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新顺1730 > 第三零六章 天选之子

新顺1730 第三零六章 天选之子

作者:望舒慕羲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6:55

第三零六章 天选之子

听到机会似乎近在咫尺,威廉四世表现出的并不是兴奋,而是惊慌。

手足无措,嘴里的单词也开始断断续续颤抖起来。

“你……你……你是说?”

本廷克伯爵根本不知道威廉四世说的是什么,却还是假装听懂了弦外之音般点了点头。

“殿下,民众已经压抑了太久,他们既怀念过去的强大,也希望内部的变革。如果内部不能变革,那么就永远无法强大;可如果想要变革,就必须先假装要对外强大,然后拿到足够的威望。”

“人们永远记得,当年是奥兰治家族带领荷兰人打败了外敌,在战场上让敌人闻风丧胆。”

“每当人们陷入失落的时候,就会怀念起奥兰治家族。”

荷兰此时发生的故事,历史上许多年后,也有类似的情景,发生在法国。拿破仑的侄儿,披着叔叔的皮、举着叔叔的骨,靠着人民对拿破仑的怀念,登上了帝位。

失落、衰败、不满,每当这种时候,多数人不是向前看,而是向后看,寻找过去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救星,然后将这种情感转移到能够披着尸骨和旧皮的人身上。

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威廉四世看着英俊的本廷克伯爵,心想如果我像你一样高大、英俊、脊椎不畸形、没有鸡胸,不至于骑个马走几步就要咳嗽到把肺咳出来的地步,人们当然会把我当成先祖们的影子。

可是……

他悄悄扭头,看了看一旁镜子里自己丑陋的身形,内心黯然。民众需要的,是披着幻想出来的救世神明之皮的天选之子,丑到被老婆说长得像非洲狒狒,距离民众幻想出的天选之子似乎有些遥远。

况且,就算成为了执政,前几代奥兰治亲王已经证明了一件事,集权只能走向和所有大商人、寡头、各个市铁打的老爷们敌对的结果。前几代奥兰治亲王哪一个不比自己强?可是做成了吗?

“本廷克伯爵,就算我成为了执政,我又能做什么呢?我又该怎么做呢?”

“就拿看起来似乎最简单的对华贸易问题来说,东印度公司和中国的贸易事项,我又该怎么解决呢?您当然知道,无论如何不可能答应中国这边的请求,放开关税、定下贸易协定。难道,就像您说的那样,为了荣耀、国体,不能成为朝贡国,于是放弃和中国的贸易?”

“东印度公司为了能和中国直接贸易,等了整整一百年,才终于等到了机会。”

“去年爆发的对日战争,以及这一次中国的使节团乘船来到阿姆斯特丹,都在宣告一件事:他们的海军,有足够的能力遏制走私。”

“难道,您希望我成为执政的第一件事,就是引起东印度公司全体股东和董事会的反感吗?”

威廉四世并不认为成为朝贡国地位有什么不妥,因为他根本不知道到底什么叫朝贡国。

他以为的朝贡国……只是如同当年英荷战争结束后,被克伦威尔逼着签的条约中的一条:荷兰船见到了英**舰,必须致敬。

然而,事实上并不是他以为的这样。

若是他生活在东亚,或者他去过朝鲜、琉球,才能真正明白朝贡国的含义。

这可不是单纯的见到军舰要致敬这么简单。

其实本廷克伯爵也不是很懂,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是存在的。

也其实两人都不认为他们理解的朝贡国地位有什么不妥,总比放弃熬了百年熬出来的开启对华贸易要强。

但是,这件事本身却可以煽动起来,成为挑动民众情绪的导火索。

摄政寡头们有钱,但是没有多少能动用的兵力。弗里斯兰省在阿姆斯特丹以北,不用担心法国人的军队冲过来,就算冲过来,也要先碾过南部几省。

摄政寡头们裁军裁的连个野战军团都没有了,剩余不多的兵力,都堆在南部靠近法国以及奥属尼德兰的城堡里,只能依托堡垒防御。

所以,只要机会来临,煽动起来民众的情绪,只需要招募一支队伍,就可以顺利地朝阿姆斯特丹进军。

大不了……把宫廷建在海牙。这样既可以控制荷兰省,又避免身处商人势力最强大、盘根错节的阿姆斯特丹。

朝贡国地位,只是一个搞事的借口而已。

“殿下,事实上,我们不需要取消事实上的朝贡国地位,也可以继续保持勘合贸易。因为机会来临的时候,中国的特使已经离开、条约已经签订。就算他们知道消息,想要换约,也得三五年后了,毕竟交通不便。”

“一旦殿下成为了执政,我们可以责令东印度公司去处置这件事。而东印度公司,一定会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复’。民众不需要事实,只需要一个发泄情绪的机会。”

“而且,当您成为执政,还有更重要的事在等着您。那就是扩充军队、配合英国的军队,打一场漂亮的战役,获得足够的威望。”

“您需要的,是一场‘高卢战争’,以及一句‘我来、我见、我征服’的豪言。荷兰想要复兴,需要一位凯撒,走和凯撒一样的道路。依靠军事胜利,达成足够的威望,从而推动内部的变革,让荷兰七省合一。”

“在战争进行的过程中,民众会对您无限宽容。确信你不是不做变革,只是因为事情有轻重缓解,要先外后内、先战后政。而战争的过程,本身也是您积累威望的过程。”

说的听起来好像很简单,可是,这毕竟不是后世搭上苏美英的战车去打德日,而是连奥地利去打普鲁士和法国。

威廉四世只是怯懦和畸形,但并不是太傻,他听完本廷克规划的路线后,缓缓问道:“如果……失败了呢?”

本廷克心里暗自叹息,心想想要干大事,可以去考虑失败,那是为了预防失败,却不应该去考虑失败了的结果。

“殿下,任何事都有代价。而对法战争的胜利,是让荷兰复兴的第一步。只能寄希望于战场上的胜利。没有胜利,您就没有威望;没有威望,您就不能变革;不能变革,荷兰就会像是埋进土里的棺材一样,腐朽、糜烂,最终化作泥土。”

“在这种弊病太多的地方变革,高威望的军事领袖,才有可能完成。”

“如果战争最终失败,您的命运已经不算什么了,因为荷兰都要彻底沦三流国家,再也没有了希望。考虑后果,毫无意义。我们唯一的希望,就是胜利。”

作为一个真正替荷兰着想的人,本廷克伯爵当然清楚后面的路有多难。

只是,只说了这么一点困难,威廉四世已经犹犹豫豫了,后面更多的困难,他也不能继续说了。

想要荷兰复兴,需要的条件很多,本廷克说出来的对法战争,只是第一步。

后面还需要整场战争打成焦灼的平局,双方无力再战,休养生息,等待机会下次再来。

还需要集权之后,威廉四世不要当个耙耳朵,如果将来生了男孩,一定要找荷兰贵族作为宫廷教师,而不能让安妮公主找英国的宫廷教师。

因为本廷克伯爵、以及大部分奥兰治派,对这位英国长公主的观感都不好。这位长公主眼高于顶,认为英国比荷兰高级,对荷兰的种种不屑一顾,如果将来的继承人在其影响之下过度亲英,荷兰也不可能复兴——荷兰,不能傻乎乎地当英国在欧洲大陆的桥头堡。

本廷克伯爵希望的局面,是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各方打成平局,无力再战。然后迅速扭转外交态势,中立、趁着休战期完成内部变革、统合力量完成真正的七省统一、随后联法、反英,打破《航海条例》、打破英国在商业和工业上对荷兰的压制。

一整套计划里,每一步都困难重重,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才能扭转局面复兴成功。各种意外,都可能让计划毁于一旦。

最简单的意外,比如威廉四世早亡、导致安妮公主上位,英国长公主会反英亲法吗?

但没有办法。

人口、纵深、地理、位置,这些先决条件,决定了荷兰想要戴上那顶霸主之冠,要比那些大国付出更多、也需要更多的上帝的眷顾。

国之盛衰,按说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国际形势全都往自己有利的方向上变化。

可这就像是那句“远交近攻”一样,是对大国说的,不是放之大小而皆准的。大国可以自己改变国际局势,而小国只能在国际局势的迷局中,找准方向,顺势而为。

荷兰想要复兴,需要所有的条件都达成,而且每一步都不能出意外。

只是,威廉四世觉得第一步就太难了。

他听懂了第一步的关键,是要借着“朝贡国”一事,煽动民众的大国情怀和国体尊严热情,让摄政派背这个大锅。

但自己上位,其实也不解决这个问题,而是默许东印度公司继续这么办,只要让民众渐渐淡忘此事即可。

至于后面的事,就要寄全部希望于战场上的胜利。没有胜利带来的威望,他这个执政官也是什么事都做不成。

“亲爱的伯爵,您的意思是说我不要对民众有任何的承诺?”

本廷克伯爵对这句话表示赞同,恭敬无比地回答道:“是的,殿下。您一定要记住,不能够给民众任何的、具体的、实质性的承诺。”

“只要不承诺,就不需要负责。而民众想要的东西,摄政派一定不能承诺。在内政上,您上位之后或许什么都没有改变,但至少不会比摄政派更差。那么,摄政派又怎么可能再把您赶下来呢?”

“日后若是战争胜利,可以做,但绝对不能提前说。”

“我会去和中华帝国的侯爵进行一些接洽,询问一下他的访问行程。在他们起航离开的时候,就是我们准备向阿姆斯特丹进军的时候。”

“这位侯爵大人,给了我们极大的帮助。摄政派不管是接受勘合贸易、还是接受关税协定,我们都有理由,煽动起足够的情绪。”

“对中国来说,这是两个不同的选项。但对您、对我们这些人来说,意义却是一样的——一场摄政派的执政危机。他们无论选什么,都是危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