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七海扬明 > 章二零五 大西洋城

七海扬明 章二零五 大西洋城

作者:且看昨日风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00:27

章二零五 大西洋城

李君威立刻把老威廉手里的西瓜皮抢了回来,笑着说道:“不至于,不至于,开个玩笑,怎么能当真。”

“这吃西瓜皮可以不当真,那这两个字呢?”老威廉点了点桌子上那用水写就的字,认真问道。

李君威说:“当然!”

李君威在桌子上写的两个字就是——土地。

而这也是老威廉梦寐以求的东西,因为他知道,领土与人口才是一个国家根本,相对来说,王冠就有些虚头巴脑。而且普鲁士公国在欧洲算不上强国,扩张领土的机会也不是很多。

在1415年的时候,老威廉所在的霍亨索伦家族在神罗皇帝那里获得了勃兰登堡的领地,百年之后,老威廉的先祖通过姻亲关系,获得了莱茵河下游地区,与核心领地不接壤的一块公爵领和两块侯爵领,又过了百年,霍亨索伦家族向波兰国王称臣,获得了东普鲁士,并在三十年战争后,得到了东波美来呀及另外几块小领地。

此后几十年,霍亨索伦家族的领地就没有变过,而仅有的获得领地的方式,除了联姻就只有购买了,但几率几乎为零。

如果在领地和王冠之中做出选择的话,老威廉可能会犹豫,但最终他一定会选择领地。

原因很简单,为什么普鲁士有机会成为王国,那是因为国家的实力,而领地就意味着实力。

老威廉问:“那具体该如何操作呢?”

李君威笑了:“这就很难说了,这是一个长久的计划,需要你有耐心,而且我想告诉你的是,领地和王冠并不冲突。这次对你来说是双赢,赢两次!”

“可我不知道的是,普鲁士是该加入反瑞典同盟,还是与瑞典结盟,请亲王指点一下。”

李君威想了想说:“不要过早表明态度就是最有利的态度。至于我说的土地,我可以告诉你,帝国为什么要帮助普鲁士获得土地。”

老威廉明白其中的一些原因,而李君威也说过,帝国是看中普鲁士的潜力的,希望在中欧出现一个能够与法国抗衡的国家。而欧洲任何国家都不会支持普鲁士崛起,只有帝国支持,也就是说,在普鲁士崛起的过程中,两国都会保持合作,而这也为帝国影响欧陆提供一个抓手。

“是这样的,帝国不希望波罗地海出现一个霸权国家,也不希望看到俄国崛起,假如反瑞典的同盟胜利,我不想看到俄国占领太多的土地,如果帝国不参战,我希望普鲁士可以抢夺一部分沙俄的战利品或者让其冷静一下。

而如果瑞典胜利,也必然会在波罗的海南岸夺取更多的土地,而这也不行。普鲁士也要去分割其中的部分。”李君威简单的解释了一下。

老威廉笑了:“也就是说,只要我们与贵国步调一致,无论谁胜谁败,普鲁士都会获得一部分土地,对吗?”

“是的,但面积不会太多,大公,不要想着一口吃个大胖子呀。”

老威廉哈哈一笑:“那是当然,我的亲王殿下,这可不是东方,更不是在殖民地,在欧罗巴,每一块领地属于的改变都需要很长的时间。我不会奢求太多,但是希望亲王殿下保证,我得到的可以和付出的匹配。”

“这是当然的。”李君威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李君威与老威廉相谈甚欢,但在安排了老威廉住所之后,李君威立刻回到书房,写了一封信,把从老威廉那里得到的消息原封不动的写在了信纸上,甚至还有一封从老威廉那里得到的,帕特库尔代表奥古斯都给他的信件,而这些资料,全都封进外交包裹之中,由一艘通报船以最快的速度送往瑞典斯德哥尔摩,收件人正是已经升任驻瑞典大使的江闲云。

李君威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打消瑞典国王卡尔十二世的疑虑,因为在瑞典国内有一股思潮,他们不认为有反瑞典的同盟,不认为瑞典会陷入一场战争。

这主要是因为反瑞典同盟的几个参与方,丹麦、波兰和沙俄都对瑞典进行了外交欺骗。

丹麦虽然出兵占领了瑞典属地荷尔斯泰因的部分地区,但却表示愿意接受调停,只不过把退兵这种简单的事弄的复杂,要求与瑞典签订友好互助条约,丹麦方面表现的很诚恳。

而沙俄也是如此,卡尔十二世派遣一支规模超过一百人的使团前往莫斯科,受到了沙皇彼得的亲切接见,双方确认,三十七年前签订的《卡迪斯条约》依旧有效。

瑞典使团为彼得带去了珍贵的礼物,包括金银器皿和卡尔十二世的骑马肖像画,而彼得也以动物皮毛作为回礼,在离开的时候,他们害得到了彼得出具的皇家凭证,里面这样写到:根据在卡迪斯的永恒协议,波罗地海沿岸和莫斯科的睦邻友好和深情决意,我们欢迎您们与国王陛下。

只不过,瑞典使团不知道的是,在他们离开的时候,彼得就已经和奥古斯都签署了反瑞典的军事合作协议。

而奥古斯都也参与了对瑞典的外交欺骗,他接受了卡尔十二世的请求,愿意以萨克森选帝侯的身份,担任荷尔斯泰因公国的立场担保人。

可以说,年轻的卡尔十二世被这群老油条给耍的团团转,如果不是有普鲁士的消息传来,或许他会听从部分手下的建议,放弃军事应对侵略的做法。

当然,李君威并不只是提供情报,瑞典国王态度出现转变,还与瑞典国内爆发饥荒有关系,在老威廉抵达之前,李君威就已经派人去了斯德哥尔摩,答应为其应对饥荒提供粮食贷款,甚至还给予了四千吨小麦作为人道主义救援物资。

北美,大西洋城。

六福餐馆的伙计看到门外来了一辆马车,下来四五个男人,立刻掀开帘布,对后面抽烟的老板喊道:“老板,骆二爷来了。”

老板笑呵呵的走出来,对着走进来的男人中一个年轻的笑着说:“骆将军来啦。”

那年轻人笑了笑:“齐老板,再打趣我,我就不帮你运货了。”

“开个玩笑嘛。骆经理别当回事,菜我已经让人准备好了,今天中午就在这里吃,我请客。您还别说,运气着实不错,海军牧场那边淘换来的牛尾正炖着呢,您可是最喜欢这口了。”齐老板招呼着一行人坐下。

骆飞呵呵一笑:“若是能现吃,您就给我们上,我们等不及,早上十点要开船的,现在还有一个半小时,等不得中午咯。您的货也快些往码头运,别耽搁了。”

“好说,我先安排厨子把吃的送来,既然要开船,那酒就少喝些。放心,路上吃用的,都准备好了。”齐老板说道。

骆飞是海军出身,现在是大西洋旅洋船社的经理,而船社的股东几乎都是海军,其中不少是校级军官,但却选了骆飞当经理,于是就有人打趣,骆飞成了将军了。

之所以那些上校中校这么信任骆飞,是因为骆飞的出身,早年是裕王的侍从官,后来给大西洋舰队司令赵龙城当副官,只不过因伤退役了,虽然看不出来,但其实他一只眼睛是玻璃的。

这也是大西洋城经济的现状,几乎所有的产业都与海军有关,就连这家餐馆的老板,都是某位海军舰长的姻亲。

“二飞,是你吗?”正要进单间的骆飞一行被人叫住了。

骆飞也是一惊,因为叫他二飞的除了司令赵龙城,就只剩下了当年裕王府的人了。

他回头一看,看到的是个身材高大的青年,骆飞扑上去,与其拥抱在一起,如他所想的那样,这个叫住他的青年正是当年的侍从处的前辈段毅。

二人好一阵寒暄,骆飞就把段毅和他身边的两个手下都叫到了自己的包间。

“段大哥,你也从侍从处出来了吗?”骆飞问道。

段毅摇摇头,掀开衬衫一角,皮带上还挂着一个牌子,说道:“没有,是裕王爷让我来大西洋城看看,你也知道,王爷当年答应了皇上,此生不踏上北美这块土地。”

“哦,有公务啊,那我可不能耽误你。”骆飞说。

段毅哈哈一笑:“耽误谈不上,没什么正经事,王爷就是让我看看这里怎么样了。我来,就是转一转,看一看,连官面上的人都不见。说是公务,却也是私人差遣,怎么说,这是咱们王爷的封地不是。”

骆飞听了这话,心情也放松下来,说:“那咱们就一起吃,我跟你说说大西洋城的事。”

大西洋城原来叫波士顿,是帝国在北美东海岸的第一块殖民地,在英国统治时期,就已经是东海岸最大的城市和经济、海运中心,拥有超过六千的人口。

而在帝国得到这座城市七年后的今天,波士顿已经是一座拥有两万一千人的城市,如果算是大西洋城辖区内的两个镇十二个村社、两个牧场和四个农场,人口规模将会达到三万五千人。

在大西洋城初期,第一批来的移民是流放的囚犯,要么就是贫苦的失地农民,但是很快,这里就出现了一个富裕、文明的移民群体——海军军属。

大西洋舰队是帝国最新的一支舰队,也是距离本土最远的,因此待遇也就最好。而与国内的舰队不同,前来这里服役的海军军官至少要服役六年,士兵则是四年,比其他舰队的服役期长很多。

也是为了弥补长期海外服役,帝国海军大力支持海军军属前往大西洋城陪同,如果是定居就再好不过。

早在帝国二十九年,一支工兵营抵达了大西洋城,他们组建施工队,在大西洋城最好的位置修筑民用建筑,既有海军士兵用的海军宿舍,也有海军四合院和海军独栋小院。

独栋的小院是为海军军官的家属修筑的,一开始是独栋的二层小楼外加花园,后来考虑到愿意到大西洋城服役的海军军官多出身不高,家属也未必有种花的闲情逸致,于是就变成了二层小楼加菜园。

任何一位海军军官和三级以上的士官,家属抵达大西洋城,就可以挑选一座小院作为住所,假如愿意在此地定居,那么就拥有了这座小院的所有权。而普通士官和海军士兵则住在海军宿舍,如果娶亲或者老婆到了,就可以得到单身宿舍,而如果有了孩子或者其余家属也到了,就可以住进四合院里。

除了房子,还有专门的海军学校,从幼儿园到高中全都有,而且包分配,愿意上大学的还可以去西海岸的金州或者西津上学。至于土地,别说海军军属,任何一个帝国国民来到这里,就可以不加任何限制的开垦土地。

而最新的福利就是送李君威来到欧洲的那艘名为‘飞翔的河南人’号的皇家游艇,这艘游艇在送小威廉去往哥尼斯堡后,就来到了大西洋城服役,它的任务就是每两个月往来于大西洋城与里斯本、阿姆斯特丹一趟,为海军家属,尤其是军官太太们提供免费前往大城市‘买买买’的机会,而海军之外的人,则也可以有偿使用。

海军军属是第一批高质量的移民,而在老公爷白敬宇成为北美总督之后,经济的发展又带来了新一批的移民。这批移民是渔业和航运业的从业者。

要知道,距离波士顿不远就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其中出产的鳕鱼是欧洲人重要的蛋白质来源,以往这片渔场被英国、荷兰、法国垄断,在上一次战争中,帝国与法国划分了势力范围,而法国捕鱼业本就很弱,根本不构成竞争,英国直接被排斥在外,荷兰渔船也必须向总督府购买捕鱼许可证、盐等必需品。

而李明勋直接出资,在大西洋城建了一座修船厂,让本地拥有了维修机帆船的能力,为大量帝国渔民提供服务。

这些捕鱼船的效率远超荷兰人、法国人,因此北美殖民地成为了欧洲重要的海产品提供方,又进一步催生了航运产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