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七海扬明 > 章二三二 密谋改朝换代

七海扬明 章二三二 密谋改朝换代

作者:且看昨日风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00:27

章二三二 密谋改朝换代

博哈德欠身表示不敢,而是非常认真的说道:“尊贵的王储殿下,我希望您清楚,最新需要的这六百万泰勒的款项不会有一个银币花费在普鲁士,这是为英国朋友准备的,这是安妮殿下的亲笔信。”

“安妮殿下?”约瑟夫有些不解,他想不出欧洲还有哪一位尊贵的领主可以被这么称呼。

博哈德没有解释,而是把亲笔信递了过去,约瑟夫打开一看,发现是英文写就,他略微思忖,就着人请来了自己的家庭教师,家庭教师精通英文,他的阅读让约瑟夫知道,这位安妮殿下就是目前英国国王詹姆斯二世的次女,丹麦乔治亲王的妻子,安妮公主殿下。

而如果不是詹姆斯二世复辟,在威廉国王、玛丽女王死后,且二人没有子嗣的情况下,这位安妮公主理应是现在的英国国王。

更出奇的是,安妮公主表达了自己坚定的意志,她自称得到了英国国内天主教徒的支持,不日将会前往英国,废黜他的父亲,把英国再次变成一个新教国家,安妮以未来英国国王的身份,请求哈布斯堡王朝的支持。

“........尊贵的陛下,您或许因为支持一个新教徒夺取天主教国王的王位而心中不安,但英国是特殊的,现在您支持的是路易十四的敌人,我获得的只是英格兰的王位,而尊贵的您得到的将是一个强国的支持........。”安妮公主在亲笔信中,如此说道。

约瑟夫也终于明白了博哈德所说的那句话,六百万泰勒的钱款,如果真的能够让安妮女王夺权成功,那意味着法国失去了一大臂膀,而大同盟又多了一个强国盟友。一进一出,效果确实能超过十万兵马,达到二十万兵马倒也不为过。

“我需要与陛下商议一下。”约瑟夫拿不定主意,对博哈德说道。

约瑟夫王储匆匆而去,来到了皇帝陛下面前,利奥伯德和他的大臣听约瑟夫王储讲述完这件事,几乎要炸锅了。六百万泰勒换取英国对法国的背叛,实在是太划算了!

只有利奥伯德犹豫了片刻,但也仅仅是片刻,他因为兴奋,脸色都有红润了,利奥伯德说道:“我同意这笔政治资金的调动,它的优先度还要超过给欧根的军费。

原本以为,我们失去了英国盟友,现在看来,又有机会恢复到大同盟时代的辉煌。这一次,路易十四逃不掉了,我要让他知道,就算是太阳,也会落下的。”

利奥伯德非常高兴有这样的结果,其中两点尤其开心。

安妮公主即便是失败了,六百万泰勒也可以让英国陷入内战之中,这样路易十四就失去了一个重要的盟友,对于哈布斯堡来说极为有利。

其二,利奥伯德发现,安妮女王复位计划是普鲁士国王与荷兰总统海因修斯一起制定的,对于东方的中国一直隐瞒。现在,他们来求自己的协助,这意味着利奥伯德提出的一个政治理念在欧洲各国是普遍接受的,这就是:欧洲的事由欧洲人解决。

利奥伯德已经厌倦了来自东方的,黄种的中国人,这些年来,欧洲的战争,他们想参与就参与,想不参与就不参与,想支持谁就支持谁,想得到多少好处就得到多少好处,往往各国付出了无数的代价,最后的蛋糕却由中国来切。现在,利奥伯德有了结束这一切的希望。

博哈德被请到了利奥伯德皇帝面前,在皇帝亲口答应了计划,并且要亲笔回信给安妮公主后,博哈德又拿出了一封信,众人看过后,对这个计划成功的信心又增添了三分。

这封信是英国马尔伯勒公爵,苏格兰总督丘吉尔所写,写给安妮公主的,他在信中向女王献上自己全部的忠诚,并且派遣他的妻子,安妮年轻时代的闺蜜萨拉前往普鲁士,接洽这件事。

安妮公爵要岁萨拉秘密前往阿姆斯特丹,等时机一到,立刻迎安妮返回伦敦,加冕为王。

在奥地利的君臣看来,有马尔伯勒公爵起兵,至少英国陷入新一轮的内战是必然的,那么六百万泰勒就已经发挥了作用。

帝国三十八年,四月,伦敦煤炭交易所。

这座大楼原本是纺织品交易所,以往英国出产的呢绒等毛纺织品都在这里交易。

但是随着大同盟战争后,英国陷入内战,纺织工业已经衰落,伦敦在欧洲的纺织地位让位给了法国的里尔与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来自中国的棉纺织品占据了英国中高端市场,相反,英国的煤炭采掘业却发展起来,只是因为中国人来了。

中国人在美洲新大陆的贸易年年增长,蒸汽动力商船往来于欧洲与东方之间,而中国的蒸汽抽水机也出现在了英国、葡萄牙、西班牙和法国的矿井,还有那些殖民地的矿井。而在欧洲,尤其是西欧,能够大规模出产煤炭的只有英国。

英国煤矿多靠海,埋藏浅,容易开采而且距海比较近,且与铁矿区靠近,条件得天独厚。

在内战之前,英国每年开采的煤炭只有两百万吨左右,但是随着中国和欧洲需求量的提升,以及本国从东方引入的冶铁新技术,让煤钢行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煤炭交易所自然也就辉煌起来。

煤炭交易所所在的街道是伦敦最繁华的所在,三楼的一间包厢打开了窗帘,端着咖啡的丘吉尔公爵用失望的眼神看着窗外的景色,除了这一条街道,整个伦敦萧条了很多。当年拥有四十多万人口的伦敦城,现在不到三十二万人口了。

“公爵,没想到这么早可以见到您。”四五个老人进入了这间包厢,其中一个微笑对丘吉尔说道。

丘吉尔放下咖啡杯,亲切的迎接这些老人。这些老人是当年辉格党与托利党的元老,光荣革命时,正是他们接引威廉取代了詹姆斯二世成为国王,那个时候,丘吉尔虽然拥有兵权,但在这些人面前还是小人物。

后来詹姆斯二世复辟,这些人被追杀,有些逃亡海外,有些遁避乡下,也有人领兵与王军对抗。当詹姆斯二世要结束内战的时候,又赦免了他们,这些人才得以出现在伦敦城里。

曾经高高在上的议会大佬,现在聚集在了丘吉尔身边,真的可以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了。

这是詹姆斯二世复辟之后,丘吉尔第二次来到伦敦,现在他在苏格兰的势力已经稳固,不怕詹姆斯二世摆下鸿门宴了。

“我听说国王要扩充常备军,今天要到议会去。”丘吉尔说道。

几位大佬异口同声的说道:“国王不会如愿的,英国不能再陷入一场大战中。”

詹姆斯二世为了寻求内战停止,在四年前重新召开了议会,只不过与当年的议会不同,大量天主教贵族充斥其中,但资产阶级新贵族与新教贵族仍然占据不少席位,更重要的是,曾经对立的托利与辉格两党,在对付国王问题上已经达成了一致,有他们在,詹姆斯二世注定要失败。

“如果不同意,国王会解散议会。”丘吉尔说。

“这不正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吗?安妮女王应该回到伦敦了。”

丘吉尔点点头:“我来是与你们讨论一个关键问题的,那就是在我们计划成功后,如何处置詹姆斯国王。”

让众人坐下后,丘吉尔说道:“你们要知道,安妮与玛丽不同,她是一个软弱的人,当年光荣革命,安妮公主就对詹姆斯二世这位父亲抱有愧疚,还给在法国流亡的他写信请求宽恕。

我的妻子更是告诉我,安妮在抵达阿姆斯特丹后,曾经与海因修斯阁下讨论,是否可以在计划成功后,拥立詹姆斯三世为国王.......。”

“这绝对不可以。”

“是的,绝对不行,虽然詹姆斯三世年幼,但他也是天主教徒,只要我们成功,英国的国王再也不许天主教徒染指。”

一时间,群情激愤。

“不要激动,幸运的是,海因修斯阁下已经替我们严词拒绝了这个提议。我们只承认安妮为女王,虽然她没有后嗣,但未来我们必然也只支持新教国王。”丘吉尔重申了这一理念。

在众人安静后,丘吉尔说:“我说这些,只是让众人明白,詹姆斯二世必须让位,但我们要温和而体面的处置他,有一点绝对不能发生,那就是不能暗杀或者以其他理由伤害他的性命。”

几个人相互看看,纷纷点头。原因很简单,安妮深爱她的父亲,而在场所有人都是未来新英国政府中的要员,虽说安妮女王不会拥有绝对的权力,但仍然是女王,可不是吉祥物。大家总不能以杀父仇人的身份在安妮身边效力。

尤其是这位安妮是个感性的人,如果背着杀父仇人的身份,政治前途也就终结了。

“我建议把国王囚禁到苏格兰去。”

“流放海外如何?”

“不好,我们在海外已经没有稳固的殖民地了。”

“交给中国人吧,詹姆斯二世与中国人关系不错的。”

“那还不如故意放他走,像威廉国王那样,让他继续流亡法国。”

几个人讨论着,逐渐变成了争论,丘吉尔有些无奈,显然这些政治老手也有些拿不定主意。

大家讨论了许久,得出一个大体上被接受的意见——抓住詹姆斯二世一家,交给安妮女王处置。但也有人担心,女王会因为自己的软弱和仁慈,给英国留下祸根。

慢慢的,桌上的烟灰缸里堆满了烟屁股,话题又转向了如何对待爱尔兰总督,詹姆斯二世的私生子菲茨詹姆斯。

但这仍然是没有结果的问题,虽然这些人很想得到他的帮助,但问题就在于,承受不起其中的代价,因为菲茨詹姆斯与中国来往密切,而从一开始,这个计划就必须对中国保密,否则永远不会成功。

十年时间,英国这些实权人物早就明白了。中国方面不在乎谁来当国王,不在乎那位国王是天主教徒还是新教徒,中国真正不能接受的是光荣革命后的英国,而这些英国有志之士却希望英国再次恢复光荣革命后的荣光。

至于理由,光荣革命后的英国就是君主立宪制,而现在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也是这个政体,君主立宪已经是欧洲政治学中的显学。英国有识之士们已经明白了,当年中国支持法国进攻英国,支持詹姆斯二世复辟,不是只是贪图英国的殖民地,而是因为光荣革命这条路,他们走对了。

敌人越是反对的,我们就越要去做。英国人也懂的这个道理。

也就是这个时候,一声剧烈的爆炸声从窗外传来,玻璃窗户由此震动了一下,继而又是一声爆炸,然后是模糊的枪声。

房间里的人都蹲了下来,丘吉尔脑袋钻出窗户看了一眼爆炸升腾起的方向:“是议会方向,现在这个时间,国王应该要抵达议会了。”

“丘吉尔公爵,是你安排的吗?”

“你是蠢货吗,如果是我的安排,此时我应该在苏格兰。是不是你们哪个有了糊涂的主意。”

“当然不是。”几个人大呼冤枉。

这个时候,丘吉尔的卫兵进来,要求丘吉尔立刻离开伦敦,丘吉尔思来想去,认为此时离开,就等于承认是自己干的,他决定留下。

伦敦陷入了两个小时的混乱中,一直到下午的时候,两个托利党的议员来到了煤炭交易所,带来了爆炸事件的详情。

确实是国王詹姆斯二世的车队遇到了袭击,当时国王车队刚刚抵达议会门前,但有数千人在议会前抗议,这些人身份很复杂,乡下来的农场主,城市里的工坊主,以及大批的工人和农民。

他们要么是纺织业从业者,要么是产业的上下游从业者,要求议会对来自法国和荷兰的毛纺织品增税,保护国内纺织业。

这种抗议已经持续了三天,在今天得闻国王要来,抗议加剧,还有一个谣言在抗议者中传播——国王要扩充军队,为法国效力,为此要对纺织行业加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