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七海扬明 > 章三八五 突袭

七海扬明 章三八五 突袭

作者:且看昨日风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00:27

章三八五 突袭

李昭承庆幸的是,他是一个被寄予厚望的皇族子弟,有犯错和改正的机会。

作为一个有志继承父祖事业的人李昭承绝对不会束手束脚。

队伍在大草原上前进者,一开始,这是一支车队,但是每次到一个村落或者部落,就会买入一些马匹,渐渐的,当装备从货箱中取出,当士兵跨上战马,这就是一支精锐的骑兵了。

而越往北走,就越靠近日本人的种植园,在一些高乔人和印第安人的村落里,迪玛利亚也见到了一些与日本人发生联系的本地人,他发现,那些本地的年轻人,在描述日本人的时候,会使用各种让人痛苦和愤怒的词语,但是一些年纪大的人则可以用一个词语准备的描述日本人。

黄皮肤的西班牙人。

这就是年长土著们的总结。

而李昭承也发现,在这些北方的边境地方,情况已经相当复杂,不仅有高乔人和印第安人的村落,还有黑人和混血人的聚居点。

在南美大陆上,玻利维亚和巴西是奴隶制的重灾区,很多逃奴会进入这片区域,依靠为帝国领地与玻利维亚之间的商路生存。

这显然是海外事务部不能接受的,按照帝国对海外领地的管制法令,本地机构要出兵,把这些入侵者驱逐,但问题在于,这需要经费,而这些海外领地,恰恰每年需要大量的来自中央的拨款。

显然经费限制了帝国对海外领地的保护。

为了节约经费,往往只能用其他手段,比如玻利维亚的帝国矿业公司,在法律层面废除了奴隶制,缓解了当地的压迫,就极大减少了奴隶的出逃,大机器的使用,也降低了奴隶的劳动强度,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其生存环境。

“迪玛利亚,太好了,你回来了,顺利吗?”当迪玛利亚走进帐篷的时候,李昭承问道。

迪玛利亚说:“顺利,您要采购的物资全都买到了,只是贵了一些,他们也答应我们在西面山坡的林子后设立大营,只要不进两个村子内部,就不会有冲突。

我还雇佣到两个年轻人做向导,他们不要钱,要一套装备,给他们复仇的机会……。”

迪玛利亚显然没有参加过类似的军事会议,因此说话有些抓不住重点,过于详细了,只不过,他带来的都是好消息,所以无人在乎。

到了靠近日本人种植园不到一百公里的地区,迪玛利亚的作用就发挥出来了,原因在于,本地的土著,对于李昭承这支军队有偏见。

主要是中国人和日本人长的实在太像了,本地的土著又不在商道上,信息闭塞。

他们看到李昭承等人,认定他们也是黄皮肤的西班牙人,无论怎么解释,无论怎么表示友好,都无法取得这些人的信任。

甚至有些高乔人以为,日本人就是中国人的一个部落,这次是他们之间的内战。

李昭承可不会招惹这些人,因为这是这支先遣骑兵队的后路所在,好在迪玛利亚是正儿八经的高乔人,可以代表李昭承与其联络。

帐篷里,东方诚是最忙碌的,他在地图边,把迪玛利亚从土著那里打探到的消息标注在地图上。

迪玛利亚用了半个小时才说完,说完后,迪玛利亚说:“我说完了,告退了。”

与以往迪玛利亚不被允许参加高层会议不同,这次,李昭承留下了他。李昭承说到:“迪玛利亚,你留下,待会有你的任务。”

在地图上,东方诚主要标注了四个地方,一个是种植园,一个是居留点,两个是物资储备地。

日本人在巴西和葡萄牙人斗了好几年,最清楚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在与帝国方面局势紧张,长期谈判没有结果后,就开始了疏散。

日本人的常规做法就是把人口从种植园的庄子里迁移,主要是高层的家属、平民和奴隶中的女人孩子。

这些人也不会安置在一起,居留点不止一个,相互并不知道,而且还设立物资储存。

而目前得到的情报,仅仅知道其中的两个物资储存点和一个居留点。

“日本人很谨慎,我们的突袭无法全功,若拖延下去,日本人知道我们的存在,或许就会无功而返。

我决意,不在拖延,明天出击,扫荡日本人。”李昭承说出了自己的意愿。

迪玛利亚看了看周围的人,发现没有人露出惊讶的神色,有人面带无奈,有人则跃跃欲试。

通过这些表情,迪玛利亚确定,与会者,无论是否同意李昭承的计划,都已经知道了这件事,应该是李昭承提前与他们进行了私下的讨论。

这就是李昭承从父亲那里学习来的经验,那就是如何做到听人算,吃饱饭。

为上者,一定要善于倾听和采纳,但是并不意味着在会议上唇枪舌剑,因为那会让自己陷入两难,而且会制造对立和分立。

而倾听前,首先要有自己的判断,其次要先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人讨论,因为先选择与自己意见一致的人,会失去耐心。

在这次会议之前,李昭承分别找了麾下几个军事主官,孙部是反对立刻行动的,而其余人是支持的。

原因很简单,除了孙部,其余人都没有本地的作战经验,他们都认为,己方这支队伍是藏不住的,而孙部认为,可以藏住,慢慢侦查,弄到更多情况,以求获得更多战果。

毕竟突袭只会有一次,还是要尽可能的消灭敌人。

但是李昭承必须要考虑更多,大家已经在这草原上呆了两个月,来自国内的这些军官承受了太多的痛苦,很多人病倒了,而本地土著供应能力很弱,先遣队人不多,马不少,难以持久。

最终,他说服了孙部,选择尽快行动。

“这次作战,最重要的目标就是人,什么人都可以,无论是日本人还是他们的奴隶,一定要尽可能的抓住更多的人。

因此,突袭居留点是第一位的,其次是种植园。大队人马交给孙部,迪玛利亚,你配合他,突袭居留点。

张同,我只能给你十五人,但是随你挑人,两个物资储存点交给你,不要人,要尽可能破坏他们的物资储备。

这有一条路,是通往巴西境内的,东方诚,你带人潜入,看看能不能伏击到日本人。”李昭承在地图上做出了自己的决断。

一众军官领了自己的任务,有些需要配合的,还商议了几句,到了最后,却是相互之间看,你看我我看你,似乎都有问题,但是似乎又都希望别人说。

李昭承说:“你们是想知道,我在哪一路,对吗?”

孙部点点头说:“日本人虽然难缠,说到底也不过是一群跳梁小丑,二公子您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军官们纷纷点头,李昭承笑着说:“你们不用担心我,那我哪一路的战斗都不参加,我看守营地。”

众人相互看看,似乎有些诧异,李昭承问:“怎么,我不能看守营地吗?”

“不,不,这样最好。”东方诚立刻说,他原以为还需要大家共同劝一劝呢。

李昭承呵呵一笑:“我父亲告诉我,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我毕业于帝国陆军大学,也是专业的人,可我的身份注定了我的特殊,我相信,我跟着谁,谁都会束手束脚,还会分兵保护我。

我不想给你们添乱,如此而已。”

“多些您的谅解,这是最好的安排。”

“东方大人说的没错,这也是我们的共同心愿。”

几个军官纷纷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他们乐见其成。

“好,迪玛利亚留下,你们都先去准备吧。”李昭承最后吩咐后,一群军官退下了。

迪玛利亚站在那里,心里跳过了无数的念头,他有过一个闪念,要不要借着李昭承身边兵马去作战的机会绑架他,但是这也仅仅是一个闪念。

随着二人的交往,迪玛利亚发现自己绑架李昭承的可能性是越来越高,但是绑架后的意义却越来越低。

“希望你不会误会我缺乏勇气。”李昭承微笑说到。

迪玛利亚摇摇头:“不会,所谓勇气,是面对危险时的无畏,而危险可不是枪林弹雨。”

这一点,迪玛利亚是深有感触的,他人生最危险的时候不是与土匪作战,不是徒手面对三个暴徒,而只是跟着上司出差累西腓,那是一个热带城市,迪玛利亚在那里生病,几乎丢掉性命,从那以后,迪玛利亚再也没敢去过热带。

而在迪玛利亚看来,李昭承带着这些人,深入草原,已经是很大的勇气了。

“这次作战,你需要什么装备吗,我替你出面,会更顺利一些。”

迪玛利亚依旧摇头:“装备对我们这些人来说,就只是钱而已,您不如给我一些钱,我用来激励手下。”

李昭承点点头,写了一张三百银元的批条,不仅是迪玛利亚,孙部的手下也是如此,他们的装备都是安身立命的本钱,用惯了的,制式装备虽然好,但是拼命的时候,还是喜欢用跟随多年的老伙计。

递给迪玛利亚批条后,李昭承说:“迪玛利亚,这对你来说,是一个机会。”

“建功立业的机会?”迪玛利亚接过条子,问道。

李昭承摇摇头:“是组建班底的机会。

据我所知,日本人至少会有三个居留点,但是我们只掌握了一个,所以这次突袭,对敌人是打击,连重创都做不到。这会演变成长期作战。

你看到我带来的士兵了,他们装备精良,也很英勇,却不适应这里,我们需要本地力量的支持,你或许可以尝试一下。”

迪玛利亚闻言,眼睛瞬间亮了,他陷入思考,不知不觉间,把批条攥成一团,过了一会,他想明白了,忽然半跪在李昭承面前,说到:“多谢您的恩赐,我一定会抓住这个机会的。”

三天后。

风掠过广袤的大草原,带起一阵阵的草浪,越往北,越是湿热,这里的草也越高,让队伍行进更不容易被发现。

迪玛利亚坐在地上,虔诚祈祷着快些下雨。

原因很简单,他的两位长官,正在为如何进攻十公里之外的敌人居留点而争论不休。

孙部建议从东面进攻,那是一片沼泽地,不会被提前发现。

而其余人主张从北面进攻,可以发挥骑兵的冲击力。

迪玛利亚祈祷快些下雨,因为只要下雨,一切就都解决了。

几滴冰凉的雨水落在了迪玛利亚的手上,他睁开眼,天上的乌云正在聚集,迪玛利亚笑了。

“孙长官,这样的云我见过,会是一场大雨,但是不会太久,午后就会停,或者减弱。”迪玛利亚说。

孙部点头:“这我知道。”然后他对李昭承从申京和南非带来的军官们说:“下雨了,没有什么好争论的,我们借助暴雨进攻,记住,先控制三个出口,杀死所有抵抗的人,你杀的越狠,其余的人越害怕,抓到的人也就越多。”

军官们轰然应是,各自去筹备,待雨下大后,上马前进,士兵们趴在马上,用斗篷盖住脸和身体,快速前进。

大风呼啸着,鬼哭狼嚎一般,聚来的乌云完全遮住了这片天地,明明是白天,却一度伸手不见五指。

在暴雨里,一百三十名骑兵靠近了日本人的居留点,那是隐藏在一片树林里的营地,里面有很多简易的房屋,不下十座,而且规模不小,因为雨太大,外面没有人。

骑兵们纷纷下马,或拔出马刀,或者给枪上了刺刀,分三波控制出入口,几个哨兵跑进里面报信,却被子弹打倒在地,冲进去的士兵又给这些人补了刺刀。

控制了出入口后,持有线膛枪的士兵占据了制高点,迪玛利亚和两个军官,各自带人搜检这些房屋。

里面的人必须走出来投降,如果不同意,就会扔进去手榴弹,士兵们经验丰富,冷酷的处置着各类情况,没有人能逃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