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七海扬明 > 章七十 诱导

七海扬明 章七十 诱导

作者:且看昨日风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00:27

章七十 诱导

见林庆业眼露光芒,李明勋道:“郁陵岛面积广阔,处于大海中央,敌人窥测不得,倒是颇为安全。”

“此地甚妙,甚妙!”林庆业击掌称赞。

李明勋继续说:“只是郁陵岛乃是朝鲜国土,而如此大事,尔等不好大动干戈,由我出兵夺取岛屿,不知可否?”

“出兵,为何要出兵?”林庆业诧异问。

李明勋轻咳一声,说道:“若不出兵,怎么控制岛上衙署、百姓,让其不走漏消息?”

听得这话,林庆业哈哈大笑起来:“李先生说笑了,郁陵岛不过是一空岛,除了海寇和渔民,并无其他人居住,何来衙署和百姓?”

这下倒是李明勋有些慌乱了,因为前世日本与韩国的独岛争端(独岛与郁陵岛属于一个群岛),李明勋对于郁陵岛还是有些了解的,在公元六世纪的时候,岛上还曾建立过一个叫做郁山的国家,后为朝鲜半岛上的新罗国所吞并,一个建国立基的岛屿,如何能没有人呢?

林庆业听了李明勋的询问,连忙说道:“郁陵岛确为朝鲜所有,前朝之时,当地官员还曾以岛上特产朝贡,前朝也屡次派遣使者前往,但本朝建立之初,便与大明一样,经常受到倭寇袭扰,遂行空岛之策,面向倭国方向,除济州等大岛,其余岛屿一概抛弃,岛上百姓迁居国内,所以郁陵岛上应当无人才是,先生见到的人,应当是倭寇或者前去打渔的渔民。”

李明勋一拳砸在了手掌上,懊悔不已,早知如此,他早就派遣士兵前往,把岛上的倭寇剿灭,占岛自持了。

“既然如此,李某便让人扫清岛上的倭寇,建设港口码头,以便后期行动。”李明勋平淡说道。

见林庆业起身欲走,李明勋忽然开口:“林将军,沈大人的反正计划,您认为有几分胜算?”

林庆业回过身,看了李明勋一眼,眼睛里闪过一道寒光,问:“如今东国沦陷,盖因清虏凶残,国中尚有奸贼佞臣,若得上国相助,沈大人举起义旗.......。”

李明勋根本没有心情听林庆业这种场面话,他随意摆摆手,说:“和那些都不相关,将军从辽东来,对大明,特别是中原、蓟辽的情况了解的比李某清楚,也应该听说过肆虐大明的流贼。如此林林总总,将军觉得大明有多大可能支持你们,又有多大力量支持你们呢?”

林庆业的脸色变了,重新坐回了座位,正如李明勋所说,林庆业对大明的情况了解极深,这个曾经强盛无比的过度如今正处于内忧外患的煎熬之中,对清国的战争已经完全处于被动,而对国内流贼束手无策,此次松锦一战,大明集结九边精兵,连剿贼都弃置一边,仍旧未曾取得对清国的优势。

大明王朝现在处于崩溃的边缘,任何挤出一点的力量都会投入对东虏和流贼的战争中去,哪有可能支持万里之遥的朝鲜北地,在这里投入一个兵力,造成的消耗将是投入到辽东的几倍。

林庆业尚在愁思之中,李明勋的声音不断响起:“依着李某看,大明朝廷根本无力支持尔等反正,而你们只有两条路可以走。”

林庆业好似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问:“先生请说。”

李明勋笑了笑,道:“第一条路,就是待你的水军到了之后,趁着冬季不宜出战,全军登船前往大明,投奔明国。但是结局并不怎么好,且不说有多少士兵愿意背井离乡前往异国,就算是到了,谁人为你供给粮饷呢,大明连自己的兵马都养不起了。”

林庆业脸色铁青,却说不出话来,如果自己带去的是一支精兵,说不定可以得到恩养,投身抗虏大业之中,可惜的是,朝鲜素来没有常备军,绝大部分士兵是临时招募甚至抓的壮丁,而这种兵马在大明可以拉起一大片,毕竟大陆之国正在遭遇饥荒,最不缺的就是人。

“那第二条路呢?”林庆业问。

李明勋笑了:“自然是就地起兵,反抗清虏了。结局嘛........,不好说。”

林庆业知道,这也是一条死路,咸镜道虽然已经开发了两百年了,但是盖马高原的地形和苦寒与图们江以北没有什么区别,这里物产不丰,根本无力支持麾下这支兵马,一道起兵,就会遭到宁古塔的清虏和汉城兵马的夹击,即便眼前这个男人出手相助,也不过是逃离朝鲜境内,沦为他人刀斧的结局。

房间里一时变的死寂,林庆业心中愁苦,难以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话在这一刻彰显无遗,他虽然预料到此番起兵反正不会那般顺利,却也不曾想如此艰辛,被李明勋一说,他的内心再无无法静下来。

不知过了多久,林庆业抬头看到了正在品茶的李明勋,精致的茶盏却不如脸上的淡漠从容吸引眼球,林庆业忽然意识到,眼前这个年轻男人心中定然有计较,虽然表面上他是自己的敌人,但兼听则明的道理林庆业还是明白的。

“李先生,沈大人几次都说,先生纵横万里到这苦寒之地,不出两年便是打下如此基业,让清虏都束手无策,定非凡人,今日一见果然富有韬略,明国有句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不知先生可否赐教?”林庆业抱拳问道。

李明勋笑了笑,放下茶盏说道:“林将军应该知道,凡事欲速则不达,请问将军,若此时你手中握有精兵三万,粮草充足,还会计较明国是否支持呢?”

林庆业连连摇头,如果他有三万精兵,早就挥师南下,攻取汉城,另立新君了。林庆业无奈摇摇头:“可惜,本将没有。”

李明勋摆摆手,道:“现在没有不在乎以后没有,适逢乱世,兵精粮足才是立身之本,您在辽东也曾听说过吴三桂与祖大寿,这二人早些年也不过是一丘八罢了,如今手中握有关宁铁骑,割据一方,在大明与清国之间摇摆,清国不敢轻辱,便是俘获祖家小辈也是以高官厚禄优待,大明更是仰仗,征辽饷恩养之,无论大明与清国谁输谁赢,吴祖两家皆是最终赢家。”

林庆业一拍桌子,直接站起,喝骂道:“你是让本将效仿二贼,割据一方,做那不忠不义之事。”

对于林庆业的暴怒,李明勋丝毫不放在心上,背靠在椅子上,端起茶杯,笑道:“割据一方培植势力,若是挟制朝廷谋取私利,那是不忠不义。若是用在驱逐鞑虏,匡扶社稷上,那就是忍辱负重了。”

林庆业被这话说的张不开嘴,李明勋趁热打铁说道:“林将军,如今沈大人以右议政身份督师,握有咸镜道军政大权,而李某社团在外,天时地利人和都在你们那边,想做就能做,比吴三桂、祖大寿之流可是要好的多了。除非你们耐不住寂寞,急于送死。”

林庆业实在是被这番言论震撼,甚至不知道自己怎么离开的海参崴堡垒,而李明勋则目送他的船南下之后才选择回去。

“大掌柜,您觉得林庆业和沈器远会怎么选择?”宋老七在一旁问道。

李明勋笑了笑,问:“老宋,你觉得他们会怎么选择?”

宋老七嘿嘿一笑,说:“大头巾的脑子,咱参详不透,但要是我宋老七,肯定是听您的,就以咱们商社为由头,屯兵于此,割据一方,不断让汉城那边送钱送粮送人过来,手里有了兵马,无论干什么,都是有底气的。”

见李明勋一脸欣喜,宋老七接着说道:“其实沈器远这般做对他对咱都是有好处的,表面上咱们可以打仗,等他控制了咸镜道,咱们也可以做生意呀,总好过什么都从台湾运来,而咱们社团出产的东西,也可以就近销售啊。”

李明勋哈哈一笑,说:“老宋啊,老宋,我心里那点小九九,都让你看明白了。”

宋老七连忙赔笑,而李明勋却说道:“你说的没错,除非沈器远想要拼命,否则肯定听我的建议,毕竟无论大明朝廷支持不支持他,他扩张实力总不会有错。”

二人正说着,外面忽然传来了几声清脆的炮响,李明勋顺着城墙跑到了海参崴城堡的另一侧,发现有两艘双桅纵帆船正在入港,为首的正是白隼号,其换了新的船帆,支索帆的位置也进行了调整,船体刷了新的涂料,显然在停泊台湾的这段时日也进行了修缮和改进,而后面那艘则是全新面孔,船体比普通双桅纵帆船大了一些,流线型的船身两侧只开了六个窗户,散发出浓重的桐油和石灰的味道,显然这是一艘新船,才下水不久。

这艘被命名为山鹰号的舰船是货运版的双桅纵帆船,火力只相当于同等级军舰的三分之二,却通过增大货舱和加大船身的方式扩大了容积,未来一段时间,这类纵帆船将负责台湾与奴儿干都司的运输任务。

一队队的士兵从两艘纵帆船上下来,他们或手持火铳,或配备藤牌和长矛,正是在台湾训练已久的土著士兵,大部分是从大肚番招募而来,而这二百名士兵将会留在海参崴驻守,毕竟远在万里之外的他们比那些新招募的索伦蛮子更加可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