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七海扬明 > 章二二 登莱大撤退

七海扬明 章二二 登莱大撤退

作者:且看昨日风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00:27

章二二 登莱大撤退

虽然东虏的兵锋尚未再抵登莱,可是山东半岛上已经乱作一团。

京师陷落天子殉国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大江南北,辽东半岛周边岛屿很多明军选择了向他们的敌人投降,而更多人选择回到登莱,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要么投降,要么前往江南,登莱是肯定守不住了,所以四处抢掠,一直到曾樱的到来才稍稍好转。

当初接替曾樱的登莱巡抚挂印而去,诸将承蒙曾樱恩德,自然以其为首,南京的圣旨到了,承认了这一点,也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如今的登莱巡抚和各镇将军能做的只有约束士卒不要侵略百姓,他们往登州集结,等待北风到来,乘船南下。

反倒是社团在山东各地出没,这些加入社团一年多人的雇员操着地道的山东口音在山东各各府各县招募移民,其实有无数的难民涌入了登州,但此次移民运力有限,社团注定只能挑选技术人才,铁匠、木匠、匠户、郎中、水手,凡是证明自己有一技之长,就可以和家人一起获得前往永宁和台湾的船票,除了家人,他们还得到一部分空间存放财务、工具。

登州巡抚衙门。

曾樱的面前坐了十几个将军,都是参将以上,有几个人光着脑袋,在人群中分外显眼,并非他们喜欢这类发型,而是在满清入关,无法离开的时候,他们选择了向清国投降,在得知福王继位,登莱尚在的情况下,他们又选择反叛。

李明勋坐在曾樱身边,一言不发,不过他坐在这里,众人就安心许多,社团运输舰队带来的粮食让登莱军心大定,而中原的消息传来,清军主力从蒙古和潼关两个方向围攻李闯去了,虽然满清向山东派遣了山东、登莱两位巡抚,但兵力不济,原本攻掠山东的满洲正蓝旗和汉军旗也是加入了多铎麾下的主力,登莱暂时没有压力。

曾樱轻咳一声:“有东番社团襄助,诸位的心总算大定了,如今李先生都是来了,各家定然无恙,再过两日,南京天子的使臣将会赶到,诸位都会获得新的官职,继续为朝廷效力。”

说罢,曾樱对黄蜚微微点头,黄蜚说道:“按照咱们和社团的约定,此次南撤,所有舰只的使用和编队都是由社团统一命令,诸位将军回去之后,尽快把南撤的士卒、家属和携带的物资数量统计出来,另外,想尽办法维修舰船,本官知道,材料并不充足,倒也无妨,拆小船修大船,诸位知道了吧。”

诸将起身称是,继而离开了衙门。

黄蜚和曾樱二人留下,黄蜚说道:“虽说具体数字还没有统计出来,但我心里还是有数,听闻要去江南,很多营伍散了,特别是天津、辽东水师,跟水师南下的士兵约有一万五,加上家属总共五万,各镇水师的舰船虽然加起来上千,但多是小船,能远海航行的也就两百左右,原本答应为社团转移部分移民,细心一算,顶多运送五千人了。”

李明勋笑了笑,他本对此就没有报多大的希望,事实上此次运输移民的主力还是社团和沈廷扬家的大沙船,社团的运输船队挤出了沙船、广船三十五艘,还有亚哈特、双桅纵帆船二十四艘,沈廷扬的沙船帮虽然船只不少,但很多都被调遣去守备淮河去了,只抽调了四十艘,但因为都是大船,运力倒是不差,一次性运送四万人不是问题。

“倒是无妨,只是最后走的时候,定要坚壁清野,特别是船只,不能只是凿沉,一定要烧毁。”李明勋提醒道。

黄蜚重重点头:“放心吧,寸板也不会留给东虏的。”

“李先生,国事艰难,就不要讲究礼数了,若是以往,朝廷对社团移民还有担忧,但现在庙堂内外都以为,移民到海外总好过被鞑虏荼毒,先生救登莱官兵,保存大明军力,也是恩德,若还有需要我等要做的,还请明示吧。”眼瞧着没有外人,曾樱直截了当的说道。

李明勋也不客气,说道:“有两件事还需要二位配合,先把水城航道让出来,社团运输船队都有戗风能力,已经编列一快一慢两支舰队,我准备先运送一批难民去台北。”

见二人迟疑,李明勋到:“二位大人,明勋会随你们最后一批撤退的。”

黄蜚重重点头,李明勋说:“另外一件事则需曾大人配合,登莱左近百姓许多也愿意南下,只是船舶不够,难以接纳罢了,不妨陆地迁徙,先组织他们南下,进入南直隶,当然,一应米粮支出由社团配合。”

“只恐南直隶那边不接纳呀。”黄蜚说道。

李明勋道:“无妨,小袁营大人还记得吗,去年其向总督漕运的史可法大人受抚,麾下有万把人,封了个海州总兵,这大半年,其军粮不少是社团接济的,又掌握海州、赣榆、日照等州县实权,有他配合,自然无碍,待协助登莱各镇水师撤离完,那里的百姓自然由社团接走,不会惹出乱子的。”

曾樱道:“李先生一心救民,原本老夫不该多说,但有一点要提醒于你,若是那些百姓吃你的米粮到了南直隶,又反悔不移民海外了,你可是做赔本买卖的。”

李明勋哈哈一笑,说:“社团早有章程,先在山东用船运走其家中妻、子,让男丁携带父母幼儿南下,不怕其反悔,若是其反悔,社团亦不会怪罪,总归是施舍钱粮救人性命的善心事儿,便是图个福报吧。”

曾樱扭过头,老泪纵横。

李明勋拍了拍曾樱的肩头,叹息一声,问:“黄将军,海洋岛形势如何了?”

黄蜚道:“京城陷落后,长山岛一带的守军,以都司徐标为首,岛上守军近两千人向满清投降,后来有人又反正了。当时投降的时候,海洋岛游击武行没有投降,本官派了十几艘船给他送去了军资,但岛上社团士卒和工匠拒不撤退,以大匠吴阿九为首,如今还在岛上,武行听闻你来,便是来了登州,但其家中妻小都在海洋岛,这是要死守保土了。”

“我果然没看错人。”李明勋叹息道。

不多时,武行走了进来,看起来他瘦了很多,一双眼睛却是充满斗志,武行跪下行礼,叉手站在了一侧,李明勋道:“武将军,北风一起,登莱的所有王师都是要撤退了,你也随他们一起走吧。”

武行看了一眼曾樱,说道:“当初先生和老大人把海洋岛交于末将,末将接任之后,一日不敢放松,修圆堡,筑炮台,练兵马,存物资,若有过失,请老大人明言,武行身为山东人,决然不会走的,便是死,也要死在山东最后一块土地上。”

曾樱叹息一声,说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武将军,你乃忠勇之辈,随本官和黄将军去南京,他日收复国土,必有你一展宏图之地啊。”

武行倔强的摇摇头,他说道:“末将没有读过书,但也看过戏文,从古至今,除了太祖皇帝,何人北伐而得天下,又有谁能从偏安江南而复得中原的?以岳武穆、祖逖之威能,尚且不能,我辈又奈何?”

若是在平日,武行这等言论定然要以藐视上官,妄议朝政而被治罪的,但曾樱知他忠心,也知他说的是实情,如何能加罪,武行跪在地上,说道:“末将愿与海洋岛共存亡!”

曾樱看向李明勋问:“明勋,你看呢?”

李明勋道:“武将军,朝廷为保江淮,已经尽弃山东,你若一意孤行,朝廷不会承认你的官职,也不会接济你粮饷,你当如何?”

武行听了这话,却是无话可说,在岛上尚有他属下二百余人,若是没有粮饷,该如何支持,空谈大义可是不能当饭吃的,要么饿死,要么投降,别无他途。

武行想了许久,问:“李先生,当初你出资构筑海洋岛要塞,留精卒上百协守,肯定不会轻易抛弃的,对吗?”

黄蜚轻咳一声,说道:“那便是社团的事儿了,你若还想驻守,唯有两个办法,一是成为义勇,自费钱粮,二是加入东番社团,由社团接济。”

曾樱道:“明勋,黄将军,还是由老夫和武行私下谈谈吧。”

李明勋自然没有异议,武行便跟着曾樱进了后堂,曾樱道:“坐下吧,武将军,你我虽有上下尊卑,但如今国难当头,便不要管这些虚礼了。”

武行怅然落座,曾樱道:“武将军,你加入社团吧。”

武行猛地抬起头,道:“老大人,末将是大明之将守大明之土,为何要加入东番社团?虽然末将对李先生也是敬佩有加,但大明何故弃我。”

曾樱无奈摇头:“你呀,真是一头倔驴啊。武行,你没得选,你想守备山东的最后一块土,就要加入社团,老夫知你忠心,但也要知道变通,如今社团如日中天,纵然一时难以改变大陆局势,但你也要知道,这个组织仅仅只有不到五年的光景啊,再五年,十年呢?大明日后仰仗社团的地方多了,你加入社团,也多一条大明和社团的沟通渠道,你在社团地位越高,越能影响社团与大明为善,这何尝不是一种忠诚呢。

再者,东番社团虽然被迂腐之人呼之为岛夷,但组织中掌权之人多半是汉人,与我大明同根同源,你又有什么担心的呢?”

许久之后,武行跪在地上,说道:“他日光复山东,武行只求叶落归根.......。”

最终,武行被李明勋任命为海洋岛要塞守备长官,其麾下士卒凡是愿意留守的,尽按社团标准安置,不愿意者随船南下。

李明勋送走了武行,正要返回登州,林谦来到李明勋身边,问道:“大人,不外乎是三五百人,社团接济他们驻守海洋岛又如何,您非逼着武行与朝廷断了关系,曾大人和武将军都是心中有了症结。”

“从民族和文明的角度上,社团与大明割不断,但从政治隶属上,一定要切割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将来历史书上也要如此记载,是大明朝廷丢弃了北方所有岛屿,而社团保存了北方唯一的据点。”李明勋认真的回答道。

“好了,你也别纠结这件事了,陆地迁民的事情全权委托给你了,另外,你对山东熟悉,从这里找一批对登莱、朝鲜、辽东熟悉的水手,加入海洋岛要塞。”李明勋吩咐道。

林谦不解的问道:“这是何故?”

“当然是做买卖了,海洋岛要塞花费了社团十二万两白银,维持这个要塞每年花费也是不少,其处于山东到朝鲜的必经之地上,若不做些走私买卖,岂不是暴殄天物,要知道,当年东江镇毛文龙,就是靠着这条航路,养活了几十万军民的。”

从七月开始,山东半岛上出现了南迁的人流,小股不过三五百人,大股成千上万,他们的目的地是海州云台山,这些难民人流中多是男人和老人、幼儿,罕有年轻女人和孩子,他们衣衫褴褛,少有行李,怀揣干饼、窝窝头,一路南下,人人脖颈里挂着一个木板,上面刻着一串苏州码子,这木板便是他们的身份号码,南下路上,领取食物必有号码板,日后去了海外,也要靠这号码板找到自己的家人。

到了十月,东北季风终于出现,登州左近完全沸腾了,士兵和家属、难民分队登上船只,登州及其周边村镇十室九空,等到三百多艘大船离开登州之后,海岸线被烧船的火焰烧红了,小船、木料、帐篷、没有吃完的粮食,能烧的全部烧掉。

轰隆!

一声爆炸声,拿不走的火药把登莱巡抚衙门炸上了天。

曾樱站在官厅之上,看着越来越远的登州,暗暗发誓:我一定会回来的,一定会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