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七海扬明 > 章一九零 落子埃及

七海扬明 章一九零 落子埃及

作者:且看昨日风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00:27

章一九零 落子埃及

虽然两国对运河开通的规格定的比较低,但仪式规模却很宏大,欧洲很多国家派来了代表,见证这一伟大的时刻,而帝国主要报社的记者纷至沓来,用语言、素描乃至相片记录下历史的瞬间。

仪式是赵铭德安排的,其中一个仪式最值得玩味。

目前来说,苏伊士运河上有三大主要城市,一个是北面出口的塞得港,一个是南面出口的苏伊士运河,第三个也是最新的城市就是运河中间的中途市,其是运河、铁路与引水灌渠的交界处,同时也是苏伊士运河公司总部的驻扎地。

在这三座主要城市,赵铭德都命人树立起了一座高大的石碑,上面刻着所有为苏伊士运河开通献出生命的劳工。运河开通仪式在塞得港举办,各国代表和一些记者会乘坐第一艘通过苏伊士运河的船只——苏丹号,前往中途市与苏伊士港,向三个石碑献上花环。

一开始,奥斯曼的维齐尔侯赛因拒绝,因为他认为死的都是一些奴隶百姓,不值得他弯腰,但赵铭德和澹台云风坚持,表示,奥斯曼不去,帝国代表也会去,而荷兰、威尼斯等国的代表也表示参加。

这下侯赛因不得不参加了,因为这个时代的奥斯曼整体上还瞧不起欧洲,既然欧洲人都做,奥斯曼不能不做,他不能让世人以为,奥斯曼比之欧洲人野蛮。

但是,侯赛因很快发现了不同,塞得港的石碑非常高大,宛若一面墙壁,上面写满了人名,足足有四千多人,这些人名按照国家和族裔分开,埃及人占据了绝大多数。其实这还不是所有因为运河而死的埃及人。

这些是直接死在运河工地上的,那些死在前往运河或者回家途中、家中的埃及人就不包括在内了。而在工程早期,帝国方面没有参与管理,死亡的埃及人只有一个简略的数字连名字都没有。

据后世统计,埃及人为运河开通死了一万三千多人,这也是后来埃及独立建国后,对苏伊士运河要求主权的主要依据之一。

而在中途市的纪念碑上,只有五百多个名字,其中埃及人有将近两百个,另外就是贝都因人、汉人、朝鲜人、京族、暹罗人、缅甸人等运河的主要劳工来援。

这些人中超过一半是为了保护运河劳工、财产安全而牺牲的,袭击者中主要是贝都因劫匪还有暴乱的埃及乱民。

而到了苏伊士港的纪念碑,牺牲劳工的人数只有一百一十七个,绝大部分是东方民族,其中以汉人最多,少数的几个贝都因人也是护河队的成员,这些人绝大部分是因为疾病和工程事故而去世的。

象征和平的橄榄枝和各类花环堆在了纪念碑前,表达了世界对这些牺牲者的感激之情。

作为奥斯曼帝国代表的侯赛因对此表示非常不满,他认为这是一个阴谋,因为在所有的纪念碑上,埃及人之外的奥斯曼人的名字很少,虽然这是事实,但侯赛因认为,一开始就不应该搞这个什么纪念碑,一直到侯赛因的铜像在苏伊士港的河岸花园的中央广场上被揭幕,他的脸色好看了一些。

这类铜像有三个,塞得港的是曾经的埃及帕夏,现在的大维齐尔法佐的,他与裕王李君威一起促成了运河的开通,而李君威的铜像则树立在了中途市。

苏伊士运河刚刚开通,就已经吸引了很多船只来,而此时的运河只有单行道,而使用运河的船只中不少还是风帆船,需要蒸汽拖船提供动力,所以过河的效率比较低,需要四十个小时才能过河,但苏丹号作为第一艘船,并不用这么长时间,所以等仪式结束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的傍晚,庆祝的宴会在苏伊士酒店之中进行。

“如果让你的岳父知道你借酒浇愁,肯定会倒霉的,阿里。”在酒会上,澹台云风接受完采访,走到了一个奥斯曼军官面前,夺走了他的酒杯。

这个叫阿里的军官只有三十出头,却很精明的模样,年纪轻轻已经是一位贝伊了,阿里想要拿回酒杯,却没有成功,直接抓起酒瓶往嘴里灌,酒瓶也被澹台云风夺走了,澹台云风说:“这么多人,你喝醉了肯定会惹出事的,来吧,我们找个安静的地方,好好喝几杯。”

澹台云风带着阿里来到了一个房间,阿里直接把自己扔在了沙发里,说道:“我已经不是科普鲁律家的女婿了。”

“你是。”澹台云风说道。

阿里是一个阿尔巴尼亚人,与科普鲁律家族一样,他曾经是一位奥斯曼禁卫军的军官,如果没有帝国介入奥斯曼的局势,他肯定会混吃等死一辈子。

等到法佐掌权的已经,开始建立奥斯曼陆军,禁卫军的势力受到打压,阿里没有选择与同僚那样抗争,而是直接投入了科普鲁律门下,娶到了侯赛因的一个女儿,成为了科普鲁律家的女婿,阿尔巴尼亚人外加科普鲁律姻亲,这是这个时代奥斯曼人升官的必由之路。

之后的阿里得到信任,在法佐担任埃及帕夏的时候,他指挥一个营的军队负责中途市与苏伊士之间区域的安全。

也就是那个时候,阿里与帝国方面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非他这个人多么高尚,而是相对于同僚来说,阿里着实不错,阿里拿钱就办事,明码标价童叟无欺。帝国对他最大的诉求就是把军队控制在军营里,别出来惹事。

阿里做到了,他的军队很少出来惹事,反而这个有野心的青年从帝国雇了几个教官,把他那支军队训练的井井有条。

澹台云风与阿里的情谊是因为妻子的缘故,他的妻子回国时走的苏伊士路线,阿里亲自带人一路随扈,虽然是为了赚钱,但着实尽心。此后,澹台云风与阿里之间有了私人交情。即便是埃及暴乱期间,法佐命令苏伊士的军队与帝国方面搞摩擦,阿里都处置的很好。

在双方再次达成协议开挖苏伊士运河,阿里就离开了苏伊士港,带领军队前去埃及平叛,在侯赛因的示意他,阿里把大部分的马穆鲁克骗到一起杀死,顺利控制了埃及大部分区域,可是叛乱并未休止,外国势力开始介入,资助埃及乱军,部分退到上埃及的马穆鲁克也发动反击,奥斯曼帝国只能选择妥协,阿里成为了替罪羊。

原本以为凭借大功可以成为埃及帕夏或者西奈帕夏的阿里被去掉了权柄。之所以如此,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阿里的妻子死了,而法佐与侯赛因两位科普鲁律的儿子们成年了,埃及与西奈的帕夏,一个是法佐的儿子,一个是侯赛因的儿子。阿里这个前女婿,只能当替罪羊。

阿里曾经试图反抗,奥斯曼国内残余的禁卫军曾经找到他,希望得到帝国帮助的情况下,发动政变,重夺奥斯曼的主导权,结果被澹台云风和裴元器断然拒绝。

原因很简单,虽然现在的科普鲁律家族总是会搞出各种问题,但两国之间的关系很不错,无论是运河还是贸易,都取得了进展,相反,当年禁卫军掌权的时候,可是对帝国方面爱答不理的。

可是阿里也抓到了机会,在确定帝国不会支持后,阿里直接把禁卫军卖了,立下一功,重新获得了贝伊的头衔。

“你只请我喝酒吗,为什么不叫两个女人来,这里不是来了很多欧洲女人吗?我困了,我想睡觉,搂着女人睡觉!”阿里喝了不少酒,兴致已经来了。

澹台云风说:“女人不行,耽误我们谈事情。”

“我们还能谈什么,你能让我成为埃及帕夏吗?”阿里嘲笑说。

“确实有这么个打算。”澹台云风平淡说道。

阿里脑袋上冒出冷汗:“你说这个我可就不困了哈。”

阿里跑进了卫生间,在里面用凉水洗了洗脸,让服务员撤走了房间内的一切酒水,送来了热茶,他说道:“真是抱歉,早知道要谈这么重要的事情,我一口酒都不会喝的。”

澹台云风说道:“没有关系,至少您现在是清醒的。”

阿里问道:“贵国是愿意支持我做埃及的帕夏吗?”

澹台云风说:“贝伊,你觉得我们支持,你就能做到吗?”

阿里沉思片刻,终究还是摇头,在最后一轮中奥战略谈判之后,原来的奥斯曼埃及行省变成了埃及、西奈两个行省,界线就位于运河西岸的,中途市前往南北的引水渠。

显然,西奈行省的主要利益在苏伊士运河与铁路,而埃及地区的主要利益则是尼罗河三角洲上出产的高品质长绒棉。

在奥斯曼重获对埃及的控制后,夺取了原本属于马穆鲁克的封地,封赏给了奥斯曼国内支持科普鲁律家族的权贵,而这些权贵成为了新的包税人,在埃及竭泽而渔,进一步引发了反抗。但是随着西津地区的纺织业崛起,埃及百姓受到的压迫有所减缓,因为奥斯曼以国家的形势垄断了埃及的棉花出产,他们虽然强迫埃及种植棉花,但也知道,必须要给农民一定的自由才可以出产更多的棉花。

而大量的棉花在埃及本地被低价收购,高价卖给了帝国的纺织厂,产生的利润就成了奥斯曼的国家财政和贵族的利润。而从西津地区购入的,南俄出产的低价粮食,又让埃及的粮食充足,降低了埃及本地的抵抗。

可以说,现在的埃及很稳定,阿里贝伊也认为自己没有多大的机会。

“我认为您现在不能奢望太多,重要的是要有军队。”澹台云风说道。

阿里点点头,他现在很认同这一点,曾几何时,他也在奥斯曼出尽风头,可是麾下军队不是阿尔巴尼亚志愿军就是效忠科普鲁律的陆军,当科普鲁律抛弃他的时候,他毫无抵抗之力。

“现在艾敏帕夏需要一个能征善战的将军帮助他稳住南方的阵线,这对您来说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澹台云风提醒说。

艾敏帕夏是侯赛因的儿子,也是现在的埃及帕夏,艾敏与他的父亲可完全不同,他几乎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能力,又贪财好色,只不过侯赛因的孩子实在是不多,目前来说,虽然艾敏不值得培养,但可以作为心腹使用。

艾敏尤其胆子小,不敢上战场,可是埃及的南部还有旧马穆鲁克的叛乱分子,一直与欧洲各方势力眉来眼去,一旦获得机会,埃及好不容易得到的稳定局面也会丧失。

阿里说道:“可是我很难说服两位维齐尔。”

“不用说服侯赛因或者法佐,你只需要说服艾敏就可以了。”澹台云风说道,说着的时候,他摩擦了一下手指,显然,指的是钱。

阿里瞪大眼睛:“贵国愿意提供帮助?”

“只要数目合理。”澹台云风说。

阿里陷入了沉思之中,虽然他现在属于科普鲁律家族势力的一份子,但是科普鲁律家族本就分法佐与侯赛因两派,法佐擅长政治人事,但侯赛因更适合国内经济和外交,早期兄弟二人面对来自各方的威胁,选择了合作。

早些年二人达成一致的时候,法佐与侯赛因约定,二人交替担任大维齐尔,但这么些年过去了,法佐一直没有出让这个位置。以前,侯赛因觉得法佐老了,他还有机会,但现在不同了,法佐的儿子阿马尔已经在奥斯曼的政坛崭露头角。

二十九岁的阿马尔拥有在槟城留学的经历,非常擅长与中国人打交道,而身上他有出使中国,说服中国调停奥斯曼与欧洲各国结束战争的功劳。现在,阿马尔是西奈帕夏,正是风头正劲的时候,已经是侯赛因最大的威胁了。

“可是我认为大维齐尔不会同意的。”阿里犹豫许久说。

澹台云风回应:“实际上,法佐阁下一直希望在侯赛因的身边找一个可靠的人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