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七海扬明 > 章三五九 实话实说

七海扬明 章三五九 实话实说

作者:且看昨日风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00:27

章三五九 实话实说

“你们两个到了,老三,给阿海搬凳子来。”李明勋使唤着自己的小儿子。

李君威把自己的椅子让给了李海,左右看了看,发现露台周围极为空旷,他也不知道到哪里搬凳子,索性把放置水果的小桌搬来,一屁股坐在上面,倒也自在的很。

“君弘,你知道印度那边的事吗?”李明勋问。

林君弘看了一眼皇帝,皇帝没有说话,又看了一眼李君威,李君威却是说:“看我干啥,知道什么就说什么。”

林君弘这才说道:“只是听说原定昭奕要来京,却是半道折返了回去,其余的就不太清楚了。”

“好啊,你是瞒的死死的,一个也不告诉啊。”李明勋指着幼子,不满说道。

李海打起了圆场,笑着说:“老爷子莫要生气,有什么话,慢慢说,老三辅理国事这么些年了,和皇上一向是配合得当,从来也没有红脸的时候,他就算再错,能错哪里去呢?”

李君威闻言说道:“就是,我小时候那么浑,你都不教育,现在都快五十了,您才教训我,晚了吧。”

“那你自己说,你干什么!”李明勋见儿子满不在乎的样子,说道。

李君威捡起被他放在地上的苹果,啃了一口,脸色依旧平静,说道:“说就说,我怕什么。”

“你就是不怕我,也得顾念父皇的身体吧。”李君华提醒道,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他知道自己的弟弟耍起混蛋来,是不管不顾的,太上皇九十多了,可经不起折腾。

李君威笑着说:“老头儿.....爹才不会生气,一些事他早就知道,一些事,他早就猜到了。不然也不会把全家管事的都叫来批斗我了。”

“那你就说吧,都是自家人,也不会把你怎么着。”李海笑着说,提前给这件事定了个调子。

李君威扔了苹果核,说道:“其实皇上,成王兄和君弘哥不知道,爹知道,印度国的那个辅政王李昭奕,他不是大哥的儿子。”

“昭奕不是君度的儿子?这你怎么知道的!”李君威这话一出,三人都是惊了,个个不敢相信。

李君威说:“我怎么可能不知道,因为李昭奕是我的儿子。”

“怎么又成你的儿子了!”李君华感觉不可思议。

李君威倒也一点不隐瞒,竹筒倒豆子似的说了出来:“当年皇上派我西征,处理河中之地事务。你们也知道,我年轻时候放纵了些,被大哥抓住这弱点,他安排了个胡人女子,应该是波斯女人在我身边,说是断了生育了。

当然安排了好些个,我不知道是个套子,就钻了进去,待西征结束,前往印度的时候,大哥跟我摊牌了,说那波斯女子给我生了一个儿子,就是李昭奕。

他当时信誓旦旦的,说有这证据,那证据的,我也没去求证。”

“你为什么不求证,皇室血脉,必须稳妥!”一开始和稀泥的李海直接怒了。

李君威摊开手,不在乎说道:“有什么好求证的,那女子去世了,所谓证据都是照顾的太监、奶妈之类的,若大哥精心安排,不是也是了。再者说,我不在乎啊,昭奕是不是我的儿子,我无所谓,反正他没生在我面前,反正他也不会随着我长大。我是个男人,又不是十月怀胎的女人,这不熟悉的孩子,就算是我血脉,与我何干!”

“你们听听,这狗东西说的是人话吗?”李明勋用拐杖敲打着地面。

“别生气,别生气。老三自小是这个浑性,他对咱们可都是真心实意的........。”林君弘上前,安抚着李明勋。

李君威说:“大哥就是耍了个手段,想要用这个孩子拿住我,日后让我在朝廷里帮他说话,我要在乎那个孩子,岂不是损公肥私么?为了朝廷,我就更不能放心上了。

回京之后,我就先跟太后说了,太后也说别张扬,那就不张扬呗。再后来,昭誉和昭承生了下来,老爷子才知道的,但事已经成定局,知道了又如何。”

李君华听到这里,倒是颇为感动,虽然他知道自己弟弟本就有些凉薄的性,但说到底,也是为帝国着想,真要是被拿住个把柄,或许帝国对印度斯坦的限制就不会这么奏效了,而为了帝国着想,也就是为自己这个皇帝着想。

虽说这些年来,李君威在明里暗里帮了长兄不少,当年长兄南下夺印度江山,是李君威亲自帮其看守退路。加冕登基,李君威亲自前往,代表帝国承认。李君度病危,是李君威冒着擅动兵马的大罪,筹集军队赶赴印度,帮其长子昭圭稳固江山,并且让长兄生前最后一次扩张所得成果顺利吞下去。

但李君华知道,自己的弟弟从未一碗水端平过,相对于这些年对自己的支持,对长兄的那点帮助实在是不值一提,而且李君威做事虽然不拘小节,但讲究张弛有度,从未伤害过帝国的核心利益。

就比如,李君度生前最后一次扩张是攻伐莫卧儿帝国,虽说最终吞下了恒河流域上游和中游的大片区域,但帝国也不消耗一兵一弹,保住了莫卧儿帝国,保持了次大陆三足鼎立的局面,并且无论是残存下来的莫卧儿帝国还是君主更替的印度斯坦帝国,随后对帝国都表现出了友好,与帝国的贸易都产生了爆发性的增长。

实质上,李君威的那次出手是以最小的代价为帝国谋得了最多的利益。

“父皇,这都是过去的事了,虽说瞒着我们不让我们知道,但也没什么错漏不是。大哥去了,生前又极宠爱昭奕,昭奕论亲疏血脉,都属于大哥那支了,这也算是皆大欢喜,何必再谈旧事呢。”李君华宽解说道。

他也意识到,自己想错了,今天所说的这件事虽然也是一个大秘密,但绝对不是他一直想知道的那个秘密。

“对对对,皇上说的是。老三这么浑的人,这辈子也就做了这么一件错事,对他来说,难得啦。”李海连忙说道。

林君弘也说:“是啊,这不算什么大事,对吧。”

其实三个人都觉得,这件事说出来也就说出来了,不应该再有什么改变了。

李昭奕是李君威的儿子,也就是裕王府长子,但长子终究不是嫡子。其实皇室不太在乎这个嫡庶之分,但问题在于,李昭奕身上有波斯人血脉,这才是大问题。

英王李昭瑢,身上有叶尔羌人一半血脉,少年时代也颇受争议,一直到叶尔羌归附帝国,叶尔羌一族成为帝国民族大家庭的一员,这才算是坏事变好事。

可李昭奕是波斯血脉,难道帝国还要再去吞并一个六百万人口的波斯帝国不成?

李海指着李明勋手里的拐杖,说道:“今天把这事说破了,您老生气,就用棍子打他一顿。说起来,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不如就到此为止吧。皇上,您说呢?”

“王兄说的极是。父皇,老三这些年,在外为帝国开疆拓土,在内与君弘一道为儿子遮风挡雨,因为有他挑头,平日里,旁人都说老三不是,说儿子仁义,实际却是坏名都让老三扛起来了。

若这事再公开了,那些平日里就泼脏水的人,还不要上天?再者,昭奕是印度国辅政王,若血脉受疑,恐怕于两国关系也有不利影响。不如就算了吧,您大可责罚他........。”李君华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在皇帝看来,这算什么屁大点的事啊,自己这个弟弟,就没什么不能包容的。

李明勋用拐杖敲了敲地面,说道:“昭奕是他的儿子,却是老大养大的,自幼也没吃什么苦,原本我也不想再旧事重提,两个人不相认,各自辅佐兄长,各安其好,多好的事,

偏偏这个混账啊........咳咳.......。”

李明勋说着,咳嗽起来,甩开林君弘送来的茶水,继续说道:“这个混账不想安生啊,要多生事端啊。”

李君华眼见父亲动了真火,再看李君威,此时竟然老实了起来,心道肯定还有后续,李君华问:“你还有什么事,不一并说了?”

“这个混账王八蛋,想把昭奕认回来!”李明勋见小儿子不说话,怒气冲冲的说。

李君威说:“还没干呐,八字还没一撇.........。”

“你还干?想都不要想。”李明勋呵斥道。

李海倒是纳闷了,问:“老三,你没事找事啊,为什么啊,你认回来干嘛啊。”

林君弘悄悄推了李海一把,虽说二人都是帝国宗室,但实际上,李海是他亲表哥,两家可是很亲的。因为林君弘意识到一种可能,那就是与储位有关,不然太上皇为什么忽然逼着裕王过继小儿子给皇帝呢?

说起来,裕王府这些孩子中,不乏优秀之人,李昭誉和李昭承兄弟,各有不凡之处。但问题在于,他们的父辈实在是太闪耀了。这兄弟二人的不凡与他们的父辈一比,简直不值一提。

虽说也与缺乏机会表现有关,但事实就摆在那里。

相反,李君威的长子李昭奕在印度斯坦帝国可谓一柱擎天,以辅政王之位总揽朝政,不论治国还是领兵,都展现出了卓越的才具,他的两个弟弟和他就没法比了。

恍惚间林君弘觉得,皇帝没有子嗣,若是能把这么优秀的孩子认回来,兴许帝国第三代依旧是雄主盖世呢。

但李海比自己的表弟想的长远多了,在他看来,认回来也无法竞争储位,一个封建王朝的领主,怎么可能当好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帝王呢?而且李昭奕他们都有所耳闻,活脱脱一个年轻版李君度,杀伐果决。

在讲究法律与公平的帝国,这样的人浑身上下都是缺点,别说竞争储位,连政务都不能插手。李君威做事只是不讲政治规矩,但他张弛有度,更是尊重法律。

李君华看着自己的弟弟,心里也是狐疑,把李昭奕认回竞争储位,这种事,他认为不存在这个可能。因为在储位问题上,兄弟二人还是挺公开的,若李君威有这个想法,肯定提前与他这个皇帝打招呼。

细细一想,把李昭奕认回来这种事,怎么看怎么都是蠢事,吃力不讨好,于公于私都没好处。

裕王是什么性情,李君华太了解,少占便宜都算吃亏的人,怎么会做蠢事呢?

李君威不说话,丝毫没有了刚才好汉做事好汉当的光棍行径,李明勋见三个子侄面面相觑,说道:“你们三个还不明白吗,这混账是私心想着保住他大哥的江山呢,不惜填上自己,不惜坏了两国邦交。”

“这哪跟哪?”李海摇摇头,终究还是不明白内里的逻辑关系。

林君弘倒不是自己这个因为年长而长久不视事的表兄,听了太上皇的话,他稍稍理解了一些,看了一眼皇帝,皇帝似乎也明白了一些。林君弘轻咳一声说:“也没听说昭奕在印度有僭越之举啊,大哥去了之后,昭奕一直辅佐昭圭,便如老三对皇上这般。”

李君威闻言,冷哼一声:“你们觉得他们兄友弟恭,我却不以为然。大哥是什么人,我再清楚过了,他当初病危,立昭圭为后继,说白了,就是昭奕年幼,无论法理正统还是实力对比,都坐不上皇位。

大哥更知道我的心思,就是他立了昭奕,我也会扶昭圭为帝。所以就以退为进,说是让昭奕辅佐昭圭,其实就是让他积蓄实力,将来夺位。

大哥若只是疼昭奕,何必给他实权,以当时的印度,大可给昭奕实地封王,自立一国。亦或者给他良田美宅,做个富贵王爷。他反而让昭奕拥立昭圭为帝,就是想委屈求存,以待来日。

现在昭奕可是大权独揽了,名副其实的二皇帝,再这样下去,昭圭可就危险了。别人夺大哥的基业,我管不着,我的儿子,不行。”

“不会吧,昭奕是你的血脉,大哥怎么会有意立他?”

“有意无意现在无所谓了,反正昭奕威胁了昭圭的皇位,那就不行。”李君威断然说道。

“那是昭圭的问题,不是你的事!”李明勋怒道。

李君威毫不示弱:“谁让你们从小教他仁义爱民之道,他明明可以做个乾隆,非要当什么雍正,自己作死,我再不管,他就真死了!”

李君华、李海和林君弘三个人三脸懵逼:“什么雍正,啥叫乾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