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七海扬明 > 章二七八 日本孤儿

七海扬明 章二七八 日本孤儿

作者:且看昨日风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00:27

章二七八 日本孤儿

巴拿马的河野寿司店。

高远站在李昭誉身边,看着这个年轻人吃着寿司,心里一直纳闷,这个衣着朴素,举止平凡的年轻人当真是裕王的长子吗?这和想象中的帝国皇族可完全不同。

但高远确定,李昭誉肯定是如同姐夫所说的皇族子弟,别的不说,靠窗位置的餐桌和门外的那个看报纸的,都是硬茬子,军人的直觉告诉他,这几个不好惹,如此被人秘密保卫的人,就算不是皇族,也是大人物。

“你是高远,方程的小舅子?”李昭誉看了看高远,皱眉说道,因为这个高远可比方程要显老的多。

“是,大公子。方长官让我来您身边效力,供您差遣。”

“你确定你能帮我忙,其实我冲方程要个人,就是不希望他在身边聒噪个没完。”李昭誉说。

高远点点头:“确定,大公子,我十四岁随家人一起来到巴拿马,四年前去当兵,刚回来。对这座城市很熟悉,而这座城市对我有些陌生。”

“有意思,难道你的故友邻居认不出你来了吗?”

高远显然早有准备,从怀里掏出一张照片,上面有十几个人,高远说:“大公子看的出哪个是我吗?”

李昭誉微微摇头,高远指着中间一个:“这个是我。”

李昭誉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因为那是一个精瘦的长发男子,与现在看起来强壮精干的短发高远完全不同。

“好,就你了。高远,对巴拿马的灰色地带熟悉吗?”

“熟悉,自来了巴拿马,就在这一片混。”高远说道,他之所以来巴拿马,是因为他父亲是一个码头工人,巴拿马开埠后,这里工作机会充足,而高远在当兵之前,他的职业是混混、小偷兼敲窗人。

敲窗人是工业革命早期一种比较特殊的职业,虽然巴拿马没有多少工人,但港口服务和运输业发达,这里有大量的运输公司,要在太平洋和大西洋中间周转货物,因此也就出现很多的工人,而这些人多住在狭窄的楼房里,他们工作时间不同,休息时间也不同,自然起床时间也不同,在没有闹钟的情况下,为了不赖床,就要找敲窗人。

敲窗人会按照约定的时间,用棍子敲打工人们卧室的窗户。给工人则给敲窗人一些报酬,深夜和凌晨工作时间比较多,这与高远小偷的职业正好不谋而合。

而敲窗人不需要什么功能技能,却需要必要的工具——钟表。而高远正是恰恰偷到了一块怀表,所以才拥有了这个职业。

也因为几项工作,高远对巴拿马的大街小巷很熟悉,三教九流的也不陌生。而高远当兵则是一个意外,他提供敲窗服务的那个工头看到了那块怀表,上面刻着自己妻子的名字,虽然由此抓到了偷情案,但也让高远入狱。

要么判刑,要么从军,高远选择后者。原因很简单,在帝国人口众多的海内诸行省,像是高远这类小偷小摸,只要选择移民,所有罪案都不会被追究了,但这里是巴拿马,没有监狱,犯罪要么罚款要么流放,而从巴拿马流放,就是南太平洋那些刚刚发现的岛屿,是被称之为‘送去当野人’的。

“坐下,先吃饭。”

“大公子喜欢吃寿司吗?我知道一家更正宗的店,至少是日本人开的。这家你别看装修是日本风格,其实都是中国人。”高远说。

“后生,不说话没有人把你当哑巴。”那个做寿司的厨师,掀开写着寿司之神的帘布,骂咧咧说道。

高远咧嘴一笑:“你瞧,我说对了吧。”

“我不喜欢吃寿司。”李昭誉说。

“那您为什么在这里吃饭?”

李昭誉道:“干净。”

“在兴业街,有更多更干净的餐馆,各种口味都有。”

李昭誉说:“可太贵了。”

高远竖起大拇指,在巴拿马,比寿司店干净的都贵,比其便宜的,都是卫生条件不那么乐观的小餐馆。李昭誉拿出饭钱,放在桌子上结账,说道:“不过你提供的消息很有用,这不是我要呆的地方。”

说着,李昭誉走出了寿司店,说:“去你说的那家日本人开的寿司店。”

高远在前面引路,路上问道:“看起来,大公子似乎是想找日本人的晦气,和您受伤这件事有关吗?”

“是的。”

高远想了想:“可现在因为修铁路的缘故,这里的日本人有很多呀。”

巴拿马铁路在七月开通了,荣王李素因为前往西津赴任错过了这场仪式而遗憾,但问题在于,巴拿马铁路一开通就表现了巨大的盈利能力,货运量节节攀升,在九月就达到了运输的极限,对于蓬勃发展的两洋贸易来说,一条铁路显然是满足不了的,而运河的计划却还在筹备中,因此巴拿马铁路在开通之后,立刻进行复线建设。

这下,日本劳工非但没有走,反而有更多的劳工前来。

“我要找的是一个八岁左右的日本小孩,只有到我胸口这么高。他的右手从手掌处截断了,这样的人在巴拿马应该不会很多吧。”李昭誉说。

高远点点头,残疾人本就扎眼,残疾的孩子更扎眼了。高远说:“我能否问一句,找到他,您准备如何处置?”

李昭誉眯眼微笑,问:“这与你有关吗?”

高远掏出一本证件:“我毕竟现在是治安官了。”

“就这么原因吗?”

“好吧,方长官说,您不适合做一些出格的事。”高远只能说实话,见李昭誉看着自己,高远无奈又补充道:“方长官还说,如果真的有必要做一些出格的事,也不能您来做。”

“所以他让你这个小舅子背黑锅?”

“他说不会白背的。”

李昭誉哈哈大笑:“高远,你是个有意思的人,我喜欢。不过你放心,我对一个孩子能做什么?你再想,一个孩子能对我做什么?”

李昭誉不想跟方程说发生了什么,实在是因为不是什么有脸的事,他受伤是因为在街上闲逛,顺便把跟着自己,让自己心烦的侍从甩掉,结果被那个日本孩子撞了一下,看到是个残疾小孩,满嘴日语,除了思米马赛,其余一概听不懂,李昭誉没有生气。

可当他吃完饭之后,才发现自己的钱包被偷了,被老板好一顿的讥讽,而身上也没有手表、扳指这类能抵押的东西,更是被老板认为是租了一套好看衣服来装腔作势吃白食的,一直到李昭誉在身上找到了一件能抵押的东西,饭店老板才作罢,因为那是一把装满子弹的左轮手枪。

但是,李昭誉更觉得丢脸,从老板眼中,他从一个吃俏食儿的,变成了吃霸王餐的,最后在李昭誉的要求下,他用退了子弹的手枪抵押,才结束。

也就是在去拿枪的路上,李昭誉看到的那个日本小孩,当即就追,被引进一条小巷,一棍子敲在了腿上,摔在地上把手臂弄骨折了。

李昭誉非要找到那个日本小孩,除了咽不下这口气,还因为那个钱包是已故皇子李昭稷送他的生日礼物,和弟弟李昭承一人一个,而里面还装着全家的合照,这是他孤身在海外,少有的能一解思念的东西。

“好吧,您吃东西,我替您找那个孩子。”到了寿司店,高远说道。

李昭誉说:“不用通过这家老板吗,我觉得在异国他乡,一个日本人找另外一个日本人很容易。”

“是的,可是那需要花钱,开口费。而我找,不需要花钱。”

“好吧,我等你。”李昭誉说。

过了小半个时辰,高远回到了寿司店,三口并做两口的吃了点东西,然后说道:“我搞到了那个人的住址,他叫拾丸。”

“好吧,你吃饱了我们就去找他。”

高远吃了东西,带着李昭誉走进了黑暗的巷子,很快后面响起了脚步声,是侍从官们追上来,他们的意图很明确,鉴于李昭誉已经在这种地方受过伤,他们是不能接受李昭誉再涉险的。

“你们可以跟着我,帮助我,但休想让我停下。”李昭誉说。

为首的侍从问向高远:“那个小贼住哪里?”

“巷子尾的窝棚。”高远老实说。

侍从提起一根棍子,走在前面,到了巷子尾,其余二人都不许李昭誉再前进,不多时,响起嘈杂的哭声和喊叫声,侍从狼狈跑出来,脸上被挠了血道,李昭誉见他手里的棍子不见了,说:“你不会把人杀了吧你。”

“没有,大公子.......你进去看看吧。”

李昭誉在侍从保护下进去,那是一间用货箱搭建的窝棚,盖了草席,打开木门,里面漆黑一片,借着门口的光,李昭誉看到四个孩子躲在角落里,断手的那个拿着侍从官的棍子挡在其余三个前面,窝棚里臭气熏天,四个孩子全都惊恐失措。

“这位公子的皮包呢?”会日语的高远问道。

那个孩子从干草堆里找来了皮包,高远接过来递给李昭誉。

“接下来怎么办?”高远问。

“你问他们,他们的父母呢?”

“他说没有父母。”

“监护人呢?”

高远问了一会,说道:“是没有人管的孤儿。”

李昭誉冷笑:“那就有意思了,帝国竟然会有没有人要的孤儿。”

“都是日本人。”

“日本人也是人。”

李昭誉并不是有多么圣母,而是因为人作为一种资源,在帝国是很珍贵的,因为帝国一直致力于向海外移民,尤其是北美、西津等地,虽然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但帝国同样是世界第一面积大国,永远会觉得不够。

问罪流放只是移民很少一部分,大部分还是自由移民,而帝国为了移民,还建立世界上最大的收养体系,在主要人口大省,建立养济院,把无人要的孤儿养大,其中一部分就要移民海外,在蒸汽轮船普及后,从十年前开始,又有与此有关的移民新政。

原因很简单,帝国不仅收养孤儿,还培育孤儿,在帝国还没有完全建立义务教育制的时候,孤儿是要接受义务教育的,养济院同时也是幼儿园和小学,孤儿至少都有小学学历,一直到小学毕业,才会分流,成绩好的会继续深造,方程这类成绩好,又聪明的,甚至会被选入王府,皇宫。

成绩不错,身体健壮的,则进入军事管理的学校上学,十六岁开始当兵,也有部分会上技术类院校。

但是问题就在于,经过这一番培养,孤儿的受教育程度、组织程度远超帝国的平均水准,他们在任何地方,哪怕是在申京,都属于高素质的。当一个普通工人绝对够格,至少能写会算,过惯了集体生活。

因此,一些原本要移民海外的孤儿,也会被各地政府截留。

在移民科案后,帝国改变政策,把小学毕业后,继续深造的一批,直接送往移民目的地,在那里上学,比如直接送金州、西津,开普敦等拥有海外教育资源的大城市,培养后,就地分流。

但小学毕业的孩子,仍然高于平均水平,因为养济院都在城市,这些孩子也不愿意移民,一个不愿走,一方愿意留,这个问题依旧突出。

于是,在蒸汽轮船普及后,移民损失率降低,帝国移民局建造了一批邮轮,把六岁左右的学龄前儿童,挑选身体强壮的男女,直接通过轮船送海外,到了目的地再进行教育。

即便是这样,西津和北美两个行省仍然觉得人口不足,北美行省和巴拿马打人口官司由来已久,因为其吸引走了太多的移民。也因为如此,巴拿马铁路这类重大工程,不得已大量使用日本劳工。

而对于培养孤儿方面,海外行省也觉得好处很大,因为这个项目大部分资金由中央政府出,而好处却留给海外行省。

所以在两年前,金州大地震之后,一边救灾的北美行省政府,一边派了几艘邮轮前往日本。因为发生在北美的这场地震波及日本,造成了巨大灾难,而日本不知道海啸是从太平洋另一边来的,觉得奇怪,把这场海啸称之为孤儿海啸、幽灵海啸。

海啸后日本产生了大量的孤儿,北美行省直接就地收纳,运往北美,六岁以下的孩子来者不拒,虽然是日本人,等在帝国接受教育长大,从肤色到文化,都没有任何区别,这不比直接引入日本劳工强吗?

出乎李昭誉的预料,拾丸这四个孩子,并不是日本劳工的孩子,而正是当初从日本人道救援来的孩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