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七海扬明 > 章五六 彼得大帝又叫李乌拉

七海扬明 章五六 彼得大帝又叫李乌拉

作者:且看昨日风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00:27

章五六 彼得大帝又叫李乌拉

嘿嘿嘿,泽连科大人,不要生气,千万不要动怒,这里没有人使用火器。”一个年轻的大个子站了起来,他有着棕黄色的头发,有将近两米高,手里还攥着一把爆米花,厚着脸皮劝说泽连科。

泽连科一眼就认出了这个家伙,公司的会计,波兰人米哈伊洛夫,当然他还有一个中国名字——李乌拉。

“李乌拉,又是你这个混账王八蛋,你早晚死于招惹是非的。”泽连科大吼道。

李乌拉耸耸肩:“泽连科大人,您也是一位尊贵的公爵,言语不要这么粗暴好吗?我们在研究科学,科学!”

泽连科这才发现,地上用转头砌了一个炉子,一边多了个铁架,上面架着一个铁质的胆瓶,李乌拉不时蹲下,一边吃着手里的东西,一边摇动着胆瓶。泽连科当然认得,在帝国上学时他就见过,这是爆米花机,只不过李乌拉这个小了很多,只有花瓶大小。

而这个时候,街道上的巡警也扑了进来,看到地上还在加热的爆米花机,才是放下了警惕,骂咧咧起来,但是看到李乌拉,两个巡警反而有些无奈,李乌拉上前,勾肩搭背说着什么,不用泽连科出面,就把人给劝走了,显然这个家伙也没少和巡警打交道。

李乌拉是泽连科年初的时候从外籍劳工市场招募进公司的,外籍劳工市场其实就是西津城北一处贫民窟,居住的都是外籍劳工,按照西津地方法律,想要使用这些劳工,就要为劳工提供担保,所以用人单位尽可能会雇佣短工,如果用长工,就会精挑细选,剔除里面的不稳定因素,所以像泽连科这样对外籍劳工知根知底的劳务公司在西津也是很赚钱的。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像乌克兰人那样得到长期的工作,所以就有了外籍劳工市场这样的地方,让那些处于失业状态,或者一些劳工的家眷住在那里,而西津地方对乌克兰劳工市场还有一些类似基本生活保障的政策,包括但是不限于刚到境内,还未有工作的贫寒劳工提供衣服和食物,介绍工作。

当然,建立类似的地区更多的还是为了方便管理,因为总有一些人因为各类原因总是不能被接受,特别是那些作奸犯科之徒,而长时间得不到工作的外籍劳工会被西津地方政府供养,一般来说,三个月后就会被劝返,当然,如果不愿意会被适当延期,但最多延期半年,也就是说,一个外籍劳工最多在帝国境内滞留九个月时间。到了时间之后,外籍劳工也不会被驱逐,而是直接被打包卖给充斥在黑海周边的奴隶贩子,尤其是那些犹太人。

其实,很少有人真的被变成奴隶,被处于这种刑罚的往往是那些犯罪之人,他们无力偿还自己所犯罪行,监禁只能是浪费钱粮,只有出售才能赎罪。而三个月在西津还找不到工作的外籍劳工在收到劝返令之后会选择前往苏伊士,那里可不管你是什么样人,来自何方,只要有把子力气,就能挖运河,就能活命,其实苏伊士运河区就是西津的垃圾桶。

而李乌拉在那龙蛇混杂的地方耍的很开,他虽然年轻,但性格开朗见识不凡,一看就是长年流连市井的家伙,而泽连科之所以招募他,是因为李乌拉会波兰语和俄罗斯语,还会一点法语和英语,而到了西津之后,他又学会了不少汉语,到现在,汉语已经相当纯熟,而且他还能写会算,简单培养就会成为一个合格的会计。

但是李乌拉总是会惹是生非,他对西津的一切都感兴趣,或者说对一切没有见识过的东西都好奇,蒸汽火车、铁路、暖气、纺织机械等等,但他不仅是感兴趣,而且动手能力强,一直到这个家伙因为好奇卸掉公司会议室的暖气片时,泽连科才知道自己找了个麻烦精。而就拿爆米花机这东西来说,李乌拉就不只一次闹出麻烦了。

李乌拉把这东西叫做食物放大器,当他在商业街上亲眼看到放进去的玉米粒变成爆米花后,迸发出了强烈的**,他非要让那个小贩把土豆也放进去试一试,由此招惹来巡警。是泽连科亲自把他保出来的,就此泽连科发现了李乌拉的不凡,回来的路上,李乌拉一直把‘食物放大器’当成帝国强盛的重大原因之一,他坚定的认为,中国人正是拥有了这种把食物放大十倍的东西,才富强起来,当然,李乌拉后来也搞清楚了其中真谛,不再坚持原有的说法了。

经过交流,泽连科才知道,李乌拉是一位波兰的落魄贵族,当然,这不值钱,因为波兰五分之一的人是贵族,他自称是骗了一个犹太人一大笔钱,所以到西津躲债的。而泽连科知道,来西津的外籍劳工各有各的秘密,李乌拉确实好用,他也不想探寻究竟。

谁知道,李乌拉对爆米花机这么着迷,竟然买来一个专门享用。但是转念一想,李乌拉的语言能力和计算才能非常有用,或许可以在未来的‘乌克兰团’中效力。

“李乌拉,跟我来一趟。”泽连科对李乌拉说道。

李乌拉又崩了一锅爆米花,捧着跟在了泽连科的后面,一路进了办公室。泽连科对李乌拉说道:“李乌拉,爆米花虽然好吃,但是不要多吃,吃多了会铅中毒。”

“铅中毒,什么意思?”李乌拉依旧大把大把的往嘴里塞。

泽连科说道:“这是帝国幼童科普书籍之中的故事,说是罗马人因为使用铅杯喝葡萄酒,用铅管输水,导致大量铅中毒,是古罗马毁灭的重要原因。而欧洲人却认定,罗马人容易死,是因为他们爱洗澡,导致到现在,欧洲大部分地方的人,包括国王在内都认为洗澡对身体有害。”

李乌拉已经玩了很久的爆米花机,他知道其中的一些窍门,爆米花机就是把谷物放进铸铁造机腹之中,采用螺杆加压封住口,而密封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胆瓶口和盖子的部分是铅做的,铅比较软,在螺杆作用下更容易密封,当然,爆米花的原理,诸如压强温度,水分变水蒸气之内的,他是完全不懂的,而那才是科学。

只不过李乌拉不相信铅中毒这种事,因为他看过帝国的教科书,其中充斥着很多对欧洲各国的负面内容,以此来证明帝国更加文明,现在的政权合法性,所以问道:“是真的还是假的,是不是中国人故意嘲笑欧洲,他们最喜欢这么干了!”

这是泽连科与李乌拉之间的共同话题,在平时二人也喜欢探讨类似的话,主要是因为泽连科的身边不是下属就是依附于他的乌克兰劳工,泽连科非常需要一个类似李乌拉这样的,拥有相当见识又能与自己保持相对平等的朋友,而显然,即便是身为帝国的外藩国公,完全接受帝国教育长大的泽连科,仍然有与李乌拉类似的观点。

泽连科之所以选择乌克兰民族这条路线,就是因为他对帝国没有多大的认同感,或者说,帝国对其接纳程度并不让他满意。这与帝国内部的思想和教育是息息相关的,一个民族国家的教育中,促成民族团结的最简单办法就是为自己的民族树立一个敌人,在前帝国时代,这个敌人毫无疑问是满洲一族,但在帝国建立,为实现国内民族的和解与团结,满洲已经不是敌人了,而这个敌人渐渐的变成了全体欧罗巴的民族,也就是帝国在这个星球上最大的竞争者。

白人,信仰一神教,是敌人的两大要素,但令泽连科遗憾的是,他和他属于的哥萨克同样属于这个范畴,所以在泽连科求学的过程之中,他可以看到国族与满洲、蒙古、朝鲜等民族相处融洽,即便是早期,满洲也可以通过冒充蒙古的方式融入帝国社会,可泽连科不行,他永远是异类。

正是因为帝国教育之中,白人是对手的理念,所以才造就了李乌拉类似的思想——一切都白人和基督教世界的怀疑和否定,都有可能是诽谤。当然,这也不一定错误,但却是一个宏大到无法研究明白的话题,因为谁也无法站在中立的角度是衡量。

正是因为泽连科认为自己不能真正的融入帝国社会,才会选择了另起炉灶。而相同的是,正是因为知道白人无法融入帝国,所以才支持裴元器在西津的政策,并且设立了乌克兰建国方案作为后备方案。

泽连科摇摇头:“我的专业不涉及这些,但这是帝国科学界共同理念,我想不会有错。”

李乌拉把所有爆米花吃完,才说道:“好吧,我会弄清楚这件事的。而泽连科大人叫我来,不会只是为了这件事吧。”

泽连科则是把裕王授权自己建立军队,而他想把李乌拉带进军队的事说了出来,泽连科看到李乌拉的眼神和表情完全变了,变的有些高深莫测。到最后,李乌拉说道:“不,我不能答应您。我可不想去遥远的海外冒险,这里有趣的事很多,我还没有全都搞清楚。”

泽连科识人无数,他从李乌拉的表情就能看出,他所说的,并非是他心里想的,但李乌拉很快表示,泽连科尽可以开除自己,反正他是不会去的,泽连科无奈,只能让李乌拉出去,但是泽连科越想越觉得不对劲,李乌拉这个人似乎神神秘秘的,而且他与其他外籍劳工不同,来西津似乎不是求生存,也不是想赚钱。

不多时,泽连科又找来一个会计,而这个会计原本就是乌克兰工人兄弟会成员,很快就答应加入军队,泽连科记得这个人与李乌拉关系不错,问道:“李乌拉为什么要叫李乌拉?”

会计说道:“他说他刚来到西津时还是冬天,脚丫子都快冻烂了,有人送了一双棉鞋给他,才保住了脚丫子。那棉鞋里面絮的不是棉花,而是一种草,据说是帝国东北那边的,叫乌拉草,贫苦农民会用乌拉草絮毡靴里保暖。据说前几年西津就引入了乌拉草,给刚来西津,缺衣少食的外籍劳工用。”

泽连科倒是知道这些事,其实不光是西津,帝国的几个边疆区也是如此,因为边疆区很冷,一般棉鞋不能达到保暖的效果,而加入乌拉草就可以,于是很多农牧区都会种一点,秋季收割了,用木棒捶打后使用。当然泽连科听说乌拉草,更多是在京城求学时,听到的那句顺口溜——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

但泽连科和李乌拉的朋友都被他骗了,李乌拉的乌拉根本就不是汉语之中的乌拉,而是俄语中的乌拉。而在俄语之中,乌拉也没有具体的意思,只是一种具有强烈情感的语气词,只不过因为帝国外交官在莫斯科听过射击军对沙皇齐呼乌拉,就认为那是万岁的意思,这个翻译在西津也就渐渐传开了,李乌拉到了西津之后才知道,原来自己的母语之中的乌拉,还有这个意思。

而李乌拉也不是什么波兰落魄贵族,他是俄罗斯人,他的全名是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罗曼诺夫,而他的真实身份则是俄国的第二沙皇俄罗斯真正的主人。在彼得眼里,李是帝国国姓,乌拉则是万岁,而中国文化之中,万岁就是皇帝,那么作为俄国的主人,他就应该叫李乌拉,虽然这个名字听起来有些土!

这也解释了李乌拉为什么不愿意加入远征军,他来西津的目的是学**国的先进技术,了解这个世界大国成功的秘诀,并且复制到俄国去,而不只是去了解帝国的军队,仅仅是成为一名将军。在李乌拉眼里,能让俄国振兴的不会是一位百战百胜的名将,而只能是一个英明果决的沙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