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七海扬明 > 章九零 琉球

七海扬明 章九零 琉球

作者:且看昨日风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00:27

章九零 琉球

"爱书网"访问地址更换为 sm.22ff.

然而,颍川藤左卫门的笑声并没有持续太久,他忽然安静下来,说道:“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们之前的贸易方式就不方便了。”

岛津藩与社团之间的贸易只有一次,属于截留贸易,因为长崎是唯一的对外开放口岸,而长崎所在的九州岛及其周边分部着最多的外样大名,这些无法从长崎获得利润的领主纷纷派遣心腹,在唐船来航最为繁忙四到六月,派遣船只在长崎港外堵截那些明国唐船,然后找个岛屿,甚至船对船的进行贸易,明国商人可以获得幕府命令禁止出口的金银铜等贵金属,不用缴纳商税,而外样大名则可以低价获得明国货物,转手赚取高价。

截留贸易本质上是走私,虽然双方各得其利,但却也有诸多限制,安全性暂且不提,关键在于贸易的货物必须是高价值货物,双方在海上或者没有港口设施支持的岛屿,用贵金属交换生丝、丝绸,倒也不算麻烦,但是若货物是粮食、铁锭、军械这类大宗货物,就没法这般从容了,必须有港口支持。

颍川藤左卫门可不仅仅想用军械换取铁锭,这段时日他已经在李明勋新近拓展的贸易中发现了许多利润空间,比如李明勋需要海量的大米,甚至愿意用生丝交换,岛津藩虽然不是日本的大米主要产区,但日本已经渡过了小冰河时期最为困难的宽永大饥馑,藩内粮食并不缺乏,也可以就近从濑户内海获得粮食做转手贸易。

虽然腾龙商社新近拓展的贸易利润远远低于生丝、瓷器等传统商品,但是粮食、铁、棉布等无一例外不是生活用品,大宗贸易带来的利润肯定比生丝一类的奢侈品要高很多,但是这类贸易必须要有设施齐全的港口支持,走私肯定是不行了。

颍川藤左卫门低头思索着,却是毫无头绪,忽然他看到李明勋从容不迫的表情,却是一拍脑门:“李先生睿智非凡,想来早有计较了吧!”

李明勋笑了笑,指着身后的地图,那是一张日本的地图,岛津藩位于最南面,几乎出了地图之外,而李明勋的手指不断下滑,岛津藩下面的墙壁上指了指,颍川藤左卫门瞬间明白了,失声说道:“琉球!”

“对,琉球,这样除了军械出口,我们都可以当成正当买卖来做!”李明勋笑道。

颍川藤左卫门却是坐不住了,他站起身,在办公室内徘徊,脑袋里一直回忆着琉球的方方面面,不知何时,他的脑门开始冒汗,而李明勋则闲适的坐在那里,微笑等待着。

李明勋可以肯定,琉球是最好的交易地点,这个位于日本南面的小国是大明王朝的藩国,因为处于日本与南洋之间的航道上,被称之为万国津梁,虽然这个只有几十万人的小国没有什么特产,却通过中转贸易和港口支持,获利不菲。

琉球王国虽然与大明保持了数百年的宗藩关系,其国王也是由大明皇帝册封,但是却在三十多年前发生了变化,在万历三十七年,日本的萨摩藩岛津氏派遣兵马进攻琉球,逐渐控制了琉球国政,琉球成为了岛津氏的附庸,但因为日本想借着琉球与大明的朝贡贸易牟利,也不想惹恼大明王朝,所以岛津氏对琉球的统治比较隐晦,这种情况一支持续到后世的明治维新,先是琉球王国变成琉球藩,继而变成了冲绳县。

萨摩藩岛津氏在琉球设立在番奉行,掌管琉球的贸易和国政,架空了琉球国王,琉球成为了日本对外交流的一个特殊口岸,但却是由岛津氏而非萨摩藩控制的。

琉球王国如今和大明还保持着表面上宗藩关系,朝贡贸易如常,也有福建、浙江的商人前去贸易,腾龙商社完全可以伪装成明国商人前往,把铁锭、棉花、松江布等可以公开买卖的商品售卖给岛津氏在琉球的在番奉行,交易社团所需的成衣、铁器,而军械比较特殊,可以走私贸易。

“对,琉球是最适合的,没有比这个更适合的了!”颍川藤左卫门忽然说道,他激动的向李明勋拜了拜,李明勋伸手搀扶,却被颍川藤左卫门抓住了手,力道之大,让李明勋感觉到一阵剧痛。

“大通事,您这是怎么了?”李明勋缩回手,诧异问道。

颍川藤左卫门大感窘迫,赶忙道歉:“实在抱歉,我失态了,实在是李先生今日给我的惊喜太过于震撼了,岛津一门三代人努力,今日终见曙光,颍川欣喜难抑,实在是抱歉。”

李明勋看着过分激动的颍川藤左卫门,实在有些费解,一个华人,怎生为日本一藩国领主行这险事,如今看来,颍川是真的对岛津一门忠诚,他无奈的摇头,收起继续拉拢这位唐通事的心思,说道:“大通事一心为主,实乃明勋楷模。”

颍川藤左卫门牵着李明勋的手坐下,说道:“李先生或许不知道,岛津一门几代人一直谋求藩国兴旺,如今终于有了希望,本家一定会高兴的,想来不久就可以解决在琉球贸易的问题。”

说到这里,颍川的话匣子彻底打开,诉说着岛津一门的难处,说起来,岛津所在的萨摩藩在战国时代就是西南强藩,却被丰臣秀吉削减了领地石高,在关原之战中站在了幕府的对立面,在德川幕府建立之后,成为了和将军最为疏远的外样大名,虽然岛津氏对领地依旧拥有绝对的控制力,但却时时刻刻受到德川幕府的压制,每当幕府大兴土木,就会要求岛津氏出资,而参觐交代制度这类每年一百天的大规模旅游活动也耗费了藩国过半的财政。

对于参觐交代,或许其他藩国还能抱怨一二,萨摩藩却是不能,因为正是岛津氏的第一代藩主岛津忠恒为讨好德川家康,主动参觐,才开了先例。

可以说,幕府给萨摩藩带来了太多的财政压力,而萨摩藩的自然条件身上恶劣,处于火山地带,经常受台风影响,已经陷入窘迫的境地,在国内承平,无法反抗幕府的情况下,唯有自强才能改变现状,而岛津氏的唯一出路就是对外贸易,此次握有众多日本稀缺资源的李明勋找上门,简直就是雪中送炭。

而李明勋清楚,岛津氏与自己的贸易可不只是改善藩国财政,等其积蓄了一定的力量,未必不不敢起兵造反。

“即便本家对琉球已经完成实际控制,琉球国王也甚是恭顺,我等也不可掉以轻心,凡事还是小心谨慎为上,如果把贸易地点定在琉球,先生需应我方一些条陈。”冷静下来的颍川藤左卫门开始了正式的谈判。

李明勋也认真起来,至少从目前来看,稳固和日本幕府的关系比和萨摩藩的贸易更为重要,若想鱼和熊掌兼得,就得有万全之策。

实际上,把贸易地点定在琉球那霸港,萨摩藩需要做的不多,顶多是交易军械、铜料等商品的时候注意便是,更多的则是腾龙商社的配合。

颍川要求社团不能以腾龙商社的名义前往贸易,要伪装成各地的明国商人,但这是社团无法接受的,最终双方商议,李明勋的每次贸易都带上一些明国的合作伙伴,让其出面交易货物,而社团在琉球的机构也要以明国商馆的名义运行。

双方的合作不可能两个人几句话就确定下来,颍川藤左卫门也没有那个权限,他不得不把拟定好的条款送回本家,可是如今的藩主岛津光久正因为参觐交代在江户,颍川藤左卫门不得不派遣秘史前往,而李明勋也有足够的时间等待,趁着这段时间,李明勋与何斌一道,完成了商馆的行政架构,达成了诸多合作关系。

而嗅到金币味道的各国商人纷纷赶来,与社团商讨合作,毕竟腾龙商社是他们合作伙伴中最为特殊的一个,要知道,日本贸易也是疾风贸易作为主流,每年西南季风起的时候,大量的明国、荷兰商船前往长崎,十月左右就会返航,在每年十月到第二年的五月,很少有商船能来到,这个时间段,明国货和南蛮货的价格居高不下,而社团拥有一支先进的纵帆船船队,完全可以在冬季把货物运到,虽然运货量远远不如季风季节,但是利润空间更大,旁的不说,在纵帆船队到达了后,长崎奉行所已经统计到了十几个跳海的商人,原因就是他们在夏季囤积了太多的明国货物,准备年前高价销售的时候,却被社团带来的低价货物大大的冲击了一把,那些家伙个个都从大名手中贷款囤货,此时已经是活不下去了。

这个冬季,李明勋一直在日本呆着,没有樱花只有落雪,实力雄厚有出手阔绰,李明勋高大的身影很快成为了长崎的一个传说。

苏州,林府。

“顾先生,请随小人来,小心门槛。”

顾炎武跟着林士章的关键,走在雅致的亭台之间,走了几重院落,却见两个四个青衣仆从站在门口,里面咿咿呀呀有唱念之声,顾炎武不免有些皱眉,他以为林士章找自己来是谈论军机大事的,却不曾想有戏子在。

的为人,改名顾炎武,为方便阅读,这时就让他改了吧,省的顾绛顾绛说了半天,有人不知道那是谁。)

顾炎武也是官宦世家,家族在江南也是颇具产业,但取得诸生资格之后,面对科举帖括止血,屡试不中,断然弃绝科举,走上学以致用的道路,而去年林士章与苏松士绅筹办团练,顾炎武这个曾经出现在沈犹龙与林士章书信中的人物被林士章发掘出来,这个杂学名家如今在民团之中赞画钱粮之事。

一开始,顾炎武以为是堂会,没曾想进了院门却是一座典雅的红色小楼,上得楼去,只见圆桌旁摆着十几张凳子,做了七八人,正说着闲话,顾炎武看到林士章坐在首位,其余也是张罗团练的苏松士绅,微微一笑,抱拳道:“诸位前辈,晚辈有礼了。”

“哎呀,不愧是沈大人看中的人,真真是干练的呀。”

“是啊,人品贵重,不错不错。”

在歌姬咿咿呀呀的弹唱声中,一众士绅对顾炎武大加赞赏,让顾炎武窘迫之余,心中不解,却是有何事,这些人对自己如此奉承?

窘迫之余,顾炎武不由的扭头过去,但是在旁人眼中,这似是在偷瞧旁边的歌姬,当下便有人说:“这位小娘子,炎武钟情于你,为何不祝酒一杯?”

那歌姬本就是欢场众人,顾炎武本身又是玉树临风,在一旁糟老头子中更是鹤立鸡群,连忙说道:“奴家唐突了。”

说着,她从婢女手中接来酒盏,香风拂过,已然翩跹而至,送到了顾炎武的面前,顾炎武脸色微变,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最终还是林士章解了围:“你们又是胡闹,炎武虽是晚辈,但这段时日赞画军机,筹谋钱粮,如何能当浪荡公子、纨绔子弟对待?”

当下便有人附和:“是了是了,若非炎武从中谋划,我等岂不是要与丘八蛮夫为伍,那才是斯文扫地了。”

顾炎武环视一周,越发感觉今日事情有些不对,考虑到民团最近的动向,他忽然有了一个想法,莫非民团要对崇明海贼动手了?

“蒙诸位前辈抬爱,晚辈才有今日之地位,自然不敢松懈,不知林老先生叫晚辈前来,究竟所谓何事?”顾炎武不卑不亢,接过了那杯酒,便让歌姬退下,然后正色问道。

林士章微微一笑,问道:“如今民团训练如何,士卒可战否?”

顾炎武心一下紧张起来,道:“前辈,民团建立七个月,其中过半士卒却只入营两三月,虽然操练不休,却也不是全部能上战阵的,若即可开战,民团可调兵一千五。”

“若是一个月后呢?”林士章又问。

“三千可战之兵!”顾炎武咬咬牙说道。

林士章微微颔首,看了看众人,对顾炎武说:“炎武,你可要抓紧呀,江南士绅筹饷数十万,若剿贼不利,怕是不好交代呀。”

顾炎武问:“前辈,与海贼开战,水师为主,不知可有准备?”

林士章呵呵一笑:“海外奥援,旬月可至!”

推荐朋友新书《三国之主宰中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