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新顺1730 > 第三六六章 伐韩?伐蜀?(上)

新顺1730 第三六六章 伐韩?伐蜀?(上)

作者:望舒慕羲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6:55

第三六六章 伐韩?伐蜀?(上)

这时的战略考虑,和后世那种灭国绝种的战争不同,还是很容易判断出各国的战略目标的。

路易十五当然是没有这样的战略眼光的,法国要是真有战略大师,也不可能从路易十四时代那么大的优势,玩成现在这样。

在刘钰看来,法国在欧洲很强的唯一原因,就是有效人口是欧洲之最。93年的雷霆来临之前,法国农民不需要考虑阶级滑落的问题,加上天主教传统,生娃的**还是很大的。人口多,能集权,就能打。

现如今人口优势依旧这么大,法国的局面至今还没有打开,战略嗅觉真的太一般了。

他虽然带着忽悠的心态,但在路易十五听来,还是颇为惊叹的。

倒不是刘钰的水平多高,而是法国从开战伊始,就有点一厢情愿,觉得普鲁士会遵守“不单独媾和”的盟约。

别的国家也就罢了,法国历史上背盟的次数可是不少,宗教战争的时候天主教长女也是站在了新教那边,居然能把希望都寄托在普鲁士遵守承诺上,也实在是奇葩。

法国不是没有战略,而是战略的基石都是一厢情愿的推想。

如今这个局面和一厢情愿的设想差的有点远,于是直接就没有战略了,处在一种完全发懵的状态,完全被事态牵着鼻子走。

且不说刘钰说的是不是真的类于隆中对那般真有水平,而是此时只要能在战略走向上说出个子午卯酉,也足够让路易十五击节称赞了。

细细品了品这个战略构想,路易十五越品越觉得有些滋味。而且关键是时间不长,最长也就到45年秋,不过三两年的事。

有些人,心里藏不住事,真要是十年八年的长期战略,肯定绷不住,提前就得张大嘴巴到处说一说,很难等到十年八年那么久。路易十五就是这样的人,真要是让他等个十年八年才能出成果,他非得憋疯了不可。

既是只有三两年,这还是可以忍耐的。

盘算一下,好像确确实实这个走向是最可能的。

而且照这个走向,45年,荷兰经济崩溃、普鲁士再度捡便宜,路易十五自己手里还有个斯图亚特家族可以恶心英国,怎么看都已经赢了八分。

就算是殖民地打的不顺利,到时候把汉诺威一占,英国人不还是乖乖地拿占了法国的殖民地来换?

即便届时在领土上打了个平局,但一波废掉了荷兰,还能赚个普鲁士这个潜在盟友,这对法国而言可就算是打赢了。

只是刘钰现在想的,不是法国能不能赢,而是战后怎么分赃,才能让大顺得到足够的利益。

南洋,不在分赃的范畴之内。

南洋问题,大顺只要去了,也根本不需要和欧洲其余国家谈判,南洋就是大顺的,谁也抢不走。

这不叫分赃,只叫夺回郑和的遗产。

“赃”者,他人之财也,自是南洋之外。

“尊敬的国王殿下,对于战后问题,我有一个不是很成熟的想法,希望征求一下您的意见,愿您斧正。”

路易十五心里根本没什么主意,开战是开战了,想要什么样的结果?之前想的过于一厢情愿,现在看来却是未必,那日后想要的结果现在也就是一团浆糊了。

才听了刘钰分析完战略态势,这时候又听刘钰如此恭谨地请他指正,便很客气地让刘钰说下去。

刘钰想要的,是一个战后中立的荷兰,至少不能是法国傀儡的荷兰。

现在这场战争,根本打不久。

45年荷兰一崩,其实双方也就都撑不下去了。

英国和西班牙在打詹金斯耳朵战争,但是垂垂暮年的西班牙,居然在哥伦比亚,打出了堪称经典的“卡塔赫纳战役”。英国人在别处看似赢了,但实际上战略上败了。

打仗不是只看战损比的,是要看双方是否达成了战略预期。英国的战略预期,是获取大西洋、加勒比海霸权,但卡塔赫纳战役让英国的战略预期彻底化为泡影,无法达成。

其实仗打到这一步,英西之间就可以和谈了。进攻方战略预期都完犊子了,防守方又根本无力反击,不和谈那不就是在那拖时间,纯粹是无意义的战争了。如今只能在海上互相劫船玩,互坑。

法国这边被普鲁士摆了一道,刘钰说的容易,撑住两三年,支撑到战略反攻的时机。可法国的财政,也就撑个两三年顶天了。

普鲁士就想着拿西里西亚,削弱一下奥地利。英国也只是为了恶心恶心法国,当无法恶心法国、法国全面反击的时候,英国固然得不到便宜,问题是法国既没有制海权、也登陆不了伦敦,再打下去能打出来什么花?

欧洲的两大矛盾。

英法西在海外殖民地上的矛盾。

普鲁士和奥地利,谁是德国的矛盾。

这两大矛盾,这场战争一件也解决不了。真到都打不动的那一天,也就都歇口气停战,休养生息、扩军备战,准备下一波直接把这两大矛盾解决就是。

要达成刘钰设想的“中、法、俄、奥,vs英、丹、普、葡”的下一场欧洲决战的构想,今天的分赃秘会就格外重要。

法奥同盟的基础,是法国不能吃奥属尼德兰,也就是后来的比利时地区。

唯有如此,法奥矛盾才会退居次要,吃了西里西亚的普鲁士和奥地利的矛盾才能上升为主要矛盾。

法国不吃比利时,荷兰就有可能中立,并且修复法荷关系。顺带着,让英国国王的女婿、奥兰治的威廉和他老婆,都滚蛋,不要当执政官了,换个亲法、或者看上去亲法的大议长。

内里看,这就是“为了大顺的利益,让法国少吃点”。

内核是这么个内核,怎么说、怎么表达、最好是表达成“是为了法国着想”,这就是关键了。

刘钰就像是那些古代故事里的谋士一般,询问了法王三个问题。

海上,法国打的赢英国的舰队吗?

路易十五摇了摇头。

陆上,英国登陆欧陆,打的赢法国的陆军吗?

路易十五还是摇了摇头。

法国的殖民地利益,难道可以轻易放弃吗?

路易十五依旧摇了摇头。

前两个,都是常识。

后一个,殖民地的利益,这几年权重更大了。

爪哇地区在暴动、起义,法国的加勒比糖,这几年赚的飞起。

刘钰提出的“西洋参貂皮冰块压舱石”贸易线,每年都是百万两规模的现金。

法国本体的潜力,经过路易十四的压榨,其实已经压榨的差不多了。

路易十四留的财政窟窿,被赌棍财长用击鼓传花的密西西伯泡沫堵上了,但也就是堵上了而已。潜力再榨也榨不出什么了。

和大顺一样,内部改革的压力太大、风险太大、难度太大。只能跳出内部,去外面找新的增量。

本身殖民地的权重就已经很高了,现在又加上了西洋参贸易,权重更高。百万两白银真不是小数目,180万两白银就能让奥地利起死回生,每年百万两实在不少。

而且在欧洲吃地,搞不好就容易搞出了欧洲反法大同盟。

路易十五还是坚信殖民地利益不能放弃,这和刘钰构想的大顺吃印度、并且继续和法国合作,并不矛盾。

因为印度现在之于法国,比不上五分之一个海地。

后世出了名的吃泥饼的穷国,如今是法国的明珠,拿人参贸易之前的整个加拿大来换,都值得。

印度现在差的更远。

法国其实根本无力四面出击,他又不是英国,缩在岛上,猛建海军就没事。法国周边一圈敌人,只见海军,早被肢解了。

于是在路易十五连续三次摇头之后,刘钰提出了一个说法。

“国王殿下,法国能够转入战略反攻、并且一直在欧洲游刃有余的原因,就是因为法国没有一个阿克琉斯之踵。”

“英国是有阿克琉斯之踵的,那就是汉诺威。”

“法国的海军暂时无法与英国抗衡,所以需要考虑殖民地被英国夺取的可能。当然,45年之后,汉诺威肯定是守不住的,若是法国能拿到汉诺威,那就捏住了英国人的阿克琉斯之踵,可以作为交换。”

“只要英国一天不放弃汉诺威,法国就可以随时捏住英国的脆弱之处,保证一个至少不输的局面——美洲丢了,拿汉诺威换;加勒比丢了,拿汉诺威换;印度丢了,拿汉诺威换。”

“在保证不输的前提下,继续力量,加大对殖民地的经营。什么时候,在殖民地能够打赢英国了,在彻底吃掉汉诺威,才是正确的选择。”

“在没有能力在殖民地和大海上全面获胜之前,汉诺威就是英国的卵、蛋。捏在您的手里。”

“可真要是掐碎了,其实也不能怎么样。太监不一样活得好好的吗?反倒是丢了一个最脆弱的弱点。男人打架,怕被踢裆,太监就不用怕。”

“您手里,现在有两张特别好的牌。一张,是汉诺威;一张,是斯图亚特家族。”

“在不顺利的情况下,汉诺威不提。另一张牌,似乎只能是消耗掉,争取一个有利的条件。并不能完全发挥出效果。”

“如果是我打牌,并且我可以知道45年战略大反攻的情况下。我建议,另一张牌,最好还是留着,不要消耗。等到什么时候准备好了,占据极大优势的时候,再把那张牌打出去,一招毙命。”

“如果天朝不攻荷兰,我想,法国的局面会越发难看。到时候,您或许会把那张牌消耗掉,以攻代守,但其实并不合算。我希望,您尽量保留一下。”

“这两张牌说完,我想请问,您觉得,如果想要在对英国完全占据优势、攻入英伦三岛,您最希望的潜在盟友,是谁?”

这个问题一直延续下来,环环相扣,路易十五听完最后一个问题,几乎是下意识地回道:“荷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