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新顺1730 > 第二三五章 带紧箍咒的好汉(上)

新顺1730 第二三五章 带紧箍咒的好汉(上)

作者:望舒慕羲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6:55

第二三五章 带紧箍咒的好汉(上)

天色渐渐晚了,一行从未见过火山的人,慢慢从火山上下来。

山脚下的营寨里,一面猩红色的大旗,迎风飘荡。

替天行道四个大字,若隐若现。

即便再没文化,也知道水浒里那面大旗是杏黄色的。

然而起义军里的成分过于复杂,核心人员多半还是朝廷的“卧底”,谁也不敢用杏黄色。

倒是黄班等人,眼中的朝廷约等于老家福建勾结陷害他们家的官绅,根本不想鸟皇帝。

但拗不过那些朝廷的“卧底”,或者连怀观这种铁了心想招安的人,最终还是没挂杏黄色的旗。

狄青的故事,体制内的人,尤其是军官,多少都是知道的。当年开封大火,狄青穿着绿衣服指挥人救火,就因为绿色褪色而发黄,被认为是要“黄袍加身”。

别看牛二这些军官在山顶豪情万丈,伏击荷兰追兵、指点江山、臧否人物,那是因为这里是王化之外,自然春风化龙。

可一旦要是牵扯到朝廷,一个个怂的立马像是一条狗一般。

在爪哇可以呼风唤雨,自认撒豆成兵。可若是在朝中,算个屁呢?枢密院那群参谋,一个个六七品、五六品的小官,芝麻绿豆而已。况且这几年海军和枢密院风头太盛,多少双眼睛盯着呢。

猩红色的替天行道的大旗依旧飘荡着,旗帜外已经搭建起了简单的防御工事,四百多名遴选出的华人或者是布吉斯人奴隶、亦或是爪哇奴工,正在那用木棍训练队列。

没有登火山而小爪哇的那些军官,一整天都在这里操练这群人。

之前伏击小胜,可也就只是小胜而已。在那种情况下肉搏,这些毫无组织、缺乏训练的人,依旧不少人死在了荷兰人的刺刀下。

原本那些想着都是一个肩膀扛个脑袋、荷兰人不过是多几条枪、使使劲儿就能打下巴达维亚的人,经此一战后也都老实了,明白了和正规军到底有多大的差距。

黄班等人看到牛二这批人游山下来,忙赶过去相迎,只是心里的疑惑更大了。

这群人……若说有本事,可真的有本事。

可若说他们是草莽英雄,那还真就不是。

挂杏黄色的大旗,不敢挂;起诸如三十六天罡之类的名号,不敢取。

看起来一个个豪情万丈,可总觉得他们一个个又像是被人套着紧箍咒的孙悟空一般,有千般法术、万般本事,却再不敢闹天宫了,说不出的别扭。

这一次伏击成功后,黄班再一次提及了他之前希望转战东北边、靠近北侧海岸、华人较多地区的想法。

黄班头上没有紧箍咒,是个真正的汉子。

讲义气、讲情分、讲朴素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他还是希望拯救更多的华人兄弟,也就是出兵攻打井里汶、三宝垄等地,解救那些在香料种植丘和糖厂里做奴工的华人兄弟,而不是蹲在这种很少见到华人的地方。

可从牛二等人的动作看,这是压根不准备走了,而是要在这里长久驻扎,要搞高筑墙、缓称王那一套,竟是开始涉足乡村法令了,显然是准备将周边的村落都控制在手里。

两边反荷是一条心,但怎么反、将来往哪打,并非一条心。

加之伏击一战虽胜,可己方这边伤亡不小,黄班从一开始壮志雄心觉得使使劲攻下巴达维亚、至少攻下勿加泗不成问题;变为了现在觉得与荷兰正规军的差距实在是大,这里距离巴达维亚太近,若以大军进剿,恐难支持。

迎过去后,就在替天行道的大旗之下,小声道:“牛二兄弟,其实要我说,咱们不能在这里久留。还是要往北、往东去。去淡目、泗水、井里汶、三宝垄等地。那里我的弟兄也多,不少人都是些血性汉子。只要咱们一去,他们必会跟着咱们走。”

“若能与荷兰人打个平手,咱们就在那自立。若真的打不过荷兰人,也有退路。”

“真要不行,就找人找关系,找布吉斯人的海盗,给他们钱,让他们把咱们弟兄送到婆罗洲。”

“故事里,人家混江龙李俊也是在婆罗洲海外称王,咱们如何不能?那婆罗洲里,也有不少咱们汉人弟兄,在那边挖金子、开矿,那边也不是荷兰人的地盘,牛兄弟手底下的兄弟又有本事,大家日后执鞭随蹬,一起干一番大事业。”

这时候兰芳公司还未成立,但华人已经在婆罗洲有了一些势力。

一部分是转型的海盗,抢劫种地两不误;有的是在那挖金子的,靠着和当地酋长搞好关系,弄了个类似于“租借地”的地方;有的则是种鸦片的,荷兰东印度公司早就已经开始小规模走私阿片了,甚至在巴达维亚还有专门的税种。

历史上,雍正七年,雍正就下达了《兴贩鸦片及开设烟馆之条例》,以及《申禁售卖鸦片及开设烟寮上谕》。

令曰:兴贩鸦片烟照收买违禁物例,枷号一个月,发边卫充军。若私开鸦片烟馆,引诱良家子弟者,照邪教惑众律拟监候,为从杖一百,流三千里。船户,地保,邻右人等俱杖一百,徒二年……

当时英国还无力染指中国,毕竟印度还没站稳脚,倒是还在公司内部特意警告,禁止往中国的商船上携带这东西。

等到工业革命一完成、印度站稳了,英国立刻不但废除了自己家的各种锁国令,更是根本不管鸦片禁令了,实力变了,说话只当放屁。

荷兰人倒是不管这个,反正他们已经在东南亚站稳了脚跟,可以通过华人海商做中间人走私。

历史上最早的阿片大宗交易单据,就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用来抵账的,放在此时也在十多年前了。

这时候的阿片,还是一种特效的药物。绝大多数穷人看不起病、看得起的病的遇到的也多半是庸医,而阿片此时确实是神药。肚子疼、牙疼、劳作导致的关节疼,吃上一点点就能“好”。虽然只是压制了疼,病一点都没好,但在这个加上婴儿夭折等人均寿命35的时代,还是很快流行了起来。

婆罗洲的一些人也是干这个起家的,包括后世称为兰芳共和国的兰芳,当年也大量的种植鸦片往广东卖,其中阿片产量的一半,就足够数万华人的人头税交给荷兰。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荷兰苏丹收异教徒的丁税,不交也真不成,谁叫朝廷废物无力下南洋呢。

当然,他们的主业是挖金子的,一群矿工,在周边亦算是相当能打的。矿工嘛,又是金矿,不能打的话早就被别人抢走了。

原本历史上,二三十年后,天地会在婆罗洲种大米、种甘蔗,垄断大米高价售卖给矿井,结果各矿井联合起事,暴打天地会。

实践证明,天然组织力的基础下,种地的,真的干不过下井的矿工。

牛二等人好说也是在文登、栖霞等地的金矿“见识过”的,深知金矿区的矿工是何等水平。

黄班的意思,牛二也是听明白了。

这里距离巴达维亚太近,又是穷乡僻壤,而且华人又少。

但如果转战婆罗洲,凭他们这些人的本事、手段,如何不能把当地的金矿都抢到手?

而且矿工又能打,在南洋也算是出了名的,道上混的、草莽中的人物哪个不知?没有九分胆气,谁敢去挖金子?

谁挖金子不是为了藏私带出来,抓着就死,老板知道、矿工也清楚,心知肚明,各凭手段,没本事且怕死就老老实实干活、有本事且不怕死就九死一生把金子偷出来。

起义者里面有几个有诨号的“头领”级人物,第一桶金都是那么来的。黄班和他们更熟悉一些,故而始终觉得要向东北边转战。

赢了站稳脚跟,若是来败了还能让海盗帮忙送过海峡,转战婆罗洲。布吉斯人海盗还算讲信誉,这边海上荷兰人也需礼让他们几分,海盗也是收钱就办事的。

黄班并不知道朝廷肯定会出兵的消息,所以他的策略其实是对的。

尤其是与荷兰人真刀真枪地打了一场之后,有点害怕荷兰人的战斗力,或者说害怕正规军的战斗力。

向北,那里华人更多,很多华人日子过得比这里村社的人苦的多,基础也更好。如果能挡住荷兰人,就可以在东北边割据。如果不能,就渡海去婆罗洲,远离荷兰人。

很久很久之前的西方的故事里,同样有奴隶反抗、有火山聚义。而如果当初海盗守诺把那群人送去了西西里,也未必就不能海外立国、自成王业。

只是,牛二等人的梦想,并不是海外立国,自成王业。

不是因为他们对皇帝多忠诚,而是因为他们知道,大顺的军事力量是什么水平,甚至是从无到有目睹着大顺的新陆军和海军建起来的,对刘钰也充满了敬畏和恐惧。

很清楚,自立称王是不会有好下场的,尤其是朝廷确定会下南洋的情况下。

二十几个人都是朝廷的人,岂能一心?

牛二深知自己身上的种种矛盾。

早他就感慨过,离开了庞大的帝国的体制,从无到有,他们只是原本帝国体制里的一块砖,离开了旧帝国的体制,太难了。

没有朝廷的支持,在这里站稳脚跟都难;没有朝廷将来送枪送炮,更不可能成事。又怎么可能真的自立称王?那是活得不耐烦了?

就算有这心思,也是往美洲跑,而不是在威海海军的炮舰可至的范围之内。刘钰不点头,海军出身的谁敢自立?

牛二心道,若是自立为王,那不是给鹰娑伯上眼药?

就算为了证明对天子的忠诚、证明海军可控、证明海军应该继续发展而不是因噎废食,鹰娑伯也必要亲率大军剿灭海军的“叛徒”,我牛二虽自认有些本事,却也知道自己的斤两,如何敢与之对垒?

若是将来鹰娑伯不在了,换了别人,我倒是可以考虑考虑……

或者,朝廷真的不下南洋了,把我们当弃子了,到时候再琢磨自立称王,那也不迟。

想到这,他还是苦心劝黄班道:“黄兄,论打仗的本事,我自认还有些。无论如何,东北边是死路。没有海军,荷兰人可以轻而易举地玩出多点开花、齐头并进、登陆以多打少、固守待援等等花活战术。”

“你眼里,那里华人更苦更多,是利处。可我眼里,那里靠海、荷兰人经营多年、方便运兵,都是弊端。”

“咱们不是说好了吗?先在这稳几年,将来荷兰人大军来围剿,若能任其几路来我只一路打,破其一路,咱们就无忧了;若不能,沉其大军围剿,咱们跳到外面,那时候再往东北边也不迟。黄兄可信得过我们兄弟的本事?”

这一点,黄班倒是绝对信服,也知道有些事若是别人愿意说自会说、不愿意说的问了也不会说,故而如今根本也不问他们这些人到底是干什么的。

只说本事的话,自是信服的,于是点点头。

“谁不信服?”

“那就是了。我等自有本事练兵。这里火山连片,多是山区,荷兰人想要攻进来也不那么容易。此事,短时间内咱们就不要再议了。我看,现在还是先练兵、屯粮、行义,方是正事。”

黄班知道如今打仗还要靠这群人,也是没办法,只好顺应道:“好吧。兄弟我也没别的意思,只是想着弟兄们的将来。”

说罢,看着那些被挑选出的四百多人,正在拿着棍子练习队列,心想这里距离巴达维亚这么近,替天行道的大旗,还能飘多久?

连四百条枪都配不齐,真的打得过训练有素、到时候增兵数千围剿的荷兰人?

牛二这边的人,看着这些拿着棍子练习队列的人,却感到莫名的亲切,仿佛回到了十年前的威海。

那时候没买到法国枪的时候,也是拿着木棍子练队列的,之后不也一样打过阿尔泰山、饮马伊塞克湖吗?

况且,核心人员虽是不多,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不少人都是军校生,各有本事手段。

虽都是刘钰嘴里说的三四五流的人物,但对付对付这里村社的七八流都算不上村长、社长,还不是手到擒来。就算那瓦尔克尼尔总督,在他们看来也就是个三五流的人物,若背后没有一个上亿资金的公司,一样白手起家,他算个屁啊?

不少人也参与过当初文登州的永佃、查田、统计等活动,内政这边虽差了些锻炼,可打死那些村社社长,管辖村落还是没有问题的。

仰头看看替天行道的大旗,心道这里大有可为。只要……朝廷再送一批枪炮。

打惯了炮兵压制的仗,没有炮,他们心里还真没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