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七海扬明 > 章七五 配套体系

七海扬明 章七五 配套体系

作者:且看昨日风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00:27

章七五 配套体系

“封锁消息?这不好吧,大掌柜马上就回来了,通信船送来的消息,大掌柜的第一站就是在溪心地,接受大肚番十九个村社的投靠,并且召开第一次地区会议,如果........。”赵三刀有些不敢相信的说道。

阿海打断了赵三刀的话,说:“就是因为师父他要回来了,更是要封锁消息!”

见赵三刀不解,阿海把赵三刀拉到圆堡的顶层,指着圆堡周围的灯火说道:“赵叔,看看这片土地,半年之前还是一片被人畜粪便和垃圾覆盖的沼泽地,现在呢,我们建立了码头、圆堡和集市,而且在圣树下修筑了庙宇,我们征服了北面四个不服从的部落,为公司提供两千奴隶,雇佣了四千多劳工,这里拥有了伐木场,木材加工厂和鱼港,甘蔗种植规模明年就能超过布袋港一带,除了塔拉罗所在的巴布拉七村社,其余的村社都已经降服投靠。”

“赵叔,这是你我,还有社团三十二名中高级雇员以及三百四十名士兵功勋,为此我们付出了七十四条生命,他们的坟墓就在脚下的墓园里。这是我们的荣耀,为的就是得到大掌柜的赞赏和恩赐,难道就因为一个偶然发生的伏击,我们就要让弟兄们用鲜血染就的功劳褪色吗,我阿海做不到!”

赵三刀脸色一正,对于阿海的心情他感同身受。社团正在一个剧烈变革的时期,这个组织像是春天的竹笋,每天都在剧烈的膨胀生长,没一点功勋的积累都会带来巨大的财富和地位的提升,正如阿海所说,大家用了半年时间做到了之前连想不敢想的事情,就等待大掌柜回来领取奖励赢得尊重呢,总不能因为一件小事破坏众人的光辉形象。

而赵三刀更理解阿海的感受,这个少年人对李明勋奉若神明,一直渴求得到李明勋的赞赏和肯定,为此努力了半年,虽然这个过程中,林诚为他提供了诸多帮助,但不可否认阿海的能力和付出,阿海已经做到了极致,何必纠结于一点瑕疵呢?

“小掌柜,我明白了,待大掌柜离开之后,我会亲自带队,进剿巴布拉族。既然其他村社已经成为了我们的领民,那么......巴布拉族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赵三刀严正说道。

三日后的圆堡。

李明勋坐在阿海的办公桌前,仔细查看阿海关于溪心地的规划图,其中红色标注的部分已经成为现实,而黑色的则只是规划,对于阿海取得的成果,李明勋非常赞赏,可以说,在如今社团所掌握的土地之中,溪心地所在的地域是最不缺乏人口的。

说起来大肚番用六万余人,即便有部分人被雇佣到了布袋港,这里的人力资源也是充足的,而阿海正是利用充足的人力资源,发展出了成体系的产业,首屈一指的就是伐木场,其不仅采伐用于建造战舰的柚木运到布袋港,还采伐其他可以用作建筑的木材,比如榉木和红桧,并且依靠距离伐木场近的优势,在溪心地构筑了木材加工作坊,除了做肋材、龙骨的大木,大部分的木材在作坊加工成船厂、港口或者其他部分需要的形制和规格,各类板材和木料可以顺流而下,运送到布袋港,而木材所剩的材料,则就地烧制成木炭,与木料一起运送,供给布袋港的冶炼厂和锻造厂。

而伐木产生的空地则开垦出来,种植甘蔗、桑树,虽然台湾尚且没有形成自己的纺织业,但靠近东南优势,早晚会有大量的移民前来拓展。大量种植的甘蔗带动了榨糖和酿酒作坊的扩张。木炭的产出和大量的木质边角料还带动溪心地的烧砖业。

可以说,在阿海的治理下,溪心地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原料产地,已经开始为布袋港和商社提供不少初级产品,其中以木炭和砖瓦最为重要。

想来,在不远的将来这里会出现第二个城市,仅次于布袋港。

李明勋对阿海提交的有功人员花名册和奖励丝毫没有提出异议,盖上自己的大印,而对于规划中乌溪治理,李明勋则有自己的见解。

“因为有大肚番的存在,乌溪两岸应该是台湾岛开发最完善的区域,你的种植园拓展计划非常好,排涝不仅可以开垦更多的农田,还可以减少疟疾等疾病的发生,但是为什么延后乌溪水坝的计划呢,这个计划非常好。”李明勋问道。

“师父,您看到了,溪心地目前的产业只需要干活的劳动力,不用太多工匠,但是水坝不一样,虽然溪心地北部的支流是天然的筑坝场所,但是需要的工匠太多了。”阿海皱眉说道。

李明勋摆摆手,道:“阿海,你这就错了,筑坝本身就可以排干下游许多地区的沼泽和淤积地,而且还可以利用水力,你的木材加工厂完全可以水力驱动锯子,水力是目前唯一能真正利用的天然力量,通过水力,这里可以兴建锻造、粮食加工、水力纺织,还可以扩大灌溉面积,一道水坝可以改变溪心地的地位,阿海难道你不想亲手创造一个城市吗?”

阿海的眼睛一亮,李明勋道:“既然这道水坝如此重要,那么就不要吝啬投入,溪心地为社团创造了许多利润,完全可以拿出一部分前往两广招募匠人,而缺乏的人力可以通过征服北部的部落来获得,巴布拉族不就是一个不错的目标吗?”

李明勋提到巴布拉族,阿海的言辞有些闪烁,他想了想,说:“是的,师傅,我会做好这件事的。”

这个时候,赵三刀走了进来,对阿海说道:“小掌柜,切尔来了,说是和您商议一下举办仪式的事情。”

阿海自然明白切尔来的真意,微微点头,便是向李明勋告退,而赵三刀则留下向李明勋汇报他麾下象兵与火器部队配合的事情。

走出圆堡的阿海在圆堡后面的军营里看到了切尔,这个家伙比几个月前丰润了许多,原先他只是洪雅族一个大村社的首领,如今不仅垄断了四个村社的日常贸易,名下还有了一块超过千亩的甘蔗种植园,以及可用于蔗糖初级加工的糖庄,可谓名利双收。

“小掌柜,逃到我们洪雅人地盘的护卫送回来了,一共七个,都在那辆马车里。”切尔低声说道。

阿海微微点头:“很好,下个月我会把布匹的数量提高两成,算是对切尔首领的报答。”

说着,阿海走过来,掀开布帘看到里面垂头丧气的七个人,有些人还打着绷带,七个人都是低着头,阿海急于把他们藏起来,并未注意到其中一个正是马威。

阿海对切尔说道:“大掌柜已经到了圆堡,归附仪式会在三日后举办,地点就圆堡东面的小广场,举办完后,在圆堡的军官餐厅举行宴会,希望切尔首领多多支持。”

“一开始不是说在圣树下举办吗?”切尔脸色微变,毕竟各个村社的首领已经习惯了在圣树之下议事。

阿海却是摇头:“大掌柜说了,树下议事是大肚国的野蛮传统,大肚国都已经没了,就没有必要继续这个传统了,圆堡是乌溪两岸的核心,归附仪式自然在这里举办。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与大掌柜才希望切尔首领帮忙。”

切尔重重点头,他如今已经彻底倒向了社团,并且从中牟利,也没有必要太拘泥于以往的传统了。

“只是米拉圣女那里有些麻烦,毕竟她在这些村社之中非常具备号召力的。”切尔提醒道。

阿海笑了笑:“明天下午,大掌柜会亲自去说服米拉圣女,切尔首领就无需操心了。”

“睡服?”切尔诧异问道。

“当然是说服,不然你以为怎么做,武力吗?”阿海问道。

切尔当即哈哈笑了:“睡服,睡服好啊!”

马车上,低着头的马威眼睛了闪过一丝锐利:“如果在圆堡举行仪式,那么马洛和塔拉罗计划的一网打尽就无法成功了,但是明天下午李明勋前往圣树会见圣女,将是刺杀的好时机!”

李明勋来到红土高地的时候,原先平静祥和的树下圣地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工地,匠人和劳力在其中穿梭,加工木板,搬运砖瓦,砌筑墙基,干活的多是土著,甚至有高地武士夹杂其中,带有浓郁明国风格的大殿已经成型,工人们在忙活着构建庙宇的附属机构。

米拉圣女很快出现在了李明勋的面前,她穿着洁白的长衫,头戴花环,白嫩的脚踩在草地上,对李明勋躬身一礼,米拉是少见的能称得上美丽的土著,或许因为自幼生活在圣殿,她的皮肤比土著们白了许多,长长的头发,娴静而出尘。

“米拉圣女,为什么这里有这么多高地武士?”李明勋收起了有些失礼的眼神,问道。

米拉一边把李明勋向圣殿引导,一边向他解释:“李先生,高地武士并不仅仅是巴布拉族,其余的村社也有许多,您的大军俘虏走了很多,成为了您产业里的奴隶,但是有些人被赎买了回来,也有些人因为表现优秀被释放,而他们是虔诚的信徒,为神庙的修建动员了很多人和资源。”

李明勋报以微笑,对于树下的神庙,社团仅仅提供建筑方面的匠人和部分熟练工,修筑所需要的材料和金钱大部分由各个村社的人自发供奉而来。而李明勋却在高地武士中发现了不同,道:“可是他们中不乏巴布拉族的人,您对他们实在是太宽容了。”

“神庙是所有信徒的事,部分村社种族。”米拉如是说道。

李明勋无奈的摆摆手,走进了石殿,这里便是神树这个原始信仰的祭祀所在,到处少有的干净,李明勋不客气的团座在地毯上,问:“米拉圣女主动邀请我前来,是有什么事情吗?”

米拉坐在了李明勋的对面,认真说道:“您也看到了,神庙的主殿已经接近完工,这将是神树诞生以来最伟大的建筑,而我认为,这个伟大的建筑不能仅仅用来歌颂和侍奉神树,应该具备更大的用途!”

李明勋笑了:“比如呢?”

米拉轻咳一声,说道:“比如在这里开设一个学堂,就像您在布袋港开设的那样,我想让您请几个先生来,教授附近的孩子学习汉语,习练汉字,学会基本的术算,可以吗?”

李明勋微微一愣,怔怔的看向米拉,他很清楚,大肚番的覆灭受到最大伤害的是塔拉罗,而社团进驻溪心地受影响最大的则是圣殿,原本,神树信仰本身就是一种原始的宗教,远不如佛教、基督教那么擅长蛊惑人心,而随着与社团交往密切,视野开阔后的土著会慢慢淡化甚至消弭这种信仰,从林诚给的报告上来看,原本大肚番的劳工每隔两个月就要前往红土高地参拜,来回路上消耗大量的时间,而最近,越来越多的土著只是参拜的时间,选择朝着神树的方向拜一拜。

信仰在松动,信徒在流失。这就是米拉要面对的现状。

李明勋原本以为,米拉会选择对抗,即便她秘密联合巴布拉族发动暴乱李明勋也不会感到意外,但是没想到,米拉竟然会选择融入社团的新秩序,可以想见,学堂在红土高地设立之后,教授的内容除了汉字、汉语之外,米拉必将对那些少年传道,即便这些孩子将来进入社团中服务,圣殿的影响力也会存在,甚至会扩大。

“这是一个聪明的女人,她很有先见之明!”李明勋心中提高了对米拉的评价。

但是李明勋无法拒绝这个要求,土著融入社团最大的困难就是语言,种植园、伐木场这类重体力劳动产业还行,诸如造船厂、锻造厂等一系列的手工业,土著完全无法承担,即便想要教授技艺也无法快速进入状态,更不要提,李明勋计划的对台湾土著的汉化工作了。

“当然可以,米拉殿下,我可以先在这里办理一个初级学堂,收十岁到十四岁的孩子说话写字,学习优秀的可以继续深造,进入中级学堂,学习技术和知识,而没有资格进入中级学堂的则前往工坊成为学徒。”李明勋认真说道。

米拉微微颔首道:“那就太感谢您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