是为陆军谈到了更好的枪械,代价是海军的新型战列舰。

对新型战列舰,莫尔帕伯爵也有清醒的认识。

只要开战,被俘是必然的,英国人敏锐的眼光,很快就会学会从而复刻建造,所以这种新型战舰和刘钰手里的膛线枪子弹一样:只有在开战之前才能卖出一个高价。

现在大顺很明确的表达了自由贸易的意识,所以不会对英荷搞禁运,也就不会让法国东印度公司获得更多的利润去填补禁运后的市场。

也明确表达了丝绸瓷器等技术管制措施。以莫尔帕伯爵对大顺的集权体制的了解,肯定以为大顺的基层控制力极为可怕,所以他没想过刘钰嘴里胡诌的技术出口管制可能根本无法实行。

权衡之后,莫尔帕伯爵认可了刘钰的提议。

“这样的合作,是对双方都有利的。贵国缺乏的,只是一些优秀的舰船设计师。”

“既然贵国不会同荷兰的盟友宣战,那么法国也不会对除荷兰之外的大顺的敌人宣战。”

“这个密约,只是一个针对荷兰的条约。由法国负责尼德兰七省,而大顺来对付七省的贸易公司。”

刘钰点头道:“是的,就是这样的。这是个很公平的密约。”

双方对公平达成了一致的看法,心底也都有自己的小算盘。

既然法国这边已经松口了,露出了合作的意向,之后谈判的进度就快了许多。

七月中,英国公作为皇帝的全权代表,与法国签订了《中法京城密约》。随后在七月下旬,又签订了一个可以公开的条约,以及一些国际法公约。

暂时看来前者更重要一点,可以三五百年为单位,后者更有意义,这算是天朝第一次打破了天朝体系,尝试去做诸侯霸主,制定新的“礼法”。

中法密约的内容整体上就是围绕着怎么坑荷兰人来的。

法国使团在返回巴黎后,会派遣优秀的舰船设计师和工匠前往威海的造船厂,帮助大顺修造第一艘新型的战列舰。

在第一艘战列舰下水试航后,大顺会将膛线枪米尼弹的技术转让给法国,在此之前会绝对保密。

大顺海关会对法国的西洋参免税,反之法国要履行的义务,是大顺将会派遣一支一百多人的工匠队伍和孩童前往法国,在造船厂实习,或者在会计部门实习。在那边的生活费用,由大顺这边出,法国不得干涉这些人的信仰。

如果法国要对荷兰宣战,会提前告知大顺。大顺必须尽快对荷兰宣战。

法国承认大顺继承明帝国在东南亚的政治遗产,并且承认朝贡体系,与大顺的朝贡国不得单独谈判和外交,与大顺朝贡国的一切外交都必须在京城完成。如果单独外交,则视为对大顺宣战。

大顺承认法国对佛兰德斯的主权要求,并且承认法国的天然边疆概念,在对荷战争结束后,大顺将派人前往欧洲,宣告大顺对法国的主权承认。

法**舰如果在东亚海域出现了危机,可以降下旗帜前往威海停靠,并且可以在威海获得补给和船只修补;如果大顺攻下了马六甲,法**舰也可以在马六甲修补和补充补给。

如果大顺的军舰前往欧洲或者印度,亦可在本地治里等指定港口停泊和补给。

补给和修缮的费用,由东印度公司暂时垫付,双方可以将钱直接转给法国东印度公司。

法国商人可以在各处口岸过冬,逗留,但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传教活动。中国承诺不会派遣和尚、道士等前往法国传教。

大顺这边确保不会对法国进行走私,如果大顺的商船在欧洲停靠,所有货物不得在法国售卖。

中法双方的军火贸易,免收关税。

法国东印度公司,可以向中国的贸易公司进行专项借款,这些借款的使用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比如购买威海兵工厂的军火或者军舰。

法国可以按照正常价格,在大顺建造战舰,大顺会派人前往印度交割,如有必要可以在付款后抽调大顺海军的军舰。

涉及到借款、交易等内容,均以白银支付。

此密约维系到大顺完全继承明帝国的政治遗产,并且将荷兰势力完全驱逐出东南亚为止。

在战列舰和膛线枪技术交换完成后,大顺将派遣一支二百人的军官团前往法国;法国也将派遣一支一百人的海军军官团和水手前往大顺。

双方皆在对方军中服役,听从对方国王的命令。

在此密约完成后,双方将进行下一阶段的谈判。

包括法国可以在澳门附近租借一块土地;大顺也可以在法国港口租借一块土地。

双方均不得在租借地内进行走私活动,大顺再度承诺会保障法国的利益,所有运往欧洲的货物不会进入法国。

在此密约完成后,大顺不会向法国商船征收通过马六甲海峡的通行税,在必要时候,会在双方协商的基础下,关闭针对第三国的通行许可。

以上三项,为本密约的附加款,在密约完成之后再度确认是否生效。

此密约不得向第三方泄露,如泄露,则断绝彼此贸易,驱逐双方国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