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七海扬明 > 章九八 让战争解决问题

七海扬明 章九八 让战争解决问题

作者:且看昨日风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00:27

章九八 让战争解决问题

李君威长年在外,在他的认知之中,奥斯曼这种没有主体民族的,多民族封建国家是没有多大前途的,境内还有各种宗教的争端,简直就是一团乱线头。而且还处于强国之间,与诸多强国有矛盾,占据着重要的交通要道,时刻都处于大国竞争之中。

而帝国或许是唯一一个希望奥斯曼维持统一和强大的国家,这样才能平衡欧洲各国的力量,只不过,这种希望也不是永久的。因为随着帝国西部大规模的移民开发,帝国本身的实力在增强,可以自己平衡、震慑来自欧洲挑战,而苏伊士运河的开通必将使得这种力量更有效率的发挥,所以在不远的将来,一个弱小、分裂的奥斯曼或许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赵铭德在十天之后来到的海法港,他看起来非常憔悴,整个人瘦了一圈,但一双眼睛却迸射出高昂的斗志。

“殿下,我很抱歉,辜负了您的信任。”赵铭德面对李君威,言语之中满是羞愧。

李君威起身,拉着他的手坐下,问道:“你怎么样,听说你来的路上遇到了袭击。”

“是一群失去工作的埃及人,想要寻求我的帮助,结果有人借机袭杀。被我的护卫当场击毙了四个,但也引发了一些变乱。”赵铭德认真说道,在他坐下的时候,表情忽然扭曲,李君威一看就知道他身上有伤,立刻让人把随行的御医叫来。

赵铭德的后背有一条超过十厘米的伤口,看样子是爆炸的破片打出来的,由此可见当时的危险。李君威直接让赵铭德趴在茶几上,由医生处理伤口。李君威宽慰说道:“在苏伊士项目上,你做的已经非常好了,至少超出了我个人的预料。而现在苏伊士地区的形势变化,也不是你造成的,更不是你能解决的,因此不会有人怪罪你,我叫你来,是想知道,你接下来想要怎么做。”

“我准备去开罗一趟。”赵铭德非常肯定的说道:“这次埃及暴动的几个话事人,我与之有几分交情,当初苏伊士灌渠开通时,就多亏了他们的帮忙,我认为我可以说服他们暂时停止暴动,与奥斯曼帝国坐下来商讨一下,并且让他们相信,苏伊士运河绝对不会威胁尼罗河三角洲,反而会给埃及带来繁荣。

这样,短期内可以保证,双方谈判期间,我们的南部工程可以继续,长期还要看双方能否达成和平。”

李君威点点头:“我猜测到你会这么做,但是没想到你会有前往开罗的打算。刚才看到你受到袭击而受伤,我还后悔把你叫来,现在来看,没有什么后悔的,如果我不叫你来,你去了开罗,或许连命都没了。”

赵铭德咬牙说道:“殿下,为了帝国,为了苏伊士运河,我不怕死。”

“我知道你不怕死,但你的生死直接影响帝国的利益。”李君威提醒道。

赵铭德自然知道这一点,如果自己死了,死在了开罗,由此肯定会引发帝国的外交政策的改变,在埃及和奥斯曼中央政府之间,就必须有一方站出来负责,而帝国也就必然与这一方成为敌人,赵铭德攥紧拳头,很是不甘心。

李君威则是说道:“苏伊士项目发展到这个地步,已经不是调停、谈判可以解决的了。我们需要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需要一场战争。”

赵铭德警醒起来:“战争?对谁,奥斯曼还是埃及?”

李君威笑了:“都不是,是需要奥斯曼与埃及之间的战争。而我们,静静的等待结果就行了。”

赵铭德立刻起身,不顾还未包扎好的伤口,问道:“殿下,这是什么时候决定的,何故至此呢,事情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了吗?”

李君威很清楚,赵铭德是一个经验主义者,苏伊士地区的埃及人暴动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这是第三次,之前,赵铭德都出面帮忙解决,所以他认为,这一次也能解决。但李君威却是已经厌倦了,他要的是一劳永逸。

扶着赵铭德坐下,李君威温言说道:“赵将军,这些年,你过的也很辛苦吧,尤其是奥斯曼人,简直让人焦头烂额,对吗?”

赵铭德听了这话,心中多少还是有些酸楚委屈的。自从被李君威委任为苏伊士的总办,赵铭德在人前是非常显赫,尤其是苏伊士铁路开通之后,他这个苏伊士总办已经挂上了海外事务部副职的职衔,别说苏伊士运河开通,就算是现在回国,再混几年,下一届内阁也可以入阁了。作为海军出身的官员,而且是完全的平民背景,这已经是火箭一般的晋升速度。

而且在苏伊士地区,他不仅掌管着帝国对苏伊士地区每年几百万乃至上千万的投资,整个苏伊士的工程,还为方便苏伊士运河,直接管着铁路的运营,各国商人都奉之为上宾,就是想得到其掌握的工程和运力资源。

但是,在苏伊士地区,无论做什么,奥斯曼一方都是绕不开的存在。苏伊士运河项目在奥斯曼国内一直也存在着巨大的争议。运河的开通固然会给奥斯曼带来大量的财政收入和地缘政治利益,加深与帝国的同盟关系,还能拉拢欧洲国家,分化敌对势力,别的不说,在东地中海上,奥斯曼帝国最大的竞争者,威尼斯共和国在加入神圣同盟的同时,参与苏伊士项目,对奥斯曼是宣而不战,仅仅这一点,就让奥斯曼得利不少。

只不过,一条运河也会带来地方的离心离德,埃及原本就是奥斯曼一个不稳定的区域,却也是富庶之地,运河会形成埃及与奥斯曼之间的天然隔阂,而现在这条运河还未开通,就已经形成了更多的矛盾,而苏伊士运河的开通也会让北非的奥斯曼领地地位增强,必然会招惹来更多的是非。

更重要的是,奥斯曼是一个强国,他既希望苏伊士开通,又想尽可能少投入多收获。导致的结果就是,在运河项目上,帝国几乎要负责全部的资金投入,却在工程上处处受到奥斯曼人的掣肘,只不过,无论是帝国的中枢还是一直支持这个项目的裕王李君威,都不止一次的对赵铭德表示过,苏伊士运河是帝国百年大计,只要运河开通,一切都好说。因此面对奥斯曼,赵铭德是委屈求全。

“您是想通过埃及的暴动,敲打一下奥斯曼帝国吗?”赵铭德出言问道。

李君威轻轻点头:“确实有这个计划,而且这也是一个不错的机会,毕竟奥斯曼帝国的主要精力还是在巴尔干半岛。虽然哈布斯堡王朝的主要精力投向了西欧,但是还有波兰和沙俄不是吗?这个时候,让其后院起火再合适不过了。

这几年,奥斯曼逐渐从维也纳之战的惨败之中走出来,两位科普鲁律的维齐尔也相当有能力,已经控制了局面。他们的财政压力也逐步缓解,还训练了新式的军队,这些都会让奥斯曼人膨胀,想要在帝国这边占更多的便宜,而这些,我都已经受够了,我们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在与奥斯曼的合作之中已经尽可能的寻求平等,也出让了太多的利益,而如果继续委曲求全,会让奥斯曼人觉得我们软弱可欺。”

赵铭德知道,一旦裕王介入进来,事情就不由自己控制了,他只能尽可能的为这位执掌命运的殿下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在仔细思考了李君威的计划之后,赵铭德说道:“殿下,有一点希望您注意,埃及的暴动虽然席卷了大半个埃及,据说上百万人参与,但这些力量是分散的,与其说他们在进行一场政治的、军事的运动,还不如说是发泄愤怒而已。这样的暴动,虽然有些民族主义的味道,但我想说的是,他们完全是不可靠的。

按照您说的,我们不能直接与埃及人合作,可若是不直接支持他们,凭借埃及的力量,未必能撼动奥斯曼帝国。”

李君威则是说道:“所以,着重点要放在马穆鲁克身上。”

“他们就更不靠谱了。”赵铭德直接下了定义,他解释说道:“马穆鲁克是埃及人的领主不假,但他们却只是苏丹的走狗,与埃及人并不一条心。马穆鲁克与埃及人合作对抗奥斯曼帝国,这是一个很糟糕的主意。”

李君威摇摇头:“赵将军,你误会我的意思了,我的意思并非是让马穆鲁克与埃及人合作,而是让马穆鲁克成为替罪羔羊。如果马穆鲁克被消灭了,你认为会如何?”

“这.......这比较困难吧。”赵铭德一时有些没反应过来,李君威继续说道:“我们并不是支持埃及人独立,而只是需要埃及人牵扯更多的奥斯曼的精力,让其感受到压力,主动降低姿态与我们合作就够了。与几百万埃及人为敌不明智,与奥斯曼帝国为敌很蠢,那就只有牺牲马穆鲁克了,这群人似乎也不那么得人心吧。”

赵铭德倒是认可这一点,马穆鲁克就是苏丹在埃及地区的走狗,也是包税人。自从维也纳之战后,奥斯曼一直处于相当高烈度的战争之中,这两年才缓一口气。而战争带来的财政压力,除了寻求对外借贷解决,其余全都转嫁给了奥斯曼的百姓,尤其是埃及地区这样的繁荣所在,导致埃及人的生活越来越困顿,运河工程征发劳役更是加重了这一点,这些都是伊斯坦布尔的意志,但执行者却是马穆鲁克,埃及人对这群家伙早已恨之入骨。

而奥斯曼帝国对马穆鲁克也不是那么满意,苏伊士项目一开始的时候,马穆鲁克就想要凭借自己地头蛇的地位,谋求在运河、铁路之中分一杯羹,可奥斯曼人根本没有给马穆鲁克上桌子的权力,直接把有想法的马穆鲁克差遣到了巴尔干前线,造成了大量伤亡。

这些年,以科普鲁律为主导,奥斯曼开始富国强兵,对外征战,对内改革,在伊斯坦布尔的两次政变之中,旧有的禁卫军体制遭到了打击,但却并未完全根除,禁卫军们失去的主要是政治和军事权力,但经济权益还有保留。而奥斯曼大批建立新式军队,旧蛋糕不能切,新蛋糕不够吃,必然会把目光投入到一些好欺负的家伙身上,马穆鲁克似乎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如此看来,奥斯曼高层和埃及百姓都对马穆鲁克不满,只要帝国再从中推波助澜,这个阶层的毁灭就是必然的。

可问题就在于,马穆鲁克的消失就能给埃及带来和平与繁荣吗?答案必然是否定,马穆鲁克是苏丹的猎犬,埃及人则是羊群,猎犬很清楚羊群能承受多少,所以剥削起来总归有个限量,毕竟杀羊吃肉只能吃一时,留着喝奶却是长久的。

但如果马穆鲁克没了,新来的奥斯曼统治者就不会有这个想法了,这些人必然是竭泽而渔,给埃及人带来更深的苦难,到时候的反抗就是埃及人直面奥斯曼帝国了。

“您的计划有相当的可行性,马穆鲁克确实已经是埃及地区人人喊打的存在了,借奥斯曼之手,干掉这批人,绝对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但问题就在于,一旦战争打起来,苏伊士项目就会停顿,工期延误会带来很多问题。”赵铭德提醒道。

李君威笑了笑:“那是自然,这个世界上也没有什么完美的事。幸运的是,苏伊士运河是一个国家项目,私人资本最终被拒绝在外面,因此我们不用承担来自股东的压力,至于来自帝国高层的压力,由我本人来承担吧,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是,如何在战争进行的同时,维持苏伊士通道的畅通、灌渠、公路和铁路,这才是国内所关心的大问题。以你多年和奥斯曼人打交道的经验,我提出驻军协助会怎么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