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新顺1730 > 第四三五章 恩不能久

新顺1730 第四三五章 恩不能久

作者:望舒慕羲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6:55

第四三五章 恩不能久

坚定了要为个人命运把握时代浪潮的瓦尔克尼尔,很爽快地达成了与刘钰的合作。

刘钰希望瓦尔克尼尔尽快完成这次约稿,因为他要在巴达维亚,准备请柬的名单。

而瓦尔克尼尔也表示,自己一定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将他对东南亚各国情况的了解,汇总成书,以超高的质量,获得更高额的知识的回报。

作为前总督,他当然理解刘钰的需求,不会写一堆无意义的东西,而是会选取刘钰感必然感兴趣的东西。

比如马打蓝、柔佛、廖内等国的贵族、政治、王室、内斗这些情况。

瓦尔克尼尔确信荷兰不可能再打回来了,他也不会再留一手。

要么不投降,要投降就要不留后路。

对比了两国的力量之后,瓦尔克尼尔做了非常聪明的选择。

随后,刘钰叫来了一名懂荷兰语的副官,叫他这几日全程陪着瓦尔克尼尔。

对方有什么需求,都要尽量满足,让瓦尔克尼尔尽快将东南亚各国的概况写出来,以便于他在巴达维亚琢磨一下邀请观看“马六甲之战”的名单。

以及,还要考虑到各国的贵族内斗、王室内斗,准备为大顺在南洋的统治,寻找傀儡和代理人。

让大顺这边为将来的干涉印度各节度使内斗先积累点经验。

…………

两日后,军队来到了距离巴达维亚不远的勿加泗,并在这里暂时驻扎下来,为进入巴达维亚城做最后的准备。

当年糖厂奴工起事觉得攻打困难的勿加泗,几年之后这些人回来的时候,已然是不堪一击。

荷兰人放弃了勿加泗,退回了巴达维亚的几座城堡,试图负隅顽抗。

从邦加那边过来的陆战队,也在勿加泗登陆,海军正在海上炮击还在做无为抵抗的荷兰人。

城中传来消息,城内的华人社区和总督府,都已经控制住了。大顺海军的舰队出现在巴达维亚海面的时候,荷兰人就放弃了进攻,全都缩回了几个棱堡。

眼看就要进城,刘钰现在勿加泗对这些归义军进行了基本的整训。

舰队带来了大量的军装,全部配发下去,替换了归义军在勃良安地区活动时候的旧衣服。

焕然一新的归义军穿着蓝色军装,顶着红缨毡帽,算是真真正正成为了一支朝廷的军队。

这个月的饷银,以及之前多年坚持抗争的奖赏,也在入城之前发了下来。

真银白银发下去后,却并不准备让归义军进入巴达维亚,而是暂时在勿加泗这里驻扎,整训。

入城的,则是朝廷这边正规的陆战队。

对这个政策,李欗并不是很理解。

“鲸侯,我觉得,最好让归义军入城。昔年他们在巴达维亚起事,如今霸气归来,亦算是荣耀无限。他们在万隆地区打了这么久,现在终于可以进入巴达维亚了,这荣光,还是该归于他们吧?”

“至今爪哇一战,陆战队其实并没有出太多的力。”

“《霸王本纪》里说得好啊,富贵不归乡,若锦衣夜行。归义军里很多都是原本城中的赤贫,现在归来,谁敢再如当年那般小觑他们?只怕,归义军中也有许多人持有此等想法。”

从船上下来的李欗用一种非常朴素的情绪,对刘钰的策略表达了一下反对。

然而刘钰却坚持自己的想法。

“殿下,这里面的事,不是那么简单。”

“当年他们在蔗部做奴工,恨不恨那些欺压他们的承包商、恨不恨那些监工?”

“当年能起事的,哪一个不是血性汉子?一些人已经成了小军官,手底下几十号人。”

“入了城,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就算约束军纪,万一有人带着弟兄们把当年恨的人暴打一顿,殿下怎么处置?”

“处置士兵?寒了弟兄们的心。这和当年的吴桥兵变,是何区别?既然朝廷看重那些有钱有权有势的,却只当弟兄们是丘八,谁给你卖命?”

“不处置?巴达维亚人心不稳,城中人虽说此时盼着朝廷大军入城,那也不过是因为担心荷兰人屠杀报复。若是任由士兵报仇,城中那些人惴惴不安,只怕城里乱起来。”

“既难处理,不若就不准他们进城。在勿加泗整训之后,直接去马六甲。再从马六甲去锡兰,调离爪哇。”

“我之所以要归义军去锡兰,除了他们是上好兵员外,也着实不想处置当年的旧事。”

“治民之道,或以威、或以恩。既然现在城中因着担心荷兰人的反扑,第一次如此期待朝廷大军入城,便沿着‘恩’的路子继续往下走吧。”

“都说,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城中一些人可能不是蔗部的承包商,不是监工,不是去向荷兰人举报没居留证的。但城中的小百姓,还是觉得同是城中的人,是他们自己人,朝廷的大军毕竟更疏远一些。届时见到朝廷的军队打人,打砸,心里肯定是向着他们‘自己人’。”

李欗恍然大悟,点头道:“果然如此。还是鲸侯想的周到。只是,常听鲸侯说什么‘我是谁’、‘我不是谁’、‘自己人’、‘外人’的说法,如今看来,这东西没这么简单。”

“同一个宗族的、同一个村落的、同一个城市的,真要是细细划分‘我是谁’、‘我不是谁’,着实没有‘我们都是华夏子民’这么简单。”

刘钰笑道:“是也不是。殿下且看,如今巴达维亚城中,不就是称朝廷大军为‘咱们的人’吗?”

“巴达维亚要过几年苦日子了,大量的小百姓,今后几年肯定会觉得日子还不如荷兰人统治的时候。”

“靠着这份对朝廷的期待,我希望能撑过这几年。若是爪哇都督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几年之后巴城渐渐好转,那就好了。”

“朝廷既下了南洋,就要承担很多事了。可朝廷也不可能为了巴达维亚这些百姓,非要脱裤子放屁,继续维持巴达维亚的特殊地位。”

“打仗,容易。打完仗的事,才难呢。”

说罢,摇了摇头。李欗心有所感,心想确实,这仗打的,确实没什么难度。怨不得古人说,打江山容易,坐江山却难,这南洋的事,只是个开始呢。

巴达维亚肯定要过几年苦日子,这是显而易见的。与荷兰人的贸易暂时中断,至少明年之前不会重启;荷兰人的中转贸易取消,巴达维亚城中的繁荣和巴达维亚中转港地位息息相关。

蔗糖业的危机,暂时来看也很难说。大顺的市场,已经饱和,因为如果没饱和的话,广西福建广东台湾等地种甘蔗的,有利可图,当然会扩大种植。

日本市场虽然被打开了,但是在下南洋之前。日本市场的增量,基本被广东糖、台湾糖占据了。

这些东西,李欗已经有所了解,也能够清晰地理顺其中的逻辑。

自知此事甚难,朝廷若是选择把南洋都护府建在巴达维亚,或可解决这个问题。但凭军队的消费,就能造就一个如同此时的威海那样的畸形的繁荣。

不过,李欗从总督海军戎政的角度,也不认为南洋都督府该建在巴达维亚。他受刘钰影响颇深,也认为该继续往外打,那么马六甲当然是最佳选择。

想着一个入城就这么麻烦,李欗心想,南洋的事,真的不简单。之前觉得下南洋很简单,现在看来,倒是当时自己想的简单了。

刘钰琢磨了一会,又将牛二叫到身边。李欗示意他可以坐下,待坐下后,刘钰道:“归义军表现极好,这巴城被破,归义军算是头功。殿下与我都准备奏明天子,表你为爪哇都督。”

虽然牛二早就知道了这个消息,但这时候是当着李欗的面说的,可见算是基本稳了。

先是行了大礼谢过了李欗和刘钰,刘钰便说起来入城的事,以及日后的问题。

“殿下与我在巴达维亚都不会逗留太久。一旦南洋各邦的酋长苏丹等到齐了,我们便要去马六甲。在此期间,你就先为假爪哇都督。处置巴达维亚周边各事项。”

“我们一走,你要在这里常驻。一些安抚人心的法令,还是由你来颁布,更加合适。”

李欗也点点头,认可刘钰的说法。既然刘钰说要以“恩”,熬过最艰难的这几年,那么施恩者最好还是日后的巴达维亚都督。

县官不如现管,这等人情,还是牛二这人来做最好。

这都是两人之前商量好的事,刘钰也没说,而是让给了李欗,让李欗来说。

李欗道:“昔日汉高入秦,约法三章,以宽治秦之严暴;后武侯入蜀,以严治蜀绝刘璋之宽;姜太公封齐,因地制宜,简其礼、从其俗。”

“是以说,不审势即宽严皆误。”

“鲸侯与我商量了一下,入城之后,有些约法,当你来说与城中百姓,以获人心。”

“其一,之前旧事,一笔勾销。所有档案,全部毁掉。与荷兰人密切者、或任夷官者,皆一笔勾销,既往不咎。”

“其二,取消人头税、取消包税制。爪哇之财富,非在这几个人头税,况且包税制亦非朝廷所喜,朝廷深知包税之恶政,城中唐人亦对此颇有微词,暂且取消也好。至于日后,税制如何,再行定夺。”

“其三,取缔武直迷济贫制度,强行助捐之法,全部取消,凤冠霞帔,乃朝廷开恩,允许百姓一生逾制一次之事,到了这里,却不捐钱便不得用,不得乘轿娶亲,这是什么道理?更有甚者,死后墓地,亦是武直迷管辖,必要‘捐慈善’方可入葬,皆为恶政,全部取消。”

“唯此三点,是城中唐人关注的。其余皆可不提。别人要橘子,你却给他个西瓜,入不得心里去。”

“不过,这些都是小恩小惠。鲸侯说,此等恩惠,可支取三五年。三五年后,若巴达维亚日子每况愈下,则恐百姓心念荷兰。”

“我的意思,鲸侯的意思,便是表你为爪哇都督,看似风光无限,实则困难重重。这三五年,你需得做好。”

说完,看了刘钰一眼。怎么做,他心里也没数,只是大概明白其中的道理。

这些小恩小惠,确实只能让人记着三五年的好。这三五年,非常关键。

刘钰冲着神情紧张的牛二笑道:“你也不必紧张。巴达维亚之前的繁荣,靠的是中转地位。日后的繁荣,自要另寻他路。”

“若能依着万隆地区的模式,改变土地政策,爪哇土地本就肥沃,若使得巴达维亚成为爪哇货物的出口地,亦可再现繁荣。”

他伸出五根手指道:“最多五年时间。销路问题,不需要你管。靛草、咖啡、稻米这些东西,只要你能让百姓积极种植,自有办法卖出去。你只需要按照既定的思路,记住一句话:叫百姓的劳作,和自己的财富息息相关。这是巴达维亚繁荣的根基。换言之,要有实业,农业也是实业,实业不兴,巴达维亚就会持续衰落。”

“城中的人少种地,看似和他们无关,但巴达维亚成为货物出口港,城中市民才会受益。”

“城中的问题,不能在城中解决,也没法在城中解决,只能在城外的农村解决。”

“爪哇问题的核心,还是土地问题。城外的事,不是要得爪哇百姓的心,是要得城中唐人的心。如今朝廷新下南洋,声威正盛,在接管的荷兰人统治区,当以雷霆手段,对新土地政策不服者,尽屠之。”

“你想往上爬,你在五年之内,把事做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