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七海扬明 > 章三四二 一个天才

七海扬明 章三四二 一个天才

作者:且看昨日风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00:27

章三四二 一个天才

听到安全局三个字,内陆行省的代表立刻就成了霜打的茄子。

这些年,随着军事情报局的崛起,安全局的权柄被分走了很多,但那是对外情报,对内方面,军事安全局只是改了风格,以往做事简单粗暴,总是让人联想到前朝的锦衣卫。

现在的安全局,处处守法,可就是守法,这些官僚也不管你招惹他们。

安全局做事与帝国行政和司法体系的监督机构是不同的,这些监督机构做事是就事论事,出了什么事,就查什么事,但安全局不同,安全局是就事论人,出了事就查人,就算你这件事没错,也是无用,除非你这辈子就没做过违法的事。

于是乎,内陆行省代表只能把实话说了。

其实这源于这次全国运动会的早期乱象,虽然一开始李君威就要求,必须有帝国国籍的人才能参与,而且倡导海外行省、领地参加,尤其是那些已经从土著变成帝国少数民族的百姓参加。

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殖民地能不能参加。

一开始,李君威的意思是明确表示可以,但很快发现了问题。帝国的殖民地除了玻利维亚等少数地方,绝大部分都是海外开发公司管辖的。

那么这些殖民地的什么人才算帝国百姓呢?

要是只论国籍,帝国从未向公司管辖的殖民地派遣过移民局这类机构,那些殖民地拥有国籍的,都是在帝国出身,拥有国籍,然后去殖民地工作的。或者是在殖民地的帝国百姓生了孩子后,到附近的行省办理的帝国国籍。

而为了经济联络,殖民地还给一些土著,尤其是支持殖民地当局的土著颁发了一种类似国籍的东西,主要是把这些殖民地的精英送到帝国境内培养,或者前往帝国境内贸易、经商的时候方便管理,那这些人算不算帝国百姓呢?

最终,赵文廷把这个难题踢给了李君威,李君威决定,公司辖地不自己组建队伍参加,各公司殖民地的帝国百姓若是愿意,可以到自己所办理国际的行省报名。

而海外事务部管理的海外领地,哪怕是殖民地,比如北美封地,也是有资格组建体育代表团参加的。

但问题在于,一开始各大殖民公司都进行了准备,准备一展宏图,结果不让参加了,运动员怎么办?

南非大区的内陆行省就察觉到这一点,原本他们人口就比较少,只有区区五十多万,参加全国运动会未必能取得什么好成绩,但面对非洲开发公司递过来的橄榄枝,立刻就动了心思。

实践已经证明,在长跑这个领域里,东非黑人是最具有竞争力,人家毕竟世世代代在大草原上追杀猎物,光着脚丫子一追好几天,基因就决定人家擅长干这个。

于是,内陆行省把这批非洲开发公司遴选出来的运动员纳入本省,准备一举垄断长跑这一比赛类目的冠军。

但显然,这触及了帝国海外开拓的一些基本政策,那就是对外来民族实行严格的审核制度。

宗教信仰、语言、纳税、履历、学历等等,非常严格,几个连中国话说不利索的家伙想要冒充中国话,那是很困难的。

“这件事,绝不仅仅是一个内陆省的问题,你们回去要细查。坚决杜绝这类情况!我也告诉你们,从这一次开始,但凡海外行省参赛人员,都会进行考核,而且考核可不简单,别以为熟练说话就可以,这么说吧,题目有高数题。”澹台云风敲了敲桌子,最后提醒道。

其实帝国一直不拒绝任何民族加入帝国国籍,甚至还支持,更不会因为肤色、宗教歧视,但帝国吸纳的是人才而非移民,但显然,体育人才在目前这个时代,可算不上什么人才。

“还有这个.......。”澹台云风把一张报纸放在了面前,各省代表也得到一分。

报纸上是一个魁梧而高大的男子,头发上绑着烟卷,正在冒烟。显然这就是来自封地体育代表团的奔马。

“在各省各地代表团来到申京,或者将来参加比赛、受奖等公共场合,是可以穿本民族的传统服饰的,而且,内阁这边也鼓励穿自己本民族的服饰。但要注意一个度,像是奔马这个家伙,把自己弄的跟跳大神的巫婆似的,就不行。

更不要因为展示民族文化,而坏了规矩,昨天开会的时候,我就跟西南那边说了,有些民族的传统里,是要挂武器的,刀也就罢了,还有人挂枪!这里申京,首善之地,你挂着一把火枪堂而皇之的,这是干什么?”

这个时候,一个代表举起了手。澹台云风点头:“请说。”

“总务长,我是来自海西行省的代表,您刚才的话我觉得很有道理,但也因为这个,有些不解的地方,本省的几位长官也没商讨出个结果来,请总务长示下。”那代表说道。

海西行省就是海参崴一带,也是少数民族比较多的地方。

在得到了澹台云风的准许后,代表继续说道:“是这样的,海西一省因为靠近吉林、黑龙江和宁古塔这三个绥靖区,所以本省辖地里有大约四万多满洲族,这次本省来参加运动会的运动员里,有四个运动员和十一个教练员、工作人员是满洲一族。

朝廷鼓励各族穿自己的服饰,宣传本族的文化,满洲的服饰和文化也是比较鲜明的,其余的也就罢了,关键是发型,这辫子怎么办?”

帝国在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后,以一种相对严格的手段处理了满洲一族。

当然,虽然当年有很多人提出灭族,但李明勋依旧顶着压力,没有做这种事。毕竟,帝国有很多少数民族,帝国周边也有很多少数民族,而且几千年来,国族与少数民族都进行过‘友好交流’,这种头一开,民族政策就无法执行了。

满洲一族中,在战争中投降、归附的那一批,全都迁移到发祥地,长白山脚下的吉林和宁古塔两个绥靖区,但也有大量的高层被清算,很多八旗权贵进入昌平战犯管理所进行改造,其家人则迁入了河套地区,也就是云中绥靖区,与大量发配、迁移此地的人一起屯垦。

因为满清还有余部逃窜到漠北及更西的地方,所以这一民族现在分散了诸多行政区域内。

所以,这也不仅仅是海西一个行省的问题。澹台云风还没说话,来自半岛三省之一的汉江行省的代表说话了。

“哎呀,你这个问题不是什么问题啊。”那个代表说道:“满洲的金钱鼠尾辫子脱胎于我们蒙古人的辫子,秃瓢小辫子是早年关外的所有民族的特征,又不是他们一族的。”

“原来胡温代表是蒙古族啊。”澹台云风诧异说道。

胡温点点头,他是汉江行省的代表,但却是蒙古族,是早年抗清战争时,满清派去弹压朝鲜的蒙古士兵的后裔。

胡温继续说道:“可现在谁还弄小辫子啊,别的不说,我去了一趟云中绥靖区,连老家的蒙古人都很少见到小辫子了,这位代表,你们代表团里的那些运动员、教练员,可原本就梳着辫子?”

“那......那倒是没有。”

“这不就结了么,这种事,就不要公开讨论了,越讨论反而越有害。你让他弄成金钱鼠尾,总会勾起一些不好的回忆,开国元勋不少还在世呢!要是不让他弄,那就是扼杀民族文化,是苛待满洲。”胡温说道。

澹台云风摇摇头:“海西省代表所提,也不涉及一个省,待我问过裕王再说吧。”

适意居。

澹台云风来到这里的时候,王府的人已经全到了,分为男女坐了两大桌子,澹台云风坐在了男桌上,吃着桌上的凉热小菜,一直到片鸭子的时候,澹台云风把昨日在会议中遇到的问题提了出来。

李君威晃着酒杯,笑问诸子:“你们觉得,如何?”

裕王府一共有七个儿子,此时全都已经落座,这种问题,要回答,自然要身为长兄的李昭誉起个头,李昭誉说:“这种事,不好拿到台面上来说,最好私底下交代那些人,不要在这个时候搞出什么事来。”

李昭承则是说:“大哥这法子,防君子不防小人,这次全国运动会,动静可是不小,可是有人憋着劲的使坏呢。你看报纸了没有,封地来的那个奔马,不就是搞怪了些嘛,某些人可是上升到封地礼仪败坏,不思教化的地步,矛头直指父亲。

这些年,先有常阿岱,后有绍杰,满洲一族从未离开帝国的政治舞台,两个人更是外藩勋贵里的典范,这可是不少惹人眼红。”

“你说的这些,大家都知道,你姐夫问的是办法,办法懂吗?”李君威提醒道。

“依着我,就着奔马这件事,先下手为强,收拾一些不怀好意的,让他们自己掂量,该报道什么,不该报道什么,别在这喜庆的时候找不自在。”李昭承说。

澹台云风微笑不语,显然这个法子动静太大了,就算要收拾人,也该在运动会之后算总账,提前收拾,反倒是让一些人藏起来。

“你们呢,有什么办法?”

李君威看向其他儿子,他的其他儿子,大的只有十几岁,小的只有五岁。因为昭誉和昭承兄弟二人极为出挑,又是嫡出,其他人就没有多少机会了,甚至几个孩子已经开始走向不牵扯政治的道路。

几个年幼的儿子都摇头不语,李君威呵呵一笑,正想说吃完饭再讨论的时候,年纪最小的儿子,只有五岁的李昭铭举手,笑着说道:“我有个法子。”

“那你说呀。”李君威笑着对小儿子说道。

在裕王府的这些孩子里,最得裕王宠爱的就是这个幼子,其实原因很简单,幼子是王妃所生,是嫡子,这些年李君威长年在外,不断往家里领妾室和孩子,王妃少了宠爱,李君威对妻子很有愧疚的。

更重要的是,因为他长年在外,在国内的时候少,孩子都不是他看大的。回国的时候,孩子要么到了人嫌狗厌的年纪,要么就还是个小宝宝,只有李昭铭,这次回来,只有三岁多,活泼可爱,王妃教养的也极好,而且很聪明。

李昭铭斜着眼说:“我才不跟你说,跟你说了,你又不给我什么奖励。”

要说这可是很没规矩的话,也显的有些市侩,但李君威就喜欢这样,因为他小时候就这个样子,坏,但是不惹人讨厌。

“那你想要什么奖励?”李君威问。

李昭铭说:“我也不想跟你说,说你又笑话我。”

李君威索性摊开手:“你爱说不说,反正又不是我的事,你是大姐夫的事。”

李昭铭笑嘻嘻的对澹台云风说:“姐夫,我给你出个主意,你要是觉得好,那给我奖励好不好?”

“好啊。”澹台云风也只是逗一逗这个孩子。

李昭铭跑到他跟前,在他耳边说了自己想要什么奖励,澹台云风原以为会被裕王笑话的奖励肯定是小孩子的天马行空,谁知道,这个孩子就想要一些零花钱。

“好,你若是说的对,那姐夫就给。”

李昭铭这才心满意足,回去爬到自己的椅子上,说:“你让他们戴上一顶帽子不就行了嘛。”

“帽子?”一桌子人都愣了,几个没说话的孩子笑了起来,但李君威和澹台云风都若有所思,李昭承和李昭誉略作思考,也是重重点头。

“真是个天才的主意。”澹台云风忍不住说道。

正如李昭铭所说,只要规定戴帽子就可以了,毕竟帽子也是民族服饰的一部分,要求戴帽子很合理,而只要戴上帽子,一切就都解决了,有心人也不能借此做文章。

因为辫子不是问题,事实上帝国很多少数民族都有类似的传统,尤其是草原各民族。关键是那个发式,总会让人联想到屈辱。

而满洲人的金钱鼠尾辫很短,可以直接放在帽子里,就算不放在帽子里,因为帽子遮盖了脑袋,也不会直接让人联想到那个屈辱的发式。

假设让你戴上帽子,你还是整出让人联想的发式,只能说明一点,是不怀好意,就可以直接惩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