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新顺1730 > 第三八七章 棱堡时代的终结、会战时代的开启

第三八七章 棱堡时代的终结、会战时代的开启

科特附近的华人百姓被组织起来后,原本荷兰人任命的雷珍兰、甲必丹,直接投到了大顺这边,就按照原来的组织模式,将附近能集结起来的几千百姓都带到了码头旁边。

操着闽语或者粤语的官员,将朝廷的政策说清楚之后,这些百姓也就解除了后顾之忧。

朝廷的政策,相对于荷兰人的政策,还是要更好一些。这个时候的人,大部分都还未觉醒,也没有从小接受那些潜移默化的教育,如果荷兰人给的政策更好,他们倒也不会反对荷兰人。

这就是一个魔咒,如果放任红溪惨案和巴达维亚大屠杀的发生,华人会对朝廷更加的忠诚;然既然阻止了,那就不得不给出比荷兰人更善意的政策,来让百姓站在大顺这一边。

他们不是太在乎到底谁来统治,更在乎荷兰人给他们的希望、那六十亩土地,朝廷接手后能不能落实。

政策宣读完毕,欢声雷动,自是人人心向天朝,热情高涨。

军中的参谋就将一些诸如运送大炮、收集农具、砍柴准备铺壕沟的任务分派下去。

这些人原本就是糖厂的奴工,到了锡兰也是有组织地做契约奴,有一定的组织性,做这种事也是相当熟练。

很快,五千多华人就将后勤、大炮等,运送到了科伦坡堡附近的道路上。

远处已经传来了炮击的声音,众多军舰的炮声逐渐连成一片。

杜锋望向远处的科伦坡堡,知道谈判失败,荷兰人并没有不抵抗就投降。

这倒也没什么,当初计划中,南洋地区肯定是要大打一场的,不会主动劝降。因为南洋周边还有一大堆的酋长国、小国,所谓畏威而不怀德,需得拿荷兰人做杀鸡儆猴的鸡,让周边小国知道大顺的战斗力,他们就会恭顺的多。

但锡兰早已结束了混乱的列国时代,就还剩下一个康提王国,困在内部山区。无论谁占领了沿海地区的科伦坡、贾夫纳,康提王国就不得不与其友好相处。

所以对付荷兰人,若能劝降最好,因为周边没有需要震慑的小国,打的那么潇洒,仿佛抛媚眼给瞎子看,毫无意义。

既然荷兰人没有投降,杜锋也就按照既定的计划,开始做攻城的准备。

老三样。

热气球升空侦查。

步兵列阵,工兵构筑炮兵掩体,木托榴霰弹直接轰、实心弹火药数量减三分之一制造弹跳。。

工兵带着组织起来的百姓挖坑,之字形壕沟靠近防炮坡,米尼弹射手和炮兵掩护,百姓用柴草将护城壕填平,精锐掷弹兵夺取防炮坡前最恶心的那段壕沟。

掷弹兵存在的意义,就要对得起歌词里那句“wethrowthemfromtheglacis,abouttheenemiesears”,棱堡最恶心的地方也就是那段“glacis”,斜坡。

驻扎在这里的荷兰殖民地士兵,已经许多年没有打过像样的仗了。只是伴随着大顺这几年东征西讨,荷兰人原本的自大倒是没有了,虽然多年没打仗,可终究还是老老实实地做着防御。

并不像是历史上和国姓爷打仗的时候,自大满满,竟不守城,直接列阵出来对射,准备像对付土著那般以300破5000。

而是一板一眼地照着正规作战的方式,一部分士兵在棱堡上守卫,少量士兵在棱堡外的防御工事里进行牵制。

杜锋也不着急,而是按部就班地将部队展开,在棱堡防御火炮的炮击范围之外,作为本阵的指挥所。

征召的百姓在后面,将收集来的土筐、麻袋、树枝等堆积分捆。

专业的工兵开始分段挖壕沟,在接近棱堡600米左右的地方,构筑第一层炮兵阵地。

铺设阵地的木材,沿着挖出来的壕沟运过去,将重炮推拉到构筑好的炮兵阵地上。

当这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工兵带队,先在炮兵阵地的前面挖第一条沟。

挖好之后,工兵的战术参谋根据棱堡炮位的分布,利用简单的几何学找到炮击的盲点角度,规划好斜线掘进的路径,让征召的百姓进入壕沟,开始分段呈之字形向前掘进。

城堡里的荷兰军官一看这架势,就慌了。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这种战术,如果指挥官是蠢货,根本看不出问题有多严重。当年刘钰在黑龙江北岸攻俄国城堡,用这个战术一吓唬,汉尼拔就慌了,因为这战术源于法国,而汉尼拔是在法国读的军校学的要塞工程学和炮兵。

荷兰人对这种战术就更为敏感了,因为这种战术就是当初法国人为了攻打荷兰要塞搞出来的。

当初独立战争的时候,荷兰人的棱堡战术,让西班牙人哭爹喊娘。但法荷战争的时候,法国人的新战术,让守城的荷兰人哭爹喊娘,动辄打出守军伤亡是攻城方三倍到五倍的伤亡比。

要破解这种战术,理论上不难。只需要有一支野战部队,出城野战打赢了就行。但若没有,蹲在城堡里守卫,陷落是早晚的事。

荷兰的锡兰都督之前严词拒绝了大顺的劝降,内心其实还是有一点对亚洲人的高傲心态的,觉得虽然听起来好像这些人挺能打的、军舰也挺多的,但是自己未必就守不住。

毕竟没有和大顺真正交过手。

而亚洲的部队,不说别的,就说眼前的康提王国的僧伽罗人,那也是有褐贝斯、有八磅炮的,但荷兰人依旧可以用要塞守备部队野战、并且经常性地三百破两千。

带着这种心理优势带来的自大,锡兰都督拒绝了投降。

但现在,他已经开始后悔了。

海面那一侧的攻击,暂时停止了。

大顺的海军轻而易举地击毁了两座岬角炮台,海岸一侧已经没有可以阻挡大顺海军突入海湾的防御了。

不过海军炮击结束后,很谨慎地派出了轻型船只,突入海湾,测量水深、设置浮标指向,以免水深不足,被困在了海湾里成了活靶子。

但科伦坡这里,本就是个天然良港,水深非常适合,所以才会在这里建造城堡。

一旦水深测量结束,军舰进入海湾,整个科伦坡堡的侧背,都将暴露在大顺舰炮的射程之内。

堡垒的侧背暴露,那还打什么?

海军现在还在测水深,估计要等到明天才能行动,这个危机暂时还没有落在头上。

可是,陆战队的围攻,却迫在眉睫,而且陆战队的炮击一开始,荷兰这边的守备就已经有崩盘的趋势。

因为……棱堡,是防实心弹的。

可是,大顺这边有木托的榴霰弹,也有射速缓慢但角度奇高的带引信的臼炮炮弹。

当年法国人为了增加炮击的效率,采取的方式是减少装药量,让铁弹砸在棱堡上四处乱弹,来杀伤堡垒上的荷兰人。

大顺这边更进一步,直接搞出来了木托的榴霰弹,效果也是为了杀伤棱堡上的荷兰人。

思路一致,手段不同。

而且,效果可比减少装药量玩弹弹球要强得多。

在棱堡前面的工事里守卫的部队,在大顺第一轮炮击后就已崩溃。

棱堡上的守备部队,则面临着弹弹球的实心弹、在头顶爆炸的木托榴霰弹、以及装药量奇大的大口径臼炮发射的火药包。

天上有热气球进行观察校正,那些榴弹和臼炮的炮弹,可以跨越棱堡和城墙进行曲射,很轻易就封锁了各个棱堡之间的通道。

士兵无法也不敢进行支援:如果不集结整队,队伍就散了;集结整队去支援,两枚榴霰弹在头顶一炸,直接就崩了。

这是大顺军改成型之后,第一次和欧洲人作战。

隆隆的炮声,和头顶散开的榴霰弹,都宣告了一件事:棱堡时代,结束了。

以棱堡为依托,搞步步推进的攻城战、防御战和防守反击的战术,在这一战之后,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取而代之的,当是军团级别的会战来决定成败。

荷兰独立战争引领的棱堡时代,最终在荷兰人的棱堡上,落下了帷幕。

东方引领了这一次的战术变革,而欧洲还在进行的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主要战术思想仍旧是要塞攻防战和切断补给线迫使后退。腓特烈二世算是开了会战决胜的先河,但也只是在摸索当中,并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大顺这边,则是在硬件上,或者说在物质基础上,直接宣告了旧时代的结束。

炮击的间隙中,锡兰都督冒着被米尼弹射手狙杀的风险,观察了一下大顺挖掘坑道的走向,然后做出了决定。

“升起白旗,投降吧。他们的壕沟走向,完美避开了我们炮击的角度,炮弹根本弹不进壕沟了。”

“况且……”

苦叹一声,无可奈何。

况且,棱堡上的大炮,已经完全被对面的榴弹压制毁坏,甚至引发了一场火药桶爆炸。

不在600米外挖坑道,也没有任何的危险了。

命令下达后,东印度公司的旗帜被快速降下,一块白色棉布缓缓升起,宣告投降。

当白旗升起的那一刻,外面的炮击也就此结束。

死伤惨重的荷兰士兵如蒙大赦,心有余悸地看着天空,担心头顶再度落下一枚能爆炸的榴弹,或者臼炮发射的重装药的火药包。

不知是谁引了个头,在棱堡上防御幸而未死的士兵,居然冲着升起的白旗欢呼起来,脱下帽子朝着白旗致敬。

锡兰殖民地的都督,穿戴整齐,带领着副官和一些军官,叫人打开了城堡的大门。

挥舞着白旗,慢慢朝着还在那挖掘的大顺军的阵地走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