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新顺1730 > 第六一九章 无妄之灾

新顺1730 第六一九章 无妄之灾

作者:望舒慕羲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6:55

第六一九章 无妄之灾

海关总队的军官得了令,立刻领着人去了丹麦商馆。

这是新组建的一支部队,主要处理外事和贸易问题。人数并不多,但在大顺本土,这种部队也用不到几个人。

百十号人呼啦啦地朝着丹麦商馆那边走去,有了上次英国、葡萄牙商馆被查的事,商馆区附近的人已经是见惯不惊。

看着海关总队的士兵带着枪过来,手快的看热闹的已经下了赌局,猜猜这一次是要查办哪一家的商馆。

经过刘钰整治的海关,如今也是行动迅速,效率出众,专业的会计和审查小吏,跟着海关总队的后面,进了丹麦商馆。

丹麦商馆的负责人一脸懵逼,看着荷枪时代的士兵把商馆一围,顿时楞在那了。

丹麦是个中立国,也没和大顺有什么冲突。

最近的殖民地在印度的特兰奎巴,远得很,大顺下南洋和丹麦也没什么关系。大顺攻打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殖民地城市时,丹麦亚洲公司还特意发了个声明,公司严守中立,拒绝交战双方在其殖民地泊靠、补给等。

怕的就是荷兰人跑过去,大顺找麻烦。丹麦人听说大顺这边的行事风格有些霸道,好像是西域的一些异教首领逃亡中亚,大顺这边直接派人逼着对面交人,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便怕大顺到时候找借口把特兰奎巴收拾一顿,当真是滴水不漏。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丹麦更是直接选择了中立,和大顺的敌人荷兰、亦或盟友法国都没交集。

大顺在瑞典王位继承人问题上站俄国,丹麦也就顺势退步,给足了刘钰面子。

论贸易额,丹麦这个亚洲公司或者叫东印度公司,在一众东印度公司里也算是大顺的优质客户了。

至少在茶叶进口上,比英国东印度公司还要多。丹麦公司顶着个东印度公司的名头,实际上印度的贸易额只占30%,剩余七成都是和大顺的贸易。

按照西方此时盛行的“重商主义”观点,丹麦人觉得,自己简直就是大顺最好的合作伙伴。

丹麦也没什么可以往中国运的东西,一开始倒是还能卖点钟表和音乐盒,但在英国商人总结出一条名为“往中国输送任何可复制的工艺品,都意味着本国工匠失业”的规律之前,大顺的钟表业已经在发展起来了。

历史上,这条商业规律,总结于18世纪中后期,因为“伦敦和伯明翰发条制造商遭受了惨重的损失”,而之前,这些发条商制造的音乐盒之类的东西,是可以直接作为交易期货票据的。

而在大顺主动吸取外部技术的背景下,这条规律比历史上早了二十年就出现了。

除了丝茶瓷等老几样几外,实际上大顺还垄断着一种“冶金工业”的高技术含量的拳头产品。

西洋人称之为“tutenage”,实际上就是锌合金,这一点也是此时的欧洲各国无法生产的——前年柏林科学院的化学实验室主任马格拉夫,刚在实验室炼制出来。但实验室炼制和大规模生产,不是一回事。

丹麦是最早做锌生意的欧洲国家之一,哥本哈根一直也是欧洲重要的锌合金交易中心。因为丹麦人最早和锌商人签订了订单,把控了很大一部分货源。

除了白银,丹麦基本没什么往中国运的东西。

而且丹麦觉得,自己在大顺的地位很稳固。

丹麦人觉得,自己承载着一种“经销商”的身份:锌合金、茶叶,这是丹麦公司的主力产品,而这两项产品都不是在丹麦销售的,而是面向整个欧美市场。

从这一点看,大顺怎么也没理由找自己的麻烦才是。

总归,不管怎么看,丹麦亚洲公司都是一个似乎非常听话、且非常合作的大客户。

这在几家东印度公司里,是不多见的。

刨除掉盟友性质的法国,英国葡萄牙有鸦片问题、普鲁士贸易额太小、西班牙有宗教问题、奥地利的公司作为公主继承的条件解散了……

种种条件下,大顺海关总队的士兵荷枪实弹进入丹麦商馆的时候,丹麦商馆的负责人是愕然且崩溃的。

通译连忙迎上去,行礼之后问道:“大人,这是怎么回事?”

海关总队的军官一边挥手示意士兵先查封仓库,一边道:“国公吩咐,自有缘故。具体如何,自有丹麦的公使转达,我只是奉命行事。你转告一声商馆馆长,就说自今年开始,丹麦的一切货物,不管是进口还是出口,一律增加25%的关税。”

“加税?”

通译大惊,现在连普鲁士都跑来做生意,各国都在搞直航贸易,都在试图打破几家公司的垄断,这时候加税?

一下子加25%的税,虽不及伦敦的茶叶关税要的狠,但这也直接摧毁了丹麦公司的利润啊。

“对,加税。原因我不知道,我只是奉命行事。”

军官并不解释原因,而且他也真的不知道原因。

丹麦商馆的负责人又恳求着问了几句,然而得到的回答还是如初,自有在天津的公使转达原因,这边只是执法。

“请问,此事是否只针对我们丹麦公司呢?”

“应该是吧?我只是接到了先查封丹麦商馆的命令,并无命令叫我去查办别人家的商馆。”

说话间,带着记事本的海关人员就拥到了丹麦商馆仓库的门口,开始清点里面的货物。

丹麦商馆馆长眼看着一箱箱的货物被要求拿出订货单,想着25%的高额税,真真有种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的感觉。

各国现在都在争相出口,只听说有出口补贴,还真就没听说哪国搞什么出口税的。丹麦商馆的馆长只觉得自己今日算是长了见识,可叹息之余,心里却也没什么办法。

丹麦人的第一次探险,从广州拿回货之后,第一次跑,路不熟、货不明白、荷兰作梗、英国打压,再加上死人抚恤之类,依旧得了11.7%的纯利润。

自从找到了“对英茶叶走私”、“保证锌合金交易中心”这两个财富密码之后,公司的利润率更是一路飞升,升到了26%的纯利润。

这在欧洲,已经算是极高的利润率了。

丹麦王室给予公司绝对的垄断权。

任何非公司的丹麦人都不得私自前往亚洲贸易。

任何非丹麦公司的船都不得携带东方货物在丹麦卸货。

加上公司可以直接用茶叶期货,在英国走私商人那获得低息贷款,以获得资金周转。

可以说,对华贸易就是丹麦亚洲公司的根本。

现在被加了这么重的出口关税,公司怕是要完啊。

丹麦商馆的人心急如焚,可也不敢做什么,只能顺从地把订货账目交出去。

隔壁的英国商馆里,法扎克莱幸灾乐祸地看着丹麦公司被大顺海关查封。

他当然有幸灾乐祸的理由。

丹麦公司的茶叶整天往英国走私,英国东印度公司烦不胜烦。奈何外贼易防、内贼难防。

和丹麦公司勾连走私的,当然都是英国人。

而且很多还是前东印度公司的员工,大部分人的资本还是在印度拿到的第一桶金。有的是靠在印度买到了宝石、有的本身就是参与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的。

英国这边抓都不好抓。

本就是公司出身的,在公司赚了钱,然后搞对公司不利的走私。

内行无比,全都门清,甚至不少都是公司前辈,这怎么抓?

比如捐助了大学,以至于大学用其名字命名的伊胡利·耶鲁,这就是法扎克莱的前辈,公司前驻印办事处负责人,茶叶贸易拿到的第一桶金,拿到第一桶金之后才转行干奴隶和走私贸易的。

虽然英国商馆还未解封,但今天得到了一个模棱两可而不是之前明确否定的回答,以法扎克莱对中国的了解,觉得这个模棱两可的回答其实意味着今年的贸易可以正常展开了。

他是没有什么“兔死狐悲、物伤其类”的心情的,觉得大顺今天可以找个由头查封丹麦商馆,明天说不定又会再查封英国商馆什么的。

从大顺查封丹麦商馆这件事上,法扎克莱觉得自己算是看透了。心道刘钰说话就如同放屁,什么国民财富是生产的总物品、什么白银太多没什么用,纯粹扯淡。

明显的事,大顺这边找理由查了英国和葡萄牙,转头又来查丹麦。

理由?

想到理由二字,法扎克莱不屑地啐了口唾沫。

心道,理由?理由无非是大顺想把转运的钱自己赚了,如今有瑞典人俄国人与他们合作,大顺已经不需要第二个波罗的海的“分销商”了。

丹麦人早就应该看清楚这一点,主动和大顺合作,拿出一部分股份让大顺这边持股,或许还有活路。

可看不明白,今天被查封,那实在是太正常了!任何去试图讲道理、找理由的人,就像是荷兰人拿着他们认为有道理的海洋航行自由理论去让英国放弃航海条例一样。

幼稚。

凭着这些年和刘钰打交道的经验,法扎克莱总结出一套非常有效的猜想逻辑。

然后他把目光投向了旁边的瑞典商馆,心道,中国人在塑造一种意识,跟着中国合作就能赚钱,而且越赚越多。作为这种典型,会被政策支持,而在大顺政策决定一切。瑞典人运气好,荷兰人丢了东南亚,或许也是一种好运气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