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七海扬明 > 章一二八 亲情与大义

七海扬明 章一二八 亲情与大义

作者:且看昨日风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00:27

章一二八 亲情与大义

李君威虽然从来谈不上是一个勇敢的人,而且性格随和,但他也很少哭泣,只不过这一次实在是情况特殊。

在与奥斯曼帝国重新缓和了关系之后,李君威没有前往西津,而是通过铁路去了苏伊士,然后登上已经等待在此地的坐舰南下,按照他亲自规划的路线,坐舰不会直接返回帝国,而是要沿着非洲海岸线南下,前往夏城、瀛洲,对帝国海外殖民地和行省进行访问,然后再去一次澳洲。

这也是帝国的传统,帝国特使或者宗室出外,都会尽可能的前往更多的海外领地。

只不过,到达夏城之后不久,李君威就得到了一个很不好的消息,他的长兄,印度斯坦帝国的开国皇帝李君度身患重病,生命垂危。李君威得闻此事,立刻准备启程前往印度,但最新的消息让他不得不停下脚步,这些消息都与印度国内的形势有关,情报证明,因为李君度的身体状况已经在印度国内引发了政治变动。

因为消息来源很复杂,既有安全局送来的情报通知,也有印度皇室给的私讯,更有商人带来的消息,印度形势已经处于迷雾之中,李君威很清楚,准备越充分也就越好。

这些年来,李君度一直在次大陆进行扩张,但是效果并不是特别好,李君度一边军事扩张,一边政治改革,可以说创立了一个高度集权的封建国家,这样一个国家是次大陆从未有过的,如果没有外界的干预,李君度完全可以建立雄图大业。

可问题在于,帝国从来都不支持有任何一个国家在次大陆上一家独大,以前的莫卧儿王朝如此,帝国曾经支持马拉地人,但是在其崛起,称霸德干后也进行了打压。

李君度的帝国位于印度河流域,在南方有马拉地王国,在东方有莫卧儿王朝的半壁江山,西北则是波斯,此外次大陆上还有大大小小七八个国家,而在过去的十五年里,李君度屡屡远征,每战必胜,但却无法完全征服。李君度的帝国虽然强大,但到底是封建王朝,对于已经开启工业革命的帝国来说,实在不算什么,往往帝国稍微倾斜一下资源,就能让马拉地王国、莫卧儿帝国挡住印度斯坦帝国的全力进攻。

即便如此,印度斯坦帝国的领土仍旧得到了扩张,也成为了亚洲第二大的强国。可问题在于,极限也就如此了。

曾经竞争帝国皇位失败的李君度,也设想过在印度东山再起,重返中原,可现在都已经成了过眼云烟。

印度斯坦帝国一直把统一次大陆作为目标,与帝国的关系并不好,但也从未敌对国。而两个国家之间也是矛盾重重。

李君度建立了一个高度集权的国家,为了避免帝国对印度的影响,实行禁海政策,建立了类似后世满清广州十三行那样的组织,控制与外国的贸易,也正因为这些政策,几家欧洲的东印度公司才能拥有高利润,获得了生存下来的空间,其尤其是垄断印度国内货物的出口。这与帝国一直倡导的自由贸易门户开放的政策所相悖,只不过还远远不到对这样一个强大国家发动战争的地步。

随着印度的崛起,两国之间的关系越发的微妙,尤其是帝国对英战争爆发以来,英国东印度公司在次大陆的殖民地和贸易据点处置成为了两国之间的最大矛盾。

帝国一手主导了对英战争,其在海外的一切都应该被帝国接收才是,但是英国搅屎棍的传统在此刻展现的淋漓尽致,英国把大量在次大陆西海岸的殖民地和贸易据点直接交给了印度斯坦帝国,为了避免战争,帝国仅仅进行了外交交涉,却没有结果。

林西塘从李君威口中听到了旧主病危的消息,一时间心痛难耐。

林西塘虽然出身侍从室,但与很多侍从室出来的人不同,林西塘没有那些人的家室,不然也不会早早被发到李君度身边效力,李君度对其诚心以待,但林西塘的行为无疑是背叛,之后,李君度选择前往中亚拓展自己的事业,当时的林西塘尚未暴露,李明勋也明确希望林西塘可以继续潜伏在长子身边,却被林西塘明确拒绝,他无脸面呆在李君度身边,更不想继续伤害他,所以沉沦了这二十多年。

“您想要我做什么,我又能做什么呢?”林西塘满脸泪水,问道。

李君威说道:“大哥病危,此时不知是死是活,我亦不知这一关他是否能撑过来,若能好转,一切皆好,若是不能,兄长所遗基业,断然不能被小人所夺!”

林西塘问:“谁是小人?”

这些年,林西塘去过美洲,去过澳洲,最终在东印度公司谋了一个差事,苦闷过了半生,他从未去过印度,或者说,不想去那里。对印度的形势根本不了解,他只是偶尔听人讲起,李君度在次大陆纵横捭阖,百战百胜。从未想过,曾经意气风发,现在仍然是春秋鼎盛的李君度会有病危的那一天,而且消息来的这么突然。

“我不知谁是小人,其国内有人蠢蠢欲动,周围敌国更是磨刀霍霍,就连帝国都不值得信任。”李君威咬牙说道。

林西塘讶异看向李君威,完全不敢相信。

因为早年出身侍从室的缘故,林西塘对李家三兄弟还是非常了解的,若论最像太上皇的,还是要说长子君度,而次子君华仁义正直,自幼就显现出不一般的气度。三子君威,自幼顽劣,却最得太上皇喜欢,亦是三兄弟之中最聪慧之人。

当年皇位之争,虽然那时李君威尚未长成,却已经聪明到退出争位的地步了,与世无争,终成帝国支柱。

此后数年,虽说李家二子各成君主,但这十几年来,真正说纵横天下,搅动风云的,还是这位裕王殿下。

而林西塘也知道,在皇室之中,真正可以做到对李家兄弟公平的,也只有这位裕王殿下。真正以真心对李君度的,也只有这位裕王殿下。

“传言中的没错,您是殿下真正的兄弟。”林西塘感慨道。

李君威摇摇头:“我只是希望在兄弟之中寻个公平罢了。”

李君威对兄弟二人确实公平,在两位兄长争夺皇位的时候,他不支持任何一方,也不反对任何一方,就连当时的诚王林君弘都站队了,唯有李君威不站队。之后,李君度失败,远走河中之地,重新打下一片江山,在申京为其护持妻女儿子的也是李君威。

待李君华执掌权柄后,对其长兄一直把持河中之地不满,也是李君威出面解决,他率军横扫哈萨克,土地为帝国开疆,兵丁为长兄强军,若无李君威相助,李君度攻入次大陆,建立一个帝国,不知道要多花多长时间。

“您希望我做什么,我是一个脖子都埋进土里的废人了,还能为殿下做什么?”林西塘擦掉了泪水,问道。

“我想知道,你愿意不愿意去做?”李君威问,继而说道:“在这种事上,值得我信赖的人实在不够多。”

毕竟李君威是把帝国的力量排除在外的,他知道自己的长兄李君度,那一位是能接受帝国吞并他的事业,毕竟他即便做了印度斯坦帝国的皇帝,娶了那么多异族女人,却从未把自己当成印度人,更是永远以自己是李明勋的儿子而骄傲,但是他心里有一根刺,那就是抢走他皇位的二弟李君华。

成年的他已经在外征战,为父分忧,尸山血海之中穿梭,而一建立帝国,尚且年幼的弟弟就立刻成为了太子,成为了法定继承人。他甚至可以接受自己的帝国四分五裂,毕竟他从来都是一个信封我死之后哪怕洪水滔天的人,也不能接受李君华夺走他的任何一点东西。

“我愿意,我曾经对不起殿下,现在让我做什么,我都愿意。”林西塘直接说道,没有任何一点的犹豫。

李君威说:“现在局势纷繁复杂,只有掌握军队,才能扭转乾坤。”

“您的意思是,让我在非洲组建一支军队去印度?”林西塘问。

李君威摇摇头:“太晚了,而且你未必能做到。现在夏城有原本为马格里布征服和补充本地镇守的一万四千兵马,分了三个旅,我可以征调这支军队去印度,而你作为统帅。”

“您的意思是.......。”林西塘立刻明白过来,李君威要一肩挑起这件事。他立刻说道:“裕王殿下,不要这样,这有损您的声誉,如果事情败露,或者国内有人挑唆,您会很难做的。”

“这就要考验我的智慧了,同样也是考验你的忠诚。我要介入印度的局势,当然是以帝国的名义,但你要知道,大哥想要的,和帝国想要的,完全不是一个概念。我需要你掌握这支军队,并在合适的时候,听从我的命令。”李君威说。

林西塘猛然明白了过来,李君威之所以找到自己,看中的不仅仅是自己对旧主的忠诚,还有自己曾经英王门下的身份,等到了李君威真要动手的那一天,此后要承担的责任,却不会由裕王来承担,而是由自己来承担。这件事,最好不用动兵,一旦动兵,林西塘会是替罪羊。

李君威见他神色,知道他已经明白,却仍然细致的讲述了自己的目的,与林西塘猜测的一样,李君威要的就是林西塘去背黑锅,只不过说到最后,李君威解释说道:“我想要帮助大哥,不希望有人夺走他的基业,不希望国内有人趁火打劫。但是我不能因为这件事失去权柄,因为我还承担着父亲的理想,身上还有更重大的责任。因此我必须要找一个合适的人,在关键的时候承担起责任来。

时间太过紧急了,我能找到的人力,你是最合适的人选,但是我仍然想要你主动参与。”

“我已全然明白,为了殿下,我愿意付出一切,但是裕王殿下,这只是小义,你我都是帝国臣民,大义要在先。我虽然因背叛殿下而后悔半生,但也不会背叛帝国。”林西塘提醒说道。

李君威点点头:“这也是我的意志,林大人。”

“那您准备怎么让大义与亲情共存呢?”林西塘主动问道。

李君威摇摇头:“这是我要面临的问题,不是你的问题,你只需要去做就是好了。不过我仍然感谢你的支持,你坚持问,我就给你一个答案,虽然这个答案你未必能满意。

我不知道该如何做,局势复杂,讯息更为复杂,如今印度的局势笼罩在一片迷雾之中,连究竟发生了什么我都看不清,又如何能给出解决的方案呢。”

“其实这是最好的答案。”林西塘向李君威敬礼,郑重说道。

李君威不明其理,林西塘也没有多说,他认为这就是最好的答案,如果现在李君威可以巴啦啦的说一大堆,他反倒不愿意去相信,坦然承认不知道如何做,本就是一种真诚的态度,而林西塘看重的就是这种真诚。

在得到林西塘认可之后,李君威简单收拾了一下,放弃了前往瀛洲、澳洲访问的计划,直奔印度而去,他不敢再拖延下去,因为他担心军队尚未准备好,就等到来自国内的命令,只要皇帝的命令不到跟前,他仍旧是帝国海外的最高指挥官。

而军队倒是不用担心这些,毕竟就算皇帝派遣特使来阻拦,也不会给与比裕王还高的权柄。

在这种大事面前,黑人士兵李黑帅和班巴都只不过是一个再渺小不过的小人物,所以当集合的命令下达之后,二人只能立刻回到的军营,并且在十天后就登上了前往印度的运输船,而那日奇妙的经历也改变了二人,李黑帅和班巴在船上再次被林西塘遇见,林西塘在非洲公司多年,却少在军队,二人幸运的成为了林西塘的卫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