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新顺1730 > 第八十章 开个小洞

新顺1730 第八十章 开个小洞

作者:望舒慕羲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6:55

第八十章 开个小洞

待刘钰出了行营大帐,李淦不由伸出手揉了揉听的有些头疼的脑袋。

办法是否真的可用,现在难说。可有了之前攻堡的事,对于刘钰的一些鬼点子,李淦已然是信胜于不信。

只是这种行事风格,和天朝制度大为不合。

蒙古和罗刹国贸易的事,倒还好。虽然于礼不合,但毕竟罗刹是异邦,不是朝贡体系之内的。

做的时候,还可以遮遮掩掩,叫人不知道就行。

反正蒙古和罗刹也不读四书五经,他们也不能写文章批判,就算批判也批不到点上。

可对朝鲜的办法,可就纯粹是要让天下震动的。

按刘钰的说法,要让朝鲜开埠,开海禁,但只允许大顺商人在朝鲜进行贸易,其余国家如想在朝鲜进行贸易,需要朝鲜以及朝鲜的宗主国共同同意方可。

驻派专员在朝鲜开埠港口。一旦朝鲜人和大顺商人发生了冲突,则应交由驻派的专员审理,而非是交由朝鲜方审理。

允许大顺商人的船队在朝鲜近海航行,如果遇到风浪可以前往朝鲜的港口躲避。朝鲜方征收的关税等,应与宗主国进行商定。

剩下的就不提了,单单是这几条,恐怕就得惊掉天下读书人的下巴。

这叫宗藩体系?

仁义何在?

礼法何在?

千年体系一贯以之,从没有这样的宗藩体系。如此一来,与蛮夷何异?

朝鲜人可是读四书五经的,这种事一旦宣扬出去,必然是士林震动,以为纣桀之君。

这等同于宗主国自己认为“传统的宗藩体系要完”。

这是周天子自毁礼乐。

李淦不傻,看得出这一套操作下来,朝鲜和大顺的宗藩关系会更加稳固。

而且大顺可以轻易地操控朝鲜的内政和经济。

借着如今朝鲜内乱的机会,朝鲜一方完全有可能接受这样的条款。

但这种事绝不可能做。

就算适当增强一下对朝鲜的控制,也绝对不会按照刘钰说的这些条款。

“朝鲜、喀尔喀、罗刹、准噶尔……都赶到了一起,乱成一团。天朝如今第一次要以宗藩朝贡体系之外的外交方式,去面对一个毗邻接壤的大国。难不成在他看来,这宗藩朝贡终究是不能持久的?”

越想越是急躁,越想越是心烦,拈着手指揉了揉眼角,近侍赶忙奉上了吕宋来的玫瑰金丝熏。

轻挑了一点,用鼻子猛力一嗅,闭着眼睛爽快地打了两个喷嚏,这才清醒了一些。

帐内的自鸣钟也叮叮当当地响了八下,夜已经有些深了。

出去小转了半圈,仰头看了看与京城大不一样的星空,望着比在京城要高出许多的北斗天极,直到仰的脖子有些酸痛,这才回到了大帐。

坐在案几旁,对着空白的宣纸,也不提笔,就那么傻愣愣的坐着。

许久,叹了口气。

“你想把这屋子捅个大窟窿,朕却只能在窗户纸上戳个小洞。”

…………

贝加尔湖南岸的色楞格河河谷。

二百名大顺京营精锐仪仗、二百名参加过大北方战争或者第三次俄土战争的俄国老兵,彼此对视着站成了两排。

京营精锐腰间挎刀,身后背着沉重的火绳枪。

对面的俄国人拿出来撑场面的精锐,则都背着燧发枪。

双方的士兵站在道路的两侧,一直通向河谷地的几处大营帐。

这几年伴随着彼得大帝的改革,改革的阵痛之下,俄国的平均身高已经降到了一米六二,老五营挑选出的关西大汉个子也不矮,双方站在那旗鼓相当。

营帐内,一场别开生面的谈判正在进行。

齐国公一句话不说,侍从不断地给他添茶水。

对面的萨瓦伯爵也是一句话不说,不断地在那吸烟。

千里之外战斗还在进行,这里的谈判从未停歇,但是双方都一句话不说。

最开始,大顺对俄开战,俄国使节团的全权特使萨瓦伯爵有心吓唬吓唬齐国公,想要先声夺人,就向齐国公发出了邀请,示意继续谈判。

但实际上他根本不知道该谈什么,只是想要吓唬一下,羞辱一番不敢来的齐国公。

齐国公也不是被吓大的,自是带着护卫就来,来了之后也不说话。

每天早晨十点钟往这一坐,开始喝茶。

中午吃饭,下午三点钟再来,继续喝茶。

既然前面开战、后方继续谈判的意见是瓦萨提出的。

齐国公每天按时卡点来喝茶,萨瓦没什么可谈的,也只能每天按时卡点来抽烟。

互相静坐一个来小时,下班吃饭。

这一次谈判,本来是俄国人想要越过边境问题,直接选择入京商定通商的。

俄国人觉得边境问题暂时没必要谈,已经成为了既成事实,还有什么可谈的呢?

只是被齐国公胡搅蛮缠了许久,在礼仪问题上寸步不让,终于拖到了大顺准备好了开战。

开战的消息传来,齐国公早就知道,萨瓦伯爵却无准备,一时间忙乱了手脚。

紧急汇报给彼得堡,消息来回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萨瓦伯爵在彼得堡的指示到来之前,想到了恐吓。

谁曾想齐国公对这种恐吓毫不在意,你说谈,我就谈,谁不敢来谁孙子。

拿出渑池会的架势,双反各出二百人的护卫,约定在边境地区的色楞格河河谷见面。

见面地点五里外,双方的主力部队各自集结,摩拳擦掌。尽量避免冲突,却又都做好了一旦接到命令就发动进攻的准备。

齐国公和萨瓦在帐篷里每天静坐,士兵在外面随时准备开战,那些勘界的业务人员却不能静坐。

这一次俄罗斯科学院的大批数学系的学生也都来到了这座边境小城,他们的专业很适合勘界。

这些学生的教授很有名气,俄罗斯科学院此时的物理学和数学教授是伯努利,就是那个流体力学伯努利方程的伯努利。

这些学生在来之前,也听说了一件事:13岁考上大学、19岁就**文的欧拉,就要前往彼得堡做他们数学系的教授了。俄罗斯科学院终于要开始教微积分了,并且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俄国数学的水平都是世界一流,人才辈出,这无可争议。

科学院的学生总是狂热的,即便热切地盼着回到科学院继续钻研数学、去见一见那位年纪轻轻就已成名的欧拉教授。但想到边疆问题,仍旧热血澎湃,冒着风沙每天勘界、绘图。

他们的教授很可怕,俄罗斯科学院也很可怕。

即便是刘钰这样的穿越者,此时面对伯努利、欧拉,心里还是虚的。哪怕后生了三百年,数学水平也差得远,不敢比,那是能心算微积分的猛人。

大顺这边也拿出了几乎全部的数学测绘人才家底。

那些跟随传教士绘制过经纬度地图的小吏,除了一部分跟着刘钰去东边勘界,剩下的全都跟着齐国公来到了这里。

如今难解决的,还是东线,也就是从斡难河、石勒喀河向东的黑龙江段。

西边俄国人看似有优势,可也清楚,当年准噶尔部北攻喀尔喀蒙古时,喀尔喀部没有选择投俄还是选择了南下求援,西线的边疆就已经基本固定了。

这里不是东边那样的半无人区,蒙古部落的人口还是不少的,俄国现在也无力对抗大顺炮兵步兵加蒙古骑兵的组合。

两边真正要谈的东西,还是在东线。

俄国人心里也没底,不知道大顺在东边到底是怎么个意思;齐国公这边更没底,他来的时候,来一张东线的地图都没有,直到收到了快马送来的汉化过的白令“送”的地图,齐国公才算是松了口气。

前期好在有刘钰出的主意,死咬着礼仪问题不放。果然逼着萨瓦伯爵主动反驳,在称呼问题上扯了几个月的皮。

萨瓦以为这是东方帝国的傲慢,直到开战的消息传来这才恍然大悟。

趁着这几个月时间,跟随齐国公来的绘图小吏们,抓紧绘制了西线边界的地图。

到现在,双方在西线的勘界已经做得差不多了,大顺这边至少还懂一些绘图学,不至于被人太糊弄。

一方是跟着伯努利学数学的前途无量的学生;一方是跟着传教士学n手绘图学的小吏,虽然在数学水平上差距不小,可勘界绘图这种事倒是区别不大。

看似吓人的俄罗斯,其实也暴露了它的脆弱:西化才刚开始,人手不够,连科学院里的数学系学生都要拿出来顶事儿。

可脆弱之余,又露出了狰狞:创立不过十年时间,俄罗斯科学院就能结出第一枚果子——发现了质量守恒定律、铺垫了现代化学基础、创建了莫斯科大学、完善了俄语语法和修辞学的渔民之子,罗蒙诺索夫。

而大顺……还在补几何原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