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七海扬明 > 章四六五 宣战

七海扬明 章四六五 宣战

作者:且看昨日风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00:27

章四六五 宣战

咣当一声。

福泽中津手里的碗快扔在了桌子上,他冷着脸,用最为严正的语气说道:“信纲君,我尊敬您维新社前辈,但请你不要怀疑我对日本的忠诚,我可以为我们共同的事业献出自己的性命。”

后藤信纲对于福泽中津能说出来这样的话一点也不感到意外, 反而笑着说道:“就是因为如此,我才担心你的奉献精神。”

福泽中津不解,后藤信纲点了点已经在福泽中津手中的书信,微笑说道:“三个人一起拆看,因为我担心你自己拆看,会选择烧了它, 羊装一无所知。”

说罢, 后藤信纲离开了这桌矮几, 然后走到了柜台边,与里面的老板攀谈起来,他很健谈,聊的也都是市面上的事,聊了不到一会,老板就拿出一壶清酒,二人找了一张没人的桌子,边喝边聊起来,福泽中津收好了书信,扔下了一些钱,离开了这里。

当福泽中津按照约定,在武雄隆永与岩仓友山一起打开这书信的时候,才明白了后藤信纲为什么会有如此担心了。

里面确实提到了后藤信纲的一个办法,看起来,对谈判可能发生的事,他早有准备,而且后藤信纲的这个办法, 非常具有兼容性,无论维新社想和洋人谈到什么程度,是开战还只是外交纠纷,按照这个办法来,都可以轻松达到目的。

这个办法就是利用福泽中津的日本正使身份,在翻译和会议记录上耍一些手段,现在代表团里的主要代表全部是维新社的成员,完全可以做到欺上瞒下,无论对幕府还是对天皇都是可以轻松做到的。

而这也同样是后藤信纲为什么会担心福泽中津,原因很简单,福泽中津是代表团的的正使,所有的人事安排都由他本人来,也就是说,将来一旦翻开旧账,被披露是福泽中津故意为之,那么这位天皇老师的名誉就全毁了。

福泽中津是一个康慨文人,他不惧牺牲自己的性命,但对自己的名誉极为爱护,视荣誉过于性命的他, 愿意为了日本而让自己的名誉受到玷污吗?

“为什么我们不劝说一下福泽先生呢?”离开福泽中津卧室之后, 武雄隆永主动问岩仓友山。

岩仓问:“怎么, 武雄大人有更好的办法?”

“不, 我没有。”武雄隆永说,他想了想,依旧摇摇头:“那个办法非常好,但我担心福泽先生不会同意的,对他来说,荣誉非常重要,这我曾经见识过。”

岩仓友山却说:“出这个主意的人,正也是知道我们的福泽先生重视荣誉,才选择让我们一起看信,才选择出了这么一个主意。”

“我不是很明白。”武雄隆永微微摇头,自从加入了这个代表,他一直感觉自己的脑筋不够用,这主要是因为他在军中多年。

少年时代的他就化中国名,伪装成中国人进入帝国的学校读书,还曾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过欧洲多场战争。回国后,也是在军队里,虽然军队里也有斗争,但上下尊卑有别,军令如山,阴谋诡计总是要少很多,使得武雄龙游不太适应这种较量。

岩仓友山微笑说道:“武雄大人,对于文人来说,荣誉也是面子啊。福泽先生现在可是天皇陛下的老师,谁都可以在天皇陛下需要的时候退缩,但唯独他不行。而福泽先生,一直以爱国着称,既然你我都知道了,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摆脱这个命运的。”

武雄隆永闻言,神色变幻了几个来回,最终还是摇摇头:“不管了,我们静观其变吧。”

后藤信纲出了一个好主意,福泽中津也被他的荣誉感绑架,按照后藤信纲的安排进行了这场谈判。

事实证明,只要有人使坏,双方再多的诚意都不足以消耗。

福泽中津一开始就获得了贝伦伯爵的信任,但贝伦伯爵显然所托非人。谈判就赔偿和道歉的条款进行长时间的谈判,但连续半个月的谈判却也是铺垫罢了,当谈到惩办凶手的时候,福泽中津和后藤信纲打了一个配合。

后藤信纲给幕府代表团里的翻译下了毒,让其无法参与进来,使得谈判的日本一方只有福泽中津的外甥这么一个翻译,一个人为制造的误会就此诞生,贝伦伯爵提出了欧洲三国的要求,那就是必须惩办首恶,诛杀元凶。显然,贝伦伯爵说的这个元凶指的是江川良秀,但福泽中津与后藤信纲玩了一招偷梁换柱,把这个首恶进行了巧妙的翻译,从江川良秀变成了幕府将军德川吉宗。

就此,谈判结束了,远在江户的德川吉宗得到消息后,怒不可遏,公开表示了对欧洲人的不满。

但这只是开始,后藤信纲和福泽中津连续打出了组合拳,在德川吉宗表达了不满之后,通过后藤信纲对欧洲三国进行威胁,原意是,如果贝伦伯爵坚持如此不合理的要求,那么幕府并不畏惧开战。

而后藤信纲则表达的更为强硬,变成了如果贝伦伯爵坚持惩办德川吉宗,那么幕府将会开战。

贝伦伯爵完全不知道这是个阴谋,在当天的谈判中继续要求惩办首恶,结果福泽中津竟然直接宣布谈判中止,然后拿出了天皇圣旨,对英、法与荷兰三国宣战。

贝伦伯爵当场就惊呆了,与他拥有同样震惊的,还有处于江户的德川吉宗。

双方都没有料到战争会这么突然的爆发,以至于都没有进行准备。

贝伦伯爵与巴罗二人在接到宣战书之后,立刻乘船离开,没有返回长崎,而是前往帝国申京躲避,而日本因为国内混乱也没有签署外交公约这类法律条文,因此在宣战之后,全国范围内都对在日的‘鬼畜’进行抓捕,各方势力纷纷跟随,抓到的人,分别遣送到江户和长崎两地集中安置,形成了两个规模不小的集中营。

不光是英法荷三国,就连西班牙人等拥有西方长相的人都受到了牵连,两个集中营,一个有六百人规模,一个有三百人规模,还是在帝国的接洽下,把除却三国之外的其余外国侨民接走了。

申京。

“龙城啊,怎么是你来了?”李君威进御书房的时候,看到了海军司令赵龙城。

“王爷。”赵龙城立刻过来见礼,他只有一只手,所以做起事来没有那么方便。

赵龙城是李君威旧部,当年经略美洲,海军方面一直是赵龙城在打理,战功赫赫,却是最近升任海军司令的,他的荣升,压制住了海军之中的其他人。

原因很简单,论功绩,没有任何人的功劳能比得过这位战功赫赫的将领,而论背景,其也是不俗,他的父亲曾经担任帝国副相,父子二人更是开拓美洲的功臣,也是海军之中的强硬派。

唯一欠缺的就是赵龙城的履历,他并非海军科班出身,是真正的实战派,年轻时就是一个敢于驾驶帆船纵穿大半个太平洋,前往南美劫掠的狠人,也因此,没有经过正儿八经的海军学校的培训。

赵龙城说道:“王爷,底下的小子们都想来面圣,按理说,我不该抢这个机会,但是现在海军难呀,我这个当司令的,也该到皇上这里来,卖一卖自己的这张老脸了。”

欧洲的战事停了,帝国对海军的投入也在下降,海军的地位有所降低。这些年,因为海军的优势太大,导致在海洋上,没有什么国家有胆子挑衅帝国,而帝国参与的战争,也以陆战为主,而对于重战功的帝国权力机构来说,海军并不吃香。

尤其是这些年元老院中进入的新人,都是陆战立功的,没有一个海军出身,让海军这曾经的帝国第一兵种,在帝国的地位相当尴尬。

其实并非帝国对海军不重视,事实上,帝国海军司令一直都是以国公级别的勋贵担任的,在赵龙城之前,上一任海军司令是李昭意,这就是海军豪门家族靖海公。是开国国公,第一代靖海公是太祖李明勋的学生。

但李昭意实在是太听话了,面对皇帝的时候,乖巧的如同一只小猫,实际上并未为帝国海军争取到多少利益,他的任职期间,也是海军衰弱的时候。

“可你也算是来早了啊,皇上不在。”李君威说道。

“可我刚才还听门口的侍从官说,皇上一会就到。”赵龙城诧异。

李君威呵呵一笑:“要不怎么我先来了呢,今天的军机会议,推迟到了晚上了。”

“皇上龙体欠安?”赵龙城立刻紧张起来。

李君威摆摆手:“没有,这不我家老大家的怀孕了么,皇后早就和皇上约好了去看,皇上却是忘了这事了。刚才忽然想起来,就先把军机会议给推了,你在申京时日短,你可不知道,皇上怕老婆。”

赵龙城尴尬一笑,心道,最怕皇后的可不是皇上,而是您这位裕王殿下吧。

“那卑职就先告退了。”赵龙城连忙说。

“别啊,穆塔今天从北京来述职,都是当年美洲的老战友,走,咱去他家里喝酒。跟你说,皇上赏了他不少好酒。”李君威拉着赵龙城出了御书房,然后找了机会,对侍从官说:“快些去通知皇上,就说要钱发牢骚的被我打发了,晚上再来。”

侍从官可是支着耳朵在门外听李君威在那里胡诌的,他尴尬笑了笑,心道裕王胆子可真大,皇上决定的军机会议,说取消就取消。

但侍从官也不敢多说什么,连忙去做了。

赵龙城与李君威一起上了马车,马车上,赵龙城说:“王爷,您怎么也不去我们海军司令部去看看?”

“我,我和海军可一直不熟啊。”李君威摊开手,满脸无奈。

别说海军,什么军队的司令部,李君威都不爱掺和着去,这位主导了帝国最强,也是时间最长扩张的亲王,虽然在过去几十年里,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里挑起了无数的战争,但他真的对兵权不感兴趣。

虽然帝国的历史教科书上,总是写明,裕王指挥了什么重要的战役,从陆地决战,到海上横扫,应有尽有,但实际上,裕王对军事是一窍不通,他在军中时常自嘲自己甚至当不了一个班长。

但即便如此,帝**队的各个系统,对裕王都十分爱戴,那些高官将领,对裕王评价也是最高的。尤其是那些追随过他的人,对裕王的胸襟与气度,最是尊崇。

一个不会指挥军队的人,打赢了那么多次的战争,原因其实特别简单,那就是他总是能为军队找一个合适的指挥官,然后为这支军队尽可能提供一切他们需要的东西,为他们定一个力所能及的目标。

“海军同僚,对您可是盼星星,盼月亮。”赵龙城说道。

李君威哈哈直笑,感觉赵龙城这个家伙,自从在大西洋舰队司令转隶帝国本土舰队司令之后,整个人的气度就变了,从一个生杀予夺的狠人,变成了一个婆婆妈妈的碎嘴子。

李君威还记得当年在美洲时候,美洲的西班牙人对这位将军的畏惧,那种畏惧,是真真正正靠着杀戮获得了。

当西班牙人偷袭杀掉了帝国的百姓之后,赵龙城可是率舰队杀上门去,是十个西班牙人的尸体为一个帝国百姓报仇,让他成为了西班牙人的梦魔。但现在,他在战场上的杀伐果决已经收敛起来,成为了一个为海军争取利益而不择手段的海军官僚。

李君威为什么要假传圣旨,把赵龙城引开,就是因为知道他的转变。李君威更是清楚自己那位皇帝二哥的性格,若是遇到那些说话斟字酌句的官僚,皇帝可以轻松应对,但唯独面对赵龙城这种单刀直入,直接狮子大开口的人,应对不好。

再加上,现在的皇帝身边出入的重臣将领,论功绩,无人能抵的上赵龙城一半,就更要给他几分面子了,皇帝如果给了面子,就会答应太多,也会理解和包容太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