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七海扬明 > 章二二七 巴拿马铁路

七海扬明 章二二七 巴拿马铁路

作者:且看昨日风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00:27

章二二七 巴拿马铁路

帝国二十四年的时候,裕王李君威亲自主持了美洲战争,在此之前,就已经完成了美洲的改制,把美洲开发公司属地变成了帝国的美洲行省,当时美洲行省也不过只有四十万人,这还要把归化的印第安人、少量日本移民包括在内。

限制美洲行省发展的因素很多,主要是地处偏僻之地,与帝国核心领土往来不便。要知道,在美洲刚刚开发的时候,从金州到申京要航行三个月之久,而从申京到金州,则需要半年。后来随着飞剪船的普及,消耗的时间降低了不少,但仍然处于交通不便的状态。

美洲战争之前,帝国的蒸汽动力船舶已经有了发展,只不过在那个时候,蒸汽动力不能作为主要动力来源,事实上,一直到帝国三十七年这个时候,主要的船舶仍然是蒸汽动力与风帆并用的,在大洋上,还是以风帆动力为主,因为蒸汽机的效率比较低,作为商船还无法提供远洋航行所需,煤炭消耗量实在是太大了。

但是帝国也并未等到蒸汽动力船舶成熟,而是建造专门的移民船,这些移民船吨位很大,虽然也装备风帆,但是作为备用动力的,因为不运载货物,所以载重量不大,大量的空间用来装煤,而帝国同时在檀香山、中途岛等地构筑补给港口,使得移民船往来于申京与金州之间只需要消耗一个月的时间,这给大规模移民美洲创造了条件。

一共有四艘国有航运公司的移民船负责前往美洲的航线,因为帝国政府给予各种优惠、补贴和退税等政策,民营航运公司也加入进来。这直接造就了美洲行省人口的大爆发。

帝国二十四年,美洲行省刚刚建立,人口不过四十多万,等到了帝国三十七年的今天,短短不到十三年的时间,美洲行省的人口翻了一倍还多,已经超过了百万人口。

政府提供的移民政策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最关键的是,美洲行省的经济蓬勃发展,与帝国本土之间的贸易因为航运技术的发展蒸蒸日上不说,最大的经济动力莫过于美洲战争之后,帝国全面进入西班牙的美洲殖民地市场。

且美洲战争后,欧洲长期的内乱,让美洲行省成为西班牙美洲殖民地唯一一个稳定提供工业制成品的地方。要知道,那可是一个人口超过三千万的市场,特别是巴拿马公路修通,整个美洲,乃至非洲都在美洲行省的贸易范围内。

在这个过程中,尤其以美非大洋贸易最为兴盛。

这条贸易路线的起始点就是美洲行省与南非行省之间,从帝国行省运输工业制成品到美洲殖民地,然后买入原材料进入另外一个行省,利润是非常可观的。

而大洋贸易的中,有关键的节点,那就是巴拿马地峡。从一开始,美洲行省与南非行省就提议开挖运河,但是一直被帝国中枢所驳回。

两地之间的贸易实在是支撑不起在巴拿马地区挖掘运河所需的资金,更不要说,巴拿马运河需要船闸,技术暂时不能解决,于是乎,修建巴拿马铁路的计划提上日程。

帝国几家国有铁路公司在考察了贸易量之后,认为很难在短期收回成本,而且热带雨林地区修筑铁路,又在远离核心工业区的巴拿马地区,成本也难控制,因此只是进行前期勘探和论证,并未实践。

一直到帝国放开民营资本进入铁路行业,给了巴拿马铁路建设的机会,美洲、南非和开普敦三个行省率先行动,组建了巴拿马联合铁路公司,后来为了拿下帝国政府的批准,又邀请了申京资本的进入,为了解决技术问题,同意南洋铁路公司这家拥有修筑跨马来半岛的两洋铁路经验的公司入股。

帝国二十九年的时候,第一根枕木就在巴拿马城外被安放,让无数的资本家坠入了这个无底洞之中。

商人们还是低估了修筑巴拿马铁路的困难程度,认为一共七十五公里的铁路线,我们八百万银元,怎么也能砸下吧,不够就再掏八百万,反正一口气买下了三十年的经营权,足够回本了,特别是苏伊士铁路的成功,让这些初始投资人认为,只要铁路建成,仅仅是股票上市就能赚回来。

在几家国有铁路公司对巴拿马铁路提出质疑的时候,巴拿马联合铁路公司的董事长甚至宣称,就算是用银子做铁轨,也要修筑完成。

事实证明,用银子做铁轨也无法轻易完成,巴拿马铁路的线路确实只有七十五公里,但问题是这七十五公里的铁路线上需要修筑、挖掘超过三百座桥梁和涵洞,仅此一项就让铁路成本十几倍于苏伊士铁路。

而在巴拿马地区,很难招募到合适的劳工,热带雨林气候下,黄热病等热带疾病盛行,让很多从本土招募去的工人望而却步,工人们往往干不了几天就打包走人,开玩笑,老子有这个忍耐力,去阿拉斯加淘金不成吗?

帝国政府却不允许雇佣西班牙裔和黑人劳工,为了劳工这件事,铁路公司与帝国政府扯皮了无数次,甚至惊动了皇帝李君华,结果得到的却是冰冷的圣旨,圣旨中重申了帝国在巴拿马地区严苛的移民政策。

当然,扯皮还是有结果的,联合铁路公司被允许到日本和安南两国招募人手,结果在帝国三十二年的时候,筑路工地上出现了超过一万两千名来自安南与日本的劳工,但疾病对于这些人来说仍然是重大的考验,远渡重洋外加湿热的环境,让劳工的死亡率超过了百分之三十,直接导致了连续发生的外籍劳工暴动。

各种因素导致的结果就是巴拿马铁路的修建计划很不顺利,原本计划帝国三十五年完工的铁路,一直到帝国三十七年也仅仅是完成了不到百分之四十的线路。而这还是巴拿马联合铁路公司四次追加投资的结果。

但即便如此,巴拿马铁路公司仍然没有选择像国内的铁路公司那样宣布破产,把铁路资产低价卖给帝国政府,相反,即便是建成之日遥遥无期,即便是很有可能中途夭折,即便在国内市场无法再融资,这家公司仍旧摆出了强硬姿态,因为他们知道,这是巴拿马,是咽喉要道,除了运河,没有任何一种交通方式能取代铁路。

这里必须要有一条铁路,那就是他手中的这一条。

只不过,到了帝国三十五年的时候,铁路公司的股东们形成了一个共识,仅靠民间的力量是无法完成这条铁路了,必须要得到帝国政府的支持,不仅是注资,还要提供政策,也要提供技术支持。

因此,在李素回国奔丧,受封荣王的时候,股东们公推他代表公司游说帝国政府,认为一个亲王出面,一定会改变巴拿马的困局。事实证明,李素做到了,但条款却是巴拿马联合铁路公司不能承担的。

帝国政府答应融资,并且保证铁路顺利开通,但要把股权从原来的百分之二十五,提升到百分之七十,股东们仅仅能参与运营和分红,没有资格制定运价。

李素本人也是不同意这个方案的,但无法抵挡来自皇帝的压制,皇帝保证他本人可以收回成本,但不再保证其他人。更重要的是,帝国政府准备了后备方案,那就是要对巴拿马联合铁路公司进行垄断审查,审查其是否垄断了美洲东西海岸的交通运输,而结果根本不用想就能知道。

资本家们再强大,也无法和一国政府对抗。

荣王在巴拿马铁路上的态度已经发生了变化,所以卡尔洛想以购买股票的方式来讨好李素,那真是拍马屁拍在了马腿上,幸好,他没有直接去做,因此也就没有引发恶劣的后果,但是李素是打定主意,在美洲局势未有大变化之前,绝不出现在巴拿马城。

皇帝李君华之所以表现的非常强硬,其原因有二,一个就是在巴拿马铁路批准线路的过程中,巴拿马联合铁路公司存在严重的贿赂状况,让其得到了这条至关重要的铁路线路。

而第二个原因更为突出,那就是联合铁路公司实际修筑铁路线路与规划的铁路线路并不完全相符。侵害了帝国的战略利益。

帝国在巴拿马地区最大的战略利益其实就在合适的时候,在这咽喉要道,挖掘一条沟通大西洋与太平的运河出来,因此在苏伊士运河修筑的时候,帝国水利和交通部门就派遣勘探队伍与海军合作,勘探了巴拿马地区,基本确定了运河线路。

在批准巴拿马铁路的过程中,帝国政府明确规定,铁路线路不得与运河线路重合,但巴拿马联合铁路公司把帝国政府的命令当成耳旁风,大规模修改线路,就是铁了心要和运河线路重合。

那是因为,民营铁路公司参与修筑的铁路,拥有铁路沿线的土地开发权,在一些项目中,仅仅是出售这些土地的开发权,就能让投资者赚盆满钵满,开发权少则十年,多能到二十五年三十年。如果任凭联合铁路胡作非为,那将要挖掘运河,就要受这些人的掣肘。

这种为了个人利益,枉顾国家利益,为了经济利益触犯帝国战略利益的行为,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欧洲大陆,立窝尼亚。

落日的余晖在松树的枝头绽放出华丽的光彩,瑞典国王卡尔十二世习惯性的叼着一根香烟,静静听着松树林里传来的声音,不时有枪声在里面响起,却是越来越远了。

作为一个以骑士生活要求自己的国王,卡尔国王不抽烟,但是他发现,烟草已经随着中**事装备进入了瑞典军队之中,而一根香烟可以拉近他与军人的关系,提升威望,于是一种烟盒上印着卡尔国王肖像的卷烟在瑞典军中流行。

在他的身后,数千瑞典军人正在吃饭,罐头分发了下去,士兵们用刺刀打开罐头,嗅着厚厚的牛油,发出了欢呼声。在大北方战争爆发后,立窝尼亚的贵族发生了叛乱,他们不为瑞典军队提供任何的补给,而军队仍然可以迅速进军,靠的就是营养丰富的罐头食品,而现在,卡尔十二世已经带着他的军队进入了战场,按照计划伏击从波兰腹地赶来的萨克森与波兰联军。

“江老师,我会在这里战胜奥古斯都的军队,我倒是要看看,他的军队是否和他本人一样强力。”查理十二世指着松树林外一片河谷地带,意气风发的说道。

江闲云拿起望远镜看了一眼,地形很平坦,非常有利于瑞典军队发扬炮兵和步兵火力,而树林和灌木又局促了战场,可以隐藏瑞典军队骑兵较少的弱点,最关键的是,奥古斯都应该想不到,瑞典军队的主力会在这个时间出现在这个地方。

江闲云观察了一会战场,远远看到一支斥候骑兵队奔行而来,正是瑞典陆军的骑兵,这些人押解着不少俘虏,江闲云用望远镜对准那些俘虏,挨个看过,最终摇头说道:“国王陛下,或许不能如您所愿了。”

卡尔问道:“我的部署有什么问题吗?”

“没什么问题。”

“那为什么您对我没有信心?”

江闲云说:“陛下,战争是两方的事,不由一方面单独完成。您想要在这里获得一场胜利,基础就在于您的敌人真的会到这里,不过我觉得,奥古斯都似乎爽约了。”

在刚才的观察中,他看到俘虏都是本地的立窝尼亚人打扮,而非波兰人,更不是萨克森军队的打扮。他亲自看到卡尔十二世制定的搜索计划,按那个计划,不存在说找不到波兰军队主力的可能。

不多时,一支一支的斥候骑兵回来了,带回来的都是叛乱的贵族和立窝尼亚民兵俘虏,没有波兰人,没有萨克森人,而一位地位比较高的立窝尼亚贵族告诉卡尔十二世,奥古斯都的军队还在华沙附近,并未开拔到此地。原本开拔到此地的是一支波兰军队,此时已经退了回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