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七海扬明 > 章八 陷城与筑城

七海扬明 章八 陷城与筑城

作者:且看昨日风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00:27

章八 陷城与筑城

塔克图靠在壕沟的篝火边,往插在铁签子上的羊肉撒盐,忽然一声巨响传来,随即就是千人万人的惊呼声,那阵势,好像天塌地陷了一般,塔克图站起来,探出脑袋一看,宁古塔的北门所在的城墙已经不见了,垮塌出来一个巨大的缺口,溅起的烟尘弥漫了半个天空

城外的社团军队在欢呼,城里的东虏在惨叫,但汇聚在一起,好像听着没什么区别。

塔克图把手里的羊肉扔给一旁的侍卫,对身边的人喊道:“该咱们上了,都准备准备吧。”

壕沟里或躺或坐的数百汉子站了起来,这群人在一个月前还是奴隶或者周围部落的苦哈哈,现在已经全然换了模样:一身厚重暖和的棉服,棉袜子加棉鞋再用牛皮包裹了,羊皮手套外加帽子,护住了容易冻伤的手和耳朵。

这些人都是干活的劳力中表现好的,如今被塔克图挑选了出来,塔克图又给了他们一项任务,那就是填壕,谁都知道冒着箭雨、铅子去填壕是危险的活计,但塔克图给出的条件实在是诱惑,每人三两白银不说,死了还给安家费,最重要的是,活下来的人就可以摆脱奴籍,成永宁行政长官区的公民,奴隶们和苦力都不知道这个公民是个什么意思,塔克图只能在他们理解范围内给出一个满洲化的解释——抬旗!

参加填壕,活下来就是旗丁,到时候会有土地娘们和房子。

如此优渥的条件,有的是卖命的人!

汉子们起身,收拾一下自己的家伙事,他们每个人要携带一个柴捆进行填壕,除此之外还有自己做的橡木盾牌、藤牌,拿着一根削尖了的木头,除了填壕,他们更憧憬着杀进城去,弄死一个东虏就得三十两的赏银,或许还能趁乱抢些东西。

这个时候,乌穆骑马而来,对塔克图说道:“塔克图,执政官大人有令,给填壕的好汉一人半斤酒喝。”

汉子们喝了酒,大声欢呼起来,他们爬到地面上,静心等待着,炮垒里的重炮已经哑火,协防的四磅炮重新归属了进攻的方阵,而炮台上的八磅炮却仍旧怒吼不断,对着缺口处两侧的城墙顶部一阵猛轰。

随着海螺的声音响起,军队中央的大旗开始倾斜,进攻开始了。

宁古塔的火炮早就被打哑了,两个步兵大队的前进没有遭遇多大的损失,四磅炮也推到了阵列之前,填壕队开始狂奔,把柴捆扔进了竖满木签子的壕沟里,来回几趟,只有少数的箭矢袭击,不多久就被填平了一段,李明勋拿着望远镜站在炮台,观察这缺口处的状况,东虏没有出击,把精锐的白甲兵列在了缺口之后的街道上,等待进攻的时候堵住缺口,不用想,缺口处的战斗肯定会很血腥。

“给塔克图传令,让他手下的人多跑两趟,先把敌人的胆打碎了,步队再进攻。”李明勋对身边的护卫说道。

接到命令的塔克图哈哈一笑,对身后的汉子们说道:“还记得我跟你们说的话吗?”

“绝不上坡!”数百人齐声大吼。

塔克图点点头:“很好,很好,现在开始,冲锋!”

数百人竖起木盾藤牌,发出齐声的喊杀,向着缺口处冲锋,杀声震天,而步队和炮队也开始向前运动,但是一直没有过壕沟。

填壕队的冲锋很快引起了连锁反应,大量的弓箭手和朝鲜鸟铳手被迫登上城墙,在没有女墙的掩护下对顶着盾牌的填壕队射箭,很快步队的火绳枪手开始齐射,不断有冒头的弓箭手被打落下来,而远处的火炮不断攻击,枪炮声不断,而冲过壕沟后的填壕队声势大雨点小,根本没有进攻,反而是原路返回。

杜度露出脑袋,看着那群叫花子大叫着把插在木盾上的箭矢拔下来,嚣张的叫着,怒火中烧,敌人进攻一轮,己方只射死射伤七八人,倒是朝鲜人连续遭到炮弹和火绳枪的齐射,造成了数十人伤亡。

然而,这次佯攻只是开始,塔克图不断命令填壕队出击,或者进逼缺口,或者扩大填壕,逼着东虏把士兵放在城墙上,然后用火绳枪和火炮解决。

如此几次,杜度便是撤下了鸟铳手,而填壕队则继续进攻,直接顺着倒塌城墙形成的土坡攻击了缺口,原本塔克图的命令是一触即退,但是填壕队是临时招募的,战场上哪里分得清楚那么多,与白甲兵撞在一起,很快就被杀散,塔克图先败了一招,然而杜度也没有占到便宜,杀红眼的白甲兵竟然冲出了缺口,遭遇到了城外四磅炮和火绳枪手的齐射,至少有上百人倒在城外,而步队抓住机会,投入长矛队和跳荡队,猛攻缺口。

这个时候,一切战斗失去了秩序,杜度身着铠甲,手持虎枪,站在缺口处与社团的精兵酣战,他的表现非常武勇,手中的虎枪不断刺出,短短片刻的功夫就刺杀了四个人,但是也就仅此而已,杜度浑身是铁,又可以碾碎几根钉子呢?

第一波长矛手的攻击在撤退命令下达后便是结束,但紧接着就是跳荡队,这群家伙可是都是穿着两层甲,戴着铁盔,手持双手倭刀、长矛甚至大斧,冲过缺口,直接合身撞击白甲兵的阵列,近距离鏖战在一起,而下一波的长矛手也是到了,护住了跳荡队的两翼,等到一杆杆的穆什克特火绳枪在废墟之上被架起的时候,结局就已经确定了。

杜度已经无法控制局面了,如今的他只是一个战士,阵线上一个作战单位罢了,他身边的人在死去,在逃跑,只有这个家伙在反冲,周围不断有长矛、大刀袭来,或格挡或硬挨,剧痛从全身袭来,但长矛刺破敌人身体的快感更加强烈,他一直杀到意识模糊,手中的虎枪越发沉重,眼前敌人越发扭曲,忽然脖子冰凉,杜度的眼睛里天旋地转?

难道我被人敲晕了脑袋?杜度如是想,一直到意识最后他也没有明白,是他的脑袋被人砍下了。

李明勋踏着满是血肉的废墟走进了宁古塔,周围的到处是擒杀东虏的士兵,乌穆把一个脑袋放在了李明勋的面前,这人怒目圆睁,浑浊的眼睛里似乎还有一丝疑惑。

“安平郡王杜度,宁古塔的最高统帅!”乌穆说道。

李明勋看了一眼,道:“这是我们杀的第一个爱新觉罗吧。”

“是啊,怎么处置,要礼葬吗?”乌穆问道。

李明勋笑了笑:“什么礼葬,把脑袋用石灰处置好,单独放起来,找到他的尸身,把铠甲衣服大纛,还有那些能证明他身份的东西,不管什么乱七八糟的,统统找到,安平郡王,据我所知,大明朝廷也没杀过这样的清国勋贵,这玩意可是意义重大呀。”

第二天一早,塔克图走进了李明勋居住的房间,见他正在桌上写写画画,就没有敢说话,而是站在了一旁等待,李明勋书写完,看到塔克图,说道:“哦,塔克图啊,快些坐下吧,这里有盛京的美酒,希望你能喜欢。”

对于塔克图,李明勋还是非常满意的,这个年轻人没有表现出惊艳绝伦,但在各个方面很全面,没有明显的短板,而且他自律、勤勉的性格,让他在所有的土著中脱颖而出,至少进城之后,所有的将领都在城里找酒喝玩女人,塔克图却约束了奴隶,并且担起了缴获的清点工作。

塔克图没有坐下,也没有碰李明勋给他倒的酒水,而是说道:“阁下,宁古塔的府库已经统计出来了,请您过目。”

李明勋接过塔克图手里的册子,一一细看起来,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府库中的毛皮,各类毛皮有两万多张,其中不少是上等的貂皮,价值不菲,而粮食、铁器、军械也不少,虽然价值不大,但也能缓解一部分补给压力,而马匹则是关键,上好的战马有近七百匹,此外还有一些马骡牛驴等杂畜,而战俘和奴隶的数量多达五千八百多人,其中大部分是壮劳力,女人有六百多。

统计之后,所有的东西价值十五万两左右,大约相当于此次出兵费用的五分之二,这应该是社团少有的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的战斗,宁古塔之战补给太长,消耗太大,而这个城市本身就是军事城市,财富不多。

“你做的很好,塔克图,战争结束了,你可以休息一下了。”李明勋说道。

塔克图正色说道:“阁下,我们要做的很多,俘虏中有一些特殊人物,主要是朝鲜、蒙古商人,还有附近部落的头人。”

见塔克图有意询问怎么处置这些人,李明勋笑了笑,饶有兴致的问:“塔克图,如果让你做决定,你认为应该怎么处置为好?”

这可是问倒了塔克图,他低下头,思索了一会,说道:“如果是我,我会把商人的个人财产还给他们,保证他们的安全,至于那些头人,我会给他们一个机会,如果他们愿意协助我们,把自己的部落迁徙到永宁城或者海参崴,我会给他们自由。”

李明勋微微点头,说道:“你有一个智慧的脑袋,这样可以迅速的安定局势,维护社团的声誉,好吧,塔克图,就按照你说的处置吧,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就不要有任何的顾虑。”

宁古塔的占领让社团对远东地区的控制,由沿海沿河,变成海陆并重,可以说,位于长白山脚下的宁古塔是白山黑水之间的腰眼,李明勋已经感觉到这里与黑龙江中下游的不同,这里的部落密集,人数很多,而且已经不是原始的渔猎民族,他们种植作物,放养牛羊,虽然完全和中原的汉人文明不可相提并论,但已经远远超过了社团目前控制的索伦、鄂伦春和乞列迷等部落了。

而攻占宁古塔还打开进入清国核心地域的道路,宁古塔往西,满清都没有稳固的支撑点,下一个重要据点就是满清的第一个都城,爱新觉罗家族的龙兴之地,被尊称为兴京的赫图阿拉,可以预见,东虏绝对不会坐视社团占据宁古塔的行为,说起来,几十年前,努尔哈赤正是通过征服宁古塔一带,积蓄力量,得兵马两万,取得了萨尔浒之间的胜利,清国可不会让同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

而对于社团来说,得到宁古塔,就是把防线向前推进了数百里,将社团在远东的全部重要据点——永宁城、东方港、呼玛尔、海参崴全都保护了起来,原先需要投入到四个地方的守备力量可以集中在宁古塔一处,对海参崴和兴凯湖的影响尤为明显,海参崴这个天然良港不再只是军事区,也可以设置行政区,进行大力开拓。

而社团的影响范围深入到了松花江的大曲折处,这里有很多的女真、蒙古部落,可以获得更多的人力、牲畜和毛皮,将畜牧产品引入到永宁城。

既然宁古塔的地位如此重要,社团也就不会吝啬在这块土地上投入资源,而宁古塔也正式被划入了永宁行政长官区中的军事守备区,在李明勋制定的计划中,宁古塔周边与东虏关系密切的部落全部强制迁徙到海参崴和永宁城,反抗者全族为奴,而宁古塔则完全作为一个军事区域。

因为东虏在宁古塔的防御设施没有什么值得保留的地方,所以社团拆毁宁古塔旧城,搬到海兰河与牡丹江交界的地方(牡丹江市)重建新城,新城规划为一个五角棱堡。

五角棱堡的设计出自社团从澳门招募的雇员,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名为何良焘,这在后世的明末小说中可是一位名人,何良焘年轻的时候在澳门讨生活,一直在卜加劳铸炮厂工作,葡萄牙人因为荷兰舰队入侵,大规模修筑炮台要塞,因为要与华人工匠打交道,何良焘就被选中,随后,澳门修筑了八座要塞、炮台,何良焘参与其中,是少数几个既懂铸炮又懂棱堡的人才。

这等人才自然不会被埋没,无论是在东南剿灭海盗,还是北上对决东虏,何良焘参与,后来在卢象升麾下赞画,却因为卢象升的阵亡而流离,在被社团招募之后,主动要求到永宁城,参与对东虏的战争,是忠义之辈。

如今何良焘是社团少数几个大匠,对海参崴要塞的改良上初试牛刀,如今自己设计建造堡垒,何良焘倾注了心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