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七海扬明 > 章二十 无耻的读书人

七海扬明 章二十 无耻的读书人

作者:且看昨日风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00:27

章二十 无耻的读书人

寒冬统治了整个北方,比寒风与冰雪更为凌冽还是东虏的兵锋,然而,在登州城的望海楼却是另外一番的景象,望海楼上亮着灯火,依稀有江南歌姬用象牙拍子轻轻点着节奏,吴侬软语,轻轻低唱,靡靡之音,传荡开来,袅袅不断,惹的望海楼下瑟瑟发抖的难民一阵厌烦。

“还是离远一些,否则今晚睡不着了。”一个汉子抱着枯草堆,走向阴冷的巷子。大部分却是没有动,他们还等着望海楼上的贵客欢宴完,吃些残羹剩饭呢。

阁楼之上,五六个士子打扮的人手轻拍着檀木桌子,和着那女姬的歌声,一曲唱罢,频频点头,接下来便是劝酒行诗,互相称赞,其人言称瑞雪兆丰年,便有人赞其知兵谷钱粮事,却不知这场冰雪下来,多少难民要冻死饿死,有人又称东虏冰封冷冽如寒风,顿时就有人附和其忧心国事,但相互吹捧之中,也不会有人真的看一眼楼下的难民,反而让人把楼下的喧哗之人驱赶而走。

楼外哀嚎不断,那是士子们的仆役用棍棒驱赶难民,而楼内一士子,给其中一人倒了一杯酒,说道:“聒噪之人已经离开了,侯公子,东番之事,你也要定格章程呀。”

这位侯公子便是鼎鼎有名的侯方域,他起身把披风披在了唱完南曲的女姬身上,轻轻怕了怕她的肩膀,柔柔的在耳边说了几句,让她下去休息了,做完了这些,才搭理那些士子,脸上颇有傲色。

也无挂他如此,侯方域在南方士林之中早已声名鹊起,人称金陵四公子,虽然其父侯恂因为在中原战场失利,已经被罢官,但是大家知道,侯恂乃是左良玉的恩官,如今左良玉被朝廷倚重,侯恂起复也不过是旦夕之间罢了。

侯方域微微一笑,说道:“诸位,此次东番本就是蛮夷之地,此次入我中国御虏,虽不求钱粮恩赏,但东林前辈都忧其所谋不小,诸位都心忧国事,亲身入险地,承观察之职,更是要行监察之责,勿要让那东番之人借机辱我大明,伤我国体。”

“哎呀,这次能得到观察之职,多亏了侯公子运作呀。”

“是啊是啊,多亏了侯兄啊。”

侯方域略略点头,微笑不语,此次李明勋给了沈廷扬十个观察员的权限,只要求了王承恩为观察使,其余都是由朝廷自行挑选,有几个观察使来自兵部、刑部,而更多的观察员则被这些江南士子瓜分了,他们其实也知道登莱危险,但更觊觎此行的收获。

按照大明士林的风气,考中举人进士,靠的是学识和运气,但做官可不只是看他们是否榜上有名了,声望也是极其重要,所以士子常常在江南游历,切磋文章,实际上就是相互吹捧,以图在任官和科途增加声望,而到登莱担任观察员,虽非朝廷职衔,但也是代表大明朝廷,不管前线打的如何,他们只需在登州城中玩乐几月,待战事结束,怎么着也能落得一个知兵的名声,若是回去出本书,运作一番,对仕途可是大有裨益。

说白了,这群士子就是来混资历的,连社团军中都是没有去过,如果是寻常事,他们倒也乐得饮酒作乐,但偏偏侯方域不是个安稳的人。

“诸位这几日也看到了,东番在登州左近招募匠人,迁徙百姓,原本我以为是赈灾济民的义举,打听之后却得知,东番李氏这是要把大明百姓迁徙到东番那等荒蛮之地去呀!”侯方域一副忧愤的模样,大声说道。

当即,整个阁楼都是一片哗然,人人愤而言之。

“荒唐!登莱衙门就这么看其肆意妄为吗?”

“是啊,是啊,这般放任其迁徙百姓,必当流毒百世,诸君莫要忘了俺答之祸事啊。”

提及俺答祸事,众人神情紧张起来,嘉靖朝的时候,就是因为大量的白莲教余孽和卫所逃军到了土默特川,投奔了蒙古人,为其筑城、耕织,俺答汗部实力大涨,才入侵关内,兵发京师,嘉靖朝时大明尚且中兴,如今国力衰弱,若李明勋迁徙百姓,积蓄力量,效仿俺答汗之举,那东南沿海岂不是要兴风作浪了。

当即便有人说道:“侯公子,我们要联合起来,代表东南士林向登莱巡抚施压,一定要防患于未然。”

另一士子冷冷一笑,说道:“东番如此大规模行事,登莱巡抚岂会不知,朝廷岂会不知,我看便是朝廷暗地放纵,出卖齐鲁百姓,以身饲虎.......。”

侯方域敲了敲桌子,让争吵停了下来,他站起身,对着众人施礼,说道:“诸位,侯某不才,为家国天下计,便是粉身碎骨,也要制止这一恶行,今日便持剑前往巡抚衙门,面见曾大人,恳求其出兵制止东番迁民之举,若不从,侯某人当自刎于巡抚大堂之中。”

“好,好,真不愧是我东林表率,颇有古人之风,侯兄,我与你一起去。”

“为民死谏,岂能少得了我!”

咣当一声,阁楼的房门被踹开,一股寒风吹了进来,侯方域正要大骂何人嚣张,却不曾想走进来的那人正是曾樱,曾樱面带怒色,看着侯方域,忽然拔出身边卫士的佩刀,斩在桌子上,喝道:“侯恂生了有骨气的儿子,来吧,你自刎给我看吧!”

侯方域愣在原地,曾樱环视一周,这些士子早就被他震慑住,曾樱郑重说道:“东番迁民,乃是本官许可,只要本官在一日,便无人可以阻拦,侯方域,你劝不动本官,你不是说,本官不从,你便自刎吗,今日本官告诉你,本官决意不从,你自刎吧!”

“自刎啊!”曾樱怒喝,一脚踹翻了脚边的凳子,喝骂道。

侯方域抓住刀柄,刺骨的冰冷从掌心传来,他手开始颤抖,不知是冷还是怕,他方才说那些豪气言论,原本只是为了声名,他大好年华,如何肯自杀,咣当一声,刀落地,侯方域直接瘫软在地。

曾樱重重的哼了一声,怒道:“你们这群人,自以为忠义,满口仁义道德,登莱之地遍地难民,却只知道在这里吟诗作对,纵情声色,本官真想把这刀插进他们的肚子,你们满肚子的学问,于国于民都有用,怎么就是用不出来呢?”

“曾大人,我大明百姓是皇上的子民,你竟然私相授受于东番岛夷,莫不是以为巡抚登莱一地,便可专权霸道吗?”士子被曾樱怒斥,大多低头,只有一个士子高声呵斥。

只听铿锵一声,曾樱又从亲兵手中拔出一把刀,放在了那士子面前,说道:“方才你说为民死谏少不得你,来吧,你自刎当场,我曾樱答应你,你的血染红了这望海楼,曾樱便断绝百姓出海之路,不让东番迁走一人,来吧,死给本官看吧!”

那士子也只是随着侯方域吹嘘一番,刀放在面前,连接都不敢接,曾樱把刀扔在桌子上,呵斥道:“在场所有人,有一个算一个,谁敢自刎当场,本官绝无虚言。”

阁楼之中一片死寂,这些刚才放言赴死的士子个个面如死灰,相互推搡,个个后退,无人敢看曾樱,更无人区摸那把刀。

李明勋抱着一把刀出现在门口,懒散的靠在门框上,笑道:“诸位公子,你们若是为国自刎,我也可以答应你们,不光不会迁徙百姓,还就地受抚,做大明的藩属,如何?”

然而这话说的好听,但在士子们眼里却是讥讽,为国为民,这话说的好听,但真正要死的时候,谁又能做的到呢。

“看来都是些沽名钓誉之徒,敢说却不敢做,呵呵。”李明勋大笑起来。

正此时,外间传来一道声音。“我敢,我愿意自刎当场。”

亲兵让开,走进一身着锦袍怀抱古琴的女子,正是刚才弹唱助兴的女姬,其姿容胜雪,面带慷慨,走进阁楼,径直拿起那刀,却被李明勋一把抢过。

“我与曾大人说的是公子,小姐莫要自误。”李明勋说道。

“你是何人,安敢在此喧哗?”曾樱的亲兵可不管什么美人不美人,当即喝骂。

这女子说道:“妾身苏州李香。”

李明勋呵呵一笑,挑了挑李香君的秀气的下巴,笑道:“原来是秦淮李香君,呵呵,姑娘不去血溅桃花扇,今日要陨落这望江楼吗?呵呵,姑娘纵然死了,世人也只是道风月女子的忠与烈,也难掩江南士子的龌龊。”

说着,李明勋伸手托了托李香君扇子上的琥珀扇坠,笑道:“姑娘所托非人啊,侯公子哟,大言炎炎,却是个沽名钓誉的人儿。”

那琥珀扇坠正是侯方域家的祖传之物,李香君抓起扇坠,狠狠的砸在了侯方域的身上,喝道:“侯公子,今日我与你恩断义绝!”

李香君拂袖离开,手中古琴琴弦划过李明勋的甲叶,发出筝鸣之声,甚为刺耳。

“诸位,还死不死啊?”李明勋笑问道。

阁楼之中无人应答,李明勋又问:“侯公子呢,死不死啊?”

侯方域踉跄起身,对着李明勋怒斥:“李贼,你今日辱我,他日我侯方域,必当让你百倍偿还!”

说罢,侯方域甩袖离开,几个士子也是纷纷低头离开,落魄的像是夹尾巴的狗。

曾樱深吸一口气,闭上双眼,眼睑却是包不住流淌的热泪,他是万万没有想到,江南士子已经无耻到了这个地步,难怪大明朝会落得这般田地。

“曾大人,这群人回到江南是决计不会轻易放过的,我倒是还好说,有兵马在手,朝廷也不敢怎么着,可是您.......,估摸着很快就有人串联,然后弹劾您呀。”李明勋对曾樱说道。

曾樱微微摇头:“李大人,你引我至此,就应该想到这个结果了吧。”

李明勋手蹭了蹭鼻子,有些不好意思,当初他接到观察团的名单,看到那么些的江南士子的名字,就知道会有麻烦,这群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若真是来监察的,李明勋倒是不怕,自己不怕和这群家伙耍嘴皮子,而手下士兵更不怕,但就怕这群家伙串联起来搞坏移民的大事,所以便派人监视起来,一听说这群人在望海楼聚集,李明勋便带着曾樱来,在楼下静听了一场好戏。

“大人知道,社团倾尽全力协助大明御虏,为的就是移民,这是社团的大局,为了大局,我什么都肯干。”李明勋实话实说。

曾樱点点头:“我曾樱此生为官,也是为了天下黎民,只要能给他们一条活路,本官也是什么也肯干,大不了就是进诏狱罢了。”

“哟,曾大人这话说的不对,那诏狱可不是您这等忠臣待的地方呀。”一个阴柔的声音响起,王承恩走了进来。

“王老公,您何时来的?”这倒是出乎了李明勋预料。

“比你来的早些,要不然这戏也看不全乎。”王承恩眯眼说道,他走到曾樱身边,说道:“大人今日是代天子受过,回到京城,老奴自会如实禀告的,那诏狱的门呀,打开也应该是塞进几个姓侯的呀。”

曾樱稍稍放下心来,与王承恩并肩离开,高锋嘻嘻笑道:“您这招可真是高,我还从未见过能把这群大头巾制的服服帖帖的主儿呢。”

李明勋坐在椅子上,满脸愁苦:“哎,也只是解决了一个麻烦,哎,大明把人变成牲口,我这是把牲口变成人,怎么移民还是这么难?”

也无怪李明勋感叹,实在是移民之事十分不顺,对于移民,社团上下都很乐观,都感觉,既然那群百姓屡受东虏、流贼之苦,如今社团给了一条活路,还不得蜂拥而至,但实际情况却远远超出了想象,舰队到达已经十余日了,才送走了一千四百多难民,绝大部分是社团在登莱一带重金招募的工匠及其家属,这可是发了真金白银的,还给了台湾熟地的地契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移民这么难,就是因为大掌柜把那百姓当成人了啊。”一个熟悉的声音从门外响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