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七海扬明 > 章一三五 继承之事

七海扬明 章一三五 继承之事

作者:且看昨日风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00:27

章一三五 继承之事

母妃安,孩儿离申京百日,叔父今日方许我与母亲联络.......孩儿一路北上,平安顺遂,半月前,曾因出汗后吹风,感冒了两日,已经全然好了,请母亲勿要担心。

叔父待孩儿极好,一路陪伴,细心呵护,许孩儿骑马、划船、打猎、踢球,一直在身边作陪。孩儿从未有如此欢乐时光........。

至北京后,叔父让孩儿化名李稷,加入了少年足球协会,学习踢足球。

初选时,孩儿三次考核皆失利,叔父不许侍卫协助,最后孩儿加入了最差的一支球队,忙碌三十余日,才成为正式球员,却只能担任替补。叔父说,孩儿球技不亚于伙伴,而教练不许孩儿,一直到快比赛时,孩儿才得到珍贵机会,后得知,是叔父给了教练三十元钱,孩儿疑惑,此举是否会贿赂,是否有违君子之道,有反帝国之法。

昨日比赛结束,我队只得殿军之位,叔父出钱,请全队吃鱼翅宴,却不见教练,询问方知,有人举报教练受贿,已经学校解职,孩儿怀疑是叔父所为........。”

申京的七月,天气还很热,在御书房里,李君华喝着解暑的酸梅汤,听着容妃在一旁念着儿子来的书信。

李昭稷与李君威这叔侄两个,已经离开申京一百多天,这些时日,就是不许李昭稷往家里写信,倒是日日让侍卫班子往京城上奏行程,因此李君华知道儿子情况,容妃想知道的却得不到,想关心也无从下手。

今日终于拿到了李昭稷亲笔所书的信,夫妻二人都很开心。

“卸磨杀驴,这肯定是老三干的。”李君华放下碗,笑呵呵的说道。

“.......叔父已准许孩儿与母妃联络,但不许母妃寄送任何物品。有京城小吃驴打滚、沙琪玛等送至,不知是否因天热而坏掉,若是不坏,请母妃品尝,并拣选不爱吃的一两样,送给昭承哥哥.......。”容妃继续念着,念到最后,已经是哭笑不得。

“皇上,昭稷已经去了京城三个多月,你听这信中说的,又不许干这个,又不许那个的,如市井之徒在街上闲逛,这实在对孩子不好。若是让旁人知道,对皇家名声也有损,可不能再.......。”容妃按不下信中对孩子的担心,立刻求情。

李君华却是摇摇头:“你这话就错了,我似昭稷这么大的时候,放了学,也是和一群人在街头巷尾鬼混。那时也就有陈平等侍卫跟着,哪里似昭稷这般,有亲叔叔在旁照应,那时候惹是生非,可是不少。这就是我李家的教育,你以为昭稷跟着老三学坏了?

你却是错了,错的离谱,老三这是在教昭稷,如何当皇帝。”

“这........这是如何说的。”容妃却是不敢这么想,嘴上甚至都不敢应承。

她与李君华也是两情相悦,可问题就是在于,皇室终究是皇室,有些话是不能说的,比如立储之事,李昭稷是皇帝唯一的儿子,现在也已经证明皇后不能再有所出,李昭稷就是长子,理应被立为太子,可这么些年,无论是谁,无论旁敲侧击还是直言上谏,皇帝都是不许。甚至已经有传言,皇帝准备兄终弟及,心中以裕王为后继人选。而奉先殿的牌匾后的圣旨,写的正是李君威的名字。

“当皇帝的前提是当一个百姓,连百姓是什么,想要什么都不知道,如何当一个皇帝?”李君华说道,继而感慨:“昭稷是我朝皇室第三代,有我父亲兄弟两代人的努力,昭稷这一代哪里还有什么建功立业的机会,可若连百姓疾苦都不知道。不是做昏君,就是为臣子愚弄。

而你看裕王府的那个小威廉,来自欧洲,他的父亲也是一个小国王,可以说他就是一个世子,但还是不远万里来到申京,这便是教育。”

李君华对弟弟亲自教育自己的儿子,是非常满意的,他已经很清楚,年迈的太上皇是不准备插手皇子教育的,而裕王最得太上皇之心,他教育出的孩子,未必举止得体,未必有君子之风,但肯定有长处,不会为人欺骗蒙蔽。

容妃挥挥手,让所有人都退去,然后说道:“皇上,臣妾说句不该说,昭稷可是你唯一的儿子。裕王带在身边,恐怕不妥。”

“不妥?有什么不妥?你怀疑他会害昭稷,哈哈,真是笑话,你别忘了,他还是咱们两个的媒婆呀。”李君华丝毫不以为意,抬手扶住了要跪下请罪的容妃,说道:“你嫁给朕近十年了,生育了几个孩子,今日既然话说到这里,索性就说开了。

今日你大可随意问,我会实心答,生气了也好,骂你了也罢,过了今日,就权当一切没发生过。”

容妃当然不会认为今日说什么都会当成什么都没发生,但是她知道,今日机会难得,为了自己儿子,她还是想要争取一把,于是问道:“皇上,你迟迟不立昭稷为太子,是否存了兄终弟及的心呢,对裕王如此宠信,他在海外,全权负责帝国对外事务,他在国内,连唯一的子嗣都全心托付,难道不担心裕王有觊觎之心吗?”

“不担心。”李君华很肯定的说道,他说道:“我宁可相信我的皇后和妃子有野心相当第二个武则天,也不相信我家会有烛影斧声。”

“皇上为何如此信任裕王?”容妃对李君华的态度难以置信,问道。

李君华直接说道:“这个帝国是我的父亲一手创立的,他是帝国的开国皇帝,理所当然的,所有人都认为,父亲最重要的就是皇位。可是世人都错了,父亲最重要的东西并非这个皇位,于是他传承给我。”

“那父皇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传承给了谁,印度的皇长兄?”容妃不解。

李君华说:“我也不知道那是什么,我和君弘这从十几岁起就开始猜测查找,一直都没有答案。一直到前段时间老三在印度犯了错,我与大哥通信,他在信中提及了这件事,老三在阿格拉对大哥吐露了部分心声。

按照老三的说法,父亲的才能被大哥继承,父亲的事业由我继承,而他继承的则是父亲的理想。

你或许知道,父亲和老三之间最为亲密,可你不知道的是,这二人之间是有秘密的,那是一个很重要的秘密,没有第三个人知晓。或许那就是父亲的理想吧,或许我这一生都不知道。我当皇帝二十年,除了想知道那个秘密是什么,最大的疑惑就是为什么父亲不告诉我。我想不出来,是什么样的理想是世界上最强大帝国的皇帝无法完成的。但是近两年我逐渐明白了,皇位枷锁,一旦套上,有些事就不能做了。

而父亲的理想是和皇位相悖的,当了皇帝,就不能继承那个理想,想要继承那个理想,就不能做皇帝。”

容妃摇摇头:“不知道您在说什么,我担心这只是一个圈套,或许是裕王故布疑阵。”

“不会的。除了那个秘密,老三待我很真诚,他不会欺瞒于我,就像在裕王府,他打昭稷,一定要当着你面打一样。他的脑袋非常聪明,如果他想谋夺皇位的话,二十年时间他早就成功了。而且他很重视亲情,当年父亲不想发生玄武门之祸,因此才在春秋鼎盛之年,禅位于刚刚成年的我。而老三也是为了兄弟之情,早早退出了皇位相争。”李君华坚定的说道。

容妃脸色却很难看:“您说了这些,虽然打消了我的疑虑,但我心里更忐忑了。那终究是什么理想,什么秘密,竟然很可能与帝位相悖逆。您是裕王的亲兄弟,或许他不会威胁到您,可是昭稷却和他远了一层,将来他会不会为了那个理想,威胁昭稷呢?”

李君华哈哈大笑:“容妃,你要知道,我和老三之间只相差几岁而已,你凭什么料定我会先于他而去呢?另外,谁说继承我位置的一定会是昭稷?在我的眼中,昭稷纵然是我唯一的儿子,却并非唯一的继承人,老三的那些儿子也一样有可能继承我的位置,只不过我一直没有说罢了。当然,在同样优秀,甚至昭稷差一些的情况下,我会优先选择自己的儿子,可我总要有选择才行。

你不是一直想知道,奉先殿的牌匾后的圣旨上写了什么吗,我这就让人取来给你看。”

李君华叫来侍卫长,让其去取圣旨,很快,圣旨取来,容妃打开看后,发现圣旨上写的很清楚,一旦皇帝驾崩,当由太上皇决定谁来继承帝位。既不是大家理所当然认为的李昭稷,也不是传言之中的李君威。

而李君华毫不客气的说道:“只有当孩子们成年,展现出足够的能力时候,我才会做出选择,他的名字才会出现在这份圣旨上。而孩子们没成年之前,这份圣旨就是这样。”

“可父皇年迈了呀。”容妃说。

李君华笑了笑,点了点圣旨:“那么这个人就会换成老三君威。”

“可是.........。”

“如果老三也不在了,这个人就会是诚王君弘、成王兄李海。”李君华不等容妃说完,又列举了两个名字,想来他的脑袋里还有几个名字。

“那您今天说的这些,裕王知道吗,这些人知道吗?”容妃问。

李君华摇摇头:“他们都不知道,尤其不能让老三知道。其实老三还是心心念念的想要让昭稷成为太子,正因如此,他才迫切的在昭稷这么小的时候,把他带离你的身边。他担心,再长大几年,就拧不过来了。你是第三个知道这个规划的人。”

“第二个人是谁,父皇?”容妃问。

李君华摇摇头,容妃又问:“母后?”

李君华依旧摇摇头,他直接说道:“是皇后,而且皇后那里还保存着我的亲笔所书的一份圣旨。”

容妃闻言,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之中,李君华说道:“今日跟你说这么些,就是想告诉你,对老三好一些,别总是疑神疑鬼的。我知道你一门心思的想让昭稷成为太子,相信我,老三和你的心思是一样的。我亦是如此,只不过区别在于,你认为那个位置就属于昭稷,而我和老三都想把他培养成合格的储君。

我不知道你能不能把昭稷教育成合格的储君,但我知道,皇宫肯定不是良好的教育场所。在父亲不参与下一代教育的情况下,我很确定的认为,老三是比你我都合适的人选。他对我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在太子之位这件事上。

我甚至可以这么跟你说,假如有一天,老三亲口跟我说,昭稷是合格的储君,那我会毫不犹豫的立他为太子,甚至于直接禅位于他。”

“您就在这么信任他?”容妃依旧难以置信。

李君华说:“这种信任并非只是因为兄弟之情,实际上,从我当上皇帝之后,我也很多次的怀疑、试探,但结果都是打自己的脸。我厌倦了这种怀疑,也已经后悔。既然事实已经无数次的打了我的脸,那就不需要再打一次了。而如果你担心昭稷无法获得太子之位,想要再为他做些什么,那很简单,你我再努努力,再生的儿子,两个儿子成功的几率总比一个高,不是吗?”

曾几何时,李君华也非常想多子多福,儿子多了,选择也就多,可是在他把裕王子嗣一样列为继承人之选后,这种想法也就淡了很多。但是他不拒绝多几个儿子,其实他也有一个野望,一个儿子继承自己的皇位,一个儿子去老三那里继承父亲的理想。

“皇上,如果父皇知道您的这些想法,会如何呢?”容妃知道,对皇帝影响最大的,还是那位早已不问政务的太上皇。

李君华道:“如果父皇知道了,他肯定会骂我,然后要求我把公主们也列为考察对象。那样只会让局势更为复杂,想必你也不想如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