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新顺1730 > 第五一八章 大事成矣(九)

新顺1730 第五一八章 大事成矣(九)

作者:望舒慕羲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6:55

第五一八章 大事成矣(九)

刘钰敢这么对待荷兰,还有一个重要的时代因素,可以确保荷兰在他的掌控之内,而不至于失控。

那就是,启蒙运动才刚开始、93年的雷霆万钧还未落下。

荷兰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路不是自己蹦出来的,而是需要一群思想家先构建出来。能不能实践先不提,最起码得有个往哪边走的方向。便是儒家,也一样构建过三代之治。

社会发展带来的物质基础,才有思想构建的基础。现在荷兰的物质基础是有的,缺的是上层建筑的图纸。

既现在没有这样的图纸,那么荷兰的百姓,只能在两坨屎之间,选一坨。并没有“两坨都是屎,为什么非要在两坨中选一个呢”的可能。

因而不会出现一个“巴达维亚共和国”。

只要不出现“巴达维亚共和国”这第三条道路,那么法国就是可以容忍的。

摄政派上台虽然也叫共和,可绝对不是能逼出来反法同盟的那种共和。

此共和,非彼共和。

既然只能选两坨屎,民众的内部的诉求,认命呗,还能咋办。

这件事,说到底,还是因为大顺在欧洲的影响力和实力都不足,只能借鸡生蛋。

没有法国点头,这件事是做不成的。

别看大顺在东南亚耀武扬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肃清了占据东南亚百余年的荷兰,可真要是来欧洲开门自由贸易,那还差得远。

大顺头顶上没有什么闭关锁国的帽子,可也并没有什么卵用,一厢情愿的自由贸易并不存在。

实力又不足以远征四万里,是以中法同盟,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下去。

很长一段时间内,大顺在欧洲的一切举措,至少在面上,都必须要先保证法国的利益,以证明自己是个合格的盟友。

包括刘钰计划中的印度地区“上党归赵”计划,也是以此为基础的。可巧取,而不可豪夺。

所幸,至少刘钰实际上执掌对欧政策的这段时间,不管真实目的是啥,确实帮了法国不少忙。

现在这事儿,一方面齐国公希望路易十五以国王的角度来考虑。

另一方面,也是确确实实对法国非常有利。

如果只是退出奥属尼德兰,法国面上确实不好看,而且确实等于白玩,打了数年仗唯一的成果就是欠了一屁股债。

如果真能促成荷兰政变,荷兰中立。

那如蓬帕杜女侯爵所言,这场战争,不考虑法兰西共同体的利益,只考虑国王的尊严面子,也是有利的。

中国固然以某种形式参加了,盟主终究是法国。

会盟诸侯、签订合约,法国才是一方盟主。

大顺在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中的出力程度,以后世一战为例,肯定比只出华工的中国强,比不上出兵参与欧战的美国。

大顺取得的战果,荣耀自归盟主一份儿。

以出力程度而言,若以后世一战为例,大顺在奥王继承战争之后的作用,高于出华工的北洋,但肯定是不如直接参战的美国。以一战美国的出力程度,尚且说话没人听,如今大顺自是做不到执牛耳的位子。

不过固然需要法国点头,实际上只要把这个计划和法国说了,法国也不好拒绝。

这件事的主动权,看似在法国手里。

政变与否,和法国是否继续进攻,不取决于政变的荷兰,而取决于法国。

然而,这也只是“看似”。

刚刚齐国公讲了大顺面临的贸易尴尬局面,既是在讲道理,其实又何尝不是对法国的一种威慑呢?

如果法国背盟,背信弃义,这边大顺和荷兰摄政派谈好了,结果政变后法国继续进攻……

荷兰固然是无力抵抗,政变并不能立刻变出五万荷兰军队,也不会让荷兰军队的战斗力陡增,毕竟这只是政变,而不是尼德兰大革命。

但是,大顺却有办法让背信弃义的法国浑身难受:英国、荷兰、葡萄牙,都可以承接东西方的贸易。

唯独你法国,给你这么多的优惠,依旧拉胯。大顺无法直接报复法国的背信弃义,但是恶心法国、让法国的对手强大却可以做得到。

将所有的香料贸易、丝绸瓷器贸易,转交英国东印度公司,在亚洲直接排挤法国的势力。

虽然,刘钰绝对不会这么干。

但威慑嘛,不在于会不会真的这么干,而在于有没有能力干

只是鉴于中法之间的关系,齐国公没有把话说的这么明白,点到为止,剩下的法国人自己去悟吧。

所以,这件事,刨除掉大顺这边点到即止的威慑,路易十五也就只有一个“说话算话”的选项。

要么,不答应。然后看看大顺的后手。

要么,答应了就确保实施。

正如同刘钰要找一个“法兰西是欧罗巴君主**的希望”这样的理由来解释中法同盟,中法同盟的地缘政治基础,在顺俄战争结束、大顺平定准噶尔、与俄国签订了边界条约、拿下东南亚之后,其实就已经不存在了。

在法国不知道刘钰的真实目的情况下,现在的中法关系,看起来真就是纯粹的朋友关系。

《周礼注》解,同志为友嘛,既为保住君主**为相同之志向,自是纯粹的友情。

论贸易,中法贸易随时可以断绝,大顺毫不在意。

论地缘政治,已经用完了,法国没用了。

论军事交流,大顺拿到了74炮战列舰、当初的学法语的小鸡崽都长成可以下蛋了老母鸡了,也没用了。

伴随着彼得堡政变、阿姆斯特丹政变、大顺下南洋等几场惊艳亮相,大顺此时在欧洲不再是背景板,而是一个非常恶心的存在。

和大顺敌对,大顺没本事攻入你的首都,但你也没本事攻入大沽口。

问题是,大顺在贸易上、亚洲问题、印度问题上,能恶心的你根本睡不着觉。

而你却拿大顺无可奈何。

大顺现在在欧洲局势里,更像是个辅助:辅助单挑打不赢,但谁也不希望辅助跑对面去。

各国对大顺的态度,也就有了一个基本一致的认知:好羡慕法兰西啊。大顺不恶心法兰西,却可以随时恶心我们。

大顺有能力恶心到的欧洲国家,有瑞典、俄国、丹麦、荷兰、英国、法国、葡萄牙、西班牙。

如果法国和大顺断盟,或者背叛了大顺,大顺有许多方法让法国恶心的想吐。

理论上,可以全力扶植英国贸易,为英国源源不断地输血——我伤害不了你,可我却能让你的宿敌变强。

可以在印度问题上,让法国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可以在加拿大问题上,直接断绝人参貂皮贸易。

真要这样,法国除了骂几句,啥办法也没有。

连最基本的宗教影响力都没用,因为大顺禁教,你一天主长女能奈我何?

法国人当然不可能知道刘钰的真正目的,那就是遏制英国崛起,北美我得不到,也不能让别人得到,非要把北美弄成天主新教法语拉丁英语打出脑浆子不可。

所以,路易十五想不到这一层,就想不到中法同盟中,法国其实有主动权。

大顺不会做出背弃法国的事来,至少在英国衰落之前。

可想不到这一层,那么中法同盟到现在,看上去就是大顺拿捏着主动权。

法国就不得不慎重考虑大顺这个盟友的意见。

即便这样,齐国公还是给足了法国面子。

既没有恐吓威慑,也没有大谈分手,而是一切站在法国和路易十五的角度上,去说明这件事的好处。有些东西,不必挑明,点到即止。

单就这一点,就让路易十五颇为受用。

他虽然中人之姿,或者说也正是因为中人之姿,想不到大顺对欧美局势的真正构想,所以他觉得中法关系的主动权在大顺手里。

在法国被动的情况下,大顺的齐国公还能尽可能顾及法国的面子,从不主动压人,这情面实在足够了。

而齐国公也不知道刘钰的真正构想,所以站在他的角度,也觉得中法同盟的主动权在大顺手里。

他是纯粹出于刘钰对路易十五性格的判断来尽可能给足面子的。

故而齐国公来处理此事,比刘钰更合适。

要是刘钰来和法国谈,有句话,叫“做贼心虚”。

心里知道自己的目的、也知道不可能真的去帮英国,这种心态当然可以做威慑,但毕竟自己知道自己是在演戏。

最好的表演是不知道自己在演戏,知道在演,就容易在气势上先输了。

而齐国公不知道刘钰的最终目的,并不知道绝对不会去与英国合作,这种心态搞威慑外交就最合适。可以在气势上完全主动,不需要演戏,也能牢牢把握住主动。

真真假假的博弈,齐国公只就把握一点,只要法国不是彻底拒绝、哪怕还有一丝可能,就给足法王面子,不要撕破脸。

两者区别,便是假如法王这边使手段,做出一副拒绝同意的姿态:

刘钰就会担心法国是不是真的拒绝接受啊,那赶紧软下来,总归是要求法国人不要走,主动还价。

而若齐国公,反倒因为不知,所以法国人要做拒绝姿态的时候,齐国公直接可以大袖一拂,法国不盟爷,爷去找英荷,反倒会把法国先吓的还价。

内心知道自己不敢不会的威慑者,不是一个合格的威慑者。

心态既能保证,剩下的就简单了。只要不彻底翻脸,就要给面子。

至于如何讲话才算给一个君主颜面,这一点,各国宫廷都差不多。

齐国公也在大顺宫廷朝堂上混了一辈子,换汤不换药的东西,自是娴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