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新顺1730 > 第六十五章 我不是谁

新顺1730 第六十五章 我不是谁

作者:望舒慕羲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6:55

第六十五章 我不是谁

刘钰看了一眼瞎了一只眼睛、颇有几分被陈永福射过之后李自成模样的李欗,听着这个有些奇怪的问题,笑着问道:“白马是马吗?”

“是。”李欗知道这个问题可能很难,于是清心静心,只凭着此时此刻的感觉来回答。

“白马是黑马吗?”

“不是。”

“倭人是牛,我们是马,所以白马黑马黄马都是马吗?”

“是。”

“牛死了,剩余的草料马儿来分,白马黑马黄马还都是马吗?”

“呃……”

见其语凝,忍不住大笑道:“七皇子,我们要先知道自己不是谁,然后在反对别人的时候,才能知道自己是谁。而现在,我们还是只能知道自己不是谁而已。”

“本朝开国之艰,七皇子自是知道的。太祖皇帝起兵的时候,均田免粮,知道自己是谁。到太宗皇帝改均田免粮而呼保天下的时候,是让百姓知道自己不是谁。”

“七皇子已经知道了自己不是谁,但恐怕还不懂自己是谁。”

“以马论,七皇子以为自己是白马或者黑马?还是……牧马者?”

就像是鼻塞时候猛吸的金丝熏,刚刚还迷迷糊糊的脑袋,此时通畅了一些,点点头道:“以此论,鹰娑伯是牧马者、我亦是牧马者?只是各管一色马群?”

刘钰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邀请李欗一起去外面看看夜晚的军港。

没有带太多的护卫,威海和刘公岛的炮台之下,舰队终于可以安心靠港,只是终究不能上岸。

船上的点点灯火,像是一艘艘飘荡在海上的楼房万家火,湿湿的海风吹过,升腾起的水汽折射着船上的火光,曲曲弯弯。

正在享受餐后酒这个一天最快乐时光的水手们发出阵阵叫喊,即便海潮也压不住他们的笑声。

更远处的造船台上,灯火通明,火把燃烧,工匠们昼夜不停地建造新式的战舰。

背着火枪的士兵来回巡逻,大战前的紧张气氛并不存在,反倒是一片寻常的忙碌。

那艘根本无法并入舰队作战的第一艘战列舰还在港口里,旁边停靠的是那艘第一次往返欧洲的自由贸易号商船。

李欗知道海军是刘钰的心血,一手建起来的,感情深厚,却不知道为了这支舰队刘钰准备了多久。

选了一处僻静的地方,坐在海边的礁石上,刘钰还是没有回答李欗关于“我是谁”的问题,而是讲了一件朝堂上的“平衡之术”。

这不是什么秘密,但李欗之前根本没想那么多,也不知道。

“七皇子也知道,海军是为了贸易,是为了把倭国和南洋做我天朝的常平仓。贸易带来金钱,有钱才能造舰。若无贸易而只有海军,可见前朝郑三保的舰队,岂可长久?”

“七皇子只知道如今海军小成,却不知道为了这支海军,朝中做了多少事?”

“欲兴海军,太宗皇帝百年之前就留下了良家子三舍之学,教授几何测绘、遗训开国不得锁。于是靖海宫可成,学员不缺,也不需要再重头去学几何测绘之法。”

“欲兴海军,必保贸易。为此,朝中先行在陆军军改。”

“陆军军改,兵将分离,勋贵可统兵而不练兵不掌兵。于是勋贵可以投资海贸,以此树大根深,不至于海贸之策人亡政息。”

“若无贸易公司,合股其心,如何争得过荷兰、英夷等西洋诸国?散沙岂可比之合股的金铁?”

“若不军改,勋贵既有兵、又有权,这是不可以的。而勋贵若不入股贸易公司,贸易利益虽大,‘我非白马、岂管白马之事’?对倭作战,无利可图,朝中岂肯兴兵?如今有反对的,有支持的,但勋贵有利在其中,都是一股脑的支持。将来若下南洋,也是如此。”

“走完了军改、合股这一步,才算是不至于人亡政息,才算是我朝的海军终于建起来了。”

“否则的话,便是建了永乐时候那样的舰队,不过守家之豚尔,久之必朽。”

“从一开始,我的志向便在南洋,从未改变。陛下深知。”

“陛下准我练兵,许我征准,所为者非准部也,实南洋也。”

看书福利送你一个现金红包!关注vx公众书友大本营即可领取!

“墨子言: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断,则民不畏。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

“陛下敕爵于我,亦是欲其事之成也。既有名爵,则可名正而掌海军。”

“陛下力求军改,不惜震荡,所为者非陆战也,实贸易也。”

“兵将分离,参谋定制,勋贵出战而不练兵,是为勋贵投股工商铺路。你可以有兵,你也可以有钱,但不能既有兵又有钱。”

“直到今天,这一切都算是做完了,海军也算是终于建起来了,并且可以保证不会昙花一现了。”

“此时此刻,七皇子却问‘我是谁’?”

这些东西,皇帝知道,一些深谙平衡之术的大臣也看出了一些苗头,算不得什么秘密,这些话刘钰可以说给李欗听。

封建倭国、封建南洋,这是不可能的。但不封建而以贸易取其财货,虚封给以财物,这是可以的。

皇帝需要一支支持对外开拓的力量站在朝中,而商人是入不得朝的。

征战是为了封妻荫子,可大顺吸取了前朝教训,不可能允许出现大量的皇庄、藩王地、勋贵田。因为大顺开国时候太清楚这些东西多了、皇朝的命就短了,可又不能不赏,便不得不想到了这一块之前被忽视的肉。

自然,刘钰说的有些夸张,但历史的上的事总有不同的视角去解读,站在海军和贸易的角度,这个视角也不能说不对。

李欗这还是第一次听到大顺之前这十年的脉络竟是如此,再看看远处的那些舰船上的火光,只觉得和之前有些不一样了。

十年……这可不只是造舰这么简单,而更像是一步在朝堂里布了十年的棋局。

他知道自己将来是要执掌海军的,只要别犯大错。他想着,或许也正是如此,鹰娑伯才将此中艰辛说于我听,此事自是不可外传,心下明白就好,亦可知父皇心思。

再想着刘钰反问他的那句“我是谁”,心中渐渐清晰起来。

自己不是天子,也绝不可能成为天子。

自己的一切,都将和海军息息相关,和贸易息息相关。

至少在几十年内,自己都会是父皇最信任也不用提防的儿子、兄弟可以依仗不用担心的同根。

因为……海军不能造反,最多只能叛乱。

李欗明白,这是刘钰在为把海军托付自己做准备,终究这海军是他们李家的,不是刘钰的。

而现在,这句“我是谁”,便至关重要。

许久,刘钰才道:“海军只能对外,不能对内。靖难之事,海军无用;玄武门之变,军舰开不到玄武门。民变起事,更不可能让海军去打。”

“七皇子,我说‘七皇子已经知道了自己不是谁,但恐怕还不懂自己是谁’。其实,这又何必问?”

“只能对外的海军,只需要知道自己‘不是谁’便可。不需要知道自己是谁。”

“我现在再问七皇子,七皇子是华夏子民吗?”

李欗似乎明白过来,点头道:“是。”

“是荷兰人吗?”

“不是。”

“是倭人吗?”

“不是。”

刘钰笑道:“所以,七皇子在疑惑什么呢?朝廷内部的事,和七皇子有什么关系呢?是均田永佃,还是与士大夫治天下,七皇子有资格去想,渺一目而曾有教名的七皇子没必要去想。”

“七皇子只需要知道自己不是谁即可,又何必问自己是谁呢?”

“一支只能对外,对内无用的海军,也根本不需要知道自己是谁,只需要知道自己不是谁即可。”

“我送七皇子一句话。”

李欗躬身道:“鹰娑伯请讲。”

“只问外事,不问内事。问了内事,你就永远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谨受教。”

牢牢将这句话记在脑海里,回味着今日所发生的一切,越咀嚼越觉得这句话有些滋味,竟似那嚼不尽的甘蔗,本以为只余渣滓的时候,总能再品出一丝清甜。

年轻人的心性总是激昂的,大顺开国时候搞得“知道自己不是谁”的舆论余波至今,史书中的汉唐外战气概充斥着李欗的心。

配上今日的这些话,更让李欗热血沸腾,心道正该如此,我又何必知道我是谁?我只要知道我不是谁便可。

正如苏武知道自己不是匈奴人、岳武穆知道自己不是金人、文丞相知道自己不是蒙古人,这便够了。

自己要做的,不是去考虑均田免粮还是与士大夫治天下。

只要叫再无前朝伪明那般联虏平寇的机会、叫奉祀侯府没有上《上剃头奏稿》的机会。这便够了吧?毕竟,北已无强虏,锐夷皆在海。

仰起头看看远处黑夜下的大海,一时间心潮若海潮白浪,在年轻的心中激荡。

只是,李欗却不知道,自己被刘钰骗了。

海军是和贸易绑定的,贸易又是和工商绑定的。

海商知道自己是谁,所以才要对外扩张。而一个不知道自己是谁,却事事都和工商想做的事一致的人,那和知道自己是谁又有什么区别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