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新顺1730 > 第一二一章 掩耳盗铃的新境界

新顺1730 第一二一章 掩耳盗铃的新境界

作者:望舒慕羲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6:55

第一二一章 掩耳盗铃的新境界

未来的事,没人可以知晓。

但昭仁清楚,自己若不去和谈,就连“卧薪尝胆且三千越甲吞吴的可能”都没有了。

一条兼香倾向于于先和谈,昭仁内心也倾向于先和谈。

将来成了,昭仁就是“知进退、若勾践”;不成,昭仁就是“无坚骨、若赵构”。

幕府能否改革成功,能否卧薪尝胆成就大业,这不可知。但就现实而言,指望那群可能争着做石敬瑭的西南诸藩成就大事、一雪前耻,只怕更不现实。

昭仁考虑了片刻,面上露出了无可奈何的苦笑。攫欝攫

“谈,便谈吧。”

一条兼香也慎重地点了点头,示意,确实,只能谈了。

天皇谈,总比幕府谈,对日本的伤害更低一些。至少,在他们看来,更低一些。因为他们并不知道“市场原始积累”和“半殖民地”这两个词。

僭紫宸殿外,吴芳瑞已经熄灭了他的第十五支烟卷,一颗接一颗带来的恶心和头晕,让他有些想吐。

当年翻越了阿尔泰山、直插伊犁的时候,他都没有这样焦躁。今日却已经有些站不稳了。巘戅叮叮小说DI#110gDI#戅

许久,一条兼香从紫宸殿走出。

“请唐国的吴将军入紫宸殿详谈。”

吴芳瑞不是海军出身的,也不是靖海宫里出来的,而是实打实的考入了武德宫的良家子。

这点政治觉悟还是有的,摇头道:“紫宸殿,实僭称也。我可以攻入,但却不能在知道名目后,再走进去。”

既是要入殿,看来昭仁没有自杀,已经决定根他走,去和谈了。

这种情况下,众目睽睽,通译又直接翻译出了紫宸殿的名目,这种情况下,他实在不能应下——和朝鲜不能接受任何署名带“皇”的国书,是一样的道理。后世看来可能是细枝末节的小事,此时却是不可动摇的政治正确。

一条兼香只好换了个说法。

“请大顺的吴将军,入内与我主君详谈。”

吴芳瑞这才走入殿中,相距一段距离,昭仁也很直接地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他不能被俘,只能是吴芳瑞“请”他去和大顺和谈。

该有的仪仗要有,至少在日本,他作为天皇的体面还要保留。除非和谈到了大顺逼迫他从皇降王,否则他是不可能主动认为自己“僭越”了。

关于这一点,吴芳瑞也不好说什么。

自己可以凭借武力,逼迫其自去天皇之号。但看得出昭仁是有殉国之心的,这种武力的胁迫实在没什么意义,历朝历代的亡国之君,死前该给的体面还是要给的。

吴芳瑞见对方说的很清楚,自己也不妨说的明白点。

“天子第七子率领大军,正从小滨赶来。最多七八日,即可抵达。我也不妨明说了,这七八日,你们可以做很多事。”

“比如,集结藩兵,攻下小滨,断我后路;比如集结‘勤王’之师,在此围歼天子之师。”

“你们随便做,你也可以传递消息出去,让京都所司代想办法去做。”

“我手里只有三四百精锐,不多。可要想攻下,非两三千人不可。而且我在溃败之前,绝对可以焚烧这里。”

“所以,告诉京都所司代,不要做无用之功。若有本事,就去击破天子大军,则我留在这里死路一条;若无本事,就不要想着攻入这里,攻入也无意义。”

他是有恃无恐。

按照计划,小滨就留了五百兵。

按照兵法,倭人可以选择调动琵琶湖周边诸藩的兵力,先攻下小滨,断大军之后路。然后各处大军赶来“勤王”,围歼大顺海军陆战精锐于京都,则大顺之后再不敢冒进。#21434#21437#32#21486#21486#23567#35828#32#100#105#110#103#100#105#110#103#120#105#97#111#115#104#117#111#46#99#111#109#32#21434#21437

但是,兵法的前提是能攻下小滨。

小滨城,大顺军进攻容易,因为靠海。

小滨城,大顺军防守容易,也因为靠海。

五百兵,三五千倭国武士,短时间内是攻不下来的,这一点吴芳瑞有着绝对的自信。

既有这样的自信,把兵法里能做的事,全都说一遍,也没什么区别。

兵法再厉害,最终还是需要野战的。

野战不胜,庙算再多,都是废话。

昭仁一时间分不清吴芳瑞说的是真是假,他是真没见过这些被刘钰潜移默化影响下的、军改之后自信心简直爆炸到快要自负的军官。

只是现实如此残酷,这种战术野战的自负,在此时的整个东亚东南亚,都只能是自信——在中亚或者雪山,战术上更自信,只是后勤是真不自信。

昭仁难以分辨,最终居然笑了。

“中华人杰,果然与众不同。却不知若是贵国皇子的大军在半途被击败、小滨城被攻破,吴将军又将如何?”

吴芳瑞大笑道:“若能攻破,则证明此地无兵。我自先烧了这里,杀了你全家,然后突入大阪,四处纵火,坚守最后,自刎殉国便是。一二千人,还拦不住我。”

昭仁闻言,亦是哈哈大笑道:“甚妙。那就于此坐观?”

他心里也明白,如果吴芳瑞说的是真的,大顺军真的已经从小滨登陆正在朝这边进军,只要野战不胜,那就毫无意义。

“于此坐观,甚好。只有一件事……”

“说。”

“在此期间,将诸如蛤御门的御、建礼门的建等僭越之词,用纸遮住。可以守礼,不能建礼。”

这个要求也不算过分,他要是带兵攻入了别处,都还好说。

可不管是蛤御门,还是建礼门,这一个个的用的都是汉字写的。吴芳瑞想装作看不到都没法装看不到,只能用这种掩耳盗铃的办法,叫人把这些字都遮住。

等他走了,倭人自然可以恢复。

然后谈判之后,再正式去掉、删改,这就可以了。

事后回朝之后,也能少一些麻烦,也可以作为一种功劳,让皇帝记住他。

这些东西,在这个时代,就是这么重要。

昭仁知道这算是吴芳瑞给足了他颜面,不是直接毁了。当然,这颜面是为了让他不自杀,而不是给活着的他的。

攫欝攫。事已至此,昭仁笑道:“此掩耳盗铃乎?”

吴芳瑞下意识地用着刘钰的习惯,把双手一摊,心道老子虽然学的是实学,可老子好说也是实打实考入武德宫的,还是会背的。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尔。”

昭仁知道自己在嘴上又输了一筹,天下之内,才要守礼,看来大顺是铁了心要把日本纳入天下的范围之内了。

这要求过分,却也是个折中的办法,总比毁了强。

于是昭仁点头同意,将在城墙上能够看到的、在大顺看来“僭越”的词,都用纸遮住。

吴芳瑞也给足了昭仁颜面,没有让大顺军进入内城,里面终究还有女眷,总不好留下一些流传市井的黄段子。

只要封锁城墙和内城,不要进出就是。

吴芳瑞也不怕内城里的那些人翻了天,城外的京都所司代,也不知道会做出怎样的举动,但他也不怕。

若是京都所司代真的有种,调集大炮来攻,吴芳瑞心想自己举火一烧,一锅端了,然后撤走就是。

有大炮,死守或许守不住,但杀完人之后突围出去,那是一点压力都没有。

但这时候,谁敢带兵朝里面开炮,将来只怕也要当司马家的“成济”。

…………

在二条城暂时稳住了局面的土岐赖稔,确实很为难。

昭仁从御所派人出来,说要和大顺展开谈判,倒是没说不准围攻的事,但土岐赖稔也不想围攻御所。

关键是这种事,不像是当年岛原之乱时候,大坂城代阿部正次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江户的命令传来之前就让九州诸藩做好战备一样。

那件事,时候也得经过幕府追认,认定不是僭越。

攻打御所,这和当年阿部正次所要决定的区别,着实太大。

他是京都所司代,他派兵攻打御所,这是代表幕府的意志的,事后真的是很难处理。

之前昭仁对土岐赖稔说“君王死社稷”,土岐赖稔也是担着巨大责任的,真要死了,他就只能切腹了。

可现在,昭仁从御所里派人出来说要亲自和大顺谈判,这就让他有些不知该怎么办了。

幕府权大,可以逼迫天皇退位,但面上也得过得去。

当天皇,也得遵守幕府定下的基本的法。

就是当天皇的基本的法度。

土岐赖稔既是做京都所司代,自是将背的烂熟,可这法度中,也没说不准天皇和外国谈判。

而且第一条,便是:天子诸芸能之事、第一御学问也、不学则不明古道、而能政致太平者未有之也。明文也……

昭仁用里的渭水之盟,作为比喻,说自己去和大顺谈判的正当性。

既是的第一条,就是让天皇好好学习,贞观政要又是排在第一的书,那按照贞观政要里的故事行事,自也在情理之中。

巘戅奇幻小说网戅。再说,天皇到底是否违背了法度,那是要看幕府的态度的。

#21434#21437#32#22855#24187#23567#35828#32593#32#55#104#117#97#110#46#99#111#109#32#21434#21437#12290反过来,幕府要是和外国谈判,理论上也是应该汇报给天皇的。

对外谈判,到底算公家事?还是武家事?这个也说不清楚。

现在攻入御所的大顺军,还在保持君子的形象,只是“邀请”昭仁去谈判,并没有明说要是敢进攻就放火把御所烧了、杀天皇的全家之类的要挟。

但有些要挟,是不用说的那么明白的。就之前大顺军在京都放火的娴熟程度,土岐赖稔也知道,这些东西不用说,但就在那威胁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