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七海扬明 > 章四六一 移民科

七海扬明 章四六一 移民科

作者:且看昨日风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00:27

章四六一 移民科

澹台云凤和厄齐尔卷入的是今年在国内,尤其是在申京闹的沸沸扬扬的移民案中,在裕王西征在大陆方向快速打开局面的时候,往西疆区域大规模移民就成了帝国的国策,尤其是传统汉地国族的迁移更是重中之重。

理藩院主导了各绥靖区人口的迁移,而陆军有农垦团,帝国行政系统也不断向西疆转移犯人,但随着移民速度的加快和数量的增多,各边疆区绥靖区需要的不仅仅是种地的农民和放牧的牧民,还要有人,其中就包括管理人才,尤其是边疆区划分之后,需要大量的基层行政人员。

而帝国两京及海内主要城市迅速反应,按照内阁的要求,专门办理了移民科,这个移民科的主要任务就是从主要城市的养济院、孤寡所之中挑选十二到十六岁的少年进行培养,结业之后,分批发往各边疆区选用。

一开始这个计划很成功,但是很快就出现了两个问题,第一就是移民科毕业学员的流失、截留现象严重,其二就是原本自愿报名逐渐转向了抽签等半强迫的方式。

这也难怪,在帝国的主要城市,人口从来都不是什么问题,但拥有知识的人才却永远是稀缺的,虽然移民科是按照行政单位的要求培养的,主要教材和老师也是来自帝国选用行政胥吏的这一级别,但两年的培养期限一到,毕业的学员都能达到相当的水准,基本的文化知识是不用怀疑,而各城市拥有发达的工商业,不断以各种理由截留这些人。

而第一个问题在近期获得了解决,那就是所在城市只是进行基本的学字、术算等培训,在确定拥有学习能力之后,所有的预备学员前往甘肃兰州和陕西西安进行深造,然后一并送往边疆区域。

但第二个问题才是真正的大问题,无论帝国如何宣扬边疆地区,尤其是新拓的黑海沿岸和河中之地是多么的富庶,气候宜人,仍然有大量的人不愿意前去,这也是向西移民一贯的问题,只不过过往这个问题被掩盖了。

理藩院迁移的都是漠北、外东北和西伯利亚的渔猎游牧民族,说实话,即便是最偏远的边疆区域,也比他们生存的地方要富庶的多。而陆军的农垦团则是属于军队调遣,一旦进入编制,就是军人,兵随将领草随风,他们没有提出异议的资格。

内阁下属各行省那就是完全是发配犯人,也是强制性的。

但贫穷地区的藩民是有限的,农垦团的招募成本太高,而也不可能为了移民严刑峻法。所以移孤寡之民,从逐渐从自愿变成了半强迫,这直接导致了各地养济院的反弹,而在申京、苏州等地,还发生了养济院孤儿逃亡事件,导致主要城市到处都是乞丐、贼偷,引发了广泛的治安问题。

而在帝国的军政衙门之中,对于移孤寡之民的态度也各不相同,很多人是反对的。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在于,很多孤儿根本就不是孤儿,而是弃儿。

帝国成立之后的二十一年,就是人口大爆发的二十一年,这二十一年里,究其原因就在于局势的安稳和土地的开发,当然也与小冰河时代的结束,恶劣气候逐渐的消失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政治上,实行摊丁入亩,废弃人头税,废除残余的奴隶制也是重要因素。

在帝国的农村乡间,一对夫妻生养三四个孩子是最正常不过的现象,六七个乃至十几个的也有,尤其在原本人口就密集的长三角地区,如此快速的人口增长是当地所承受不起的,而在这个时代,乡间生下了养不起的孩子,生下后直接溺死在水桶里的事比比皆是。

(记得以前课本上讲的,朱德元帅的母亲就是生了十几个,只养活了七八个,就有生下来直接溺死的情况。)

为了避免这种人伦惨剧,同时满足帝国对于海外殖民地和新拓之土的移民扩张,帝国政府一方面打击杀死婴童情况,动辄以发配边疆为罪责,一方面又大规模推广养济院,收养这些没有人要的孩子,这就导致的一个有些荒唐的现象,在没有有效避孕的帝国境内,很多孩子生下来就被送到养济院,简直就是为国家生的孩子。

一开始,帝国各级政府还为养济院的孩子建立有效的保育、进学和工作安排等工作,但是随着规模越来越大,财政实在支持不起来,等到帝国十五年左右的时候,一应的进学和安排工作全部取消,待遇逐渐从培养成人才降低到培养成人,最后降低到现在的活着长大。

而对于农家来说,把一个孩子养到十六岁是极为消耗财富的,但一个十几岁的成年人却是宝贵的劳动力,所以当养济院开始半强迫的往边疆区移民的时候,大量原本的弃儿亲属前来认领,而一些养济院长大的孩子为了避免前往西疆,直接乱认爹妈,然后得到一个合法的身份,继而留在城市里做佣工过活。

显然对于冷血的政治家来说,这是**裸的国有资产流失,所以大量打击类似的行为,自然就会产生各种问题,暴力对待引发了反抗,在不知情的人眼里就是帝国政府迫使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证据,而制度性的对待也出现了贪腐等情况,成年孤儿借贷工坊主的钱就买通养济院的管理人员,获得有效身份,如此行为比比皆是。

虽然李君威看眼前的四个年轻人中,澹台云风是最稳重的,但这件事的起因却是因为他,因为澹台云凤也是养济院出身,他的妹妹澹台雨墨也是如此,当然他们两个是特殊的,因为这二位是帝国牺牲军人的遗属,他们自幼成长的养济院试帝国陆军出资经营的,从小到大的生活、教育都与中产阶级是对等的。

而从军人遗属之中选拔禁卫军也是皇室的一贯政策,而澹台云风则是养济院之中的佼佼者,不然也无法成为禁卫军的预备军官。

但澹台云风终究是有孤儿情怀,面对申京治安厅大规模搜检养济院逃出的人,忍不住出手相助,协助安排了不少了逃脱追捕,而他的妹妹澹台雨墨也加入其中,但最终让事件升级的却是厄齐尔。

厄齐尔原本什么都不知道,只是因为和澹台云风是军中好友,在面对治安厅追击的时候出手相助,他以为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行为,但却不知道被他揍的鼻青脸肿的几个家伙并非是穷凶极恶的歹徒,而是治安厅的便衣特遣队员。

“就是这样,事儿就闹大了,他们很快就查出来澹台大哥是禁卫军预备军官,与陆军牵连着,又找到李逵大哥是藩臣,最终找到了苏日安,让他出面缉拿,三叔,你不是不知道,苏日安什么事儿都敢碰.........。”静安公主讲解完,又不免絮絮叨叨苏日安几句。

李君威眉头一皱:“李逵,怎么又来一个?”

厄齐尔咧嘴一笑,拍拍胸膛说道:“殿下,俺就是李逵,李逵就是俺!不管在归化学堂还是禁卫军中,人人都说俺有侠义之心,为民请命,替天行道,所以就叫俺活李逵!”

李君威看着他狂放不羁的模样:“主要是你是因为你长的像活李逵吧!”

“嘿,裕王殿下果然英明!您瞧俺这胸毛,和李逵是一模一样!”厄齐尔扯开胸襟,对李君威说道,倒是一点听不出裕王是在讥讽于他,惹的李君威一片黑脸。

而静安公主却瞪了他一眼,继续说道:“三叔,他们做的都是好事,帮了那么多的孤儿乞丐,苏日安那活阎王若是找上门,您可一定要帮帮他们呀,他连您都敢动,更不要说其他人了。”

“哦,你知道苏日安连我都敢动,你还把这几个往我家里藏?”李君威倒是被侄女气笑了。

静安骄傲的说道:“他只是敢动,却也没有动了么,不是?”

当初李君威去边疆的直接原因就是苏日安的问罪,但后来来看,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裕王西征,拓疆万里,留名青史,显然也是他主动而为之,但这件事最终还是解决了,苏日安虽然被帝国百姓称之为当世包拯,但并非那么冥顽不灵,特别是在被皇帝开解之后,多少还是选择了妥协。

裕王西征,灭克里米亚汗国,夺取黑海出海口,是举国上下欢腾,各方政治势力都赞赏支持的时候,苏日安把旧案翻出公开,结果被政坛骂了一阵不识大体,然后皇帝受万民各界请命,特赦裕王之罪,让这件事完满的解决了,而至于当年皇帝、诚王和裕王在京城街道上开枪那件事,就要永远冰封在了档案之中。

“你知道我是怎么知道厄齐尔藏在我的万宝楼里的吗?”李君威问向静安。

静安公主微微摇头,李君威勾勾手,低声在她耳边,用只能她一个人听到的声音说道:“不要声张,是你皇帝叔叔告诉我的。”

“啊!真的,那岂不是死定了!”静安顿时苦瓜脸。

李君威摊开手:“既然他都知道了,苏日安也肯定知道了,只不过这到底是王府重地,他没有得到确凿的证据,不敢前来搜查罢了。”

“那怎么办,三叔,你可得帮忙呀。”

李君威想了想,眼睛在静安公主和几个朋友身上扫视了一段时间,笑了笑说道:“这事其实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首先,厄齐尔肯定是不会坐牢的。”

“为什么?人是我打的,那个大龅牙是我一拳砸飞的,我还掰断了另外一个家伙的手.......>”厄齐尔听了这话,立刻反驳,好像有人要抹干净他的功绩似的,一直到静安轻咳一声,他才闭嘴。

李君威解释道:“你是藩臣,是和硕特汗国朋楚克大汗的儿子,这个身份很重要,据我所知,一般来说,藩臣犯罪,除非是杀人、强奸这等大罪,否者是交由理藩院审理的,到了理藩院那里,也就是交点钱,认个错的事。”

这倒是事实,帝国对藩臣一向是优厚,却是秉承的大罪重责,小罪不罚,罪责累计的原则,一般的作奸犯科,该判多少时间监禁就是判多少时间监禁,但不予执行,而是以金赎买,并且完全赔偿,但是这些判决会记录在档案之中,只要累计到二十年,那就是要一并执行了,当然期间也有罪罚体制,但却不是应在他个人上,比如累刑五年就会被夺取继承本部扎萨克的资格,累刑十年,那就要罚没其所在部落的扎萨克,把罪罚转移到他们的父兄身上。

而到了二十年,那就是按照死罪执行了,这种牵连家人的罪罚体制其实是比寻常百姓的更为严苛的。

说起来,理藩院也与内阁、议院下属的各**务机构完全不同,理藩院是帝国皇室的自留地,这里的法律更为简单,处理起来也更为方便。

“原来我没事儿呀,哈哈,搞的跟造反了似的,在这鸟不拉屎.......在殿下的万宝楼里躲了这么久.........。”厄齐尔笑哈哈的说道。

李君威已经感觉到了,厄齐尔这个自幼在归化学堂长大的家伙,性格是极为的憨直,头脑也很简单,而且简单的过于简单了,他主动说道:“厄齐尔,你没事儿,你可以大摇大摆的出去,但是有人问起澹台云风的下落,你不回答,那就是包庇罪,就有事了,当然你可以回答!”

“不可能,我厄齐尔是也先的后裔,怎么会做出出卖朋友的事呢!”厄齐尔大声宣告着。

静安则是问道:“三叔,那现在该怎么办?”

“如果我是苏日安,我不会来裕王府找人,而是去英王府。”李君威说道。

“让他去........。”静安骄傲的说道,但是转念又觉得不对:“三叔,为什么去英王府?”

李君威说道:“找你的母亲,英王太妃,只要把你私藏罪犯的事说出去,不用他苏日安来,你的母亲也会主动来到这里,把这两个家伙交给苏日安法办的,所以你藏在裕王府也是没有任何的作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