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七海扬明 > 章一六二 英王被困

七海扬明 章一六二 英王被困

作者:且看昨日风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00:27

章一六二 英王被困

移民队伍在哈密城休息了小半个月,一些身体虚弱,无法恢复的人就地留下,这也得到了本地官员的欢迎。实际上,这也是关西地区移民的来源方式之一。

而这种好事自然也不能只让哈密一地占了,吐鲁番地方在移民设施安置和移民服务上也有投入,因此也能从移民之中分一部分。

这一支移民团的移民是前往西津的,因此过了哈密之后,没有进入南疆,而是翻山进入北疆区域。在迁移过程中,巴格尔永远是最受欢迎的人,这个男人出身底层,和穷苦的移民可以毫无障碍的交流,同时他也是帝国的高材生,是所有人向往的人。队伍里的官员、技术人员,还是普通的移民,都喜欢他,而他也是最忙碌的一个,走到哪里就考察到哪里,有时候甚至带上几个愿意跟着他的年轻人暂别队伍好几日,就是去看一下某座工厂,某个村庄。

“巴先生,让一下,靠边走。”商路上,随行的一个理藩院士兵招呼着骑马的巴格尔,巴格尔一直想着事情,在这人的招呼下才反应过来,远远就听到马蹄声,非常急促,到了近前,还有尖锐的哨音,是一支小骑兵队,在其军服后面还有两支小旗随风飘扬,身上配备风鸣哨,这是理藩院传令兵的打扮,按照规矩,在理藩院地界上,一切民用马骡、车辆都要为其让路。

传令兵疾驰而过,其中一个人看了巴格尔一眼,跑出去很久,又拨转马头回来了,那人问道:“是巴格尔先生吗?”

“我是,您是........,我们好像见过。”巴格尔看眼前这年轻人眼熟,但又想不起来了,而且他发现,与其他传令兵不同,这人军装笔挺,气质不凡,而且说的是标准的官话,这可不像是一个普通的理藩院下级军官。

“在申京我们见过,我是夏文海,是英王的侍从。”夏文海说道。

“哦,想起来了。”巴格尔立刻想起,他在诏狱的时候,几个皇子经常来,英王李昭瑢也来过两次,每次都是这个夏文海伴当左右。

夏文海说:“巴先生,能不能劳烦您随我去一趟轮台,即刻出发。”

“这.......。”巴格尔犹豫,他问:“发生什么事了吗?”

“请先生退避左右。”夏文海说。

跟在巴格尔身边的是移民团里的人,有大学刚毕业的青年,也有地质局的职员,还有两个胆子大会骑马的年轻人,都不是他的下属。巴格尔翻身下马,走到了夏文海身边。

“英王爷在轮台出事了,请您一定随我前去帮忙。”夏文海的眼睛里满是焦急。

“出了什么事?”巴格尔问,他对李昭瑢观感不错,而也在孙为公那里听说了很多关于英王的评价,至少孙为公视李昭瑢为忘年交。

“英王爷被歹人劫持了.......。”夏文海说。

巴格尔不知道英王被劫持自己能做什么,但他知道,夏文海说了实话,自己就不能不去了,于是说道:“原本我们就是要去轮台的。”

“这我知道,此番东去,就是调随队藩兵。”夏文海说。

二人正说着,一大队骑兵自东面疾驰而来,正是护送移民团的骑兵队,有二百多骑,是把所有骑兵都调遣来了。

巴格尔立刻安排几个追随者就地等待大队,本人则上马,随夏文海等人前往轮台。

一路前行,没有丝毫停顿,天黑赶路凌晨时分,终于抵达了轮台。在十八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小地方,是当年西疆区的一个物资补给站。在帝国十五年的时候,迁移了一批塔吉克人,而塔吉克左右两旗也成为了帝国宗教改革试点地方。因为西疆的镇守将军驻地在伊犁城,实际是与北疆区域隔绝的,轮台就成为天山以北的经济和政治中心,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轮台这座城市已经有了近四万人,在西疆也是不小的城市了。

“曹将军,阿塔将军,木合买提先生,这位就是歹人提到过的巴格尔先生,真是老天爷保佑,我在半路上遇到了他。”一行人进入了绥靖公署,夏文海把巴格尔引荐给了三人。

公署内三人来头不小,阿塔是天山北路的绥靖将军,是本地的军政一把手。而曹将军则是曹松,他是帝国北疆镇守将军,刚刚卸任返京,听闻英王在轮台,因此想要一道折返申京,出现在这里是个巧合。木合买提是西疆区宗教局长,也是帝国天方教改革的功臣。

“真是老天保佑,巴格尔先生,幸亏你及时赶到,不然真的不好说了。”曹松直接握住了巴格尔的手。

巴格尔是一头雾水,根本不知道发生什么,木合买提安排他坐下,让人奉茶,然后对阿塔说道:“阿塔将军,把前因后果跟巴格尔先生说一下,无需隐瞒。”

李昭瑢是去年赶到的西疆区,其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协助南疆区域完成外藩改制。这里曾经是叶尔羌汗国的地盘,李昭瑢的母亲迪丽古丽曾经是叶尔羌汗国的公主。

别的地方外藩改制,外藩贵族要么因为抵抗锒铛入狱,要么上缴统治权,失去实权和领地。唯独叶尔羌故地一带是特殊的,在两条路之外还有第三条。

这种特殊不是因为李昭瑢,而是宗教因素。

在叶尔羌汗国尚未覆灭的时候,木合买提就与里什特一起搞了天方教改革,逐渐在西疆区推行革新派宗教。这种宗教简化了宗教仪式,减少了宗教活动,推动了世俗化。最重要一点就是割断了帝国天方教信徒与西亚天方教的联络。

一直到李君华兄弟两个下定外藩改制决心的时候,才发现西疆天方教聚集的南疆地区存在一个漏洞。

这些年来,革新派成为了西疆区普通信徒的主流信仰,但却没有推动到外藩贵族领地中去。这些贵族拥有领地,掌握领民,而利用宗教思想愚弄治下百姓是基础手段。而且地方宗教局官员和宗教人士很多出身于外藩贵族,比如木合买提就是前哈密伯克吐尔逊的小儿子。

这些年来,外藩贵族让嫡子继承权柄,让其他儿子成为宗教人士,在领地内搞起了****。

这导致了外藩贵族和领民大部分不是革新派信徒,而西疆区的外藩改制,必然要把革新派信仰推行到底,显然,除却权柄、经济利益之外,这里又多了宗教信仰这么一个不稳定因素,出现冲突暴乱的可能性很大,因此英王李昭瑢到来,本身就是打感情牌,西疆全面戒备,陆军派遣军队进驻,也做到了软硬兼施。而为了安抚天方教外藩,帝国又为其找了第三条出路。

如果不愿意放弃信仰,外藩贵族迁移去印度斯坦国。

在印度斯坦帝国,叶尔羌人算是半个皇帝妻族,其必然与当地土著格格不入,因此会得到优待。而其在国内的一切财产,都可以保留十年,以免仓促处置,损失太多。

从去年六月抵达后,李昭瑢奔波于天山南路,外藩改制得以稳定推动,外藩贵族集中的叶尔羌城和喀什噶尔城都已经全部结束了。

轮台地处天山北路,这里的塔吉克左右两旗没有外藩贵族,都在革新派推行之中被消灭了。但却有四个叶尔羌佐领在轮台驻扎,首领是西热麦江理藩院二等台吉。

李昭瑢十日前抵达轮台,属于微服私访,其主要目的是早到一步,见一见巴格尔。却不曾想出了大问题。

西热麦江台吉已经接受了外藩改制,是要前往印度斯坦的,其两个儿子去年就去了,先行购买田宅,而西热麦江台吉计划今年麦收之后动身,再赚最后一波。一个拥有四个佐领的二等台吉李昭瑢根本就没想理会,可是谁曾想,问题就出在这个西热麦江台吉身上。

这厮不仅想自己一家去印度,还想尽可能的带上治下领民。可外藩改制之后,外藩下属百姓脱离奴籍,所有人都可以分到一部分土地、牲口和房产,正因为这种好政策,所以很多人不想走。西热麦江台吉为了让更多人追随他去印度,哄骗麾下四个佐领的百姓,说是驻疆大臣公署下令让他们随台吉迁移的。

“到底是不是驻疆大臣公署下的命令。”巴格尔问道。

阿塔摇摇头表示没有,木合买提说道:“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驻疆大臣默认了这件事。”

“为什么?”巴格尔不解,四个佐领,数千人,在帝国边疆区如此缺人的情况下,为什么愿意让这么些人随迁印度呢?巴格尔在哈密听说过,一般随迁的都是外藩贵族的心腹和姻亲,吐鲁番的一个国公带走的人最多,也不过三百余。

木合买提主动解释:“这四个佐领情况特殊,他们的宗教信仰已经被波斯那边同化了。”

这四个佐领情况确实特殊,当年裕王李君威西征,开疆拓土,向西打到了黑海沿岸,向南也扩张向了兴都库什山和伊朗高原。与印度斯坦帝国的边界,是李君威厚着脸皮和长兄李君度定好的,但是与波斯的边界却是一直拖到帝国三十年才真正确定。

理藩院想要尽可能南扩土地,以维持河中之地的安全,因此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与波斯在边境冲突不断。波斯也支持阿富汗地区的普什图人袭扰帝国,这段历史被后世称之为边境战争。

这是一种持续时间长,烈度比较低的战争,波斯几十年来国内局势不稳,也不敢与帝国全面开战。

在边境战争期间,俘虏了不少波斯士兵或者百姓,而西热麦江麾下有一支能打的军队,且有不少人会说波斯语,因此在边境战争早期就被调往河中之地参战,那些俘虏、难民都交由其看管,时间长达十年,相互融合之中,让西热麦江麾下多了很多波斯人,原来的领民也受波斯影响严重,在宗教信仰上,其实是倒退的。

三年前,边境战争结束,为了避免西热麦江所部在河中之地出现问题,故意调其到天山脚下。而木合买提发现,再想让这群人的信仰转弯,已经很困难了,特别是西热麦江是实权外藩贵族,铁桶一般,宗教局也不好插手。索性这次外藩改制,就让其迁移去印度,一了百了,解决一个隐患。

西热麦江的领地就是轮台附近的草场,麾下领民看到附近的其他外藩领民,在经过改制之后,有了自己的牛羊草场和土地,也都跃跃欲试,没想到领主一声令下,要去遥远的印度。一些领民在四日前,入城围住了西热麦江的府邸,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希望西热麦江不要去印度,这样大家都不去了。西热麦江不同意,一个意外,导致领民与西热麦江的卫兵打起来。

西热麦江这个始作俑者直接被暴怒的百姓打死,但也造成了轮台混乱,阿塔立刻召集兵马应对,双方也打了起来。杀了领主,与绥靖将军动手,这已经是造反了,那些家伙索性发起暴动,而轮台第一中学偏生就在西热麦江府邸的一边,杀红了眼的暴民见冲不出城外,在周围抢掠一阵,进入了中学,企图劫持学生,保全性命,而好死不死的是,李昭瑢就在第一中学。

他到了轮台,只是告知了一声阿塔,并未露面,因为实在是无聊,找人办了一张假证,进入第一中学的图书馆看书。

“这么说,英王被暴民劫持了?”巴格尔问道。

阿塔摇摇头,带着巴格尔登上塔楼,指着市区一座三层楼说道:“那座水泥建筑就是中学图书馆,暴乱发生的时候,王爷在那里看书,身边有五名随从,配短枪短刀。而我从青年军官调遣的秘密保卫也有三人在其身边。

暴乱发生后,这些人护卫王爷突围不出来,就退守中学图书馆,与十几个学生一起控制了图书馆的三楼。目前我们与王爷用旗语建立了联系。”

巴格尔说:“那犹豫什么,立刻和暴民谈判,只要能保证王爷安全,没有什么不能答应的。”

“暴民首领卡提江就一个要求,要面见英王。”阿塔无奈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