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七海扬明 > 章四九六 直接介入

七海扬明 章四九六 直接介入

作者:且看昨日风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00:27

章四九六 直接介入

听了侯赛因的解释,李君威都有一种震撼的感觉,他不得不佩服科普鲁律家族高超的政治智慧,近卫军与苏丹的关系一直很微妙,长久以来,近卫军都擅长与苏丹家族妥协,但是从来不擅长和解,显然拉拢近卫军的最好办法就是换一位苏丹。

也只有这样,才能快速完成奥斯曼的权力交替,不至于在这个时候出现内乱,为敌人所趁。

在略加考虑之后,李君威说道:“侯赛因阁下,原则上我可以答应你这个要求。”

侯赛因则是心情放松了许多,所谓的原则上就是说这件事成与不成还需要商讨更为详细的条款,但并非没有操作空间,而这已经足够了,侯赛因很清楚他和兄长法佐所要谋夺的是什么,一个三千万人口的大国权柄,与之相比,任何条款都并非不可商讨,而奥斯曼这样一个横跨三大洲的大国来说,能用来交易的利益实在太多了,而能用来出卖的更不在少数。

“具体的要求呢?”侯赛因问道。

李君威耸耸肩:“何必呢,阁下,我们只与奥斯曼的主宰谈条件,而不是现在规划空中楼阁。现在我提什么条件你们都会答应的,因为你们需要我的支持呀,可是要实现,还得要你们真正掌握大权之后,阁下,我们都现实一点,等合适的时候再谈,不好吗?”

“您说的没错,但我还是想提前有个准备,毕竟我们需要的帮助太多了。”侯赛因说道。

李君威想了想,现在看来,侯赛因与法佐两个科普鲁律的关系处理的不错,至少这二人还未内斗,所以他说道:“苏伊士运河,我们想要在西奈半岛上修筑一条沟通地中海与红海之间的运河。”

“果然如此,法佐也知道您会提出这样的条款。”侯赛因却没有任何惊讶的意思。

李君威笑了,法佐猜到他的企图,这并不算什么,但是李君威没想到侯赛因会是这样一个态度,他说道:“阁下,看起来你们对开通苏伊士运河并不存在原则上的抗拒,这样很好。”

侯赛因说道:“此一时彼一时? 我们需要您的帮助? 所以在不涉及奥斯曼核心利益的问题上? 我们可以让步,比如,你们不会觊觎苏伊士附近的土地。而且,现在的奥斯曼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更多的财政盈余? 假如您有办法让苏伊士运河的开通都变的有利可图的话? 我相信没有任何人能阻止运河的修筑。至少在奥斯曼国内是这样的。”

李君威点点头? 他已经明白了科普鲁律家族的意思? 但现在不是能决断的时候? 苏伊士运河的开通必然需要商人的参与,幸运的是,商人与侯赛因他们一样? 都需要盈利,那么这件事最好与商人们讨论之后再做决断了。

李君威要解决的是如何协助科普鲁律家族夺取奥斯曼帝国的权力? 与侯赛因讨论过之后,李君威决定以军事训导团的名义向伊斯坦布尔直接派兵。李君威对侯赛因解释道:“我们可以站在科普鲁律这一边? 但不能公开的支持你们,否则很有可能陷入战争的漩涡,相信你们也不会愿意与近卫军闹的太僵了。”

“这个训导团有多少人,我们需要的是一支能让近卫军冷静下来的力量,而不是区区数百人。”侯赛因说道。

李君威则是笑着说:“规模一万人左右,但并不直接进驻伊斯坦布尔,我可不想我的士兵去你们的城市讨人嫌,而我会在西津和远疆区进行一些动员,假如需要的话,可以增加到两万五千人,但是侯赛因阁下,我需要提醒您的是,帝国的军队出现在伊斯坦布尔城外只是为了站队,而不是进行战斗的,如果需要我们介入真正的战争,那价码也就不是原来的价码了。”

“我们想要的是正规军团。”侯赛因又一次提醒,他知道帝国的远疆区有大量的藩兵,这些藩兵无论装备还是训练水准都不是特别高。

“当然,比你们想象的还要正规的军团,帝国陆军。”李君威笑了。

西津区的成立改变了帝国内部的军事力量格局,自从帝国攻占漠北之后,陆军的地位就下降的很厉害,首先就是进行了一轮的裁撤,规模也降低了,而真正让陆军规模下降的是,陆军基本不参与什么战斗。

几十年来大陆方向的开拓,帝国一直倾向于使用理藩院麾下的藩兵,因为很多时候都是裕王掌握军队,所以只有一部分禁军参与战争,勉强算是出自陆军体系,但风头也一直被理藩院出身的禁军——怯薛、巴图鲁两支营伍所抢夺。

实际上统帅们都不太喜欢陆军,过于的娇贵不说,耗费的军费也大,不适应草原和大陆方向的气候,所以长久以来,帝国陆军的主力都在国内驻扎,他们甚至连守卫边境线的机会都不多,毕竟帝国在东北、北方、西北和西方的邻国都已经被吞并了,没有被吞并的也已经属于理藩院的辖制范围,唯有西南,帝国与缅甸、安南等寥寥几个国家接壤,以至于为了显示存在感,帝国与这几个国家在边境上冲突不断,一直到几年前,由皇帝亲自督导,与各国进行勘定边界,才消停下来。

而当初安南作乱,陆军也是一个劲的要求出兵,甚至发生过在边境上擅自动手的恶**件。因此当西津地区成立之后,为了平衡军种地位,也为了不让理藩院一家独大,陆军直接从理藩院手里接管了对西津地区的防务,几年下来,已经从国内调集了两个步兵旅一个骑兵旅和一个混成炮兵营前来,海军陆战队也有两个混编了步兵和炮兵的海防旅。

这些仅仅还是西津地区的兵马,而就近的远疆区兵马更多,只不过远疆区的兵马以骑兵为主,就算是步兵也都是机动步兵,这就是陆军与理藩院扯皮的结果,但李君威可不管这些,只要需要,他也可以完全调遣,大不了让机动步兵把马匹留下就是了。

面对生死存亡的关键,侯赛因显然还是有些谨慎的,李君威当即让人带他参观帝国驻西津和顿河沿岸的步兵旅,感受一下帝国陆军的风采。陆军与理藩院藩军的军队差别就在于非常的正规,从着装和军械再到纪律,侯赛因参观之后,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军队,正规的军团。

而侯赛因也展示了自己的诚意,那就是苏丹的弟弟,奥斯曼大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一直隐藏在西津地区的苏莱曼二世,侯赛因并未带走他,若是将其留了下来,李君威也就找了一个机会,前往西滨城进行拜访。

在码头时,李君威遇到了几个熟人,是当初随他前往奥地利的一些雇佣兵,李君威不免有些疑惑,现在巴尔干半岛上已经打的火热的时候,为什么这些雇佣兵回来了呢?

李君威立刻差遣人去问,才知道,奥地利与波兰的联军在李君威返回之后又取得了一次胜利,但是联军现在已经基本解散了。

第一波解散离开的就是一些雇佣军和萨克森军团,原因就在于信仰,萨克森军团的主体是新教徒,而雇佣军各种信仰都有,天主教徒比较少,这些人在维也纳之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萨克森军团。

或许人们永远会记住索别斯基率领波兰翼骑兵冲散奥斯曼军阵的壮举,但是李君威亲眼见证了战场,在此之前,是萨克森军团支援洛林公爵的军队一次一次的击败了奥斯曼的右翼,萨克森军团精良的火炮和优秀的炮手也是城外决战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但是进入维也纳之后,得到欢迎的只有天主教的军队,同样作为救命恩人的萨克森军团却因为是新教徒的关系,遭遇了维也纳百姓的谩骂,最终愤而离开,就连神圣罗马帝国的诸侯军团都如此,更不要说那些雇佣兵,这些雇佣兵以至于说出了;连妓女都瞧不起我们,不招待我们,这样的话语。

而在维也纳清理掉军中的异教徒之后,联军再次进攻,首先倒霉的就是倒向奥斯曼一边的匈牙利,而穆斯塔法也收拢军队进行了反击,在什图罗沃这个城市,索别斯基与奥斯曼的军队再次遭遇,然后一举击败了穆斯塔法,占领匈牙利的大部分地方。

但也是在这场战役之后,索别斯基被迫撤军了,原因就在于国内贵族的压力。援助奥地利是为了抗击异教徒奥斯曼帝国对欧洲的侵略,也是报答当年奥地利支持波兰和立陶宛抵抗俄罗斯的义举,所以波兰国内对于维也纳的战事是支持的,但是什图罗沃战役是什么意思,凭什么波兰军队要自负军费和物资,去替奥地利开疆拓土呢?

“王爷,好久不见了。”在西滨的海军大楼里,刚刚睡醒午觉的李君威见到了徐邦延,他打了打哈欠,说道:“好久不见了,你这脸色越发红润了,怎么样,在奥斯曼不少赚吧。”

“嗨,瞧您说的,这不都是王爷给的恩典嘛。草民等,都是仗着王爷才有今天。”徐邦延小心说道。

李君威端起咖啡,喝了一口尝了尝,又吐了回去,他对咖啡一直不感冒,又让人端来茶,说道:“徐先生有话可以直说。”

“是贸易问题,这段时间,波兰和沙俄的官方商人来了不少,向我们采购各类物资,不少是军用物资,草民想问问王爷的意见,这能不能卖,又是怎么个卖法,生怕我们一个不慎,坏了帝国与奥斯曼的合作关系。”徐邦延笑着说。

李君威点点头,心道徐邦延这个人一直是有自知之明的,没有被利润冲昏头脑,他说道:“现在是奥斯曼那边求着咱们,所以军事物资随你卖,但有一样,可千万别走私成品军火,至少别从南洋走私,出了事,被怪我不捞你。”

徐邦延擦了擦脑门上的汗:“那是,那是,草民哪有那个胆子。”

其实他正想出售成品军火呢,按照帝国的法律,枪械、火炮和火药都需要官办,至少是官督商办,所以货源也就被帝国把控,但原材料就并不限制,但是在一些动荡地区,特别是殖民地,帝国也允许小规模的作坊自行生产枪械,但价格和质量都不如兵工厂的好。

李君威说道:“你们与波兰、俄罗斯做买卖多,这两家是不是要参战了?”

“草民感觉是,尤其是波兰,已经开始大量采购物资,这要是趁火打劫,准备进攻奥斯曼,好好割一块肉下来。俄罗斯动静倒是没有那么大,主要是国内局势不太稳定,就算参战,也不是近期能决断的。”徐邦延对李君威说出了自己的观察。

对于俄罗斯,李君威还是知道一点的,沙皇费奥多尔去世之后,这个国家又一次陷入了动荡之中,他没有子嗣,两个兄弟分别获得了各自母族的支持,以至于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沙俄竟然出现了两个沙皇共同执政,但随着一轮政治交锋之后,索菲亚公主却逐渐掌握了实权了。

而李君威第二次来到西津之后,俄罗斯一直表现的非常低调,只是进行了问候,并未有过多牵扯,国内的两派政治势力在应对帝国方面达成一致,那就是千万别撕破脸,尤其是不能在裕王身处西津的时候撕破脸,俄罗斯对裕王很害怕,生怕国内一点风吹草动,又被帝国占了大便宜。

而李君威却没有放过沙俄的意思,这个国家也是帝国介入奥斯曼的重要砝码,所以李君威还是主动与对方联络一下,如果在帝国需要的时候,俄罗斯也能加入对奥斯曼的战争之中,那么奥斯曼帝国也就会向帝国出让更多得利益,那样就对帝国方面来说太有利了,幸运的是,处于动荡的俄罗斯有太多可趁之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