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七海扬明 > 章一零一 巴达维亚的选择

七海扬明 章一零一 巴达维亚的选择

作者:且看昨日风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00:27

章一零一 巴达维亚的选择

“人?”李一元脸色微变,径直站了起来,他神情忽而愤怒,忽而舒展,满是矛盾。

“什么样的人?”李一元问道,继而说道:“若是先生要以恩师子嗣为人质,那李某盖不应允!”

李明勋却是大笑起来,原来这厮是以为自己要沈器远出人质了,他说:“不敢,不敢,沈大人既是东国栋梁,又是社团重要的合作伙伴,我怎么会有如此龌龊的想法呢,我的意思不是人质,而是东国的匠人。”

说着,李明勋站起来,说道:“我知道,在你们东国,百姓分为两班贵族、中人、平民和贱民四个阶层,其中贱民不入户籍,从事贱业,死了少了只要其主人不管,便是无人过问,社团想要的就是这些贱民。当然,官绅家族的奴仆我不要,我要的是工匠。”

如今大本营与奴儿干都司的每两个月就会有一支沙船和广船组成的大商船队,而来往于南北的通报船则更为频繁,每个月大本营都会接到来自北方的报告,在这个冬天之中,拥有不冻港的郁陵岛发展的最好,河原田兵卫通过走私贸易,从日本和朝鲜得到了大量的丁口,其中多是被当成牲畜买卖的朝日贱民,而在报告中,河原田兵卫对朝鲜贱民中的匠人比例和匠人的技艺表达了高度的赞赏,在永宁城,朝鲜奴隶也因为恭顺和懦弱得到了各部门的喜爱。

“好,那您想要多少人?”李一元问道。

李明勋竖起了三根手指,李一元道:“三百人吗,这不是什么问题。”

李明勋微微摇头:“是三千人!”

李一元赶忙表示反对:“不可能!就算是三千头牲口,也会引起朝廷的注意。”

见李明勋神情冷淡下来,李一元也是压低声音,说道:“李先生啊,恩师虽已经开镇咸镜道,但内外之间多受掣肘,东虏留有使者监视,朝中逆贼也多有耳目,恩师麾下人马,来源繁杂,尚未一心,如何有如此大动静啊。再者,恩师谋求自强,锻造军械,开挖矿山,修造船只,也急需匠人,若是都给了你,我东国希望何在?”

李明勋不急不缓,待李一元说完,才笑道:“我哪里敢要三千匠人啊,李大人多虑了,三千人,其中三百匠人,其余都是壮丁即可。”

李一元仍然是摇头,李明勋微微一笑,从方才李一元拿出的塘报上指了一个名字,李一元一看,那人是水原府使边士际,却是金自点为首的洛党成员,以援兵的赶到咸镜道不久,驻防大同江口,名为协防,实为监视,麾下营伍都是水原精兵,约么三千五百人。

这个时候,李一元彻底明白了,李明勋哪里是看中了朝鲜的匠人,分明是在打朝鲜军队主意,说起来,如今沈器远和李明勋私下讲和,东虏兵马囤于宁古塔,真正想战的只有金自点派来的人。

“万万不可,此乃.........。”李一元连连摇头。

李明勋却是打断了他的话:“这是双方都得利的事情,怎么不行,沈大人除去麾下不稳定因素,我得壮丁数千,各取所需嘛。”

对于李一元嘴里的那些大道理,李明勋可不想去听,如果连清除异己都做不到,沈器远又怎么谈上割据一方呢,连麾下兵马都控制不住的人,根本没有培养价值,实际上,对于这个水原府使,宋老七早就看不惯了,已经准备好了一次军事行动,待冰雪融化就动手,对宋老七来说,上朝鲜打仗抓人,总好过漫山遍野的抓野人效率要高的多。

李明勋根本不与李一元争执,把一封给沈器远的信交给他,然后又给了他一个令牌,可以随北上海参崴的移民船一道出发。

巴达维亚。

这是一座风景旖旎的热带城市,经过了华人几十年的建设,终于在近期完工了,巴达维亚的范迪门总督在主持了巴达维亚的最终落成仪式后,视察了整个城堡,红宝石堡、珍珠堡、钻石堡和蓝宝石堡,范迪门走过每一处堡垒,手抚摸着一门门的城防大炮,最终回到了他的官邸。

无论在荷兰本土还是在东印度群岛,巴达维亚总督范迪门都是一个传奇人物,他在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地位仅次于东印度公司的奠基人,科恩总督,而范迪门的威望已经不亚于那位先驱者,在他的运作下,荷兰东印度公司变成了事实上的东印度帝国,而东印度公司的统治也进入了全盛期。

而正是因为这不可磨灭的功劳,范迪门总督成为东印度公司几十年历史中权力最大的总督,是东印度群岛的无冕之王。

在范迪门总督就任的数年时间,东印度公司巩固了对香料群岛的控制,攻入了葡萄牙人占领的锡兰,完成了事实上的香料垄断,周围的苏丹国不再进犯,有被灭国,有主动妥协,有臣服者,公司独霸了马六甲,事实上控制了东西方贸易上的咽喉,还在日本闭关锁国的情况下保住了公司的最大的利润点。

回到办公室的范迪门脱下礼帽和高领的黑色制服,坐在了办公椅子上,他的眼前放着几份报告,这悬而未决的报告已经在办公桌上放了一整个冬天,如今西南季风要起,是该下决定的时候了。

“尊贵的总督阁下,科隆到了。”

科隆走进了办公室,这是一个二十七八岁的尼德兰人,他穿着黑色的制服,胡须梳理的整齐,高挺的鼻梁和略显瘦削的身材让他看起来英俊而干练,这位薄记官是范迪门总督的心腹,有人甚至传言他是范迪门的私生子,毕竟两个人的举止做派实在是太像了。

“科隆,关于台湾的事情,你调查的怎么样了?”范迪门问道。

科隆微微一笑,说:“按照目前的得到的情报,只需要出动三艘重炮舰和一支巡航舰组成的分舰队,配合一些陆军,就可以解决那个新生的威胁。”

范迪门微微一笑,双手抱胸,饶有兴致的问道:“可是你不会这么做的对吗?”

“当然,尊贵的阁下,这只是军官们的构思罢了,从您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当然我依旧保留我的意见,那就是这个商社迟早会和郑芝龙一样成为祸患,在明国人嘴里叫养虎遗患。”科隆认真说道。

范迪门道:“我又何曾不知道呢,但是你看看这个。”

说着,范迪门把一份报告推向了科隆,科隆看了一眼封面就知道那是阿姆斯特丹总部的,是十七位绅士的杰作,他打开之后,眉头皱了起来,在报告之中,十七位绅士对东印度公司在东方的收益率表示了担忧。

对于科隆来说,这完全是无稽之谈,东印度公司的收益率比任何时候都要高,十七位绅士每年得到的分红都在增长,但是科隆很快发现,十七位绅士对比的可不是往年的财政报表,而是来自欧洲的另外一位同行——英国东印度公司。

在这份报告之中,十七位绅士指出,两个公司的投入和产出比完全不在一个档次,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股本只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五分之一,每年投入的在东方的资本只相当于十分之一,但是利润却有近三分之一。

这也就是说,双方的收益率差了三倍,十七位绅士在报告中怀疑了东印度委员会的商业能力。

但其实科隆和那十七位绅士动很清楚,这根本不能相提并论,英国东印度公司还不是后世那个张牙舞爪统治全印度的怪兽,现在它更像是一个逆来顺受的小媳妇,在东方,英国东印度公司奉行‘安静的贸易’政策,简单说的说,英国东印度公司不会轻易的使用武力夺取殖民地、征服土著民,他们更喜欢贿赂、租借等手段,除了对付劫掠的海盗,他们的出兵几乎都是协助想要讨好的权贵平叛,所以,英国东印度公司不与西班牙人有接触,与葡萄牙人达成了合作协议,在东方,他们拥有一个不错的贸易环境,只需要维持一支有限的武装就可以了。

但是荷兰东印度公司不同,在整个东方,荷兰东印度公司有着无数的敌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各苏丹,还有郑芝龙以及中南半岛上那些实力雄厚的东方国家,而东印度公司拥有数倍于荷兰本土面积的殖民地,养活着数万军队还有一支实力雄厚的舰队,荷兰东印度公司无时无刻不处于战争状态,自然要拿出更多的资源投入进去,当然,每当战胜敌人,公司也会获得更多的利润点和更高的收益率。

但是远在本土,从未来过巴达维亚的十七位绅士可不会这么认为,他们是商人,不是政治家,要的就是金灿灿的金币和一张张好看的报表!每当看到大笔的财富投入到战争中去,绅士们就会想,如果没有这些战争,这些金币就会落入自己的口袋里!

“对待这些,我们还会像往常一样处置,不是吗?”科隆把报告放在了桌子上。

科隆说的处事原则很简单,那就是绅士们说绅士的,我们做我们的。从科恩开始,这就是东印度委员会的铁律了,毕竟巴达维亚与荷兰之间要航行九个月才能完成一次接触,如果听从来自本土的指令,那么一切都会晚了的。

“你说的没错科隆,绅士们说绅士的,我们做我们的。但也不是那么的绝对,至少这一次不行,你要知道,我们的新对手有着复杂的背景,明国的两广总督和尼古拉都与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很可能是个阴谋,我并不否认我的舰队会取得胜利,但是那有可能把公司拉入一场无底洞式的战争中去,我们可以无视绅士们的警告,继续投入资源去守卫我们的殖民地,但是绝对不能再重开一场战争,而且还有可能是明国那样一个庞然大物,因为这会影响我们的利润,如果明年十七位绅士的分红减少了,那么这张椅子上将会换一个屁股。”范迪门拍了拍自己坐着的椅子,说道。

科隆微微点头,纵然他们事实上掌握了一个帝国,但公司本质上还是赚钱的工具,任何行动都不能影响公司的利润,否则十七位绅士就会动用他们至高无上的权力,为总督的这把交椅换一个更合适的屁股。

“所以,保留战争的选项,先谈判!”科隆说道。

范迪门微微点头,说道:“你说的没错,这也是我选择你作为全权特使的原因。”

说着,范迪门站起身,从旁边的酒架上拿出一瓶葡萄酒,给科隆倒了一杯,说道:“说实话,谈判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我们可以把敌人转化为暂时的合作伙伴,通过合作的方式获得更高的利润,如果成功,就是践行绅士们安静贸易的要求,如果失败,我们开战的理由更充分,不是吗?”

科隆对此非常认同,他研究了所有关于腾龙商社的资料,也汇总之后报告了公司在东印度地区最高的权力机构——东印度委员会,包括范迪门在内,对腾龙商社手中的资源都垂涎欲滴,直接与明国贸易的窗口澳门,不断增加的蔗糖产量,更多更低廉的明国商品,旺盛的南洋货物的需求,当然,除了利润,还有其他可能,比如与公司结盟对西班牙人开战,维护台湾海峡的自由通航,如果这一切都能实现,那么公司在台湾地区的损失似乎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范迪门敲了敲桌子说道:“此次谈判,你是全权代表,不要让楚尼斯插手,那个胖子阳奉阴违,在报告之中隐瞒了太多的真相,早早晚晚会为台湾发生的一切负责,另外,如果谈判成功,你就要留在台湾密切注意这个社团的一切动静,一旦它的发展不利于公司的利益,还是要尽快铲除的。”

科隆点点头,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历史上有过很多敌人,也有过很多盟友和合作伙伴,但是没有一个合作伙伴是永恒的,吃掉合作伙伴的地盘也是公司强大的秘诀之一,当然,这存在着风险,而楚尼斯则是准备好的替罪羔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