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七海扬明 > 章四六七 欧洲安全协约组织

七海扬明 章四六七 欧洲安全协约组织

作者:且看昨日风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00:27

章四六七 欧洲安全协约组织

这个时候侍从官递上来一份红盒密奏,皇帝从里面取出电文,递给了李君威,李君威看了一遍,冷冷一笑:“这群王八蛋,倒是会顺杆爬。”

红盒密奏来自休达, 但却不是外交密奏,而是军事情报局的密奏,消息来源则是法国海军的某位伯爵。

要知道,法国的新式海军在建立的时候,是得到帝国的支持的,其中很多装备乃至于造船设备, 也是来自于帝国。帝国在法国海军中有不少人脉关系,而不光是海军因素, 在法国大革命之后,法国皇室权力被严重削弱,民权思想暴涨,皇权及及可危。

而法国则分为皇党和民党两派,民党是对外扩张主要原动力,是帝国的绝对敌人,而为了对付这群人,帝国选择与皇党进行秘密的合作,哪怕是现在的法国摄政王,都与帝国有秘密联络。

红盒密奏提供了两个消息,一个是一份名单,是欧洲联合舰队舰船的候选名单,而另外一个则是一个机密消息。

该消息已经有非常充足的把握,是英法荷三国借助日本的宣战,顺势而为,准备建立一个军事同盟,而这个同盟的名字已经确定。

“欧洲安全协约会议,这个狗屁名字, 嗯.....我们是简称它为欧约还是协约?”李君威看向皇帝, 主动问道。

“随便,你觉得哪个顺嘴。”皇帝倒是不以为意。

“还是皇上定吧。”李君威笑着说。

“欧约吧。”若是在别的事情上,皇帝还会谦让几个来回,但在这种事上,皇帝不会谦让,因为他知道,裕王绝对不会顺从他的。

这就是裕王在帝国中枢中的哲学,他可以大规模揽权,但会尽可能避免军权这类特殊的权力,但有一点,他绝对不会养望。名声这类东西,李君威素来看的很澹,与他的父亲有着共同的观点。

那就是当你站在权力巅峰,执掌过别人命运之后,你的名声就不会是完美的,哪怕你再如何避免,如何维护, 功过是非,都不是你自己说了算的。所以, 裕王从不在乎自己的名声,甚至有意经营自己的恶名、臭名。

恶名会让一些宵小惧怕,而臭名则降低国民的心理预期,有些烂事,发生在其他人身上,会被当成大事,但发生在裕王身上,那就是性情因素了,考虑到他为帝国建立的功勋,无伤大雅的事,不会有人说三道四。而当有些人故意将裕王污名的时候,反倒是不容易欺骗国民。

但皇帝的名声,是裕王倾尽一切维护的,不光是名誉。裕王素来是按照自己的心意办事,但做成事之后所获的的赞誉,却要统统由皇帝来享受,这是李君威的处世哲学,也是他能在兄长那里得到全部信任的重要原因。

“那就欧约。”李君威耸耸肩。

“目前外交系统还没有送来消息,这个欧约是否成为现实,是否还要观察一下?”裴元器仔细看了密奏上的行文用语,虽说提供情报的人信誓旦旦,但裴元器还是选择慎重一些。

李君威摇头:“没有必要,即便现在没有,将来这个组织也会诞生。”

欧约的倡议很早就有,大约是在大同盟战争的时候,欧洲各国就发现,帝国的影响力已经深入到了欧洲,其中有识之士就提出,欧洲必须团结起来,才能对抗帝国的威胁,只不过如何团结,各国有自己的算盘,路易十四是一门心思征服欧洲,达成团结,而弱国则寄希望于建立一个常态存在的同盟。

因为法国的存在,欧洲内战不断,所谓欧约也就没有建立的资本,一直到法国大革命之后,法国与英国完全和解,共同对外开拓后,欧约才有了基本框架,只不过那时候的英法还很弱小,而荷兰则完全没有建立欧约的打算。

当时欧洲国家根本不敢和帝国对抗,当时的欧洲分为三派,一派以瑞典、普鲁士为代表,积极与帝国合作,引入先进技术,进行政治和经济改革,富国强兵。一派以俄国为首,与帝国保持距离,但也进行改革,增强国家实力。

英法荷在早期属于第三派,其认为如果坐视帝国扩张,则欧洲不保,但团结一起,主动对抗,又会招致来自帝国的打压。因此三国联合诸多欧洲国家,选了一条更聪明的道路,倡导国联,寄希望于让帝国与他们共同坐在一张桌子上,只吵架,不打架。

而国联的核心准则其实就是世界大国划分势力范围,这一点已经达到了,因为各国势力范围划定,帝国在全球的利益得到承认的同时,给予了欧洲国家开拓的适当空间,因此欧洲与帝国进入了长时间的和平之中。

但帝国率先建立了东方同盟,把势力范围内的主要国家笼在了一起,建立一个涵盖了政治、战略安全与经济贸易的全方位同盟体系,几年下来,这个体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政治上,东方同盟国家加入了国联,在国联的各项议题上与帝国步调一致,每次帝国发言、倡议和提出方桉,那都是反响热烈,而在经济上,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一个经济体,这个经济体具有很强的排他性,防止了正在崛起的欧洲国家在东方的商业扩张。

而在军事上,因为南洋主要国家与帝国结盟,所以在这个方向的力量可以收缩,减少了军事开支,更保证了各国安全。

显然,欧洲人也希望拥有一个自己的同盟,但他们缺乏共同利益,又没有帝国这样以绝对的实力处于绝对的地位。更重要的是,英法荷三国依旧担心建立同盟会引起与帝国的全面对抗。

因此,即便三国在北非共同对付奥斯曼帝国,仍然不敢以此为由建立同盟,反倒是这一次,三国对日战争,给了欧洲三国正当的理由。

裴元器无奈点头,把那份名单交给了侍从官,说道:“去会议室,准备一下。”

皇帝接了一句:“把海军司令赵大人请来。”

“看来,这一次海军又要狮子大开口咯。”李君威打趣说道。

“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次向海军投资的重要理由嘛,至少议院那边不会全都反对了吧。”皇帝也笑了。忽然,皇帝的话锋一转,问:“昭誉现在在哪里,手头的工作如何了,似乎一个月多月没见了,前几日去他家,也是不在。”

李君威说:“不是在北京,就是在山西。”

皇帝无奈,只能看向裴元器,裴元器呵呵一笑:“昨日已经抵达大同了,大公子的工作重心投入到了对煤矿产业的整肃之中,不久的将来,又是一场腥风血雨。”

在李明勋去世之后,李昭誉就投身于全国范围的整肃反贪运动之中,从帝国烟草总公司开始,逐渐向其他的国有资产部门偏转,在前往北京之前,直接把裴元器的国资小组的职差给要了去,那就是要全面动手了。

而苏日安则全程陪伴在他的身边,在北京整肃完重工业,又顺藤摸瓜,去了山西,现在的李昭誉已经是帝国新闻界的绝对热点人物,在帝国舆论场上掀起一个又一个的**。

皇帝想了想:“元器,老三,你们介入一下,让他在山西的事在九月之前完成,下一步的工作做什么,我不管,但人必须在申京左近活动。”

“懂,海军那边的资料,我会让赵龙城给昭誉送去。”李君威已经明白了皇帝的意思,立刻说道。

裴元器明显慢了半拍,但听到裕王如此说,立刻也就反应了过来。

帝国两代皇帝,对军权的控制是极为严格的,帝**队中的重要岗位和系统,都是由皇室、勋贵来担任,要么就是新的军功勋贵。皇帝可以接受民权政治势力在司法界、行政领域的扩张,但绝对不会让其接受军队、内卫这类军事暴力机构。

李昭誉之所以投身于对既得利益集团进行整肃的过程中,是这些既得利益者确实伤害到了帝国的利益,而皇帝想要其以一个孤臣的姿态将来继承自己的位置。

这也是帝国皇位继承的必要经历,皇帝在承袭皇位之前,也是通过清理商屯,整肃了一大批的既得利益者。如果连得罪人的觉悟都没有,是没有资格参与皇位竞争的。

但这一条不适用于军队,得罪军队的事,皇族从来不参与,都是让其他人去做,反倒是施恩于军队的事,皇帝必须掌握自己或者信赖的人手里,很显然,这次日本对欧约宣战,帝国的海军可能会摆脱前十几年的隐瞒,获得大量的投入,这种好事,自然不能落在外人手里,李昭誉作为皇室子弟更适合来做这件事。

这也体现了皇帝对李昭誉的态度,当然,与皇帝讨论这件事的三个人,其实早就明白了皇帝的心意。

等一行人来到会议室的时候,赵龙城已经安排人准备好了一切,在实木会议桌上,摆了两排舰艇的模型,一排属于帝国海军,一排属于欧洲各国的先进战舰,而在尾端,堆着几艘略显寒酸的船,甚至连战舰模型都称不上,那是德川幕府的水上力量。

军事情报局提供了一份设计了三十七艘舰艇的名单,当然,这份名单只是联合舰队的候选船只,欧约组织现在也无法决定派遣哪些船只去,其中缘由相当复杂。

仅仅是以哪国海军为主,谁来担任司令,就足以让三国争破头了。

这三十七艘船中有七艘是确定的,这七艘中的五艘其实是五艘运煤船和一艘补给船,运煤船全都是商业船只,而两艘战舰则是属于英国,这是一支原本就在东方的船队,包括两艘铁甲舰,一艘补给船和一艘运煤船,是英国访问波斯、印度两国的舰队,若不是战胜爆发,这支舰队会在两个月前就开始返航了。

而其余的运煤船都是活跃在印度洋上的商业船只,是注册在欧洲一些小国,实际却是英国商船,这样操作,主要是为了通过苏尹士海峡,这类运煤船进行的煤炭运输活动,主要就是为伦敦经直布罗陀、苏尹士运河、马六甲海峡到申京的这条繁忙航线补充英国煤炭,其中有两艘更是为帝国海军服务的。

威尔士煤炭是世界上最好的煤炭,帝国海军也是英国煤炭的重要合作伙伴,当然,商业活动中也有使用,虽然英国煤炭普遍价格贵,但其高品质仍然是海洋贸易之中的必需品,尤其是活跃在东西方航线上那数量众多的邮轮或者客货混装船,会使用英国煤炭,提升乘客的航行体验。

“这是亲王级铁甲舰中的鲁伯特亲王号,是一艘排水量在七千吨级的大船,其前身是一艘风帆木质战列舰,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结束后,这艘船削了一层甲板,披挂了熟铁装甲,升级成了铁甲舰。

保持了三条桅杆,装备有二十四门六十八磅滑膛炮和十一门110磅滑膛炮,这是传统的船旁列炮铁甲舰,技术水平大约相当于帝国三十年左右水平。是英国海军蒸汽动力化和铁甲舰化的产物。

另外一艘则是雅典娜号铁甲舰,排水量四千吨,是英国战舰技术水平的最高代表,而且是英国商人赞助建造的,使用了复式蒸汽机,而且是采用装甲堡设计,属于船腰炮室铁甲舰。装备有两门110磅滑膛炮,还有4门七英寸的线膛炮。

从设计理念和技术水准上来说,相当于帝国三十五年左右的水平,某些技术上更为先进。但作战效能上并不是很高。”赵龙城亲自做出了介绍。

李君威笑着说:“龙城啊,这可是要钱好时候,你把对方说的这么弱,皇上可是要少给钱的。”

“在皇上面前,微臣不敢说谎,实事求是。”赵龙城说道,实际上,实事求是是李君威那次拉走赵龙城时的要求,赵龙城答应是因为裕王保证帮忙要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