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新顺1730 > 第四六一章 荷兰灾难年(五)

新顺1730 第四六一章 荷兰灾难年(五)

作者:望舒慕羲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6:55

第四六一章 荷兰灾难年(五)

但是本廷克伯爵这么想,也有些过于强人所难。

现在这个局面,作为君主执政官,换谁来也是没用的。

况且威廉四世说的也很在理。英国能为了荷兰,让苏格兰的叛军长驱直入攻入伦敦?

除非荷兰是英国的爹妈,否则没有这么无私的。

虽说现在小王位僭越者登陆苏格兰只是个传言,还未真的实施。

但是,苏格兰人还是支持斯图亚特家族的,甭管是天主教徒,还是假装信了新教的苏格兰贵族,真要是登陆苏格兰,还真的可以拉出来一支几千人甚至上万人的队伍的。

在大顺下场之后,这一整套完美的组合拳下来,实际上荷兰已经没有活路了。

唯一的翻盘点,是普鲁士再度跳反、俄国收了英国的钱帮助奥地利。

只是这个翻盘点,现在看来遥遥无期。

上一次调停,普鲁士退出了战争。这才两三年又再度宣战,普鲁士的信誉也让荷兰这边看不出普鲁士能再度退出战争的可能。

刘钰和法国大使在俄国搞政变,使得俄国的外交态度也难猜测,很难说俄国女皇到底会不会因为中法的人情选择中立。

都不用站在法国一边,只要选择中立,英荷就很难受。

因为能拉的盟友都拉到了,在大顺也在东南亚下场之后,欧洲各国现在势均力敌,唯一能改变战争走向的,就剩一个北方的俄国了。

可是,因为刘钰和法国大使在俄国的一系列活动,使得俄国的态度此时相当不明确。

威廉四世其实已经做好了跑路英国的打算了,才当了两三年执政官就当出了意兴阑珊的感觉,也算是前无古人了。

“执政官殿下,您现在应该振奋精神。现在的局面,让英国人不要将尼德兰的驻军撤走,就算做不到,仍有第二种解决方法。”

看着威廉四世意兴阑珊的样子,本廷克伯爵还是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找出了办法。

“要对付法国,只有将荷兰、奥地利、英国的力量集中起来。但现在,奥地利的军队忙于对付背信弃义的腓特烈。”

“现在中国人袭击了东南亚,荷兰也陷入了严重的困难。这种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向奥地利说明我们的困难。”

“同时,如果法国人继续高歌猛进,汉诺威也会受到威胁。英国上一次就试图调停,这一次一定也会想办法调停,让奥地利割让西里西亚。”

“如果我们能够与英国一起,联手对奥地利施加压力,迫使其割让西里西亚,喂饱普鲁士,从而让普鲁士退出战争,依靠英国奥地利的力量,荷兰还是可以保全的。”

这算是一个非常高明且有可操作性的外交手段了,与荷兰之前那种一厢情愿的外交和平设想并不一样。

英国的敌人是法国。

奥地利的利益,是可以出卖的。

之所以这一次普鲁士又不宣而战,显然是因为当初割让的土地不够多嘛。多割一点,普鲁士不就满足了吗?反正割的既不是英国的地、也不是荷兰的地。

要是奥地利不愿意,非要头铁继续打,那就直接断绝援助。没有荷兰和英国的钱、没有英国荷兰在尼德兰地区拖住法军,你奥地利凭什么打普法同盟?

普奥如果能够停战,那么法国的局面就瞬间难看了。再度陷入了“战略反攻”之前的局面,四面皆敌。

大顺这个非常强力的盟友,是否全面参战且不提。就算参战,那也是有心无力,西班牙运不了两万士兵到大明、大顺也运不了两万士兵到欧洲。

若是这样,至少荷兰是可以被保全下来的,汉诺威也就没有了威胁。

英国国王很在意汉诺威,他首先是汉诺威选侯,然后才是英国国王,而不是反过来。毕竟乔治二世的父亲,作为英国国王,连英语都不会说,也根本懒得学。

当了十几年英国国王,英语还不会说,这真不是简单的笨、或者母语是德语这样的理由能解释的。

打仗肯定是要花钱的。

奥地利的统治方式,借国债可不好借,而且眼瞅着要打输,谁肯借钱?

现在奥地利全靠英国与荷兰的资金援助撑着,本廷克伯爵认为,只要能够说服英国下定决心,这还是完全有可能的。

况且荷兰现在也是真的混乱不堪,再继续往外送钱,老百姓真的要气炸了。

就在威廉四世觉得本廷克伯爵出了个好主意的时候,有人从外面慌慌张张地进来,告诉了威廉四世一个非常可怕的消息。

“殿下!殿下!弗里斯兰爆发了反对七省比例税的暴动!格罗宁根和泽兰,爆发了反对包税商的‘叛乱’!”

报信的人,一脸惊慌。

刚刚燃起一丝希望的威廉四世,刚振奋起来的精神瞬间萎靡。

外部的事情还未解决,内部又出事了。

其实不只是反对包税商的暴动和叛乱,实际上在荷兰南部、以及奥属尼德兰地区,已经出现了大规模的“罗宾汉”式的啸聚山林的土匪。

在欧洲号称最富裕的尼德兰地区,出现了数百人打家劫舍的土匪,这本身就已经说明几近崩溃了。

而荷兰内部的种种矛盾,其实一直压着,并未解决。

早在刘钰来阿姆斯特丹的时候,通过和底层百姓、行会成员、有自己武装的城市行会自卫军团那里,根据闲聊和询问,就知道这种武装反抗是早晚的事。

首先就是这个分省比例税税制。弗里斯兰当年是个农业省,大家都种地的时候,农业省理所当然要贡献比较高的赋税。

比如大顺,河南、山东的税,可是大顺重要的税源。

但是自从一百五十年前定下来各省比例之后,这么多年就一直没变过。

如今荷兰与英国、萨克森、波兰、奥地利,建立了五国同盟条约,一起对抗法国和普鲁士。

打仗得花钱。

钱得靠交税。

各省比例不变,交的税比以前要多,这就让弗里斯兰的农民有些承受不住了。

以前大家要么种地、要么捕鳕鱼,种地的未必就比抓鱼的差。可现在,商业时代了,弗里斯兰还是种地,依旧要按照比例缴纳只比荷兰省低的比例税。

刘钰虽然走了,可是煽动情绪这种事,可是一直留着人呢。

比例税问题,百姓不满。

包税制,更别提了。

包税,本来就是个反人类的收税方式。

花钱包税,不是为人民服务的,是为了赚钱的。花十块钱包的税,不赚二十块钱,都对不起荷兰之前这么高的投资回报率。

荷兰人民对包税的武装反抗,也不是说受到大顺的煽动和蛊惑,更不是荷兰人民这么听话地配合大顺和法国的行动。

而是,这件事本身就已经压了很久,在这种时候爆开,也是完完全全的“理所当然”。

荷兰百姓反对包税制吗?

当然反对。

荷兰百姓有反抗精神吗?

当然有,当年可是靠着“要把每一座城市都修成棱堡、让西班牙人在每一座城市死伤惨重”的一寸山河一寸血,换出来的独立。

为什么之前不武装反抗,非要等到现在反抗?以至于看起来很像是受到大顺和法国这些境外势力的资助和蛊惑?

因为……奥兰治家族。

荷兰人民对奥兰治家族,还存在一丝不切实际的幻想。

自从1702年,威廉三世从马上摔下来摔死到现在,43年时间,奥兰治家族都没有上台执政,荷兰也没有执政官。

一切都是寡头派、摄政派、议会派的人在主持荷兰的政策。

最开始的时候,荷兰的日子也不是过不下去。

有一说一,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全世界都知道荷兰从黄金时代结束后,就开始持续的衰落。

但是,之前的底子太厚,即便衰落,那也是别的国家可劲儿追几十年、十几年才能追上的。

底子厚,包税什么的也还可以忍受。

然而随着荷兰的持续衰落,到刘钰到访阿姆斯特丹的时候,已经有很多人对包税制不满了。

但是,荷兰人民还有希望。

因为,这四十多年,都不是奥兰治家族在执政,而是那些寡头们。

所以,很多人会幻想,如果奥兰治家族上台,是不是一切就会好起来?

就像是锡兰流传的那个谚语一般:扔了生姜,来了辣椒。

可是,也如锡兰一样,在没有经历过荷兰的统治之前,谁知道荷兰人会比葡萄牙人更操淡?

“辣椒”没真的到来之前,所有人都觉得,扔了生姜,会来甜枣呢。

而奥兰治家族在荷兰的地位如何?

当西班牙人蹂躏尼德兰的时候,是谁站出来,带领荷兰人民反抗?

是谁在海牙喊出了“人人皆知,上帝命令君主珍爱其臣民,犹如牧人看管羊群。当君主没尽到这个职责,当他压迫其臣民,践踏他们的权利和自由并待之若奴隶时,那他就不是君主而是暴君”的口号?

是奥兰治家族。

当法国人攻打荷兰,荷兰岌岌可危,不得不掘开河堤阻挡法国人;当荷兰即将毁灭,有人出面斡旋劝降,让荷兰投降、放弃一切的时候。

又是谁,站出来高呼“我的国家是很危险,但是我不会眼睁睁的看着他失败,因为我会战死在联合省的最后一条壕沟里”,带领荷兰人民奋战到底?

是奥兰治家族。

当英国人的舰队游弋在荷兰的海面上,让荷兰的每一条商船、每一条捕鱼船都面临英国人威胁的时候。

是谁,发挥出强大的外交天赋,以重金游说英国议会,激起了英国上下对天主教的恐惧,一举拆散了英法同盟,使得英国与荷兰站在一起对抗法国?

是奥兰治家族。

当然,军事之外,政治经济也是一样。

当英国因为常年战争出现危机的时候,又是谁发挥了经济才能,成立了英格兰银行、吸引荷兰贷款、任命牛顿为铸币厂厂长稳定了英国的国内金融,并且让英国的国力迅速上升?

还是奥兰治家族。

只不过,这是以英国国王的身份,但也不差,能管好英国,当然也能管好荷兰。

奥兰治家族上台了,一切就好了;奥兰治家族上台了,青天就有了;奥兰治家族上台了,荷兰就重回黄金时代了!

人们之前,普遍都是这么想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