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七海扬明 > 章三二七日先搞班委会

七海扬明 章三二七日先搞班委会

作者:且看昨日风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00:27

章三二七日先搞班委会

真腊与暹罗两国,最具有竞争力的对外出口产品就是大米了。

但帝国的粮食是完全可以自给自足的,在南洋地区,就有吕宋和九龙两个行省是产粮地,尤其是九龙行省,在与真腊、广南两国划定边界之后,几乎完全拥有了整个湄公河三角洲,几十年的改良和发展,早就成了稻米生产基地。

仅仅是一个九龙就可以满足长三角、珠三角和马来亚三地因为种植经济作物、人口暴增带来的粮食缺口。其余的不足,吕宋行省基本上也能满足。

南洋这些国家,粮食最大的竞争力就在于价格低廉,但是为了保证帝国农民的利益,帝国会对进口的粮食征收一定的关税。而真腊和暹罗两国的粮食价格优势,与拥有大半个爪哇岛的马打蓝苏丹国一比就不够看了。

但问题在于,帝国需要真腊和暹罗的市场,这就需要两国开国。这本没有什么问题,但如果帝国的工业产品一股脑冲入两国,就会造成两国大量的贵金属外流,从而产生剧烈的社会问题,引发政治变动也是可能的。

因此,贸易差额就成为了问题,为了减少贸易逆差,就必须调整双方的贸易往来,那么给予两国稻米配额也就顺理成章了。

而李君威的意思就很明确了,既然藩属国与帝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密切,而且需要解决的贸易问题越来越多,那么索性建立一个全面性的解决机制,不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那么,由此建立一个经济合作组织那就顺理成章了。

当经济合作组织建立起来,那都是东方朝贡体系内的国家,大家谈谈政治也就合情合理了,那么这就变成一个政治经济组织,而朝贡体制本质上就是中华安全秩序,接受中国保护,免受外国侵略,但是各国和各国的邻国全都加入了这个新的组织,那就相当于实现全面的和平,相互之间也无法侵略扩张了。

那这又是一个集体安全组织。经济、政治、军事上全面的合作,这不就是一个同盟国体制,一个以帝国为主导的同盟国体制,就是一种全新的中华圈秩序。

而这个同盟国体制与朝贡体制的区别在于,至少在表面上,各国都是平等的,在各国民族主义崛起的情况下,同盟国体制也更为被各国接受,其进步性和预见性也就可以展现。

显然,李君威把自己的理论阐述到这里,就已经远远超过了南洋这一范围,而是重新架构帝国在东方的秩序。以一种科学的、合理的、公平的新秩序,取代原来不平等的、混乱的旧朝贡秩序。

这也就是李君威说为什么这是一个长久战略的原因,帝国与各藩属国之间好说,但藩属国之间却也存在着龌龊,这才是最难解决的。

“你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李君华看着自己雄心满满的弟弟,感慨说道。

李君威笑着说:“皇上啊,皇上,二哥啊,二哥。我要是不干点大事,我当这个理政王大臣干什么?天天在办公室里喝茶,和那群虫豸一起搞政治?那多没有意思啊,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折腾,小人物有小的折腾,我作为你的弟弟,怎么着也算个大人物了,就要有大折腾。”

李君华轻轻点头:“随你折腾,随你折腾。”

对于自己的弟弟,作为皇帝的李君华是充满信任的。而且就刚刚李君威所提出的外交战略,李君华也是支持的,因为这完全符合他仁义外交的政治理念。

在李君华继位之后,其实帝国的外交战略完全由李君威主导,他只是不参与朝贡体系的外交罢了。但李君威在帝国政坛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以至于,整个帝国外交体制都受其风格影响。

李君威是什么风格呢?那就是为了帝国的利益,无所不用其极。道德等因素根本约束不了李君威,当然,也很难发挥什么作用。

比如在美洲的裕王封地,海外事务部的官员和当地驻军,就对辖区范围内的欧洲殖民者后裔实行非常高压的统治,那些人承受着极为沉重的赋税压力,在法律上也处于不平等的状态。

在几年前,曾经有一个申京新闻媒体组织的记者团,前往裕王封地考察,就在申京的报纸上大规模抨击了这种统治方式。但毫无疑问的是,这是李君威本人的要求,使得皇室与媒体界直接面对。

虽然李君华本人也不愿意看到殖民地的人承受这些,但两个因素让他坚定的站在李君威这一方。

其一个原因,这些政策都是李君威本人制定的,而且李君威亲口说过,这对帝国长期是有利的。因为那些高压的统治就是要逼着殖民地的英国和法国后裔离开殖民地。相比于媒体记者的嘴,李君华更相信自己的弟弟。

其二,媒体无论报道什么,显然都会有所夸大,而且其目的并不纯粹,或者受人利用,想要把裕王封地变成一个自由贸易所在,这是替帝国的资本家张目。

因此,皇室和政府的反击迅速而猛烈,虽然无法掩盖裕王封地对殖民者后裔的统治是暴力和残酷这一事实,但却取得了帝国舆论的支持。

皇帝直接命令在申京的主要大学和一些公共机构进行了资料展出,集中展现了殖民者们在北美对印度安人犯下的残暴行径,屠杀、强奸、奴役等等,与之对比,裕王封地那些政策,简直不值一提。

这就是无法用道德约束李君威的原因,确实他做的一些事不道德,但与欧洲那些狗娘养的殖民者来说,已经是很道德的了。虽然都是一般黑,可李君威是一块黑晶石,他的对手就是一堆牛粪,看着一般黑,味儿可不是一个味啊。

因为李君威的影响,帝国对外战略的各个部门基本都有这种毛病,但他们可不是皇帝的弟弟,同样的事,皇帝可以忍受自己的弟弟,可忍受不了自己的下属。

而且,这些人与李君威又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李君威对付的是衣冠楚楚却狼心狗肺的西方殖民者,对坏人用些手段也是可以理解的。而外交体系的那部分人,却是只考虑资本家的利益,想要对南洋的藩属国动手,直接将其变成殖民地。

人家藩属国认你当大哥,你反手就夺人家家产的行为显然是不能被皇帝支持的。

而李君威现在所倡导的这种东方同盟体系,就是以和平的手段打开这些国家的国门,让其建立与帝国更密切的经济联系,于国于资本家都是有利的。

“国联呢?自从你回来,英法荷三国驻帝国大使整天往我那里跑,不胜其烦。”林君弘有些抱怨说道,好像他才是主管对外事务的理政大臣。

三国大使不找李君威的原因特别简单,他们自知无法在李君威那里得到好处,你上门找他谈国联,他反手就问你在北非的扩张问题。与李君威谈判,没有单方面谈要求,只有利益交换,换着换着就发现自己吃亏了。

“我不认为现在是建立国联的好时机。”李君威认真说道,回国之后,李君威与对外体系的同僚进行了讨论,也考察了民情,认为现在并不适合。

国内都是否加入国联的态度也是两极分化,有人认为加入国联可以与欧洲各国更好的经济合作,以更和平也更高效低廉的方式来维护帝国在海外的利益。也有人认为,帝国加入国联就会受这一组织约束,在需要的时候,无法使用更迅速有效的行动。

而且,现在的世界形势,没有说必然要有一个国联的时候,毕竟帝国全方面占据优势,别说皇帝、裕王这一代正当盛年,哪怕是个败家子,也够他败一百年的。

李君华说:“可申京与你,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对此表达的都是积极的态度。”

“是的,所以我们要换一种办法,暂时不要建立国联这种满世界吸纳会员国的组织,而是建立一个......殖民者联盟。说白了,国联不就是分配大国的势力范围,解决大国矛盾的吗?”李君威说。

“殖民者联盟.......。”显然皇帝不喜欢这个词。

李君威笑着说:“名字上还可以再讨论嘛,我说的是实质。我们要建立的组织不能包括我们的藩属国、印度斯坦帝国等这些国家,简而言之,这个国际联盟,只吸收在海外有殖民地的国家,亦或者波兰、乌克兰、俄国这样,与诸大国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国家。

这个联盟应该包括:帝国、奥斯曼、乌克兰、瑞典、普鲁士、葡萄牙、热那亚、威尼斯、西班牙、英国、荷兰、法国、奥地利、波兰、俄国。我刚才数过的,有十五个,但还可以视情况让丹麦、萨伏依以及意大利、德意志地区的一些大国加入。有多少国家,就叫什么名字,比如,十五个国家就叫十五国集团,二十个国家就叫二十国集团。

在这个国家集团里,有五个常任理事国,包括帝国、法国、英国、奥斯曼和西班牙。无论是常任理事国,还是成员国,与我们亲近的和敌对的差不多,还有西班牙这类相对中立的,因此各国都可以接受。”

“为什么不要东方的国家加入?我们这些藩属国加入,在投票的时候,不是应该更为友好吗?”林君弘问。

李君威反问:“只要我们松口,国联很快就会建立起来,但我刚才倡导的东方联盟却需要很长时间,五年或者十年,反正,远远赶不上国联的速度。你认为类似马打蓝这样的国家,现在与我们有各种矛盾,它会不会在国联里邀请西方国家对付我们呢?

而反过来说,广南这类国家,是不是也更喜欢国联呢?”

李君华和林君弘都不需要考虑,就知道答案是肯定的。国联是一个表面上很公平的组织,至少有一个投票机制。内部还有派别,任何一个国家加入,都可以在其中寻找自己敌人的敌人支持。

但帝国的朝贡体系不同,这是帝国一言九鼎的组织,不存在国家平等,藩属国一旦有需要,肯定愿意去国联,至少利用国联向帝国施压。那么国联就是对帝国朝贡体制的挑战。

“所谓的国家集团,也是只是暂时的方案,等我的东方同盟形成事实,那么我们的藩属国就可以拧成一股绳,一起加入其中。打一个比方,班委会还在讨论中,先加入学生会,那我们这个班长的权威何在,班委会还能建成吗?”李君威说道。

国联与东方同盟是两种不同的组织,国联致力于形成国家之间的协调机制,而东方同盟则是让东方各国形成互相依存、荣辱与共的关系。

“假如东方体系内的国家加入呢?”李君华问。

李君威说:“二哥,这就是技术问题了,成员国加入必须由现成员国表决决定,我们要求三分之二同意,怎么样?马打蓝苏丹国如果加入,难道我们连找几个盟友投反对票都做不到吗?

更何况还有会费问题,我们可是坚持会费各国均摊的。”

这其实不能算是个问题,国联主要解决两件事,一是殖民地势力范围,二是大国争端。马打蓝苏丹国这样的国家显然和两者都不搭边。更何况完全可以用技术手段解决。

仅仅是会费这一点问题就足够让很多国家打退堂鼓了。马打蓝这样的国家,如果能找个地方,一边喝茶一边骂帝国,那是划算的。若是花钱骂,那就一点不划算了。

至于解决问题,解决问题能去国联?国联能办什么事啊,他们国联能办什么事啊,什么事也不能办。只要找国联的国,基本上这个国都废了。找国联的这些国,没有一个能办成的,可以这么说!

李君威的意思就很明白了,先把帝国的班委会建立起来,再支持学生会。至于班委会没建起来之前,有事才找学生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